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科举答案,还有各部门负责人?
清朝官制大都乘袭明朝,基本没有太大差距,总体原则是皇帝中央集权,统内阁、军机处、南书房以及满族特色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最高决策机构,在中央设有六部极其相当级别的行政部门,统管相关事务。
其中内阁、军机处、南书房以及议政王大臣会议职责大体一致,不同时期具体负责的又不一样,但是都是总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康熙之前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康熙以南书房为主,雍正以后设立军机处。
其余各部负责具体事务。六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各职务满汉各一人,以满为尊。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武官不归吏部管)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全国刑事案件,主管刑罚及监狱等政令。
工部掌管全国工程事务。
清朝的军事力量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由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驻防八旗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视情况不同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
绿营即汉兵,按照各个类别,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八旗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统率。
北宋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的王朝?
宋朝不算大一统的王朝,他只能算是局部统一的王朝。我们先看看宋朝前一个大一统王朝—唐。唐朝: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唐朝再不济时还保留着河套地区。
宋朝后的元朝就不提了,看看明朝的疆域。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是中国古代最强悍的王朝之一。
最后再说说宋朝。在宋朝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对外战争胜少败多。宋朝建国初期,宋朝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都没有办到。宋朝的军队镇压国内起义是把好手,一旦对契丹、对女真、对党项、对蒙古都是挨揍的份,更不要提占人家地盘了。宋朝时期北有辽国以及后来的金国,西有西夏和吐蕃,那有大理。宋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存的时代。
到了南宋时期,宋朝丢失山东、河北、山西等省,更不要提大一统了。
为什么有人为他承担路费?
靠吃软饭!李白出川远游,第一年就花了30万。游山玩水,顺带谈恋爱,娶了两个宰相孙女。炒皇帝鱿鱼,还拿了一大笔遣散费。
少年李白,挥金如土;中年李白,低眉逢迎;老年李白,流离失所。这个横霸语文课本的男人,了解他之后,一定颠覆你的认知。01辞亲远游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从小就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凭借着天赋与后天的努力,李白十四岁就开始写诗,并且很快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但是,相比于做个文人,李白似乎更喜欢剑客这个职业。在遍览诸子百家后,李白熟知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英雄典故,他佩服于这些侠客的豪迈,更对他们仗剑走天涯的生活心向往之。因此,在读书之余,李白更是勤学骑射剑法,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做一名壮志凌云的侠客。从李白青年时期的“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到42岁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再到流放时的“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始终剑不离身,侠义无二。李白15岁的时候,已经作诗多首,然而于仕途一事,终究是不得法门。《唐六典》规定:来刑家之子,工商类殊不预。李白对于自己商人之子的身份应当是不满的。在李白一生的作品中,很少提及家人与父亲,即便有,也是寥寥数语。虽然科举上没有希望,但是雄厚的经济基础,给李白指明了另外一条道路,举荐。李白的家庭,给了他挥金如土的基础,入仕,成为他一掷千金的动机。公元720年,李白时年19岁,当时的吏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刺史,李白听说苏颋喜欢提拔年轻人,于是带着自己的多篇诗作,前往成都自荐。苏颋看罢李白的诗作后,赞道: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然而,苏颋虽然对李白大加赞赏,却没有要举荐他的想法,李白只能悻悻而归。回家途中,李白从成都出发,一路游览,到了峨眉山,登高远望,随后行至渝州。此时的李白,还是想为自己的理想寻一条出路,于是去拜见了渝州太守李邕。