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战三国,张郃在三国后期为什么很彪悍?
三国时期,恰逢乱世,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以演义的形式,更加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三国,尤其是武将,多如牛毛。
张郃,字儁乂,在爆发黄巾之乱时,他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巧取豪夺,从韩馥手里取得冀州,张郃顺便归顺了袁绍,成为了袁绍手下大将。他与颜良、文丑、高览齐名,并称“河北四庭柱”。
可是在三国后期,张郃为何成为“无敌”的存在了?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在三国24名将之中,张郃排在与自己齐名的颜良、文丑前面。
与张郃交手名单
赵云、张飞、马超、黄忠、张辽
与张郃直接交手的这五人中,赵云在汝南之战中,在一枪秒杀与张郃齐名的高览之后,又三十回合战退张郃,此后,张郃见了赵云。
与张飞交手,张郃连续三次被打败,一次比一次惨。如第一次阆中大战,张郃和张飞交手二十余合后,被蜀将雷铜截住,两下夹攻,击退张郃。
第二次:丢失三寨
张郃被张飞打败后,退守宕渠、蒙头、荡石三寨,任凭张飞怎么挑衅,。
第三次:丢失瓦口关
张郃使出诈败诱敌之计,骗过雷铜,将其斩杀。然而张飞技高一筹,很快就想出计策,与魏延两人夹击,张郃大败,退守瓦口关,坚守不出。
张郃与比他高一位的张辽大战一场,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算是平手。
从以上可知,张郃同除关羽外的“五虎上将”都交过手,都是败绩,大部分是大败而回,他和张辽打成平手。可是与张郃交手的四个虎将和张辽先后去世。
与张郃没有直接交手名单
吕布、典韦、关羽、许褚、孙坚、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
这些人虽然没有和张郃交手,可是每一个都不是吃素的。如吕布曾大战刘关张三英,而张飞一人就可以暴打张郃,因此吕布也可以暴打张郃。
吕布、典韦这八个大将虽然没有和张郃交过手,也没有“暴打”张郃,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如果张郃碰到这八个人,估计每一个都可以“暴打”张郃。
结语
张郃之所以在三国后期成为无敌的存在,秘诀在于他活得足够久,活得足够长。他熬死了比他强的张飞、马超、赵云、吕布等13个名将,晋级成为“第一”。
孙权和曹操麾下有哪些猛将?
这里讨论的是小说里曹魏和东吴的猛将,而不是双方武艺最强的大将,如果论武艺,曹魏这边碾压东吴武将,单单两个超一流的就不是东吴能比的;所以,个人认为曹操这边猛将众多,综合武艺和勇猛,最出色的是庞德,典韦,夏侯惇,张辽,曹洪;许褚因为一段时间低迷就不列入了;徐晃汉水之战不敢接战鼎峰赵云,也不列入;其他如乐进,夏侯渊,曹仁武艺不及五位,也不列入了;东吴这边,是太史慈,凌统,甘宁,程普,周泰;至于如陈武,韩当,丁奉,孙恒,牙将谷利等,因为武艺有差距,也不列入了。
曹操这边:
强一流的庞德:西凉将领出身,短短的出场几乎都对战名将,比如: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陈武,魏延,关平,特别是庞德抬棺战顶级名将,如日中天的关羽,一百五十回合平手并射伤了对手(死战状态的庞德接近超一流),即便关羽非巅峰,这种勇猛上足以排第一;
超一流的的典韦:曾经和许褚大战不知几百回合平手;濮阳之战,用小戟清理了小兵,又击败郝萌,曹性,成廉,宋宪的围攻,救出曹操等等;特别是宛城之战,典韦孤身奋战,最后寡不敌众而亡,全程十分壮烈,按说勇猛该排第一,但是濮阳战吕布时比较被动,所以第二;
强一流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早期最倚重的大将,虽然几回合就败给吕布,但是夏侯惇的兵战能力强大,曾经战平吕布和关羽;最关键的是,夏侯惇曾经击败高顺后,又拔矢啖睛,一枪刺穿了射他的曹性,这种勇武足以惊世骇俗;
强一流的张辽:和东吴交手最深入的猛将,曾经七八十回合平太史慈,这是绝对平手;和凌统打了五十回合看似平手,但是凌统被吕蒙接回;逍遥津之战,张辽杀得东吴军大败,孙权和诸将死战逃脱,几乎不免;可以说,曹操这边,一个张辽就让东吴很头疼了;
一流上曹洪:早在汴水之战里,曹操受伤被擒,就是曹洪解救并让马曹操,后又找条小船,这才让曹操脱险,否则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曹洪还曾大战何曼四五十回合,最后拖刀杀之,步战能力相当不错;潼关之战,面对气势如虹的马超,曹洪大战四五十回合,虽然气力不加,却成功让曹操脱险;所以,论勇猛程度,曹洪也要算一份;
东吴这边:
强一流的甘宁:他是东吴将领中阵杀将领最多的,比如:射死凌操,黄祖,蔡曛,阵杀北地四将之马延,张凯,打死朱光,射中乐进等等,特别是甘宁百骑劫曹营,勇猛足以排东吴第一;
一流上凌统:论武艺,凌统应该不及太史慈,甘宁这样的武将,但是不差,至少略逊张辽,略赢一流乐进(单挑时曹操下令偷袭);关键是凌统武艺虽不及甘宁,却敢于复仇,后在战阵中化解,逍遥津之战,主力护卫孙权就是凌统和牙将谷利,自己差点战死。所以,凌统的表现从来没有胆怯过,勇猛排第二;
接近超一流的太史慈:北海救孔融,太史慈在几万黄巾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只带一个曲阿小将,就敢和带着十二部将的孙策单挑,并且一百回合场面平手;合肥之战,武艺退化到强一流的太史慈和张辽大战六七回合平手;所以,太史慈有武艺也勇猛,但是没有拿下会稽太守王朗,以及用“无间道”除张辽反被杀,拉低了,所以排第三;
一流上程普:孙坚四大部将之首,讨伐董卓一枪刺下西凉将领胡轸;攻打江夏,保护年少孙策杀出重围,可见其勇猛;之后程普又和太史慈打了三十回合平手,要知道,此时太史慈已经在孙策部将面前单挑一百回合平手了,武艺明显比较低的程普依然不惧,可见其勇猛;
一流周泰:有两次勇猛的表现,一次是在宣城面对山贼保孙权周全;一次在濡须之战。救出孙权和韩当,负重伤;还有就是二十回合斩杀败军中的沙摩柯;但是,周泰很少单挑名将,又在猇亭避战关兴,张苞,严重拉低了勇猛的排名;
所以,单单论武艺,曹操这边有一个超一流,三个强一流(包含接近超一流),一个一流上;东吴这边一个接近超一流,一个强一流,两个一流上,一个一流;两下对比,无疑曹操的猛将碾压东吴武将,这里一个张辽就单平过太史慈,更是说明你这点;如果论勇猛,曹操的武将不仅仅是表现在战阵中,还反应了在对名将上,比如说吕布,关羽,马超这样的顶级的超一流名将;东吴这边显然大部分没有对名将的战绩,只是在战阵之上的勇猛而已,而一旦对付名将,比如关羽,大多用智谋或者偷袭;所以,总体来讲,东吴猛将的武艺和勇猛程度不可和曹操这边同日而语。
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冷兵器是什么?
1.西瓜刀
西瓜刀,形制上似乎没有规定,只要能切西瓜就行。一般刀身较长,一刃,无弧形。总之就是不走寻常路。
2.双节棍
双节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件奇门武器。短小精悍,威力巨大,普通人也可以打出160斤以上的力。双节棍的技术分为攻击、防守、反击三部分。动作变化无穷,其招分为劈、扫、打、抽、提、拉等等。
3.甩棍
甩棍源于短棍,因绝大多数的出棍方式均为用力甩出,甩棍这个俗称因而得名。普遍用于世界各地的执法部门以及个人防卫。
4.菜刀
菜刀是一种厨房用具,主要用途是切食材或者食材雕花等。
5.长枪
长枪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不同用途的长枪其长度各不相等。用于车战、骑战的枪显长,用于步战的枪显短,用于守城御寨的枪显长,用于进攻的枪则短。
6.陌刀
陌刀,中国唐代长柄刀的一种。开始流行于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开始时使用陌刀是为了对抗突厥骑兵,后来在诸军流行则是对付以骑兵称雄的唐之“四夷”。唐代陌刀手都是严格选拔的壮士,人人技艺惊绝,臂力体力胆气过人,否则也舞不动沉重修长的陌刀,并敢与骑兵正面交锋。
7.狼牙棒
狼牙棒,是一种打击兵器,因木棒头部如枣核状,植铁钉于其上,形似狼牙,故得名狼牙棒。
狼牙棒做工简单廉价,而且耗费金属较少,对于缺钱的军队来说最合适不过,所以古代游牧民族十分钟爱这一武器。宋代狼牙棒使用的最普遍,到了明清时期,武器的数量已经十分繁杂,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喜爱这一武器,比如戚继光、荣禄。
8.廓尔喀弯刀
廓尔喀弯刀,是一种反曲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符合力学原理的反曲刀。刀肚较宽,刀身向前弯曲,像一条狗腿,也被人形象的称为狗腿刀,在刀身与刀柄的连接处有一个V型凹槽,实战中用来导流鲜血,以免玷污刀柄。
9.弩
弩是一种冷兵器,也是是一种致命的武器,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
10.弓箭
弓箭是一种威力大、射程远的远射兵器。弓由有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弓箭出现的时间,也许可以上溯到遥远的神话时代。
11.斧子
斧子,分为两个部分斧头和斧柄。斧头为金属所制)。斧柄一般为木质(。刀口形状一般为弧形。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在冷兵器横行天下的古代战场?
