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官网在线观看,少林派谁的武功与张三丰旗鼓相当?
金庸江湖流派众多,比如倚天中出现的张三丰,就是道家武当派的创始人,是除王重阳外道家的代表性人物。而少林派则一直是佛门的代表,也曾涌现过不少武功极其厉害的超级高手。那么金庸江湖少林派的历史上,有哪些人在武功方面可以与张三丰比肩?
张三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金庸在创作《倚天屠龙记》时,也参考了历史上的张三丰的事迹,对张三丰是极为推崇。在倚天开篇,张三丰在武当闭关十年,长笑出关后,原著中对此有着极高的评价。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金庸江湖所有人物中,明显冠之以“大宗师”称呼的仅有张三丰一人,再加上“辉映后世,照耀千古”评价,以及张三丰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原著中都活到了百岁以上,张三丰俨然成了金迷口中以武成圣或修仙者,全面拉开了和其他江湖人物的档次。虽然张三丰不是主角,却几乎抢尽了主角张无忌的风头。但其实不吹不黑,单纯就本身具备的武功来说,张三丰的上限其实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神雕末期的第三次华山论剑,九阳神功尚未圆满的觉远大师在内力方面已经与黄药师等人相当,而在赵敏带人攻打武当山,张无忌以内力为张三丰疗伤时,对两人的内力水平已经有了限定。张三丰于刹那之间,只觉掌心中传来的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因自己练功数十载,积力深厚,来力尚不及自己内力的精纯醇正,但汩汩然、绵绵然,其势无止无歇,无穷无尽,一惊之下,定睛往张无忌脸上瞧去,只见他目光中不露光华,却隐隐然有一层温润晶爱之意,显得内功已臻绝顶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神雕侠杨过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达此境界。也就是说,张三丰的内力水平其实是和神雕时代五绝的水平旗鼓相当的。将张三丰推上神坛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创造能力。毕竟修习别人的武功相对容易,只要资质不差,悟性出色,有名师指点就可以练出来。而自创武功,却需要极大的机缘、极强的创造能力、极高的悟性和天赋。毕竟在开创出一个流派,这在金庸江湖也是凤毛麟角。单纯只论武功,其实少林历史上能和张三丰拼个旗鼓相当,足以与他比肩的人还真有几个。少林派传说中的开创者达摩祖师就不必多说,在很多金迷的心中,北达摩,南三丰深入人心。少林的七十二绝技中有很多是达摩所创,其他绝技中也有不少是借达摩之名所创的。就冲达摩祖师对少林的贡献,与张三丰并列也是理所应当的。另一个不输于张三丰的人看过《天龙八部》的人肯定想得到,那就是扫地僧。扫地僧所学的武功天龙原著中并没有明说,但从他在原著中的表现来看,疑似学了《易筋经》以及数目不等的七十二绝技,不然不会对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弊端如数家珍。我一直觉得天龙四绝因为所处时代武功设定的原因,整体水平是要高于双雕时代五绝的,但扫地僧却能外放出三尺气墙,视天龙四绝之一鸠摩智的攻击如无物,两招左右就轻易击败天龙四绝中的萧远山和慕容博,这种武功修为,明显不会弱于张三丰。第三个不会弱于张三丰的人,是新修版《倚天屠龙记》中提过的少林斗酒神僧。这位神秘的大佬级人物,在王重阳刚夺得天下第一志得意满之际拦下他,打赌赢了王重阳,获得了《九阴真经》的观看权,觉得这本秘籍颇有不足,于是针对缺陷自创了《九阳神功》,从而间接造就了觉远大师、郭襄、张三丰、张无忌等四位顶尖高手,也一手助少林崛起。能打赌赢下王重阳,并且自创出如此厉害的秘籍,扫地僧的修为最次也是五绝级别。我甚至还觉得扫地僧极有可能是从天龙时代活到了神雕时代的前主角虚竹,毕竟九阳神功的特性和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太过相似,斗酒僧的人生经历和虚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从这点来看,斗酒神僧肯定是不会弱于张三丰的。另外单纯从内力水平上来看,能将乔峰打得双膝一软,险些从房顶掉下来的少林方丈玄慈大师及玄难大师也不会差张三丰多少,只是在技巧上面可能要逊色张三丰一些。另外精通金刚不坏神功的少林空见大师,如果能活到倚天正式剧情开启,恐怕也能与张三丰比划一番。当然上面所说的几个人,除了只闻其名,从未出场过的达摩祖师以外,其他人只是从武功层面上可能与张三丰差不多,但从创造能力上来讲与张三丰相比还有不足,在金庸江湖的地位自然也不能相提并论。六脉神剑和易筋经相比哪个更厉害?
