大炮多少钱,汉武帝是如何维持战争开支的?
汉武帝期间,持续发动战争,尤其是对匈作战,差不多四十年兵戈未息。对了应对战争机器的运转,汉帝国不停地“吸血”填补军费无底洞。到汉武帝去世前,原来非常富裕的帝国,变成了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惨状。若不是他及时醒悟,停止了战争,汉帝国走向亡秦之路就是眼前的事!
那么,四十年的战争,汉武帝的战争经费哪里来的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文景之治的家底;盐铁专卖政策;算缗告缗政策;货币改革;卖官鬻爵。
文景之治积攒的家底文景之治,是中国帝制时期第一个鼎盛期。根据《汉书》描述,文景之治四十年,汉帝国人口增长了四五倍,粮价跌倒十几文钱一石,太仓粮库立存放的粮食,层层积压,根本吃不完,每年大量腐烂,光是京师的库藏铜钱,多达数千万钱,根本花不完,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烂了。
由于库藏的充足,汉帝国几次下调农业税,由最初的十分之一,降到三十二分之一。工商业的发展迅猛,税赋甚至都超过了农业税租。
这些家底,为汉武帝战争初期提供了充足的供应。汉武帝对外战争前十几年,基本上都是靠这些家底支撑,直到元鼎年间开始出现财政紧张的状况。
盐、铁、酒等国家专卖政策盐铁专卖政策的实施,是汉武帝一朝最重要的输血管道,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汉昭帝时期,才开始逐步取消。
盐铁专卖仅仅是一个统称,它包括的项目,除了盐和铁外,还包括酒、茶等,基本上涵盖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开发类商品,如盐矿、铁矿,一类是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商品,如酒、茶、盐等等。
矿产类属于自然资源,无本万利的买卖,国计民生类经济容量巨大,获利基数大。这些项目由国家垄断经营,等于变相从民间资本手上夺利,因而这项政策长期以来一直收到抨击。但它确实为汉武帝的战争机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算缗告缗政策算缗也是一种从商人手中夺利的手段,是针对商人的“附加税”,自元光六年开始执行。主要的内容有:交通工具税,每辆车征税120钱,商人的车240钱,五丈以上的船征税120钱。
又征对商人和高利贷从业者,营业额每二缗(2000钱)征一算(120钱);对手工业者,每四缗(4000钱)征一算(120钱)。
如此高的税赋,导致众多商户逃税,想方设法瞒报。为了对付这种情况,汉武帝又推行了告缗,鼓励举报瞒报的商户,举报者可得到被告人的一半资产。
算缗告缗的实施,对富户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全国富户,要不被朝廷掠夺,要不就是被告发破产。这项政策的实施,虽然有效充实了国库,但对汉帝国经济的繁荣打击非常大。
基于这个政策的破坏力,连汉武帝也看不下去了,元丰年间停止了。
六次货币改革汉帝国自汉文帝起,允许民间资本铸钱,采取市场机制,自然优胜劣汰,所以,汉文帝时期的钱币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空前状况。
铸币的利润是比较丰厚,比如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吴王刘濞,他就是依仗铸钱,使他富甲一方,连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都远远比不上他。
汉武帝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汉武帝重用桑弘羊,收回铸币权,由中央统一改铸五铢钱。
卖官鬻爵及赎罪政策汉武帝后期,为了弥补军费的巨额开支,各种层出不穷的手段都用上了。国库耗光了,富商也被搜刮的差不多了,能生钱的项目也都变国营的了,老百姓身上也实在榨不出油水了。汉武帝又实行了纳粟拜爵补官,和赎罪制。
所谓赎罪,就是花钱顶罪,官民皆可。包括名将李广在内,几次花钱赎买战败的死罪,司马迁就是因为没钱赎罪,只好接受了宫刑。
汉武帝特地创造了一种“武功爵”,分为十一等,每等明码标价十七万钱,只要有钱随便买。有了爵位可以免除徭役,可以优先获得做官的资格,即使将来不小心犯罪,也可以拿爵位抵罪。就这一项政策,为汉帝国创收三十万斤黄金!
即便汉武帝花样百出的敛财手段,但相对于战争的无底洞,国民经济被各种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搞得频临崩溃。到了汉武帝末年,人口比初期下降了一半多,因为老百姓大量流亡,开始出现流民作乱的情况。
汉武帝意识到帝国面临生死存亡,这才下旨停止战争,着力恢复经济,又将汉帝国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美国陆军怎么样?