但是,李白的高谈阔论、不拘礼节,让李邕十分不满,不愿接待,对于受到的冷遇,李白也回赠了一首《上李邕》,借此讥讽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后生可畏,莫欺少年穷!然而,李白的桀骜不驯与商贾之子的身份,让许多士大夫不愿接纳他。虽然千金傍身,可仍然打不开通往仕途的大门。李白稍有苦闷,在川蜀地区寻不到出路,唯有回家苦读。23岁时,长期啃老的李白终于按耐不住了,他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先是在四川境内游历,先后去了成都、峨眉再到渝州,最后出川。公元725年秋天,李白腰悬宝剑,手牵白马,来到荆门渡口,与家人告别后,离开了四川。临别前,他写下《渡荆门送别》,以表对家乡的不舍。然而,这一走,李白再未能回到故乡江油。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李白的第一阶段,虽然无缘科举,想以金钱拓展人脉得到举荐也没有成功,但此时的李白还未放下心中理想,他出川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游览天下名胜,丰富见识,二是结交权贵,寻找新的出路,而结交权贵靠的就是钱。02两入长安李白出川后,一路从湖北到安徽,过了芜湖后,来到了金陵(今江苏南京)。金陵繁华胜地,长干里更是文人墨客的汇聚地,在这里李白结交诗友,把酒言欢,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在这里,他看尽金陵繁华,听妇人娓娓道来与丈夫两小无猜的爱情,两地相处的离愁,他信手写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之后,他又游览了苏州,杭州,绍兴,写下多篇怀古惜今的诗篇。这一年的时间,李白每到一个地方,不仅会看遍山河,也会去拜会当地的王公贵族,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更让李白忧心的是,带出来的30万都花光了!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李白的钱,不仅用来结交诗友,更多的是用来接济朋友了。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花费巨大,饶是李白的家族再有钱,也没办法填李白这个无底洞。况且,据推测,李白的父亲儿子众多,李白排行十二,并非长子,也非独子,无法全然获得家族的支持。公元726年秋天,26岁的李白行至扬州,穷困潦倒,前途未卜,终于病倒了。望着窗外的明月,李白的思乡之情油然而起,遂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在极度低迷的时候,总会想起家乡,想起故土,李白也不例外,然而,仗剑走天涯的梦想他不想放弃。同年秋天,修养好身体的李白,再次上路了!这次,他北游汝州(今河南临汝),西游湖北安陆,路过襄阳鹿门山的时候,他听说孟浩然隐居在此,于是上门拜访。孟浩然虽与李白相差12岁,但两人无话不谈,很快成了忘年交。于是,孟浩然邀请李白同去湖北武昌,游玩一个多月后,孟浩然决定前往扬州,临别之际,李白赋诗一首,送别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段日子里,李白经由孟浩然和道士胡紫阳的撮合,入赘到了湖北安陆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家里,取了许圉师的孙女,此后在安陆生活了十年,并育有一子一女。虽然许家已经家道中落,但是就社会地位来说,还是要高于李白的商贾身份的。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白靠着许家有了几年的安稳时光。婚后不久,唐玄宗诏令天下,海选人才,只要是有文才的,都可以到长安自荐。这对“已经书剑许明时”的李白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公元730年,30岁的李白第一次踏进了长安。到了长安,李白先去拜见了素来爱才的右丞相张说,但是不巧,张说正卧病在床,于是令其二儿子前去考察李白。但是,李白在长安等了数月,从夏天等到秋天,也没有等到张家二公子。李白抱憾离开长安,回到安陆。仕途的不顺的打击,让李白选择了归隐田园,修身养性。没多久,胡紫阳的徒弟元丹丘再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在终南山修道,可以代为引荐。为此,李白也是做足了功课,写下一首《玉真仙人词》送与公主。然而,在终南山一连呆了几日,李白都没有等到玉真公主的回应,失望下山,回到安陆,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公元734年,33岁的李白前往襄阳游览古迹,听说襄州刺史韩朝宗爱才惜才,喜欢提拔年轻人,于是李白给韩朝宗写了一封求职信——《与韩荆州书》。在这封信中,李白诉说了自己对韩朝宗的仰慕之情,也极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但是,韩朝宗认为李白内心桀骜不驯,太过直率,不适合官场,于是拒绝了李白的请求。公元735年,李白鼓起勇气,再入长安,想要求得一个职位。他找到了在终南山结识的玉真公主卫队长张垍,通过张垍再次向玉真公主自荐。巧合的是,此时恰逢唐玄宗在郊外游猎,李白为了讨好唐玄宗,写下了《大猎赋》,歌颂唐玄宗治理下的大唐,繁华盛世,远胜前朝。但是,李白再一次失望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数十年间,功业未成,李白不禁感叹,人生道路如此艰难,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里?但是无论有多困难,终有一天会扬帆起航,远渡沧海。这是李白的第二阶段,数次自荐,李白都没能谋求到一个职位。在这个过程中,许氏无疑是站在李白背后的女人。