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守卫2,战略预备队一旦投入到战斗?
1949年4月22日,我第二和第三野战军共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汤恩伯集团45万兵力的长江下游防线立马崩溃。可是如果你足够了解这段军史的话,会发现之后解放上海、浙江和福建的战役都是由三野实施的。那么问题来了,拥有三个兵团28万多人马的第二野战军,为什么还要停留在浙赣线一段时间且无大的战斗呢?因为他们就是军委部署和掌握的“战略预备队”。
所以这事可不能那么简单地就下结论,要注意是“战略预备队”而不是战役预备队或者战术预备队,远不是一个师甚至一个军可以担纲的角色,而必须是一支战略级重兵集团。在解放战争后期,林彪的东北野战军、聂荣臻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和刘邓第二野战军,都先后成为过我军的战略预备队,而他们承担的战略任务也不尽相同。
先解释第二野战军滞留浙赣线保持机动态势的原因,“双清别墅”当时的考虑(不在西柏坡了),主要是担心我军在解放华东沿海地区、尤其是解放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期间,以米帝为首的西方国家可能会实行武装干涉。毕竟在渡江之时,三野炮兵部队已经跟英国远东舰队发生过交火,再考虑米国和南京政权的特殊关系,确实不可不防。
所以第二野战军承担了华东战区“战略预备队”的任务,野司进驻南京,刘司令员出任南京市长兼军管会主任,麾下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全部在三野侧后方展开,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否则就汤恩伯剩下的那点部队,拥有近60万精锐部队的三野完全可以自己搞定,而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预想中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二野遂解除预备队任务,主力西进解放大西南。
而东北野战军成为“战略预备队”的时间点,则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的1948年11月初,80万大军(地方部队还有30万人)通过战役中缴获的大批美械,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于是东北野战军就成为全国战场的战略预备队,它何时入关投入新的战场,成为双方统帅部特别关注的焦点,原因特简单:这支大军完全可以改变战争形势。
老蒋判断林彪的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伤亡颇大,怎么的也得休整半年或者四、五个月才能入关作战,傅作义还算客观,推算东北野战军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整补时间,所以结论是华北的事情还有缓。而结果却是,1948年11月23日,刚刚结束辽沈战役不足半个月的东野司令部,已经奉严令组织先遣兵团越过长城入关,而后续的70万大军也纷纷拔营而起,向平津一线杀来。
于是平津战役在蒋傅预料之外的时间点打响了,历经两个月的作战,至1949年1月下旬平津地区宣告全部解放,东北野战军这支战略预备队的提前投入战场,迅速锁定了华北胜局。平津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改称为第四野战军奉命经略中南,88万大军南下作战,就已经不是战略预备队性质了。而此时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三个兵团,则骤然间成为军委掌握的战略预备队,无它,华北已无大的敌情。
于是1949年6月,这支战略预备队中的第18兵团、第19兵团共六个军20万人马,转隶兵力不足的第一野战军指挥,从而使彭总的部队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胡宗南集团和马家军两大敌人,西北战局遂急转直下。拥兵35万的第一野战军自此摧枯拉朽,彻底打垮胡马二匪横扫大西北,这就是战略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的巨大作用。
综上可知,战略预备队作为最高统帅部直接掌握的重兵集团,其主要作用在于实施“战略威慑”或者进行“战略决战”,一旦它必需投入战场,只能是两种情况:要么说明战争形势有重大变化,需要投入新锐力量应对(比如二野在华东的任务),甚至可能是战局有恶化的倾向。
要么是为了打破战场僵局,使战争形势的天平出现根本性倾斜,从而一挥而蹴解决问题,比如东北野战军的提前入关和华北军区部队的由晋入陕,都使战场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当然也就意味着战争即将结束。
高分美剧有哪些推荐?
好看的的美剧千千万,不知你喜欢哪一款??
我就根据题材划分来聊聊不同题材的经典之作吧。
犯罪类美剧:《绝命毒师》老实说,最开始我是把它当做励志剧看的???
