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怒代言人,古人打招呼为什么要抱拳或作揖?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是东北总叨叨。
总叨叨没有和古人打过交道,古人也没和总叨叨打过招呼,所以并没有亲眼目睹古人打招呼都是啥程序。
说道古人打招呼为什么抱拳或作揖,总叨叨猜想主要是有以下理由:
1、礼仪需要。见面抱拳或作揖类似于今天的敬礼,表示对于见面对方的一种尊敬。试想如果见到自己的头头,手还放再兜里,和头头说话,显然就是不够重视,是一种失礼的表现,没准回去就得被炒鱿鱼了。
2、确认安全。我们都知道古人有习武强身的传统,所谓的十八般武义样样精通。既然有功夫平常就用得上,出门在外的需要带着趁手的兵器来防身御敌,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剪、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咋滴也得带上一件两件的,古人衣袖宽大能在袖子里藏很多东西,当然包括兵器。古人见面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是遇上知根知底的老铁,保不准其中就有居心叵测,想要图财害命的人,袖子里藏着兵器,冷不防来一下子准保致命。习武之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约定俗成形成了这么一个见面抱拳或作揖的习惯,一举手袖子就落下来了,让见面双方能够清楚的看到――“瞧好了,我手上可啥也没有”的一个事实。
3、判断对方的基本情况。古人流行占卜看相抽签打卦,平民百姓多少也耳渎目染掌握了许多类似的技能。通过对彼此手的观察,就能基本了解一个人的情况:比如说手上细皮嫩肉的多数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也不常练习武艺;手上青筋暴露皮糙肉厚布满老茧的就是力气浑厚,经常体力劳动或是拳不离手的练家子……。通过简单的初步观察,古人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基本习惯和大致脾气秉性,这样知己知彼,有利于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交流。
4、表示一种臣服的态度。说道臣服,臣服于谁呢?当然是臣服于天了。古人很早就有敬天的传统,由于常人无法和天交流,就需要找个天的代言人,就是天子,就是皇上。古人把手举起来抱拳或作揖就含有顺便表示对天,对天子十分尊敬,见个面人都需要让天或者天子知道,作个见证的意思。
综上分析,总叨叨认为,古人的见面抱拳或作揖,既是一种礼仪的需要,又带有许多实用性的目的,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习惯。
纳粹万字旗真的是希特勒设计的吗?
怎么那么多神秘主义的话题。
纳粹万字旗是希特勒设计的,希特勒本人其实还是一个变态艺术生的底子,脑子不太正常,喜欢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万字旗就是一个例证。
有很多人分不清纳粹万字旗和佛教的卍的区别。是这样的,佛教的卍就像这个字一样,是正着,往左旋转。并且一般是金色的。
纳粹是黑色的,不过纳粹的万字,往哪旋转都可以,大部分是歪着的,一部分也有正着的。一般是男纳粹戴在左臂上,女纳粹戴在右臂上,男左女右。
这个标志在世界各地都有,根据研究,很可能最初起源于乌克兰。有人说那不是印度吗?希特勒也受印度影响,不错。但是你想想,印度人是什么人?雅利安人。印欧人,对吧?印欧人起源于乌克兰,全球所有印欧文化里,包括古代印欧人的多神教,印度教,佛教,还有其他的一些神秘主义的文化符号里,都有这个标志。古罗马也有。
希特勒拿这个标志设计万字旗,其实就是宣称他要统一全世界的雅利安人,包括他认为最高等的北欧人,以及全欧美、伊朗、印度,还有一些诸如日本或者侯赛尼或者汪精卫这样的乱七八糟的法西斯分子,都要统一起来,打倒闪族的文化,就是犹太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还有犹太人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等等,也包括古代中东的邪教共济会控制下的西方资本家政府,这些闪米特人的文化,其实这反映出闪族和印欧人的矛盾,或者说中东和欧洲的矛盾。
其实印度大部分人,包括印度教也好,佛教也好,本身无意参与他这破事儿,被他那么一胡来,实在是不好。这个符号的意思主要是宗教意义上的,要实现希特勒口中的所谓“诸神之战”,希特勒崇拜北欧人,拿着北欧人的神话当宗教信仰,百度百科上编辑他信仰基督教,这是胡说八道,一开始拉拢了一个纳粹化的小众基督教派别,后来直接搞雅利安战神信仰了,纳粹宗教就是古代印欧人的邪教,希特勒的著作得供奉在教堂里,把十字架拿走,哪有信仰基督教的事情?杀了犹太人杀天主教徒,杀了天主教徒杀新教徒,这百度百科不负责任。
所谓的诸神之战就是印欧人对以犹太人为首的闪米特人的战争,希特勒宣称要把犹太基督教的任何传统都踩在脚下。这个符号的意思不是什么两个s摞起来,既不是纳粹党名称缩写,也不是党卫军名称缩写,SS那个符号,是两个闪电,正好也像s。
当然两个闪电其实最主要也是北欧神话的东西。旗为红白黑三色,他在其著作中介绍说,红色象征纳粹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黑色卐字象征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即所谓“神圣之战”。红白黑三色恰好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颜色。
坦白说希特勒是个神棍。这面旗帜其实主要就是那个标志。这个标志在古代印欧人中,代表吉祥。不过一般用在正面意义上,大多是金色,也有五色的。纳粹这种黑色的用法,在古印欧人中代表一种邪教,按照佛教的解释,纳粹使用黑色卐字,是信仰魔王的特征。佛教中天魔波旬魔王使用这个标志。意思是把吉祥的本意抹黑并倒歪过来。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很原始的思想,信仰的宗教都是一些古代印欧人的原始宗教,这个黑色的卐字本质上就是一个图腾,激发出了德意志人最原始冲动的一面,酿成巨祸。