两入长安,结交权贵,这些都需要钱来维系,而这都来自于许氏和她的家族。小时候,我们读起李白的诗,老师常说李白是豁达、豪放、惬意的,这是被神化的李白。现在细细读来,我们都忽视了,李白是一个人,他是有血有肉,立体的有感情的人,我们不能忽略他的忧愁、失望乃至自甘堕落。我们后世眼中的李白,总是少了些生活的细节。03赐金放还旅居长安的李白,认识了贺知章。贺知章比李白大了40岁,但是对李白的才名早有耳闻。初次见到李白,他就赞叹道:“我以前读过你写的《乌栖曲》,我以为这样的好诗,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出来,没想到一见到你,果真是神仙下凡。”谪仙之名,由此而来!贺知章欣赏李白的才华,并许诺,一定会向唐玄宗举荐李白。这一次,李白怀着无比惬意轻松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公元736年,李白回到安陆,静候佳音,着实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公元739年,李白前往湖南岳阳,结识了同样仕途不顺,郁郁寡欢的王昌龄。正当两人把酒言欢之际,一封家书传来。妻子病重!李白赶往安陆,无奈许氏已无力回天,没多久就撒手人寰。李白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伤心地,移居到山东生活。李白移居山东,本意是为了求亲靠友,这个时期,李白的家族也给予了少量的支持。公元742年秋天,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唐玄宗看过了李白的诗作后,召见了李白。此时,距离李白第一次推荐自己,已经过去了22年。41岁,李白第一次踏入他梦寐以求的皇宫,唐玄宗降辇步迎,七宝床赐食于前,亲自调羹给李白喝,这是莫大的殊荣。席间,唐玄宗询问李白对于当今时事的看法,李白直抒胸臆,对答如流,唐玄宗十分满意,给了李白翰林供奉的职位,虽然成了老板的御用诗人,但是能进入仕途实属不易。此后,李白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只要唐玄宗新作了曲,必要召李白前去填词。这是李白最春风得意的时期,李白认为,自己一定会平步青云,然而现实总是不会如预期那般。一日,园中牡丹盛开,唐玄宗携杨贵妃游幸,命李白写诗助兴。李白正喝得醉意朦胧,随即提笔,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挥毫泼墨写下《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杨贵妃读罢,惊叹不已。然而,李白恃才傲物的个性,始终与官场格格不入,对权贵的藐视可见一斑,他着实是得罪了唐玄宗身边的红人——杨国忠和高力士。公元743年,杨国忠与高力士向杨贵妃进言,称李白所写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是将杨贵妃比作了一代妖后赵飞燕。杨贵妃大怒,唐玄宗也因此疏远了李白。自此,李白在朝廷的位置越发尴尬,有感于自己升迁无望,他写下了《蜀道难》,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人生感叹。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告老还乡,一个月后,李白也向唐玄宗提交了辞呈,唐玄宗没有挽留,对李白赐金放还。这笔钱的数目应该不小,这也支撑了李白往后再度游览天下的日子。离开长安后,李白孤身上路,留宿客栈时,有感于自己官场的无奈与凄苦,写下《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第三个阶段,李白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帝王宠爱,又因为桀骜不驯的性格,为官场所不容,最终拿了一大笔遣散费,依旧过起了仗剑天涯的日子。按理说,此时的李白已经经历过了官场的黑暗,主动离职,已经对仕途不抱希望了。但是他看似洒脱,其实仍深陷其中,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流放夜郎了。04流放夜郎43岁,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出了长安行至洛阳,遇到了杜甫,两人虽然相差11岁,但是神交已久,相见恨晚,相约下一次在商丘会面。同年秋天,两人如约而至,来到商丘。在这里,他们遇到了41岁的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一起游览了名胜古迹。他们相约在古吹台赋诗,琴声悠扬,杜甫与高适都陷入了沉思,只有李白还自斟自饮,醉意朦胧。不一会,杜甫与高适已写成诗作,此时李白才醉眼惺忪拿起笔,踉跄走到白墙前。此时,琴声激昂,如战鼓般落下,李白顿时胸起狂澜,笔酣墨饱,一气呵成,写下了《梁园吟》。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轻声戛然而止,李白也酣畅收笔,杜甫与高适读罢,只觉酣畅淋漓,拍手称赞。黄昏时分,三人尽兴离去,一位姑娘带着丫鬟行至此处,见墙上诗句,不觉低吟出声,只觉诗意磅礴,笔法遒劲,姑娘心中暗叹。梁园的僧人见白墙上被涂抹一黑,十分生气,正欲清理,姑娘回过神来,惊呼道:“休要动手。”僧人见状,面露难色道:“宗小姐,这污渍不清,恐生不妥。”宗小姐随即说道:“这面墙我买了,你要妥善保护,我马上派人送来一千两银子。”僧人听罢,不禁目瞪口呆,而后宗小姐千金买壁的美谈不胫而走,飞快地传遍了古城,这位千金买壁的宗小姐便是宗楚客的孙女。李白听说后,心下思量,居然有人如此倾慕自己,于是主动找到了宗氏,成就了自己得第二段良缘。宗氏虽然是宰相孙女,可是爷爷早已倒台,然她仍能豪掷千金买壁,可见其家资丰厚,自此,李白又有了游山玩水的资本。