毕竟主角的生活是那么的不顺,令人绝望,但他之中没有放弃。
为了生活,他可以拼上一切。
(即便摊上了猪队友,也能带着人家一路逆袭)
可看到后来,我觉得,这是个悲剧
犯罪是条不归路,一旦选择就回不了头,甚至不允许退后,
在多方压力的逼迫下,白老师还是没能摆脱那份绝望:
一个为了生活拼上一切的可怜虫
政治类美剧:《纸牌屋》这是我的入坑剧,我是先看了原著之后追的剧。
不同于原著的主人公,Underwood更加犀利,狠辣,阴沉,黑暗。他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部剧的亮点,在于:从不介意,把最险恶的人心暴露给你看
为了谋夺地位与权力,这位主角可谓是干尽了坏事。
为了秘密不暴露,将记者情人推向驶来的地铁
用黑材料威逼胁迫地方议员,使其成为自己的棋子
通过孩子的亲情牌,迂回贿赂华府要员
不过以上的这些,都不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
我记忆最深的,是在那家廉价的BBQ烤肉店里,弗兰克双手抓起牛排撕扯的模样。像极了一头饥饿、残忍的野兽。(原谅我实在没有找到那张图)
那种邪恶,凶残到极致的兽性,让人不寒而栗,却又让人心生向往。
黑暗,阴狠,恶毒,这些原本属于台面以下的东西,被毫无保留地挑明了放在台面上。
我不明白这些负面的东西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
或许对于成年人来说,黑童话未必不美好吧...
史诗类美剧:《权利的游戏》不得不说,权游就和指环王一样,几乎难以赶超。
为什么这么说?
除了已经魔改地不像样的第八季,其余每一季在豆瓣上都获得了9以上的评分。
这是我迄今见过的豆瓣参与评分人数最多的美剧:整整28w人,受众真广
【总结权游优点,可以有以下几条】
历史厚重的史诗感。虽然权游架空历史,但如果刨开龙和黑魔法,这就近乎是中世纪欧洲的翻版(铁群岛的铁民就老让我跳戏到维京)。这样厚重的史诗感大气磅礴,恢弘壮阔,光是从气势上就足够震撼人了。
鲜明的人物刻画。抛开第八季不谈,权游的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正义的阿囧,独立的二丫,坚强的三傻...每个人都活灵活现,让人或爱或恨。
奢侈的服装布景。剧组是真的肯砸钱。北境,君临,奴隶湾,自由城邦在服装上都有着明显的的差异,反面映射了文化的差异性,细节很到位。
打破主角定律。这部剧里没有主角。最开始我以为是奈德,然后他被砍了;后来我以为是罗柏,然后血色婚礼开始了;再后来我以为是囧诺,然后他身中数刀倒在了雪地里。我终于明白,这部剧里永远没有固定的主角。
因为新人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旧人的陨落。
战争类美剧:《兄弟连》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剧的话,那一定是:在平凡处,我们见证伟大!
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美剧。因为它讲述了承诺,责任,担当。
这部剧不长,总共也就10集,但电影级的拍摄和深刻的内核,让人忍不住反复刷。
在这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战争的残酷,看到生命的脆弱,看到男人间铁与血的友情E连是整场战争的一个小缩影,他们是那样的渺小而平凡。但就是这些平凡军人,用生命为我们带来了和平。
生活类美剧:《生活大爆炸》这部连续播出了12年的生活类美剧,没有满屏的番茄酱,没有走哪儿塌哪儿的爆炸拆迁,它很平淡。《生活大爆炸》里有什么呢?
四个平凡的好基友(不考虑他们的学霸身份的话)
几段平凡的爱情(刨除夸大的表演色彩)
大量的调侃和美式幽默(并不是每次都能get到笑点)
这就是全部了,因为这就是生活啊。生活在大部分时间里,本就是很平凡的。但在平凡里,又有那么多让人温馨快乐的回忆。
生活不需要过得多么波澜壮阔,简单但是充实,这不就够令人向往了吗?
哪部电影中的女主人性感至极?
在这里给你推荐五部电影中的五位女神
NO.1
【女神名】:莫妮卡·贝鲁奇
【影片名】:《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饰 演】:玛莲娜
她,柔软的黑色秀发,风雅的身姿,高傲冷峻的气质,让整个小镇的男性都春心荡漾。
玛莲娜的美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小男孩儿想给她温暖的爱,却敌不过成人世界的胁迫。
在我看来,电影里只有三个人,玛莲娜、小男孩儿和充满着本能欲望的男人。
NO.2
【女神名】:詹妮弗·康纳利
【影片名】:《美国往事》
【饰 演】:少年黛博拉
少年黛博拉的美是一种天然的,不加任何修饰的美,她美的让人不敢触碰。
影片中,她曼妙的舞姿,在暖光的衬托下像一个天使,一个美的令人心醉的天使。
NO.3
【女神名】:梅根·福克斯
【影片名】:《变形金刚》
【饰 演 】:米凯拉
梅根在片中的作用就是让一部荷尔蒙爆棚的电影显得稍微柔软一点,但是又不能柔软过度,所以梅根在片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野性的美。古铜色的皮肤加上凌乱的长发,在片中找不到丝毫违和感。
这是一杯烈酒,你能驾驭了得了吗?