这就是希特勒亲自设计的旗帜的含义,是古代印欧人邪教的图腾。正常的印欧人除了印度保持独立之外,其他的在宗教文化上都被闪米特人同化了,谁理他这种思想。
这种原始的冲动,也保留在了印欧人的血脉之中,印欧人极其暴力,扩张好战,比如格林童话上其实就有大量黑暗血腥的虐杀女性和儿童的不良内容,其实就来自这些原始文化之中,可以肯定,哪一天印欧人如果抛弃了闪族的宗教,那么会完全没有限制,每天都是纳粹大屠杀。
国内存在大量贬低闪族吹捧印欧原始文化的思想,要么是黄纳精日汉奸,要么是三观不正胡言乱语,原始印欧人野蛮得多。
总结一下,希特勒是个意识形态偏执狂,他设计的旗帜表达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疯狂内容,这面旗帜给德国,给世界,都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和战乱。
取天下常以无事?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极有代表性地体现了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
什么是“无为”?直白点讲,就是不扰民、不生事,令百姓自由发展。反过来,如果统治者动辄颁布政令、使用各种手段管理百姓,那么就说明他的统治出现了问题,这样的统治是难以稳固的。
这种“无为”的思想,常常被认为是消极的,不值得提倡的。试想,如果统治者不做任何事,那么就根本不需要统治者,也不需要有国家、法律,完全变成了原始社会的形态。那样的社会,人民能够幸福吗?
不得不说,这样的怀疑非常有道理,却并不准确。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是开历史倒车,更不是消极,而是倡导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的境界。“无为而治”与儒家所提倡的“天下大同”类似,是一种很难实现的理想,是社会的最高级阶段。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有人一定会问:老子是这个意思吗?恐怕是你过度延伸了吧?还真不是。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原文,就可以理解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生的两种阶段《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开头就是这两句。下一段则继续说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结合老子一直以来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肯定“为道日损”,而不提倡“为学日益”的。所谓“为学”,就是学习世俗的知识、经验;而“为道”,就走向了玄学,思考的是宇宙大道、世界本质这一类非常博大的问题。
“为学”,能够让人不断完善自己,变得更好;而“为道”者,则会一天比一天“损失”更多。乍一看,为道反而是退步了,怎么老子会提倡“为道”呢?这就要看怎么理解“损”的含义了。
我记得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功,只教了一遍,最初张无忌还能完整记住,中间就忘了七七八八,最后则是完全忘记了。众人都担忧,而张三丰却非常欣慰,认为孺子可教。
这里体现的就是“为道日损”的道理。所谓“损”,是在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之后,再逐渐过滤、消化,最终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看起来什么都不懂,却胸怀大道;看起来愚蠢,却十分有智慧。
由此我们理解,老子绝不否定“为学”的意义,否则他又怎么会说为学有益呢?只不过,在他眼里,“为学”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为道”才是。
这就像人生的不同阶段:幼年到青壮年,是不断吸收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而到了人生的下一阶段,当思想和学识已经非常成熟时,就开始了消化与释放,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达到“无为”与年龄无关,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甚至很多人连“为学日益”的基础阶段,都还没有完成。也因此,老子的思想,往往难以被世俗所理解。
从做人到治天下关于治理天下,儒家和道家有很多观点是相似的。道家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从小事开始,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治理好国家。
从这个观点出发,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论,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一脉相承的。
怎么理解呢?“无为而治”建立在“有为而治”的基础之上,“无为”是“有为”的更高境界。因此,它绝对不是提倡人类从“有为”退化到原始状态,而是要统治者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抛开“为学”谈“为道”,就是无稽之谈;抛开“有为”谈“无为”,就更是千古谬论了。老子和道家从未把两者割裂开来,而后世有人将之割裂,只能说他们的理解不够深刻。
立足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无为而治”同样有它的积极意义。近四十年来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不正是朝着“无为”的方向去努力吗?减少上层的干涉,释放下层的活力,为老百姓打开方便之门。尽管目前来看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的社会的的确确在朝着更高境界去发展。
事实证明,老子的智慧,值得我们去重视,更需要我们去正确理解。
卿字是什么意思?