美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经济体系与军事实力,巨额的军费支出维持着这支无与伦比,世界最强大的军队。
有些人认为美军素质不高,具有“少爷风范”,都是依靠高新科技与夺取绝对制空权取胜,美国陆军战力不咋样等。其实不然,美军拥有自己的作战体系与作战理念,即使没有空中支援,依然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其单兵配置相当高。
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2018年军费开支达6430亿美元,而同期的俄罗斯2018年军费开支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为631亿美元。被誉为欧洲三大强国的英、法、德,2018年其军费开支分别为561亿美元、534亿美元和457亿美元,均未到达美国的十分之一。超级军费开支为美军武器装备,研发制造与快速更新奠定了基础。
美国军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 、海岸警卫队所组成,标题所提问的是美国陆军怎么样,下面我们就对美国陆军的规模、装备、人员配置进行分析,看其战力如何。
美国陆军规模美国陆军是美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7个司令部、10个陆军师、16个独立旅或团(包括三角洲特种作战部队、绿色贝雷帽特种作战部队等),共计约50万人,不包括海岸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
美国陆军装备美国陆军配备有先进的武器系统,如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1500匹马力输出使得重达60吨的大家伙,能以超过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坦克使用的贫铀合金陶瓷装甲具有很强的防护能力,120毫米主炮在战场上曾发射一枚穿甲弹连续击穿过两辆T-72主站坦克。
M2系列“布雷德利”步兵战车,装备有“陶”式反坦克导弹,具有较好的反坦克和碉堡、防御工事能力。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没错,这种武装直升机装备在美国陆军当中,被誉为坦克杀手,战场屠夫,拥有新进的火控系统与非常强大的火力输出,具备全天候综合作战能力。
M270自行火箭炮,拥有12个227毫米口径火箭炮发射口,能发射子母弹、布雷弹、反坦克子母弹等,一次齐射能抛出7000多个子母弹,杀伤范围广。
同时,陆军还配备有“爱国者”防空弹道系统等先进的武器装备。美国陆军机械化程度是目前最高的,基本都配备有“黑鹰”运输直升机,悍马等装甲运输车,还有相当规模的无人攻击机,机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非常强。
美国陆军人员配置这里我们以美国陆军常规班配置来看,美国陆军常规班通常为9人,1名班长指挥2个火力组,1个火力组由4名队员组成。主要武器分别为:1名持M4卡宾枪的步枪手,2名榴弹发射器手(持附加榴弹发射器的M4突击步枪),1名机枪手。由此可见,美军班级配置相当高,火力强悍。且防弹衣与防弹头盔均为标配。
根据战场需要,还可配置夜视仪、综合成像头盔等先进的武器系统,据悉,美国单兵可以直接呼叫空中支援,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相当高。
有些网友觉得战场打仗主要由高昂的士气与不惧牺牲的精~神决定,但如果武器配置跟不上差距太大,面对的将是一场屠杀,因为这并不是拼刺刀。美国陆军常年征战,经验丰富,装备先进,信息化程度高。虽然美军中不乏有一些不好的报道传出,但这并不影响美军的整体作战能力,美国陆军依然具备世界最强战力。
究竟有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的经费?
