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人皇,吹西游记太上老君强的人就不能拿点干货吗?
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强的人大多是现代洪荒粉,大多是《封神演义》粉,大多是没看过多少古典文学的人,所以他们也没啥干货,只能脑补太上老君实力强。
《西游记》对太上老君的设定算是很不错了,把他设定成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神。他不仅是“三清”之一,还有“补天”的功德,不仅对玉帝忠心耿耿,还为打庭打造了不少神兵利器和法宝。
太上老君是“道德天尊”,在《西游记》中连玉帝也对他尊重有加,孙悟空对他也会和对玉帝那个“打个诺”问好。所以,《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即使如此,也不防碍他的实力弱。首先,作者设定太上老君当年过函谷关靠的是“金刚琢”防身;其次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正面将太上老君捽了个倒栽葱,而面对闹天宫的孙悟空太上老君多次为玉帝出谋划策想抓他但始终没有办法,所以不存在太上老君放水一说,他本就不是孙悟空敌手;最后,太上老君亲口承认没了芭蕉扇自己也降不了拿了金刚琢的青牛精。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是“道德天尊”,并不是“打架天尊”,所以他的实力本来就是很一般。
不仅《西游记》如此,古典神魔小说中也大多如此,太上老君虽是“三清”之一,但常常是主角刷经验的对象。
即使是《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很能打,但能打得过通天教主吗?通天教主实力的描写是抄袭《西游记》同的“孙悟空”,所以通天教主最多和孙悟空实力差不多,也就是说即使把孙悟空放在吹捧太上老君的《封神演义》中他也不弱太上老君。
除此之外,我们来看一下其它古典小说中太上老君的实力。
1.《西游记》:从元杂剧到清代道教徒写的“西游文学”中都有太上老君都是被孙悟空暴打,太上老君被孙悟空暴打是历代《西游记》共有的设定,这个可以参阅其它版本的《西游记》,这里也就不多说了。2.《后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被孙悟空的后人小圣孙履真暴打,小圣孙履真大闹天宫时是孙悟空将他降伏。小行者听见,气得暴躁如雷,狠的一声道:“就连天也要撞通了。”双手攥着铁棒,尽力往上一跳。他一跳,带着圈儿就似弩箭一般往空中直射。不期恰遇着李老君带了两个道童儿在空里过,却不提防这小行者,套着个圈子,持着铁棒,兜裤裆里往上一撞,直撞着李老君的卵包,一时疼痛难禁,呀的一声。
3.明代小说《东游记》里,已成佛的孙悟空一棒子就歼灭了十万天兵天将,一招瞬秒马元帅和赵公明两大天将,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吓得跑出来劝架,太上老君实力依然不如孙悟空,而那八仙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因为有孙悟空这个后台。4.《三宝太监西行记》中三官大帝之一的护法手下神奶儿在水下施法,吓得太上老君又推倒了炼丹炉,咦?我为什么会说“又”?老君推倒了炼丹炉,梓童失却了文昌院。
5.《开辟演义》中盘古是如来的弟子,然后诞生天皇、地皇、人皇,五农氏,五农氏后又有二十二氏,太上老君是神农氏的弟子!除此之外,还有《剑锋春秋》《南游记》《北游记》《续西游记》《绿野仙踪》《天女散花》等都有太上老君正面或侧面的描写。太上老君的地位确实高,但实力并不强,至于一些如《禅真逸史》等黑太上老君人品的小说这里我就不说了,毕竟太上老君是令人尊重的大神。
也就是说,在古典神魔小说中,太上老君的设定都是“三清”“道祖”,但这也不影响他实力低的设定。
不仅是古典小说,哪怕是现代的影视剧中也大多设定太上老君实力低微,如《如欢天喜地七仙女》《春光灿烂猪八戒》《传奇幻想殷商》《西游记后传》《宝莲灯》等等。
《西游记》是古典小说,并不是宗教小说,所以书中太上老君亦是如此。作者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和功德,但在打架方面从正面和侧面都设定他并不强。如今太多的人受网络洪荒文的影响,受营销号的影响,一昧地吹捧太上老君的实力,甚至侮辱太上老君的道德人品,这是违背作者意愿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看似比作者更懂《西游记》,不过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地府与天庭是什么关系?
《西游记》里,幽冥教主是地藏王菩萨,但是日常事务是十殿阎王管理的。
就《西游记》原书来说,在地狱一界,孙悟空地府闹事之时(取经五百年前),地藏王都是直接向天庭汇报的。且看原著第三回:
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
可是天庭不给力,出尔反尔,不但未加擒拿,反而给其封官。
地府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印度教,后来佛教里也有了,比如《地藏经》里就有阎罗天子问法的事。
从最早有文献资料的商朝来看,商代甲骨文里,很多帝王死后成了天帝的伴侣。也就是说,早期人们认为死者灵魂就上天成神了。人们从商代开始,就修建陵墓并附有陪葬品。可以说,从早期商代起,陵墓本身就是冥世的一部分。
因此在《西游记》中阎王听命于天庭。那么,地狱到底是道教还是佛教势力大呢?