要回答这个问题,在谈古论金看来当然要围绕问题本身来进行,长枪大戟等长格斗兵器实际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要比的自然是刀和剑本身。
而从题意来看,此问题既然涉及的是哪个威力更大,更适合大规模成建制的装备部队,那么主要指的自然就不是卫体武器(随身携带短小精悍主要用于自卫的武器)而是格斗武器(以砍伐、刺杀、打击等方式投入实际对敌军事活动的武器)。
春秋晚期以前,主要的武器是戈(最主要)和矛、戟、剑,剑很不重要,而刀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计(指兵器领域,作为生产工具的存在不能忽视)。
我们从春秋晚期到战国这一历史时期说起,这一时期随着车战的衰落,格斗兵器向骑战、步战领域倾斜,青铜剑逐渐演变成为格斗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越地区的青铜剑)
(战国楚铁剑)
战国晚期,青铜剑依旧流行,但是铁剑已经出现,此后一直到秦和西汉初期,主兵依旧以剑为主,趋势是铁剑越来越普遍。
到了西汉中期,出现了环首铁刀,东汉,环首铁刀逐渐取代了铁剑。
东西两汉的主兵经历了一个从铁剑(还有铁戟和铁矛)到铁刀(仍另有铁戟、铁矛)的演变历程。
第一个原因确实是威力问题,当然刀剑的威力不能简单判断大小,但是刺杀容易闪避,而随着甲胄装备的逐渐完善,刺中后的伤害程度也会下降,而与之相反,铁刀横线砍杀,造成物理损伤相对容易,所造成的刀伤伤口深度较深开口较阔。
第二个原因是刀的生产比剑适合大规模地生产;第三个原因是同样达到一个能够在军阵实用的水平,学习刀法比学习剑法要相对容易一些。
(汉代环首刀)
三国西晋也和东汉类似。这里有一个文献上的证据,南朝梁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记载,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226)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以讲究实际的开国君主设定的数字,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剑和刀的实用程度是1:10,这和“十刀一剑”的俗语也恰好吻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人马皆披铠甲的具装骑兵的广泛出现,铁刀出现了刀锋呈现斜方形的样式以及安装了长柄的长刀。
到了隋唐五代,步兵的标准配置是大多数士兵使用长枪加佩刀(腰刀),少部分士兵使用陌刀(唐代一种的长柄刀)或者白棓(大棒、大杖)。
(唐朝陌刀手复原示意)
宋军的标准武器配置是长枪、长柄大刀和手刀;元代蒙古军的标准配置短兵器是弯刀和剑。
(元朝蒙古弯刀示意图)
明清两代主要的格斗兵器仍然是长枪和刀。
(明朝戚家军使用的军刀)
(明朝边军使用的军刀)
综上,纵观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武器配置可知,适合大规模成建制的装备部队的显然是刀。即使进入热兵器为主的近现代,刀仍然被继续沿用,即使在几乎完全出局的情况下,骑兵部队的马刀仍然是刀的衍生(需要注意的是,步兵的刺刀虽有刀名,其实反而是矛的衍生)。
(电视剧《亮剑》中的骑兵连连长剧照)
(一战中的英国骑兵,以上两张图片均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战马》剧照)
谈古论金,掰开揉碎历史的人性和技术流呈现给您欢迎评论互动,感恩点赞关注!古代有特种兵吗?
特种兵,在兵种上指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是担负破袭敌方重要目标和执行其他特殊任务的特殊兵种。单兵作战能力极强,适合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往往是战争中决定战局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仅从中国古代就可以找出十大特种兵!