慈禧太后挪用了北洋海军的军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慈禧太后挪用的绝对没可能让北洋海军伤筋动骨的水平,其实真正对北洋海军造成毁灭性伤害的是另外两个人。
众所周知,北洋舰队的军费所有权并不是海军衙门,其调拨权力是由户部管理。清王朝创建北洋海军的主要经费是从海关关税和各个省份的厘税杂捐中拨调出来的。这些北洋舰队经费是由各个地方各自上解于海军衙门,然后由户部再统一划拨给北洋海军。
而这里面有两个环节关键人物在克扣,挪用北洋海军军费。
第一个是庆亲王奕匡醇亲王奕譞一直主管海军衙门,而醇亲王奕譞也负责修慈禧太后的颐和园,这也是清王朝的一道“风景”,一国的海军最高军事长官居然修园子去了。古代版“不管混的多好,搬砖是天生就注定了的”。
但是醇亲王奕譞是个甩手掌柜,颐和园工程他只是挂了个名,实际上是由庆亲王奕劻具体负责。奕劻其人极其贪财,来者不拒,比和珅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上下其手,大肆贪污,修颐和园的经费很大一部分进了他的腰包。奕劻到底贪污了多少钱?有学者计算过,奕劻的一生通过受贿索贿聚敛的家产折合白银上亿两,而当时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八千多万两。虽然没有奕匡贪污的具体数量,但是庆亲王奕匡在海军衙门里面贪了肯定只多不少,在汉人实权总督李鸿章管辖的北洋海军的军费上肯定做更多的手脚。。
第二个是户部尚书翁同龢北洋舰队的军费其实调拨权力并不在海军衙门,而是由户部管理,户部不下令,钱就算在海军衙门,也没人敢用。但是此时的户部尚书是翁同龢。翁同龢不仅仅是光绪皇帝的老师,还是清朝清流的领袖人物。当时的清流根本不顾及军事技术革新的浪潮,对李鸿章提出的北洋舰队更新方案横加阻拦,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北洋舰队的实力已居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保卫海疆绰绰有余,日本撮尔小国,不足挂齿, 由此,海军军费被大量削减。
此外,还有一个阴暗的私人原因。当年,翁同龢的大哥翁同书,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不战而逃,曾国藩弹劾翁同书,李鸿章亲自替老师曾国藩写的奏疏,直接让翁同书被流放边疆客死他乡,翁同龢认为李鸿章不顾情面害死他的兄长父亲,从此记恨上了李鸿章。
翁同龢当上户部尚书之后,对于财政情况窘困的北洋海军那是处处刁难,对于李鸿章请求拨款购买军火的要求诸多嘲讽与搪塞。要是中央财政真的紧张或困难,那也没什么,但是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的钱,户部的银钱供应却从未中断过。
清流夸夸奇谈,小人掌权,贪官横行,干实事的买单。如此打仗,焉能不败?
如此政府,焉能不垮?
美国二战期间研制原子弹总共花了多少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曼哈顿计划早在1939年就开始,有13万人参加,花费了将近18.45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260亿美金)。
18.45亿美元似乎不少,其实相对世界级打仗算不了什么。
美国认为,这就是全球美军作战10天的费用。
而核武器的威力,绝对超过美军10天的作战。
当时一共制造了4枚核弹,1枚用于实验,2枚投在日本,还有1枚备用。
在美国投掷原子弹之前,日本是坚决不投降的,叫嚣一亿玉碎。
同时,日本本土确实有比较顽强的防御力量。
很多人认为日本领土面积很小,其实日本面积也就比法国要小一些,比德国面积还大。
日本人口稠密,当时已经有接近1亿人口,到处都是城镇。
日本可以使用的各种部队,预备役男人,总兵力可以达到1000万。
同时,日本的兵工厂也可以维持轻武器和火炮的生产。
空军也有大量战机,至少可以争夺局部制空权。
更重要的是,美军如果登陆,必遭可怕的城镇战。
这种作战模式,对于进攻一方极为不利。
同时,日军最擅长防御,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阵地才丢掉。
1944年6月15日,塞班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6.7万人,伤亡1.6万人
1945年2月19日,硫磺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约7万人,伤亡2.8万人
1945年4月1日,冲绳岛战役爆发。美军参战兵力24万人,伤亡近8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冲绳战役日军有7455人被俘,之前几乎没有人投降。
美军评估,如果登陆日本,可能会遭受一二百万人的伤亡代价,甚至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决定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小男孩投在广岛。
顷刻之间,城市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广岛遂化为一片火海。
日本政府宣称,广岛69%的建筑被彻底摧毁,还有6-7%的建筑被毁坏。大约7-8万人在爆炸时立刻死亡,这大概是广岛30%的人口,还有7万人受伤。
当时天皇就决定投降,但军方高层还是犹豫。
然而1945年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胖子投在长期。
这次爆炸相当于两万余吨三硝基甲苯(TNT)炸药,城市的44%被摧毁,三万五千人死亡,六万人受伤。
判断日本可能还是会投降,美军准备使用第3颗院子,并且在9到10月份直到更多的原子弹。
然而,第二颗原子弹爆炸以后,日本人被吓尿,迅速投降。
18.45亿美元一共制造4颗原子弹,相当于每颗4亿多。
投了2颗花费9亿就让日本投降,站在这个角度,原子弹一点不贵。
古代镖局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
上下五千年里,明清时期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首先,来自新大陆的农作物使中国人口迎来暴涨;其次,美洲白银的大量涌入改写了我国传统的货币体系;紧接着,刚冒头的民间商业又被纷至沓来的西方人拉进全球商业网络,极大促进了民间商业的发展。
数千年的农耕经济摸到了天花板,商业和手工业成为新的切口。但是快速出现的剧变也使得人们心怀不安,社会制度的完善又偏向缓慢,繁荣之下暗流涌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镖局应运而生。
马三立长子马志明(左)、黄族民在“纪念马三立诞辰100周年”活动中上演相声《大保镖》。图自网络
虽说是道路崎岖,所幸有朦胧月色,
走到半夜,过一道黄沙岗,前边一片密松林,
且听“吱儿——啪!”一声箭响,
呛啷啷啷一棒铜锣娇脆,
哎呀!原来前边有了贼寇!