谢谢邀请!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经典里,关于易筋经武功和六脉神剑武功描述得是比较多的。而在《天龙八部》小说里面,慕容博更是对吐蕃国国师鸠摩智说,“六脉神剑”和“易筋经”是“天下第一”的武功。
那么,六脉神剑武功和易筋经武功相比较,到底是哪一种武功要更厉害一些呢?请看下列的比较分析的情况:
(1)易筋经武功其实是一种内功心法。在《天龙八部》原著小说里,“铁丑”游坦之误打误撞地练了易筋经内功之后,再加上“冰蚕寒毒掌法”相辅,游坦之很快地跻身于一流武功高手的行列了。在少林寺少室山,游坦之与慕容复联手的话,便可以稳稳地战胜“战神”萧峰了。
(2)而在《笑傲江湖》原著小说里,少林寺易筋经功法,一方面是,助力方证大师成为了与东方不败和风清扬并列的“三大绝顶高手”之一;另一方面则是,令狐冲通过习练易筋经功法,成功地化解了体内异种真气的反噬,托胎换骨了。
(3)按原著小说的描述,段誉应该是《天龙》里六脉神剑的集大成者了。然后,段誉凭借着六脉神剑武功,一是在乡下农家的磨坊里,连败了包括慕容复在内的十七名西夏一品堂的高手;二是在少室山和在曼陀罗山庄,段誉曾经两次以六脉神剑血虐了慕容复;三是就连萧峰也在亲眼见识六脉神剑威力之后,自承自己也难以抵挡六脉神剑的。
因此综合上述来看,论实战的战绩的话,六脉神剑要比易经筋更厉害;而若论内功的修炼,以及易筋换髓延年益寿的话,则是易筋经更实用得多!
郭襄和张三丰分开后有什么故事?
郭襄武学天分极高,和张三丰分别后,她在黄药师、郭靖、周伯通等人的帮助下,根据从觉远大师那里得到的部分《九阳真经》,创出了“峨嵋九阳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掌法、剑法绝学,九年而晋入江湖超一流高手之列。
此后十年,郭襄为寻找郭破虏和屠龙刀行走江湖,历经刀光剑影,人间百态,心性和武功又得到进一步磨炼,渐渐臻至宗师之境。于是,她在峨眉山开宗立派,广收弟子,既为自己的武学留下传承,更为反元大计留下一点火种。
开创峨眉十年后,郭襄夜观天相,悟出了“四象掌”这门绝学,并终于以此破碎虚空而去。
十年功成郭襄和张三丰分别之后,又在江湖中漂泊了半年之久,却仍未寻到杨过和小龙女半点儿踪迹。这一日,郭襄路经武昌东湖,只见梅花怒放,幽香暗度,想起自己出家门时,襄阳也是这般景色。当时,自己在心中许下三年之期,决定到时无论是否见到杨过,都要返回襄阳,如今不知不觉,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
一念至此,郭襄将无限愁绪抛至一旁,快马加鞭地回到了襄阳。此时,恰好,黄药师、周伯通也在襄阳,亲友团聚,其乐融融,欢歌笑语,自不必多说。郭襄更趁机把自己所得部分《九阳真经》之事说了,希望黄药师、周伯通等人给她参详参详。
听郭襄说完,周伯通按捺不住,首先发表了意见。他说三年前在华山,大家都见识了觉远大师的深厚内功,想必这《九阳真经》的绝妙之处,不在《九阴真经》之下。只是两者的武学宗旨,却是大相径庭。一个说是“以虚胜实,以不足胜有余”,一个却说将内功练到神完气足,自可生生不息,无有尽时,不惧一切攻击。然则那练了《九阳真经》的觉远大师,内功如此深厚,又怎会力竭而死呢?
