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语音输入法,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实力怎么样?
中国人工智能水平,同美国,欧洲都属于第一梯队的玩家。每个国家,各有所长,同美国相比,中国企业及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及研发与美国不相上下。以目前的短板而言,要比美国晚20年。但在新一轮的深度学习以及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中国确实扳回一局。(后面详细说移动互联网浪潮对中国人工智能的推动)
通俗化解读什么叫人工智能,本文不含代码,并且努力将复杂的内容口语化,所以专业大拿不要见怪。另外本文可能会省略不少内容,毕竟人工智能是一门学科不是一篇文章能够简单的讲完的。但力求让咱们老百姓理解,这个东西对于未来的我们很重要!仅此一点。
一、什么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通俗的讲就是机器具有智慧,有智商了。能够按照人的方式去干活,去办事,帮助人类解决工作了。
在深究一些,什么是智能?对于智能的研究有3个方面的定义:
1、思维层面:智能来源于思维活动,智能的核心是思维,人的一切知识都是思维的产物。可望通过对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研究,来揭示智能的本质。
2、知识阈值:智能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及其可运用程度。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可运用知识越多,其智能就会越高。
3、进化理论:是美国MIT的Brooks在对人造机器虫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为,取决于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智能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智能可由逐步进化来实现。(emergent)
这三个定义,看着很难理解,其实简单的说。第一中思维层面的理解,含义就是智能要有思维,这个定义,基本同社会学的归纳类似,说白了就是哪个有名的人说的一句名言就是定义。
这第二种知识阈值,很有意识,这个就具有一定的数据知识了。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我们学到的,看到的知识都放在一个盆里,怎么体现出你智慧很高。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是智慧的体现。简单说,就是装的内容多,但是也有学傻的。(这里我们不讨论学傻的情况)
第三中,进化理论,那真的就走到了现代机器人智能的入门了,人们在寻找方法,让一个机器能够辅助人处理问题的时候,想到的方法是,从生物学上讲:人类是进化的,同时人类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步步积累的过程。
从这三个定义的发展过程,其实我们大致是能够看出来,人类一直在探索,智慧形成的过程,知道怎么形成的,才能去凭空创造一个智慧。
4、人类对智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结构
高层智能:以大脑皮层(抑制中枢)为主,主要完成记忆、思维等活动。
中层智能:以丘脑(感觉中枢)为主,主要完成感知活动。
低层智能:以小脑、脊髓为主,主要完成动作反应活动。
不同观点在层次结构中的对应关系
5、最终学术界大体将智能归类为以下这些东西
(1)感知能力:对应机器人的传感器
通过感知器官感知外界的能力。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其处理方式有以下两种:
感知--动作方式:对简单、紧急信息。
感知--思维--动作方式:对复杂信息。
(2)记忆和思维能力:对应人工智能的搜索以及建模能力
记忆: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和由思维产生的内部知识的存储过程。
思维:对已存储信息或知识的本质属性、内部知识的认识过程。
(3)思维方式:对应人工智能:问题建模,模糊认识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根据逻辑规则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处理的理性思维方式。例如,逻辑推理等。
形象思维(直感思维):基于形象概念,根据感性形象认识材料对客观现象进行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图像、景物识别等。
灵感思维(顿悟思维):是一种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例如,因灵感而顿时开窍。
(4)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对应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深度学习
学习:是一个具有特定目的的知识获取过程,是人的一种本能。不同人的学习方法、能力不同。自适应:是一种通过自我调节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是人的一种本能。不同人的适应能力不同。
(5)行为能力:对应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
含义:是人们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作出动作反应的能力信息来源:由感知直接获得的外界信息 经过思维加工后的信息实现过程:通过脊髓来控制 由语言、表情、体姿等来实现
因此,在人类认识人工智能的思路上面,是从简单到复杂而来,并且最终分解智能应该具有哪些细节表现特征,这对于整个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才算是指明了方向。
复杂的问题,一定是通过系统解决的,系统解决了复杂问题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复杂问题,因为需要不断的优化和训练处理问题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人工智能。(我个人理解)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熟悉历史,你才知道,这个基数什么国家发展的早,发展的好。50多年来,人工智能走过了一条起伏和曲折的发展道路。回顾历史,可以按照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将其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
(1)孕育期(1956年以前)
普罗米修斯:人类获取智慧火种的最初努力 (渴望智慧会带来恶果?)自远古以来,人类就有用机器代替人们脑力劳动的的幻想:
公元前900多年我国有歌舞机器人流传的记载;