由打树林子里蹿出二百多名喽啰兵,
一人一把鬼头刀,燕别翅排开,
灯笼火把照如白昼……
——相声《大保镖》
武侠小说和古装电视剧里,镖局是发生故事的场所,但镖师们大多是个龙套角色,而且通常是受欺负的一方。但纵观古代历史,镖局文化却是最后的江湖。
镖局源于何时,至今没有盖棺定论。当代武术泰斗万籁声老先生所撰著的《武术汇宗》,是研究武术史难得的权威著作之一。其中记载说,乾隆年间的山西高手张黑五,是镖局行业的祖师爷。
山西神拳无敌张黑五请于达摩王,
转奏乾隆,领圣旨,
开设兴隆镖局于北京顺天府前门大街……
——《武术汇宗》
根据坊间传言,张黑五是乾隆皇帝的武术教练,创办兴隆镖局也是听取了乾隆的建议。日后的镖师们外出走镖还会大喊一句口号:“合吾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其中这个“合吾”据说就是“黑五”的谐音,以取祖师爷保佑的意思。
万籁声。图自网络
对于万籁声的观点,近代学者卫聚贤实名反对。抗战时期,卫聚贤受命到山西调查票号的历史沿革过程,最后成书《山西票号史》。在这本书里,卫聚贤考证镖局的出现并非乾隆年间,也不是从张黑五起。他认为镖局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彼时顾炎武、傅山、戴廷轼等人为偷偷搞反清复明的革命工作,特设镖局掩人耳目。
另外,根据日本学者加藤繁和中国台湾学者陈国栋的考证,明万历末至崇祯初,镖局已经相当兴盛了。不仅如此,两人的贡献还在于提出了“镖“应当作”标“,意指当时贸易火热的标布,而并不是我们习惯上认为的武器。
在那段岁月里,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极大促进了商品经济,财与物有着大量的长途贩运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动荡、盗匪横行,经商环境并不足够安全。镖局行当由此应运而生,无论是富得流油的商贾,还是进京赶考的秀才,大多都会委托镖局运送财物,保护旅人安全。
并不是谁都可以开镖局的。首先在资产上,镖局看似无本的生意实则需要大量资产储备才能运作,否则万一丢了镖连赔都赔不起;其次在社会关系上,镖局需要黑白通吃,人脉横通,总镖头更是要有一定的江湖地位,能够震慑住小贼细寇;再者,镖师们自然要有足够的真本事,毕竟这是刀头舔血的工作。
走镖的时候,镖队推的是独轮木车(为了方便在山林崎岖路前进),插的是印有镖局名号的镖旗,喊的是各家自己的镖号。就像梁羽生在《鸣镝风云录》中写的:洛阳虎威镖局的号子手在走镖时高喊:
虎啸中州!请江湖朋友借道!