黄药师抚须道,觉远大师本是少林寺的一位仆役僧人,只练过一些粗浅的武功,说不定是因为修炼不得法,兼之年事已高,才会力竭而亡。我记得三年前在华山,那张君宝小小年纪,一身内功也已非同小可,杨过小兄弟传了他三招掌法,他便可以将潇湘子击败。张君宝如此厉害,自也是练了《九阳真经》之故。老顽童,你我两人横竖无事,不妨就帮襄儿钻研一番这《九阳真经》如何?老顽童拍手叫好。
自此,黄药师、周伯通和郭襄三人,便日日研究郭襄记录下来的部分《九阳真经》,郭靖、黄蓉偶尔也会来帮忙。这个研究小组,聚集了天下五绝之三,又有黄蓉这个女中诸葛,郭襄这个天才少女,不时碰撞出思想火花,进境飞快。时间仅仅过去三个月,一门别具特色的内功绝学已经诞生。为了纪念它的来处,郭襄为它命名为“九阳功”。
“九阳功”既成,郭襄想起《九阳真经》的要义之一,便是先内后外,便一心一意,专练内功。一晃三年过去,郭襄自觉“九阳功”已有小成,便拉了姐夫耶律齐前来试招。耶律齐修的是全真内功,越到后面,进境越快,此时他的功力早已是全真第三代弟子中的第一人。
耶律齐与郭襄比试内力,为防郭襄受伤,他一开始只用了五成功力,但见郭襄神态轻松,毫不吃力,于是将功力加至七成,这才使郭襄的神色凝重起来,但她仍能够从容用对。耶律齐一咬牙,将功力提升至八成半,这才使郭襄渐渐不敌。不过,她能坚持了一盏茶的功夫,才败下阵来。
经此一战,郭襄明白到自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心中大喜。此后,除了日日精进内功,郭襄又试图把自己以前所学的外家绝学,融会贯通,自成一派。不得不说,练了“九阳功”之后,修炼起其他武功来,事半功倍。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郭襄已经结合所学的“玉箫剑法”、“落英神剑”、“越女剑”等十几种剑法,创出了一门攻守兼备、刚柔并济的剑法,并为它命名为“襄剑”(相见),就是后来的峨眉剑法。
剑法初成,郭襄拉来大小武兄弟试招。大武施展“越女剑”,小武发动“一阳指”,完颜萍和耶律燕则在一旁观看。比试一开始,郭襄面对二人的攻击,略显手忙脚乱,待十几招已过,她的剑法愈加娴熟,大小武已经是守多攻少。
耶律燕和完颜萍见丈夫两个人还打不过小姨子,先后加入战团,却没起到多少作用。待到百招以后,郭襄愈发从容,剑招如行云流水,绵绵不尽,对面四人都觉得郭襄的每一剑,都是朝着自己而来,明明四人合力,却都觉得孤立无援,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这时,郭破虏不知道什么时候赶了过来,见状也加入了战团,他的“降龙十八掌”已有相当造诣,但尽管如此,他也只是将局势渐渐扳平,丝毫没有取胜的机会。
剑法既成,郭襄转练拳脚功夫,仍是将平生所学的“兰花拂穴手”、“罗汉拳”、“劈空掌”等十数种绝学融为一炉,再加上不少天马行空的招式,半年而成,并为其命名为“襄手”(相守)。这一次,听说郭襄拳脚功夫大成,郭破虏早早溜之大吉,大小武兄弟早就借口采购物资,不知去向,连耶律齐也以丐帮事务繁忙为由,婉拒了郭襄的挑战。
于是,郭襄只好找母亲过招。近年来,黄蓉的武功早已晋入超一流境界,距绝顶高手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次,郭襄运足十成功力,剑法、拳脚功夫齐出,仍然只坚持了五百招,就败下阵来。见郭襄略显不快,黄蓉安慰女儿说,此时她的武功已经超过了耶律齐,已是年轻一辈的第一高手。不出三年,自己也会败在她的手下。