公元753年,李白到嵩山会友,登高远望,一时间,仕途的不顺,遭人诬陷,官场排挤的苦闷一涌而上,他大声放歌,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杯酒间,他唱出了潇洒豪迈,大开大合的巅峰之作《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此时的李白,看似豁达惬意,实则是借酒消愁,壮志未酬的满腔激愤有感而发。将李白的失意与苦闷融入进去之后,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李白。这首诗流传了千百年,气吞山河,气势磅礴,诵读者无不叹服。公元754年,汪伦听闻李白盛名,邀请李白到家中作客。信中如是写到: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楼。李白欣然前往,却未见信中的盛景,不免失望。汪伦笑着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对李白说:“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家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楼。”李白听罢,仰天大笑,明白了汪伦的良苦用心,汪伦以珍馐美馔款待,相处数日,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分别时,李白乘舟远行,忽听到岸上,汪伦踏歌相送,李白心生感动,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54岁的李白携家人南奔逃难,一路辗转来到九江,隐居庐山。公元756年冬天,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擅自率兵,沿着江东进,试图与太子李亨分庭抗礼,夺取天下。李璘到了九江后,听闻李白在此隐居,于是上门邀请李白出山,辅佐自己。此时的李白依然有远大的报复,对于仕途的执著,他欣然答应,成为了李璘的幕僚,由此卷入皇权之争。后来,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李白因创作《永王东巡歌》,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被永远流放夜郎(今贵州梓桐)。公元759年,58岁的李白一路流放,行至白帝城一带。恰逢关中遭遇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朝廷大赦天下,李白因此获得了自由。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李白如获重生,激动不已,随即赋诗一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路颠沛流离的李白,只想早日与家人团聚,归家心切。之后,李白回到了金陵,在那里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公元761年,花甲之年的李白,穷困潦倒,无奈之下,李白将客氏送去了庐山,自己则去投靠了身在安徽的族叔李阳冰。公元762年,李白病重,病榻上,李白将毕身所做诗篇交于李阳冰,最后留下《临终歌》,与世长辞。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却总是背道而驰。李白也并非如后世之人所想那般,一生顺遂,有取之不尽的金银。相反,李白晚年穷困潦倒,李白后人的结局也不理想。女儿早夭,历史上稍有记载的李伯禽,生活也是十分艰难,育有一子两女,儿子早年离家出走,女儿则嫁给当地的农户,沦为农民。此后的李白墓,也因无人祭拜,彻底沦为荒墓。白居易在路过李白墓的时候,十分伤感,写下: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此时的李白墓被野草围绕,即便墓中主人曾写过惊天动地的诗篇,也抵不过现在的荒凉。文人大多都是时运不济,但是穷困失意者,没人能超过李白。只能道一句:可怜!可悲!可叹!05李白的钱到底从哪来?少年时期,李白家境不错,父亲是商人,家财万贯。从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得出,如果不是富贵人家,怎用得起白玉盘。23岁,少年李白,志向满满,并且天赋极高,应该是家族重点的培养对象,因为士农工商,如果李白能步入仕途,于家族是有助力的,况且李白出川,可是带了30万钱。26岁,随着李白的豪掷千金,千金散尽,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况且李白的仕途也没有起色,于是家族应该是慢慢断了对李白的供给。穷困的李白,应该是属于到处蹭朋友的状态,不过文人大多视金钱如粪土,也只够勉强温饱。比如杜甫,晚年也是贫困交加,差点饿死,所以李白能靠得上的朋友不多。27岁,他经过孟浩然和胡紫阳的撮合,入赘许家,此时的许家因为获罪牵连,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宰相也已去世。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白能够继续游览名胜,两进长安,是许氏在背后支撑。许氏死后,李白移居山东,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白祖籍山东,大部分亲戚都居住在这里,李白来到山东也是想要投靠的,亲朋好友应该也是给了李白一点经济上的扶持的。在山东,李白娶了一名刘氏女子为妻,但是此女子十分看不起李白,经常言语讥讽,最后以离婚收场。直到唐玄宗召见李白,李白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了山东,入了长安。43岁,李白被赐金放还,应该是领到了一大笔遣散费,这也是他的最后一笔工资,李白因此生活也稍有好转,后来因《梁园吟》与宗氏结为夫妻,两人过了十多年安稳的日子。宗氏也是宰相的孙女,他的爷爷宗楚客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时,被杀了。但是宗家根基深厚,宗楚客的母亲与武则天是姐妹,所以宗家家大业大,从宗氏千金买壁就可以看出。58岁,李白因安史之乱被牵连流放,宗氏也是千金散尽,盘桓营救,在李白被大赦后,两人相聚金陵。60岁,李白已经是十分穷困了,因此只能去投靠李阳冰。初见时,李阳冰并不知道李白的来意,只当是吃顿饭就走的。临别时,李阳冰看了李白写下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才知李白已到了末路,于是挽留了李白。李白在李阳冰家过了两年安宁的生活,临终前,李白将毕生心血留给李阳冰。06最后李白的前半生活在大唐的鼎盛时期,盛唐的气韵孕育出这位狂傲不羁的诗仙,他习文修武, 喝酒使横,漫游四方,他为皇帝贵妃写诗,也同市井流氓缠斗。