——《鸣镝风云录》
只有一个轮子的镖车。图自网络
喊镖,一来做做流动广告,二来也能让低水平的喽啰贼寇知难而退。但当镖队途径河北沧州,不管走的是陆路水路,再有名气的镖局都会停下喊镖的口号,摘下镖旗悄声而过。
这是因为沧州在历史上素有“武术之乡”之称,如果大张旗鼓走过去,就会被江湖人士认为是挑衅和逞强。这就是所谓的“镖不喊沧州”。
实则沧州一带,最出镖师,高人尽多也。
——《武术汇宗》
如果破了这个武林之约会怎样?相传在清嘉庆六年(1801年),河南广盛镖局的镖头戴二闾曾经押镖过沧州,一个新来的镖师不懂规矩,喊了一嗓子,结果招来了沧州武术界三名武师拦路问罪。
且说这个戴二闾,小名二驴,长大后嫌太难听才改的名。此人虽把镖局开在河南,却是山西武术世家出身,自幼便由父亲传授一门只在戴家秘传的功夫——心意拳,功夫自是非常了得。面对沧州武师的责难,戴神拳再三致歉,无奈对方仍旧不依不挠,非要过招。
镖师戴二闾。图自网络
止戈为武。据说当时几个回合下来,戴二闾佯装功夫不及他人,最后使出一招“美人挂画”,恰似被一阵莫须有的轻风吹起一般,牢牢将身子贴在身后的墙上数秒才落下身来,这才得以脱身。
外行人看来是戴二闾被打出擂台,而在明白人的眼里,这是一等一的好功夫。戴师既给足了沧州武师面子,又维护了自家拳法的江湖地位,这一招可谓高妙。沧州武师自知得罪,就此收手。广盛镖局由此名声大震,誉满天下。
除了镖不喊沧州,镖局行当还有着其他许许多多的规则。比如镖师们有一句口头禅,叫做“三分保平安”,即“带三分笑,让三分理,饮三分酒”,这是作为一个镖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行修养。
沧州神枪李书文,关于此人又是另一番传奇故事。图自网络
另外镖师还讲究“三会一不”,即“会理发、会做饭、会补鞋,不洗脸”,前三项自然好理解,至于“不洗脸”,则是因为常年风吹日晒的环境容易对刚洗过的皮肤造成伤害,反倒满脸风尘更能保护皮肤。如果镖师说“明天就可以洗脸了 ”,意思就是明天就能到目的地了。
在影视剧里,经常会看到镖师在走镖过程中突然受到贼寇的暗袭,两方人马无需只言片语就开干,一时间飞沙走石、红光迸溅,往往最后都是镖师完败,否则编剧也没有必要安排这么一场劫镖的戏码。
但在真实历史上,镖师跟劫镖的贼寇之间关系相当微妙。在镖师的观念里,自己能有这份工作全靠贼寇赏饭吃,如果没有贼寇,也就不会有人来委托镖局保护财产安全了。而贼寇也信奉盗亦有道,假若真的直接掠货灭口,是自己破了江湖规矩,末了也是要吃亏的。
所以当贼寇准备劫镖的时候,就会在镖队的必经之路上摆起荆棘条子,很刻意摆放的那种,这就叫“恶虎拦路”,意思是“我要准备打劫了,镖行弟兄们给点面子,留步”。稍有点经验的镖师都不会直接挑开荆棘,而是让总镖师先出面,用唇典盘盘道。
影视剧《镖行天下前传》剧照
所谓唇典,又称春点、切口,也就是黑话,江湖人士在特定场合中所用的一种语言讯号,外人听起来如同暗语。为什么江湖人士不能好好说话,非用唇典呢?
原因一:忌讳,就像渔夫忌讳说“翻”这类字眼一样,怕招致不幸;
原因二:隐藏关键信息,比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杨“姓为“犀角灵蔓”,称“何”姓为“九江八蔓”,称“冷”姓为“西北风蔓”,回避目的,以免隔墙有耳;
原因三:对暗号,不是一路人不说一方话,如果镖师连唇典都不会说,多半只是个好捏的软柿子。
位于平遥的镖局纪念馆内部。图自网络
江湖有道义,镖师轻易是不会出手的。唇典盘道,等于第一轮交涉,无论是镖师还是贼寇都是冲着钱财去的,而不是冲着人命去的,哪一方做得太过火了都会被江湖人所不齿。因此镖局自然也有着疏通贼寇的本事,一番盘道过去贼寇往往会放行,而镖局在走完这趟镖之后,也会打点各个山头,大家和气生财。
贼:吃的谁家的饭?
镖:吃的朋友家饭。
贼:穿的谁家的衣?
