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种我国古代的称谓,古代中我和你有哪些叫法称呼?
古代:“你”用:汝、若、乃、女、尔、子、君“。
古代:
”我“的代替字:
朕,寡人,在下,本王,小生。
知识普及:
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女子自称:妾;
老和尚自称:老衲。
九岁古代什么称呼?
古代对九岁的儿童称呼有“垂髫”“黄口”等。
1、垂髫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晋陶潜《桃花源记》中写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总角
中国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故称总角。
3、黄口
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自古以来妈妈的称呼都有哪些?
家慈
古人对母亲的别称有很多,最常见的当然是母亲了。比如孟郊的《游子吟》中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常常与慈联系起来,所以古人称自己的母亲的常常会称“家慈”,与称自己的父亲“家严”相对应,教育孩子往往要有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父亲往往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往往是严厉的,而母亲则是慈爱的。苏履吉的《家慈诞辰》中写道
年登重五老慈亲,万里今朝忆诞辰。蒲酒好斟南至日,萱花长护北堂春。北堂、堂萱、萱堂、北堂萱,萱,令堂我们会发现诗中提到了“萱花”和“北堂”,这两个词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没错,这两个词在古代也指代母亲。在《仪礼 士昏礼》中记载:“妇洗在北堂”,意思就是妇女在北堂洗衣服。后来古人就用“北堂”来指代母亲,在李白的《赠历阳褚司马》中写道:“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在赵翼的《戊戌春日》中写:“北堂梦杳痛难追,春露惊心又一悲”。
那萱花和母亲什么关系呢?萱花是中国的“母亲花”,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北堂指代母亲,而在《诗经》中提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人在远游前,往往会在北堂前种上萱草,以慰母亲的相思之情。在前文我们提到:“萱花长护北堂春”就是这个意思,萱花又称谖草,谖是遗忘的意思,所以古代谖草又被称作“忘忧草”。
在《诗经 卫风》有诗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诗》中注解:“背,北堂也”。在嵇康的《养生论》中提到:“合叹蠲忿,萱草忘忧,禺智所共知也。”所以古人往往用萱花寄托对母亲的相思之情,孟郊在《游子诗》中写道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而王冕的《偶书》中则写道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所以古人常常也会用“萱堂”来指代母亲,在范成大的诗中提到:“眼看庭玉成名后,身及堂萱未老时”。庭玉就是庭前玉树,最早的时候谢玄被称作“谢家宝树”,谢安认为谢家年轻人中谢玄最有才华,所以称其为“谢家宝树”,你自己家的“庭前玉树”当然是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宝树”,“眼看庭玉成名后”就是眼看孩子功成名就。
古人用“萱堂”来指代母亲,用“椿庭”来指代父亲。所以常常用“椿萱”来指代父母。所以有一个词叫做“椿萱并茂”意思就是父母身体康健。在朱权的《荆钗记》中写道:“不幸椿庭陨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
为什么“椿庭”会用来指代父亲呢?在《庄子》中写道:“上古有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椿有寿考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称父亲为“椿庭”,庭是孔鲤在接受父亲孔子教诲是常常快步通过庭前。在牟融的诗中曾提到:“知君此去情偏急,堂前椿萱雪满头。”如果想象这种场景,谁不潸然泪下呢?
先妣在《尔雅》释亲中提到:“妣,媲也,媲匹于父。”媲就是匹敌,就是可以媲美父亲的人,那不就是母亲了吗?不过考和妣都是指的已经去世的,这个可不敢乱用。在《说文》中提到:“妣,殁母也”。在很早的时候。人们赞美自己已过世的父母都用皇考,皇妣,皇就是伟大的意思。比如屈原写道:“朕皇考曰伯庸”,结果“朕”和“皇”都被征用了。
妈,娘,姊姊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称呼,比如北齐时称呼母亲为“姊姊”,比如高玮就称他的乳母陆令萱为“姊姊”,陆令萱原本只叫陆媪,媪就是老婆婆的意思,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她给自己取名叫陆令萱,意思就很明显了,萱是母亲的意思,令是你的意思,感觉怎么那么像骂人呢,汗!估计她就是想强调她是皇帝的母亲。
至于电视剧中被改名为陆贞就不懂编剧什么意思了,那道要给她立牌坊?电视剧《陆贞传奇》能把陆令萱洗的像白莲花一样,这个咱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发现一个有趣的中国水系称谓现象?