此后六年,郭襄日日勤练不辍,不时还跟着郭靖、耶律齐等人和蒙军交战,武功时时都在进步。直到襄阳城破前夕,郭襄的武功,终于追平了黄蓉,把耶律齐、郭破虏等人远远抛在身后。
开宗立派然而,郭襄虽然武功大成,但对于襄阳局势,却也起不到什么作用。1273年正月,郭靖见事不可为,决定实施早就商定好的“火种”计划,使有生力量化整为零,暂时蛰伏。养精蓄锐,以图将来。
朱家、武家的后人,已在半年前远赴昆仑,筹建朱武联合庄。郭襄和郭破虏,分别被命令带着倚天剑和屠龙刀突围,布局中原和南方。城破前夜,郭襄、郭破虏与父母含泪作别,踏上了未知的旅途。只是,郭襄凭着高绝的武功,顺利冲出重围,但却和郭破虏在乱军中失散。
此后十年,郭襄行走江湖,四处寻找郭破虏的下落,遇见不平之事,便拔剑平之,郭襄女侠之名,渐渐传遍天下。十年间,郭襄虽寻找郭破虏未果,但历经刀光剑影,世情百态,她的心性渐渐成熟,武功又渐渐再度作出突破,几乎可余昔日的天下五绝,一争短长。
1283年秋,郭襄想起父亲临别时提起的“火种”计划,心中渐渐有了想法。不久后,郭襄在峨眉山出家,建立峨眉派。江湖中人听说郭襄开宗立派,纷纷来投。但郭襄收徒,最重品性,若非是良善之辈,任你奉上千金,也会被拒之门外。
此时,元朝已入主中原,汉人惨遭欺压蹂躏,苦不堪言。很多汉人女子家中遭难,无以为生,来到峨眉,郭襄不论其武学天分如何,一一收在门下。而这些多灾多难的女子,为了不再遭受元人欺压,个个发愤图强,勤练武功,峨眉派由此渐渐壮大,得以跻身江湖六大派。
破碎虚空郭襄担任峨眉掌门十年间,除了原来的“九阳功”、“襄剑”、“襄手”,又陆续创制出“金顶绵掌”、“穿雪飘云掌”、“截手九式”等绝学,形成了一套高低齐备的武学体系,足以使峨眉派传承数百年,长盛不衰。而她自己,则在无意中窥得了虚空之谜。
那是一个秋夜,新月如眉,繁星满天。郭襄独立峨眉金顶,遥望夜空,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外公黄药师曾设下二十八星宿大阵,痛击蒙军。当时,郭襄被金轮法王绑在高台之上,充作人质,倒是将这大阵看得清清楚楚。如今想来,这套军阵,未尝不可用在武功之中。
于是趁着月光星光,催动九阳功,慢慢打出一套掌法,共计一百八十四招。郭襄略一思索,删繁就简,第二遍施展时,已只剩下九十二招。打到第三遍,又减去一小半,只剩下四十八招。
再次遥望星空,忽然想起这二十八星宿,又可排列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于是闭目沉思半晌,又将四十八招掌法,进一步去芜存菁,最后只剩下二十八招。
掌名“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只有奇招,却尽得青龙之堂皇,白虎之肃杀,朱雀之灵动,玄武之厚重。
功成之时,郭襄忽有所感,耳边天音袅袅,识海中有无数天花坠下。细看却不是天花,而是夜空四象坠下无数光点。每一个光点落下,自己就感觉功力更深一分,身体却更轻一分,直到感觉欲乘风归去,郭襄才急忙睁开了双眼,那种奇妙的感觉才不复存在。
郭襄运转功力,发现自己的功力,已涨了一倍有余,显然刚才星光淬体,并非幻象。至此,郭襄已然明白,自己已经无意间得到了长生之谜。那种毫无拘束的自在和逍遥,远胜于人世间一切情感和享受,只是郭襄想到自己的事情还没做完,才以莫大的毅力,暂时停止了追求。