1.秦国铁鹰锐士——剑术马战步战阵战皆精
“锐士”是战国时秦国经过选拔训练有素的步兵。秦国锐士可以以一敌十魏武卒,《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当时,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和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
商鞅变法后,秦国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铁鹰锐士是秦国最精锐的部队,由上将军司马错创立。铁鹰锐士不仅剑术超凡,而且要马战步战样样精通。据说,“十万秦卒出三千锐士”,秦国新军二十万,其中的“铁鹰锐士”只有一千六百人。
2.东汉:“陷阵营”攻无不破
陷阵营是东汉末年的一支精锐部队,“将众整齐,每战必克”。其统帅为吕布帐下的中郎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陷阵营“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故名 “陷阵营”。
据《三国志》记载,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布性决易,所为无常。顺每谏曰:“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辄言误。误事岂可数乎?”然而,“布知其忠而不能从。建安三年,布遂复从袁术,遣顺攻刘备於沛,破之。曹操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注释时,曾专门引用《汉末英雄记》的内容,对陷阵营评价颇高。
3.东晋北府兵——骁勇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捷
东晋大门阀謝家,把北方流民、流氓、以及原驻军的精銳整合,組建了一支拱卫京师、足以对抗北方騎兵、间接听命于大门阀的军队——北府兵。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亲率步兵60万、騎兵27万、羽林郎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謝玄派遣刘牢之率5000北府军精銳奔袭洛涧,大破前秦军5万,杀敌15000,北府兵初战告捷。淝水决战,謝玄的8000北府騎兵趁符堅军队后撤,过淝水猛攻前秦军阵,前秦军頃刻崩潰,淝水一战,8000北府兵大破秦军主力,历史记载:杀散、歼灭前秦军 70万人!符堅的王朝也因此崩潰。后來,北府兵收拾桓玄,直到2000北府精兵跟隨刘裕殺到建康称帝,北府兵影响了中国几十年。
4.乞活军——无敌哀兵
这支活跃在中国古战场上的“特种部队”,辗转存活了百余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五胡乱华时期流民武装的一个特例。为了粮食,为了生活,为了自保,不得不卷入到战争的行列,也体现出流民的困苦与无奈。 它是由官方组织起来的集体流民,是流民中团结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广、历时最长久的队伍。 一个“乞”字,一个“活”字,我们从中能读出那个时代所有流民的凄惨和不幸。乞活军的出现和存在,充分见证了那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的悲壮与凄凉。 试想,一支不求富贵但求生存的军队的战斗力会多么强大啊!正所谓哀兵必胜!
5.隋代燕云十八骑——快如风烈如火以一敌百
相传燕云十八骑是由罗成父亲靖边侯罗艺率领的精锐骑兵,总共由18个人组成,他们腰佩弯刀,脸戴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身披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18支,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
靠山王杨林曾经对燕云十八骑这样的评价: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强弓弯刀,善骑善射,以一敌百,未尝一败。 当年察哈合进攻大隋朝,罗艺率燕云十八骑,伏击察哈合,一夜便杀三千余人,燕云十八骑穷追不舍,结果两万余人全部覆没,从此以后,辽部远走戈壁,再也没有跨进边界半步。
6.唐代:“玄甲军”所向披靡
玄为黑色,甲即盔甲,玄甲军是唐朝初年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士兵身着黑铁盔甲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资治通鉴》一书对于玄甲军有这样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7.南宋背嵬军——五百精兵破金军十万
背嵬军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挂帅的是其子岳云。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10万人,其中最精锐的背嵬军骑兵8000人,步兵亦有数千。在绍兴l0年,与金军在颍昌、郾城的一系列战斗中,背嵬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朱仙镇,500背嵬精兵更是大破十余万金军。 难怪金人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感慨。 当时宋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提升,与金军作战并不吃亏,而岳飞的背嵬军更是开创“步兵在平原击溃金人精锐骑兵”的经典战例。 “辫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被背嵬军不只一次的打破,或许应该把这句话换换主语:“背嵬军不满万,不满万亦不敌”! 袁甫的《蒙斋集》赞背嵬军道: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8.怯薛军——元朝的奠基和基石
怯薛军,是由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的一支军队。怯薛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他们的统帅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又被封为“四怯薛”。怯薛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同时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其实不归他管,是成吉思汗直属)。
这支怯薛军维护成吉思汗的统治,构建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
9.神机营——中国热兵器部队的开端
明代永乐年间,朱棣创建了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它与五军营、三千营一起随皇帝出征。 神机营以火炮,即铜火铳为主要装备,它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炮兵部队,使炮兵成为一个独立兵种,完成特定的军事任务。神机营创建后,多次跟随明朝皇帝出征,用手中的厉器——铜火铳作战。神机营的铜火铳作战时,列于阵线前列,各炮队之间有一定间隔,便于装填炮弹,可以轮番齐射,用炮火摧毁敌人阵地。 1410年,明军在大漠受到蒙古鞑靼军队阻击,神机营立即用炮火突击阻敌,敌军的防守阵地被神机营的炮火所摧毁,大部分守军在炮火中丧生。明军的骑兵部队发起攻击,大获全胜。
10.戚家军——杀倭寇驱蒙骑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军成军到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去职,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这在日久承平的万历中兴时期是很恐怖的战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