NO.4
【女神名】:妮可·基德曼
【影片名】:《冷山》
【饰 演 】:艾达
“爱情能使女人焕发光彩”
妮可在片中前期穿着华丽的服饰、戴着精致的帽子展现出优雅、端庄、华贵的美。后期没有了爱情的滋润加上生活的窘迫,妮可的美不再耀眼,但是仍然让人很温暖。特别是对爱情的执著,让妮可的美显得更加纯粹。
NO.5
【女神名】:丽芙·泰勒
【影片名】:《指环王》
【饰 演 】:精灵公主
能演饰精灵公主的必然是万里挑一的人选,泰勒水晶般的蓝眼睛、性感的嘴唇,加上完美的翘鼻,只是五官在片中一亮相就惊艳了众人。
片中与阿拉贡深情对望的瞬间,颠覆了我对女神的定义。
精灵女神,唯一的!
@风视听 带给你不一样的影视解读,请关注我吧*.*,么么哒!
你印象最深的电影是什么?
八十年代上中学的时候,在邻村看了部电影,彩色宽银幕战斗故事片【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讲述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我军某连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全剧围绕着连长梁三喜,指导员赵蒙生和副连长靳开来,这三位连队主官的身上展开的故事情节。某连连长梁三喜的探亲报告批下来了,正准备回家探亲的梁三喜打算回家时,新任指导员赵蒙生到任了,由于赵蒙生不了解连队情况,梁三喜决定放弃休假,和赵蒙生一起带好连队。这时,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在机关待惯了的赵蒙生不想到前线,他的母亲一位离休干部给雷军长打电话想通融一下,不想让赵蒙生去前线,这件事情被连队的“牢骚大王”炮排排长靳开来知道后,处处找赵蒙生的别扭,部队开拔了,九连来到了前线,靳开来被突击提升为副连长。战斗打响后,副连长靳开来为给战士们砍甘蔗,不幸触雷牺牲。在进攻敌人的囤兵洞时,连长梁三喜为了掩护指导员赵蒙生,中弹牺牲,这之前雷军长的儿子,炮手小北京(雷凯华)因一发臭老九弹没打响也牺牲了,梁三喜和小北京、靳开来的牺牲,震捍了赵蒙生,他抱着集速手榴弹冲进洞内,消灭了敌人。自己也负了伤,部队凯旋回国,参战的指战员及牺牲的烈士都荣立了战功。而副连长靳开来因违反群众紀律未能立功,这让九连的指战员和雷军长愤愤不平。连长梁三喜的老母亲梁大娘和遗孀韩玉秀,千里迢迢从山东沂蒙老区来部队料理梁三喜的后事,因梁三喜的一张“欠帐单”又一次唤醒了指导员赵蒙生的良知。赵蒙生的母亲,梁大娘一家,和雷军长终于见面了,最后他们到列士陵园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这部影片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谢晋导演指导的一部佳作,热情讴歌了,当外敌入侵时,我人民解放军赴汤蹈火,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残酷战役?