公元前850年古希腊有制造机器人帮助人们劳动的神话传说。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 - 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最基本出发点。
莱布尼茨( G.W.Leibnitz,1646 - 1716 ) :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把形式逻辑符号化,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 (四则运算计算器)。
图灵( A.M.Turing,1912 - 1954 ) :英国数学家,1936年创立了自动机理论,自动机理论亦称图灵机,是一个理论计算机模型。
二战中,协助英国军方破译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胜利 。
莫克利( J.W.Mauchly,1907 - 1980 ) :美国数学家、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先驱,与他的研究生埃克特(J.P.Eckert)合作,1946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完成,全称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为ENIAC。
(2)形成期(1956 - 1970年)
AI诞生于一次历史性的聚会(Dartmouth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
时间:1956年夏季
地点:达特莫斯 (Dartmouth)学院
目的:为使计算机变得更“聪明” ,使计算机具有智能
发起人: 麦卡锡(J.McCarthy) ,Dartmouth的年轻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后为MIT教授
明斯基 (M.L.Minsky),哈佛大学数学家、神经学家,后为MIT教授
洛切斯特 (N.Lochester), IBM公司信息中心负责人
香农 (C.E.Shannon),贝尔实验室信息部数学研究员参加人:
莫尔 (T.more)、塞缪尔 (A.L.Samuel),IBM公司
塞尔夫里奇 (O.Selfridge)、索罗蒙夫(R.Solomonff) ,MIT 纽厄尔 (A.Newell),兰德(RAND)公司 西蒙 (H.A.Simon),卡内基—梅隆大学
会议结果:麦卡锡提议正式采用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术语。
心理学小组——一次逻辑训练的尝试
1957年,纽厄尔、肖(J.Shaw)和西蒙等人的心理学小组研制了一个称为逻辑理论机(Logic Theory Machine,简称LT)的数学定理证明程序。
1960年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General Problem Solving)程序。该程序当时可以解决11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如不定积分、三角函数、代数方程、猴子摘香蕉、河内梵塔、人- 羊过河等。
IBM工程小组——深蓝机器人的开发(就是那个同人类下象棋胜利的那个计算机)
1956年,塞缪尔在IBM704计算机上研制成功了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的西洋跳棋程序。
这个程序可以从棋谱中学习,也可以在下棋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棋艺。
通过不断学习,该程序1959年击败了塞缪尔本人,1962年又击败了一个州的冠军。MIT小组 1958年,麦卡西建立了行动规划咨询系统。
1960年,麦卡西又研制了人工智能语言LISP。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基本上相当于一帮大拿,在小酒馆吃完饭,吹牛逼说:“以后就干AI了”。问题是人家有实力把牛逼实现。
(3)知识应用期(1970 - 20世纪80年代末)
以知识为中心的研究: 专家系统是AI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1972年,费根鲍姆( Feigenbaum )开始研究MYCIN专家系统,并于1976年研制成功。 从应用角度看,它能协助内科医生诊断细菌感染疾病,并提供最佳处方。
从技术角度看,他解决了知识表示、不精确推理、搜索策略、人机联系、知识获取及专家系统基本结构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
1972年法国马赛大学Clomerauer发明Prolog逻辑程序设计语言。
1976年,斯坦福大学的杜达(R.D.Duda)等人开始研制地质勘探专家系统PROSPECTOR。 1970年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国际期刊创刊。
1977年费根鲍姆提出知识工程概念,专家系统广泛应用。
(4)从学派分离走向综合(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再度兴起和布鲁克(R.A.Brooks)的机器虫的出现,人工智能研究形成了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学派。
(5)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的兴起(本世纪初以来)
现代人工智能,由对人工智能的单一研究走向以自然智能、人工智能、集成智能为一体的协同研究;
由人工智能学科的独立研究走向重视与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由多个不同学派的独立研究走向多学派的综合研究;
由对个体、集中智能的研究走向对群体、分布智能的研究。
总结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原始的积累基本在欧美,得益于硬件设备,计算机的发明,美国在整个人工智能的起步阶段,要比其他国家要早。
同时针对各类社会学模型的研究,美国也要比其他国家要更丰富。
三、当下你能见到的人工智能都是什么样子的?当下,我们见到的人工智能,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
1、智能语言,也被我们称为:语音智能。手机,电脑,小家电可以识别你说话,甚至能够跟你对话。这个看似很傻瓜的功能,其实就是人工智能。
这些都是语音智能。
2、人脸识别:
3、图像搜索:识别图像,人类识别物体的方式
4、OCR识别:图片转文字
四、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狭义地讲,机器学习是给定一些训练样本 (xi , yi), 1 ≤ i ≤ N (其中xi 是输入,yi 是 需要预测的目标),让计算机自动寻找一个决策函数f(·)来建立x和y 之间的关系。
这里,yˆ是模型输出,θ 为决策函数的参数,ϕ(x)表示样本x对应的特征表示。因为x不 一定都是数值型的输入,因此需要通过ϕ(x) 将x 转换为数值型的输入。如果我们假设x 是已经处理好的标量或向量,公式3.1也可以直接写为 yˆ = f(x, θ)
写到这,基本看不懂,我也是引用的内容。但是问题在于,我还要说明白,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是啥?