此后一年,郭襄将倚天剑和掌门之位,以及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全部传给了弟子风陵,并尽可能地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包括含有长生之谜的“四象掌”,只是风陵能领悟多少,就要看她的造化了。
临别前,郭襄召集众弟子,说弟子将会在金顶坐化,遗体化尘,随风散入群山,不必找寻。
那一夜,峨眉金顶星光如瀑,持续了数息之久。风陵见状,不顾郭襄的遗命,全力冲上金顶,却只见月光似水,空山寂寂,哪里还有师父的影子?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虚竹就是斗酒僧?
《射雕英雄传》中,天下五绝为了争夺九阴真经,举行了华山论剑,最后被王重阳夺得,这之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就是王重阳夺得九阴真经之后,曾经有一位僧人找到他想借阅九阴真经的秘籍,估计是王重阳完全不是这僧人的对手,所以才约定了斗酒比试,后来僧人赢得比试,观看了九阴真经后,创立了九阳神功,写在了少林的经书之中,这僧人被称之为斗酒神僧,那这位僧人究竟是谁,会不会是《天龙八部》中的虚竹,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时间的问题,《天龙八部》最后结尾时虚竹二十多岁,这个时间段到《射雕英雄传》第一次华山论剑结束,中间夸越了差不多一百一十年左右,也就是说虚竹需要活过一百三十岁往上才有可能是斗酒神僧,有没有这种可能呢,绝对有,要知道逍遥派的逍遥三老都是九十多岁的人物,而且都不是自然死亡,是因为功力散尽才仙逝的,如果没有受伤或者散失功力,过百岁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这么算下来,集逍遥三老内力于一身的虚竹活过一百三四十岁也不无可能,况且道家的功法自古就有养生的功效。
其次是斗酒神僧是一位兼通佛道两家武学的高人,纵观天龙时期到射雕时期,能够达到这种境界而且对佛道两家武学有如此深厚的功底的人,除了扫地僧,也就只有虚竹了,因为当时斗酒神僧观看九阴真经后,觉得太过于阴柔,随之写下了九阳神功这样至刚至阳的高超武学,这对于一个人的武学见识要求是极高的,而虚竹神怀逍遥派所有武学,后跟乔峰简化了降龙二十八掌,以他的武学根底绝对有这个能力。
最后就是斗酒神僧是一个佛门中人,可是却破戒喝酒,这跟虚竹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大概的可能性就是,虚竹的老婆敌不过岁月,最后离世,虚竹离开灵鹫宫游历天下,在他百多岁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九阴真经的出世,闲来无事就找到了王重阳,后来可能感觉自己大限将至,所以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少林寺,在哪儿他写下了九阳神功,藏在了少林的经书之中。
所以不管怎么看,斗酒神僧就是天龙时期的虚竹,因为在这中间一百年的时间里,无人能够有兼容佛道两家武学的能力,要是有的话,一百年的时间里,此人不可能不为世人所知,所以真相只有一个,斗酒神僧就是虚竹。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怎么做到让那么多人都愿意教他武功?