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李白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独特人格。
李白曾这样总结自己:
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纵观李白的一生,统治者不认可他,阴谋家想利用他。他身负冤屈被贬他乡,但是这些坎坷和磨难并没有消磨李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信念。
报效国家是他不灭的理想!可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却无处安放!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这就是李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在大唐诗人多如满天繁星的诗坛中羽化登仙,留下无双风华!
御前带刀侍卫是什么级别?
现在古代剧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了解还是很多的,那么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御前带刀侍卫”这个称呼了,他们在影视剧中,都是保护皇上的保镖,有什么事情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就像是尔康、富察傅恒等等这种类型的人物,而且他们在影视剧中他们的品级也是不低的,那么在清朝真正的“御前带刀侍卫”是什么级别的,他们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在清朝的时候,御前带刀侍卫是由皇帝亲自册封的,基本上他们都是一些满洲的宗室子弟,在地位上面就是不低的,就算是再不好的,也是从皇帝比较信任,平常做事情比较出色的侍卫中择优选择的,因为这样子选择出来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造反的心思,忠诚度是很高的,要不然每天拿个利器在皇帝的面前走来走去,还不忠心,那么皇帝睡觉都不会是安稳的,所以皇帝选拔他们武功倒是其次的,只要忠心,其他的什么都好说,只要他们随时能为皇帝奉献就是重中之重,而他们主要的指责就是“御前行走”,通讯、警备和保护。
不过在他们中间也是有很严格的等级划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御前行走,也不是所有人的俸禄和官品都是一样的,在努尔哈赤开国的时候,宫中当时还没有专门统辖侍卫们的地方,只是由一位大臣统领,在皇太极上位之后,侍卫的制度才逐渐的开始建立起来,而那时候作为皇帝的侍卫队伍也在不断的扩大,他们的划分也越来越明确,侍卫处也就形成了,而侍卫的级别有一等侍卫60人,正三品,二等侍卫150人,正四品,三等侍卫270人,正五品,蓝翎侍卫900人,正六品,其他还有宗室侍卫的编织,总之划分都是很严谨的,包括在清朝各个部位的不同,御前侍卫的待遇是最高的。
而御前带刀侍卫一等的,肯定都是皇上的亲信,他们和其他的带刀侍卫是不同的,一等的御前侍卫是不能带刀的,那对于他们的武功就要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人,需要时常的陪伴在皇上的身边,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不允许带这些东西在身上,而大家叫他们的名号,也就是一个称呼而已,而且他们还必须是满族的子弟,这样皇帝才会信任;他们这些人在皇帝的面前也是有很大面子的,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也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他们出门的时候,很多的大臣对于他们也是和颜悦色的。
就算是他们最后不想要成为御前侍卫了,那么因为在皇帝的面前有很长时间的相处,最后还是能担任一些重要的职位,毕竟皇帝信任他们,在升职上面是有很大好处的,一些满族的子弟们就算是不用科举也是可以获得高官厚禄的,所以也不能小看了这样的御前侍卫。
盈颠是什么意思?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作者介绍: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戏剧作家。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早年受封建家族的传统教育,并曾应科举试。他爱好诗文,精通音律,学习的范围很广。 1685年,康熙皇帝南巡北归时到曲阜祭孔子,孔尚任因御前讲《论语》受到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一年后,因疏浚黄河海口,多次往来于南京、扬州等地,所以与明朝遗老、南方名士结交,触发起对前朝兴亡的感慨,历经十年,创作出昆曲名剧《桃花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