人工智能的核心的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就是用一个模型,教会计算机自己去学习。你只需要做两件事:
(1)让无数的码农去写优化的代码,修改BUG。
(2)喂庞大到无法想象的数据。
1、图像识别: 数千万训练样本,这就是我们说的图像样本库。也许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就成了样本。
2、OCR: 数千万训练样本;
美国一家公司,将图书馆中的文字书籍,扫描图片后,切图,全部以验证码的方式,让各个平台人录入数据。这就是最典型的人机训练。
3、语音识别: 数百亿训练样本。
语音样本库,目前归国家管理,只有具备条件的企业才有资格使用。国内例如百度,科大讯飞,腾讯,阿里都有资格。
4、无人驾驶
很多朋友,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百度,滴滴,腾讯都去争夺无人驾驶的研发测试。因为先争门票,有没票,才有使用庞大道路交通数据的权利。最大的道路实况数据,都在公路交通的监控里。但这个显然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这才是当前争抢的关键内容。
五、中国人工智能的地位与趋势从以上我们介绍的四大主要人工智能的场景来看。中国的产品成熟度,以及技术实力,确实达到了全球第一阵营中。
百度无人驾驶,已经开始上路测试。语音智能领域,科大讯飞,百度语言都是世界领先。图像识别领域: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百度智能都具有全球领先水平,基本同google,facebook属于同一梯队。
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的发展:
1、中国拥有广阔的使用市场。毕竟有钱才能驱动一切。
2、中国的移动互联,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极其强大的训练资源。是的在5-10年,人类的所有操作其实都是在训练机器人。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阳光之下无新事,那么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顶级的智慧体,只是时间的问题。
APP不断升级是导致手机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吗?
APP不断升级是导致手机系统卡顿的罪魁祸首之一,但这仅仅只是表象。
举个例子:
2011年发布的微信1.0安卓版本安装包大小为457.7KB,仅可以发送文字信息和图片。
微信2.0:增加了语音、视频聊天功能,可以查看附近的人;微信3.0:增加了摇一摇和漂流瓶,可以发送视频消息;微信3.5:增加了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名片的功能;微信4.0:增加了相册和朋友圈功能;微信5.0:增加了微信支付、订阅号/服务号;微信6.5.3:小程序发布;微信7.0:新增时刻视频;从微信1.0到7.0,最核心的聊天功能依然在不断的优化,而围绕这个核心功能,微信已经实现了从通讯工具→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枢纽→移动商业城池的进化。
软件工程师们每实现一个微小的功能就需要增加大量的代码,想要为软件添加20%的功能,很可能系统复杂度就会增加一倍。现在的安卓版微信7.0.15安装包大小为132.15MB,是1.0版本的300倍。
APP增大实现更多的功能并不是原罪,原罪是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举个例子:
假如现在让你使用2008年首款安卓手机T-Mobil G1,你肯定用不习惯,只有2G网络,没有触控、指纹等功能,界面粗糙。
使用T-Mobil G1显然都不足以安装一个完美常用的软件,更别提现在动不动就好几个GB的Android系统了。
T-Mobil G1配置
CPU:Qualcomm MSM7201A 528MHzROM:256MBRAM:192MB屏幕分辨率:320*480像素:320万肯定是回不去的,正是这些不断增加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尔盖茨在1981年开发DOS系统的时候说过“640KB应该对任何人都够用了”,随后没多久他就被自己打脸了。
硬件产商们每时每刻都在辛辛苦苦的把硬件性能提升,而软件公司们开发出更庞大、更消耗资源的软件,把硬件的性能给抵消了(这就是著名的安迪-比尔定律)。
安迪-比尔定律并不是坏事,许多新软件有着更高的配置要求,从而带动了硬件的消费市场,让整个科技生态更加活跃。比如某游戏公司推出一款酷炫的游戏,那么显卡公司一定会偷着乐。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上班族小哥的收入提升10倍,他是不是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呢?不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的消费等级也会随之提升,消费等级哪怕只提升一点点,花销就很可能提高几倍。有很多年收入一两百万的中产家庭,照样觉得钱不够花,因为他们开着更好的车,住着更大的房子,孩子受着更好的教育。
如果把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比喻成一架马车,硬件就是车轱辘,软件就是马。尽管手机的SOC、内存、存储器、摄像头、屏幕等硬件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的提升性能,但很快就会被软件榨干,迫使硬件的性能继续提升。
实际上正是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摩尔定律)。硬件性能的提升为软件的发展和实现更多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vsb是什么接口?