诚实善良的人,很容易就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
郭靖,是贯通“射雕三部曲”的关键人物,他的武功不仅仅是射雕,更是融汇了“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和“左右互搏”三大盖世武功。
其实,在金庸先生的笔下,郭靖本来是一个愚笨的人,但是因为他的诚实、善良,另外又重义气,加上他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勤学苦练,所以,他也就在师傅级别的不断提升中,一路升级打怪!
一,哲别。
郭靖的第一个师傅是一个箭术高手。在《射雕英雄传》里,为躲避铁木真部下的追杀,哲别躲进了郭靖家的茅草堆。年幼的郭靖舍命保护哲别,成了哲别的救命恩人。郭靖的诚实、善良,其实不仅征服了哲别,连带阅人无数的铁木真也被他征服了,郭靖也开始了和拖雷结为安答,和华筝青梅竹马的阶层飞跃!
此后,哲别为了报答郭靖的救命之恩,教郭靖射箭。而在草原上,箭术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最厉害的武功,郭靖能够做到弯弓射大雕,正是哲别的功劳,但也可以从中看出,郭靖在草原上也是绝顶高手了!
二,江南七怪。
茫茫人海,江南七怪找了郭靖六年,从江南找到漠北才找到,虽然,我们外人看着他们教郭靖的时候七人一起上,教不得法,很为他们着急。
但是,相比较于武功,我觉得还是他们对郭靖的思想品德方面,在这小孩本来的基础上继续夯实,使得郭靖在骨子里确立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三,马钰。
师兄丘处机和江南七怪打赌,看将来谁的徒弟武功更好。马钰却跑来大漠教郭靖,我想,这是很多当年看《射雕英雄传》的朋友百思不得姐之处吧。马钰传授郭靖内功金雁功, 是郭靖真正的启蒙恩师,因为江南七怪教不得法,反怪郭靖笨。
马钰知道郭靖的脾性,因材施教,虽然只是一些呼吸吐纳睡觉爬山的事,却胜过了江南七怪。
四,丘处机。
在他明白郭靖和杨康为人 的巨大区别后,也开始指点郭靖。后来更是想让郭靖加入全真教,让黄蓉一阵好气。郭靖为了黄蓉,自然也不肯加入。
五,洪七公。
认识洪七公,是郭靖的师傅中级别的一大跳跃提升。
洪七公身为丐帮帮主,降龙十八掌最适合郭靖,加上郭靖的全真内功也不差,学习了降龙十八掌后,郭靖的对手也相应提升到欧阳锋这样的人物。当然,他能拜洪七公为师,不得不说黄蓉这个贤内助功劳不小,以精湛的厨艺收服了洪七公。得到洪七公教导,郭靖相当于已经踏入大学本科了吧。
六,周伯通。
周伯通,实力绝不在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下。
俗语说傻人有傻福,这在郭靖身上太合适了,刚登上桃花岛,周伯通就和他结拜兄弟。这位结拜大哥教会了他左右互搏,七十二路空明拳,还让他把天下武功绝学九阴真经背了个滚瓜烂熟,假以时日,郭靖的武功华山夺冠不成问题。
七,一灯大师。
九阴真经虽好,只是原为梵文版,郭靖的外语水平不过关,虽会背,却不太理解里面是什么东西。
一灯大师不仅为黄蓉治好了病,还给郭靖翻译了九阴真经。郭靖有了翻译后的真经,帮洪七公治好了内伤。一灯大师虽然没教郭靖一招一式,只是让他自己研究,算是研究生导师吧。
当然,一灯大师也明白,自己对那时候的郭靖也指点不了多少,做好翻译的本职工作就好了。
上面列举了郭靖碰到的名师,这些人都很愿意对郭靖倾囊相授,指点他,帮助他。
因为,郭靖身上的人性光芒,他的诚实、善良,很容易就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加上他的重义气,勤奋,包括黄蓉对他的帮助,都使得那么多人都愿意教他武功!
读金庸武侠,读《射雕英雄传》,假如我们能从这些事情的表面,看到些蕴藏在深处的本质东西,从中受益,也是不枉读过金庸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