打开中国地图,很多人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我国北方的大型河流都称“某河”,比如黄河、海河、辽河、淮河,而南方很多水系都称为“某江”,比如长江、珠江、钱塘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自己的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江比较大而河比较小,江比较清而河比较浑浊。
这些说法其实都经不起推敲,比如论水多水少,黄河显然比南方的余姚江大得多,而如果论水质如何,海南岛的万泉河水质非常清澈,远胜于钱塘江。
那么,这种称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江”是外来词
其实远在很早的时候,我国所有的江河都不叫江河,而是统称为水,河只有一条,那就是黄河,其他水系都没有资格称为河。河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称谓,很多年里就被用来称呼黄河,而江是一个外来词,假借的是南亚语中的说法。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南亚语中的江,其实就是我们关于水的统称,并没有江河之分。
最早使用江这一说法的,当然就是生活在离南亚人更近的南方的人,他们普遍称呼水为江,而位于北方的华夏人,并没有接受江这样的称呼。
不过北方对水的称呼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河最早专指黄河,后来河北一带的人开始称呼各种水系为河。而到了宋代,南方人称水为江,北方人称水为河的态势,开始相对固定下来。
移民潮将更多江改为河
从如今中国的河流来看,以河命名的还是占绝对位置,中国的河有27000多条,占比97%,而江只有800多条。如今以江命名的分布已经远不如古代多,主要位于浙江南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和宋朝之后大规模的移民潮有关。这种移民潮,总的趋势是北方人口规模大的地方向南方人口少的地方转移,这种人口重建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很多地方的人口和文化,也导致南方很多河流的名称随之改变,很多江开始被北方来的人,从习惯上改称为河。
而如今很多南方的江名比如汉江、嘉陵江、珠江,其实在当地人的口语当中也是称为河的。这当然也是最初受到北方移民的影响,但是在书面语中,还是要被称为江。
长江的名字一直没有被撼动,但是人们说起它时,还是会称为亚洲第一大河,世界水能第一大河,而非第一大江,在英语里也还是被称为river。
江与河没有本质差别
总体来看,中国最早没有江的说法,只有河与水的说法,河只能称呼黄河,水是黄河之外的水系。江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外来词,主要被最早的南方人使用,后来随着北方移民等因素影响,南方更多水系也开始被称为河。以至于如今全国被称为江的河流,只剩下3%左右,而且很多当地人口语中还是称之为河。
因此上说,江与河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至少与水量大小无关,更多是历史和习惯使然。
“一条大河波浪宽”
想起乔羽写的那首《我的祖国》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当年电影《上甘岭》拍完之后,导演沙蒙找乔羽写歌词。乔羽把歌词拿给沙蒙,沙蒙问第一句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
乔羽说,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住长江边的人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而对于所有人来说,他们的家乡都有那么一条亲近的河。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我的祖国》随后经由郭兰英演唱而轰动全国,如今早已成为一首经典歌曲。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中国这一称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意为中央,居于四方中心。
中国在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上:中国在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上,上古黄帝时期,传说黄帝建国于今天的河南新郑,他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黄河流域两岸,以此为中心,并认为是居于天下的中央,故而为“中国”;
商朝时期中国疆域为山西、河北、陕西、山东一部分;秦汉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统治王朝建立,统治疆域范围之内为“中国”,虽然疆域范围因自然环境、战争等因素而不定,但基本是扩展的趋势。
唐代是中国第二个鼎盛时期,疆域不含西藏、青海的一部分,包含阿富汗一大部分(西突厥);
到清朝时期,疆域东至库页岛,西到新疆疏勒,北至外兴安岭南到广东琼州崖山一带,在这个疆域内,称为“中国”,其中包括,今天的蒙古全境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
建国后,因与周边邻国相继签订边界条约,成为现在地图所示的模样。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有提到“中国”:“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还有别的书中,也有提及。
《唐律疏议释文》中解释: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华”意为富有文化,文采光辉之意。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多为1840年以前为主的古代中国文化。
中国作为国家名字简称被确认,在辛亥革命之后。在此之前历朝历代政权,都有自己的国号,并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