单从《西游记》来看,地府里并不存在佛教和道教谁的势力大的问题。如果非要问谁是最大派系,那么只能说地府鬼仙势力最大。有同志说地藏王和十殿阎罗都是佛教的这说法是不对的。
你可以说地府是在佛教典籍中最早出现的,但就算在佛教典籍中也没说地狱归佛教管。
实际上,《西游记》里的天庭根本也不能成为道教势力。说起天庭来,那叫“联合政府”。这个联合政府是由多方党派共同建立的。既有道教的四大天师,也有佛教的四大天王,既联合了四海龙族,也接纳了地府阎罗,有九耀、二十八星宿、城隍、土地这种官,也有鬼族、龙族这样的官。
那么,从中国古典神话小说来看,在阴曹地府中的地藏王菩萨和十殿阎罗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地藏王相当于书记,阎王相当于市长;地藏王相当于政委,阎王相当于团长。
本来都是归阎王管的,就像本来是没有书记政委的。后来佛教兴盛起来了,佛教相关负责地狱工作的人需要和原先负责地狱实际日常管理的体系进行整合,统一思想,地藏王地位就提升了,慢慢有了实权。
至于钟馗,因为他那朝的皇帝是个逗逼,看他丑,就把他的状元给了别人,所以他死得很冤枉。后来,他就是阎王手下的大鬼王,地位还是低于阎王的。
如果有科学家发现了死后的世界?
死后世界?
人类的千古之谜,能发现就是破天荒的事。岂只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
(图片来自网络)
人死后是上天堂或下地狱?年老群体总会时时忧心。
有因就有果,有生就有死。人不惧生(因),为何终究惧死(果)?
对不明事物的恐惧,也许越是进化出聪慧大脑的人类才越具有这种恐惧。
不然看那些坦然游荡在河岸的鸭鹅们呀,它们嘻戏逍遥,可有忧惧?
本来,死后这事与科学家没有什么关系的。
每一个人到头来不都会有个大彻大悟的终极发现吗?[捂脸][捂脸][捂脸],只是侍到那时,已无法向活着的亲们描述了。
科学家的能耐再大,也得在活蹦乱跳的生前使出旷世奇招吧?
生前就是个神仙,死了也成哑巴了。[抠鼻][抠鼻][抠鼻]如何向活着的人讲述死后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因此,让死人说话就是无比关键一着了。
可是谁能做到呢???!!!
现代人类生物学家经科学实验发现,在人死亡时的那一时刻,早已连接在濒死者脑神经上的生物电脉冲,还会延续那么神奇的几秒钟。而最新的探寻死亡奥秘的科学实验表明,人大脑在死后几秒钟尚有反应,然而最终却归于沉寂了。
(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现代科学家将一些濒死受试者用电脑连接了语言中枢区,电脑将生物电频转换打印出的死亡时的思想感受文字,曾稀奇地出现了下面这么几行字:
“我看见了一团白光,感觉身轻飘浮,我正迎向白光…“
(图片来自网络)
“感觉太美妙了,我正向上升起,迎向五彩的光芒…“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在濒死时大脑高速回放一生重大事件的…
然而,这能说明什么吗?也许只是脑神经死亡前的“回光返照”现象吧?
据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国古代用大刀执行死刑时,如果刑刀极锋利,刽子手极敏捷,死刑犯极骁勇的,在人犯身首异处时,围观者会看到人犯的头一边滚落,口中还在一边大叫,妙哉痛快之类。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说明不了真正的死后世界。
如果真有科学家发现了死后的世界,哪里才算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哦。可以说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全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了。
然而,人死后,不是归于沉寂了吗?尘归尘土归土,连叫人信上帝的圣经都说,人是泥巴做的。
物质不灭,属于物质的人的肉体最终会回归大自然成为各种元素。从这个意义看,其实人类早就发现了人死后的世界了。
只是,人自从有了思想之后,一直在不屈不挠地向苍天追问:
我活着时那些了不起的、神奇的思想在死后还在吗?我太想知道它们最终的归宿了!
试想,动物们被人类吃掉之后,会有这一不屈不挠的追究么?
所以,把人分开成灵与肉,也就只有在地球上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才能想到了。
人类自己出的谜题,也许自己却解答不了。
用当今人类比较时尚的思维方式讲,也许,身在同一维度的我们所拥有的这些凡尘感官,始终无法获知高维度的真实世界?
也许高维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无从感知?
人类发现许多动物的视神经与人类不一样,比如红绿色盲的汪星人,它们是永远无法感知红色的。比如蝙蝠是靠超声波‘看见‘的。而我们人类的感觉器官,对于更高级的存在来说,可以肯定的是,也会象许多动物们在人类眼中那样,天生笨拙到无法感知也许就存在于身边的一些事物。
(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肉眼凡胎,就是这个意思了。
个人很失落,认为靠同一维度的科学家来解开人类自设的千古死亡奥秘,应是无能为力的吧?
所幸上苍赋与人类独具不懈追寻真理的奋斗精神。也许,经过无数代人的接力探索,人类终将有一天会揭开自身的洪荒之谜。
圣人中谁能打得过通天教主?