+VSB是一种串行视频信号接口,用于在计算机绘图板和显示器之间传输视频信号。这种接口最早是由IBM开发的,后来被其他计算机制造商广泛采用。+VSB接口使用的信号是RS-343和RS-170B,可以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尽管+VSB在过去非常流行,现在已经被更先进的数字视频信号接口所取代,如DVI、HDMI和DisplayPort等。
+VSB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RS-232的串行通信协议,其中约定了数据的时序、编码和传输方式。它使用了5根线缆,分别为:数据线、帧同步信号线、垂直同步信号线、水平同步信号线、图形模式选择信号线。
基于+VSB接口的硬件可以通过其特殊的数据格式来减少垂直同步脉冲的数量,从而提高视频信号的刷新率和分辨率。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VSB广泛用于CRT显示器、计算机图形绘图板和一些视频分析仪器等设备上。
录音识别软件哪个比较好和准确?
这里讲把音频文件转为文字的服务,不是实时识别的那种。
几款识别软件测试: 讯飞语音,百度语音,云知声,IBM WATSON 。
百度不支持大音频文件,IBM WATSON表现最好。
中文的话目前只有付费的讯飞听见比较靠谱,准确率挺高,转写也挺快,免费送两小时。另外手机上的录音宝App也是科大讯飞的,与讯飞听见类似。
英文推荐用YouTube自动识别服务,准确率还可以,不过得等一会儿(根据音频时长大概15分钟至几小时吧,偶尔也会有几天才转好的情况)。
IBM Watson的Speech to Text感觉识别准确率比较差,不过支持API,可以嵌入到代码中(也支持中文)。
另外Voicebase注册送接近20小时的转写服务,还没体验过不知服务咋样。使用方法可看这篇文章。
讯飞听见最近推出了转写英文的服务,每天有300个名额可以免费转两段一小时的音频,试用了下效果还不错。
百度最近推出了SwiftScribe可以转写英文,不过还是beta版本要申请了才能用。
智能运维助手APP推荐?
1、IBM waston 中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社交商务、物联网、数据管理、企业管理、IT优化、软件开发运维
2、科大讯飞,1999年成立,语音技术提供商(语音支撑软件、行业应用产品/系统、信息工程和运维服务等),2016年进军智能客服领域
3、小i机器人(智臻智能),2001年成立,一直都在做智能客服这块,定位智能客服、知识管理、虚拟个人助手、大数据分析、可嵌入式智能芯片软件供应商
4、云问(faqRobot),2013年成立,智能客服供应商
5、捷通华声,2000年成立,做语音的,后来转做智能客服,智能图像、智能语音、智能终端、输入法
6、智齿科技,2013年成立,2C的语音助手起家,后转做智能客服,在线客服系统、2c机器人服务商、工单系统、客服APP
7、小能机器人,2011年成立,在线客服系、智能客服机器人、呼叫中心供应商
8、玻森,2012年成立,中文语义分析(非交互)提供商
9、追一,2016年成立,智能客服
10、奇智科技,2016年成立,app、硬件服务(家教服务及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供应商
11、竹间智能,2015年成立,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情感识别技术供应商
12、网易七鱼,2015年网易分化的事业部性质,智能客服
13、光年无限(图灵),2010年成立,智能客服
14、Udesk,2013年成立,智能客服
15、微软小冰,2014年产品发布,聊天机器人
16、阿里小蜜,2015年产品发布,2C人工智能购物助理虚拟机器人
17、百度夜莺、2016年产品发布,智能客服平台
18、广州极天,2007年成立
19、小富机器人,鼎富科技被神州泰岳收购后发布的产品
20、云知声,2012年成立,语音转做智能客服
21、思必驰,2007年成立,智能交互领域的车载服务提供商
22、助理来也,2015年成立,2C全品类私人助理服务平台
23、使爱智能,2012年成立,智能客服机器人、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文字识别供应商
24、出门问问,2014年成立,虚拟个人助理、穿戴式设备供应商
25、ipsoft,1998年成立,英文版全球自主服务提供商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