镖:穿的朋友家衣。
要是碰上难缠的贼寇,好话说尽也不愿放行,那就到亮功夫的时候了。但即便是这个时候也不会马上开打,一般镖师会耍上几招看家本事,亮亮相,最后一次奉劝贼寇量力而行。
镖:朋友听真,我乃线上朋友,你是绿林兄弟,
你在林里,我在林外,都是一家。
贼:不是一家。
镖:五百年前俱是不分,
是朋友吃肉,别吃骨头,吃着骨头别后悔。
朝臣李鸿章为会友镖局所题的“威震四方”匾额。图自网络
再有不打算歇手的,只好抄家伙了。就算是真动起手来,一般说来双方也会各留余地,不会闹个你死我活,否则一旦出了人命,那就冤冤相报何时了了,都是为了口饭吃。
但如果遇到的贼寇真就差这口饭吃呢?这就到了考验镖师的时候,一面是自个身家性命,一面是行走江湖的忠肝义胆,战则可能身首异处,逃则一世千夫所指,孰轻孰重,只在一瞬间。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京当时最大的镖局——会友镖局由保定往天津运十万两现银,在下西河遇到有人劫镖,双方交手,结果八名镖师只回来四个。
昔日设立在大栅栏的会友镖局。图自网络
这事自然还没结束,大家都是按着江湖规矩来,你突然不守规矩,谁都不乐意。没几天,会友镖局就联合了京城八大镖局,派出大队伍讨伐贼寇,为江湖“除害”。
除了保护钱财安全,镖局还能承接护送客户行路、甚至保家护院的业务,因此也是私人保镖的前身。当年李鸿章进京,为了不让慈禧太后起疑心,不带一兵一卒就来到北京,抵京后便是聘请了会友镖局的镖师来保护自家安全。
在封建社会,能够受到当朝重臣的信任,交托以身家性命,镖局当年的兴盛可见一斑。更有甚者,当年庚子国难,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两宫西逃,美其名曰“西狩”。而宫中军队早已星散,谁来保护逃亡部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老太后想起了开镖局的昌平李家。
李氏镖局临危受命,护送着乔装成村妇的慈禧太后一路西行,不仅保得老太后性命无忧,而且随行的黄金白银分文不少,任务完成得极为漂亮。因此后来,慈禧还送了李氏镖局一块“奉旨议叙”的匾额,等于冠了“皇家”的名号。
慈禧回宫时官吏出城迎接的景象。图自网络
西逃的慈禧在西安呆了一年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一单子下来,李氏镖局最后赚到了多少钱。镖局的营收叫做“镖利”,从5%到0.5%不等。据说当年还有大镖局压送过国家税收——漕银,金额高达300万两,而镖局则收了漕银的火耗,大致是1%,也就是3万两白银,报酬非常优渥。
一个国家的实际掌权人,却要依靠民间武力保护自身安全;一个国家的税政收入,却要依靠民间镖局来运送,可见这时候的清政府已然穷途末路。
前文有提到,京城有着八大镖局,这八家都选址在前门外那一片,那一片也就被称作了镖局坊。1906年,前门火车站建成,铁轨不偏不倚就从镖局坊的门前通过,象征意味十足。
前门火车站旧照。图源:Marilyn Shea
老舍在《断魂枪》中说:“自从洋人把火车、洋枪带进了中国,天下已经没有江湖可言。”
镖局的衰亡就是从火车开进中国开始的。
道理可想而知,有了快速且价格低廉的火车交通,还有谁会通过镖局来运送财物?而洋枪洋炮这些热兵器的出现,也很快对基于武术和冷兵器而建成的镖局系统造成了冲击。
再加上现代银行的前身——票号开始大量涌现,通过银票就可以完美解决了白银的大批量转运问题,镖局文化很快就淹没在了历史的滚滚浪涌之下。现如今我们只能在纪念馆和影视剧中,或是野录裨史里才得以窥见半丝镖局往昔的身影。
图为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最盛时期分号甚至开到了伦敦。
镖师们都去哪了?
上世纪20年代后,许多往昔意气风发的镖局都被迫歇业。出身自镖师世家的天津人李文亭转职兴办“天津中华武士会”,传授形意拳;从事镖局事业数十年从未失手的迷踪拳第六代传人霍恩第,四十多岁退出镖行回乡务农,生了个儿子取名霍元甲。
原供职于昌盛镖局的大武师李星阶,放弃工作回到故乡当起抗日自卫队副队长;在会友镖局走了21年镖的当代武术宗师李尧臣,慈禧面前舞过八仙寿剑,梅兰芳膝前喝过拜师茶,擂台上擂过日本拳师,离开镖局后自创“无极刀法”授予29路军,痛击日军(“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这句歌词便是由此而来)。
当代武术宗师李尧臣。图自网络
这些都是在近代武术史上留有名号的镖行英雄,然更多离开镖局的镖师们,恐怕只能像《断魂枪》里的拳师沙子龙一样,靠着在庙会耍枪卖艺维持生计。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里,镖局的存在不过短短三百年上下。一方面,讲信义、守原则的镖局行当已然消逝,成为江湖武林的最后一挽绝唱;另一方面,技术倒逼行业改革的事例屡见不鲜,改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江湖已远,镖局行业的消失也有近百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