在《封神演绎》中,圣人总共有九位,分别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女娲娘娘,火云洞三圣,还有西方的接引,准提两道人。
这九位圣人中,女娲娘娘是妖族,却立有造人之功,而且女娲娘娘是九位圣人中唯一一位女性,虽然女娲娘娘是女性代表,却不能忽视女娲娘娘的能力,其有开天之功,而且有人族大运加持,所以其的能力一点也不会比通天教主差,作为一族的首领,女娲娘娘打败通天教主应该问题不大。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三人同出一门,都是盘古在开天辟地时期,用自己的精气神所产生的三位人物,而在三人的后期,各自的发展也大不相同,元始天尊一心创立阐教,太上老君一心一意的炼丹,而通天教主则专心致志的在研究自己的阵法,最终师兄弟三人各有成就,但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所研究的都对自己本身的战力没多少加持,都是一些辅助功能,反而是通天教主的杀阵却让人闻风丧胆,所以通天教主的两位师兄要是单打独斗,还真打不过自己的这位师弟。
火云洞三圣应该是人间的三皇,始祖伏羲,轩辕皇帝,神农炎帝,这三位都是在人间建立了不世功勋以后,才得以成就圣人之位,而在他们建立不世功勋之前,通天教主早已是圣人了,所以他们三位应该也不是通天教主的对手,而且差距估计还不小,因为连封神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三位作为圣人都没有资格参与,可见他们距离通天教主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至于剩下的接引和准提道人,这两位能成为圣人估计也跟火云洞三位差不多,都是在西方世界中一点点靠在人间积累功勋才获得的圣人资格,所以能力应该也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会跟人联手才敢攻打通天教主的杀阵了,而且收拾个孔宣还要用到七宝妙树,简直就是丢了圣人的脸,要知道,圣人之下皆为蝼蚁,随随便便一出手都应该可以解决的,他两竟然还要用法宝,由此可见法力真不怎么样,所以应该也是打不过通天教主的。
由此可见在《封神演义》中,能打得过通天教主的,也就女娲娘娘一个人,剩下的应该都不是通天教主的对手。
西王母又为什么不在昆仑山而是在天庭呢?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文来自白银末裔。
首先,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说,封神榜跟玉帝有过关系吗?
玉帝是在宋代的时候被统治者在昊天上帝的基础上加封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的,成为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而封神榜是什么时候的事?
如果你非得说有,那也就只能是昊天上帝了,要是按照后来的网文里说塑造的道教神话体系,那玉帝就是三清之下,四御之上的大神。
关于西王母,我可以跟你说说我知道的。
其实在《山海经》之前出土的商代卜辞里就有记载“西母”(是不是西王母暂时还有争议,不过主流的看法是指的西王母)西周金文里也有“王母”的刻辞。
王母一词,目前出现最早的记载是《山海经》《周易》。《周易》里有“王母”,《山海经》里有“西王母”,《周易》里的“王母”是一种尊称,不是神名。
《穆天子传》《竹书记年》首先把西王母和中原地区的帝王扯上了关系。《西王母传》中第一次详细记载了西王母的姓氏、事迹。
东汉时候儒家的谶纬神学古籍中,开始大量的出现西王母各种稀奇古怪的下凡记载。
汉代的时候,把东王公认为是“阴阳”中的阳神,与阴神西王母对应,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阴气、修仙的女神,对应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
到了汉末的道教,西王母被认为是由先天阴气凝聚而成的母神,主管女仙,执掌昆仑仙山。而先天阳气凝聚而成为东王公,主管男仙,执掌蓬莱仙岛。可以说西母与东王公相当于神仙中的人事管理。
西王母在战国时期见诸记载,东王公见于汉代。在当时颇为高涨的阴阳观念,西王母与东王公对举而被奉祀。
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记载于东汉光武帝时期郭宪的《洞冥记》。
西晋《博物志》第一次提出了,瑶池有桃树,归属于西王母管理这事。“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归西王母”
《神异经》里第一次提及东王公,并把他和西王母并提。“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到了东晋葛洪那就给西王母安排了个爸爸妈妈。
葛洪《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
早在南北朝的时候,上清教派就已经把西王母吸收进了道教神话里,成了元始天王的弟子,并且担任传授宝经要诀的职位。
而“王母娘娘”一词,出自元代的《全元曲杂剧》,或称“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灵太妙龟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也就是道教加分给西王母的封号,上面的元君啊,金母啊都是。
元代上清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盘古之女,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
明清的时候西王母的各种子孙、事迹、化身什么的,更多,西游记、东游记、镜花缘这些小说里没少拿她说事
“上圣 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 瑶池大圣西王金母 无上清灵元君 统御群仙大天尊”
西王母的封号全称,够不够长?
到了现在一些民族学者开始着手从少数民族神话研究远古神话。其中关于西王母的就有什么彝族《创世史》中的主人公阿赫西尼摩与西王母的关系。各种论文写得有鼻子有眼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而至于把王母娘娘安排在天庭,那是西游记首创。此前的记载包括元杂剧什么的,隋唐的一些道藏典籍也都是把她的窝安排在昆仑山瑶池。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