许多军史爱好者会想当然的认为,中国远征军之“驻印军”在缅北反攻时期定是摧枯拉朽,毕竟其主力新一军是全套美式装备,另有美国空军大力支援。而事实上,在野战和从林战中或许如此,但城市巷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驻印军经历最残酷和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是1944年5月爆发的“密支那战役”,这次战役的艰苦和复杂程度确实少为人知。
(新一军军长郑洞国)
密支那是缅北重镇,位于伊落瓦底江西岸,是纵贯缅甸南北的铁路终点和水陆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向东百里,便是我国滇西的腾冲。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时,就曾经计划过密支那会战,结果由于英军的单方面撤退而流产,而驻印军自缅北反攻时,一路杀来的胡康河谷尽头,便是密支那。
1944年5月,在新一军主力(廖耀湘新22师和孙立人新38师)还没有完全突破胡康河谷的情况下,日寇缅甸方面军却在另外一个方向发起了对印度的“乌号作战”,英国人手忙脚乱并要求重庆政府向缅北增兵,以便加大进攻力度牵制日军。于是从滇西空运调来的新编第30师、新编第50师等部队纷纷到达缅北,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麾下兵力骤然富裕起来,但将这些部队全部投向狭窄的河谷作战显然是不明智的。
手握重兵的史迪威信心爆棚,决心模仿太平洋上的蛙跳作战搞搞“跳越式”奇袭,拟用一支中美混合部队秘密长途奔袭密支那,封闭胡康河谷内残留的所有日军,进而一举歼灭。他将本次行动代号命名为“眼镜王蛇”,动用了美军特种部队“5037团”和驻印军的新22师一部、新30师和新50师各一个团以及英军的别动队,混编成三个纵队遂行作战任务。
日军缅甸方面军所属的第33军司令官本多材政中将,亦深知密支那乃连接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的要点,是阻止中国远征军缅北和滇西两支部队会师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密支那尚未发生战事时,就已经派遣了一个步兵联队驻扎,番号是有“丛林之虎”之称的第18师团114联队,联队长丸山大佐,该师团兵源地北九州,士兵中不乏矿工出身,擅长挖沟打洞,密支那整个城区被他们挖成了地下蚁城。
(日军33军司令官本多中将)
1944年5月17日凌晨,“眼镜王蛇”行动正式开始,隐蔽潜行至密支那机场的中美混合支队第2纵队突然发起攻击,一举占领机场并引导其他二个纵队顺利机降,至次日中午,驻印军已有三个团到达战场,兵力火力对城区日军构成绝对优势,密支那指日可下,行动貌似取得完全成功,美国报纸已经开始大肆报捷了。然而上至史迪威下至驻印军官兵,都高兴的太早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夺取城区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和苦战。
中美混合支队的司令官由美军“5037团”指挥官梅利尔准将担任,这厮被顺利夺取机场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驻印军各部队长的建议,在没有切断日军增援途径的情况下,仓促命令各部投入到攻城战斗,不仅进展缓慢,更要命的是日寇援军不断抵达越打越多,原本密支那城内只有第114联队部和一个大队约1200人,发觉机场被袭后,丸山大佐立刻将附近的两个大队收缩回城区死守,同时呼叫第33军司令部火速增援。
(史迪威和新一军孙廖两师长)
梅利尔指挥失误的恶果继续显现,5月30日,由日军第56师团步兵团长(三单位师团专属职务)水上源藏少将率领的第二批援军也进入密支那,包括第18师团113联队一部和第56师团工兵联队约计3000余人,使密支那的守军数量激增至6000余人,水上少将全面接管了指挥权。得到强援的日军抵抗更加疯狂,而如果梅利尔能及早切断日军的增援路线,只有区区1200名鬼子的密支那,原本是可以一战而就的。
1944年5月23日,面对焦灼的战局,史迪威携新一军军长郑洞国飞抵密支那,当场撤换了作战不利的梅利尔,换之以自己的参谋长柏特诺准将为前敌总指挥。岂料这个家伙更无实战经验,并且对中国军官心存轻视,盲目的命令中美联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在日军“地道战”的打击下伤亡极其惨重,每天却只能推进50到200米,柏特诺反而诬蔑中国军队“逡巡不前”,将新编第30师师长胡素(黄埔一期)撤职遣送回国,引起广大驻印军官兵的愤慨。
(黄埔一期胡素)
鉴于柏特诺的无能和无果,史迪威于6月25日再次换帅,将其免职另以魏赛尔准将指挥,并委托郑洞国督战,实际上从此以后是由老郑亲自指挥。黄埔一期的郑洞国认真考察战场之后,以对壕作业方式和较好的步炮协同,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步压缩日军活动空间,至8月初基本肃清了密支那日军;8月3日夜,新编第50师师长潘裕昆组织敢死队100余人突入日军指挥部,次日黎明水上源藏自杀,部分日军渡江逃跑,密支那克复。
密支那战役历时近三个月,以驻印军为主的中美混合部队毙伤日军5000余人(击毙约3000余人,生俘70余人),反攻缅北的第一期作战任务完成,但自身付出了6000余人的伤亡,这也是驻印军伤亡最大和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而美国将领的瞎指挥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密支那战后,史迪威晋升四星上将,郑洞国中将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得到三个师补充的驻印军重新整编,扩建为新一军和新六军两支精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