1、“卿”与“君”都是代名词,都是“你”的意思,男女都可用。
习惯上,君代指男性多些。
君是指男性,卿是指女性。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里有: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卿是指的女性,所以王安丰的妻子称呼他为卿,王安丰认为于礼为不敬,让他妻子不要再这么称呼他了。但是他妻子有自己的一番道理,认为是喜欢他才这么叫他的,我不这么叫你,还有谁这么叫你呢?
一.【汉字】君 【拼音】jūn 1.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
2.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子”.
二.【汉字】卿【拼音】qīng
1.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 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 姓氏。
分别介绍一下?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个汉政权?准确的答案是难以统计,至少20多个!其中很多的汉政权连年号都不知道,存在多长时间也没有准确记录。
请注意,这些汉政权原本叫西汉、东汉……人家全都叫“汉”,现在的叫法只是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强行给它们戴上了一顶“帽子”。
因为数量太多,我们做一个分类介绍。
第一类:大一统汉王朝历史上的“汉”政权虽然多如牛毛,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却只有两个,即西汉和东汉。
有人可能要问:前汉和后汉呢?
前汉就是西汉,后汉就是东汉。西汉、东汉是按两朝的首都长安(西)、洛阳(东)来区分的,前后、后汉是按时间先后来划分的。
估计后面的“汉”们气晕了:俺们为了抢“帽子”打疯了,你俩一人搞了两顶,真TM豪气!
1.汉政权的祖宗:西汉刘邦创建的西汉政权是所有“汉”们的祖宗,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汉政权,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8年王莽代汉,存在了210年,共计11位皇帝和3位废帝。
2.抬祖宗牌位的第一人:东汉光武帝刘秀创建的东汉政权其实是一个新王朝,与西汉政权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中间还夹杂了新朝和玄汉政权。
但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人(八世孙),他自称是“富二代”,从西汉继承来的皇位,开创了抬祖宗牌位为自己正名的先例。
东汉存续195年,共计12位皇帝和2位废帝。
第二类:汉室后裔王朝刘秀的蹭祖宗热度,其实是跟别人学的,新朝灭亡后刘家子孙纷纷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了若干个汉政权。
1.刘玄的“玄汉”政权刘秀最早就是刘玄的打工仔,二人是族兄弟,也是推翻新莽政权的“革命同志”。
早年刘玄由于流亡在外,没有参加上刘縯、刘秀兄弟的起义,而是加盟了绿林军。后来绿林军与与刘縯、刘秀的舂陵军合并,刘玄靠绿林军的支持后来居上,被推选为皇帝。
刘玄登基后杀害了刘縯,刘秀为了避祸自请出巡河北,并在那里神奇地打出了一片天地。两年后刘秀在河北称帝,不久刘玄却被另一个“汉”政权干掉了。
2.刘盆子的“建世”政权干掉刘玄的正是刘盆子的“建世政权”,“建世”是其年号,国号依然叫“汉”,它的基础就是大名鼎鼎的“赤眉军”。
刘盆子也是刘邦的十世孙、城阳王刘章的八世孙。当年刘盆子兄弟被赤眉军俘虏,在军中当了一名放牛娃。后来赤眉军眼红绿林军洗脚上岸,也有样学样,决定推出自己的皇帝。
于是他们从队伍里挑出几个刘氏后裔,让他们抓阄,结果刘盆子不幸命中,哭着喊着被人套上了龙袍。
建世政权就是个草寇班子,靠打劫存续了二年,被刘秀的东汉政权所消灭。
3.刘子舆的“赵汉”政权刘秀消灭的第一个汉政权就是这个“赵汉政权”,其皇帝叫刘子舆。
刘子舆原名叫王郎,是个算命先生,却满嘴跑火车自称是汉成帝的遗孤。就靠这么个离奇的编造,他居然被河北势力推崇,当上了皇帝,建都邯郸。
邯郸是战国赵国的都城,所以后人就给它带了一顶“赵”帽子。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刘子舆确实汉成帝的遗孤,真相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尊重正史。
4.孺子婴的“汉”政权孺子婴(刘婴)的名气很大,他就是那位西汉末代皇太子,没来得及登基就被王莽了先。
新朝建立后,王莽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刘婴。新朝灭亡后,刘婴被一个叫方望的人蛊惑,被裹挟到临洮,在那里登基称帝。
刘婴也就过了两三个月的皇帝瘾,就被玄汉政权干掉了。
5.刘永的“汉政权”汉景帝有个弟弟叫刘武,封梁王,当年曾经在老妈窦太后的支持下企图当“皇太弟”。这位刘永就是刘武的后人。
玄汉政权建立后,刘永第一个跑去给刘玄磕头,因此被复封为梁王。不过刘永野心不小,刘玄死后,他在睢阳登基称帝。
刘永一度给刘秀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最终还是成了刘秀的垫脚石。
6.刘崇的“汉”政权刘崇也是汉家宗室子弟,也成立了自己的草头班子,还曾经干翻过东汉开国第一武力值岑彭。
不过由于势力太小,他很快就投靠了刘秀,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崇其实也穿过龙袍。
7.刘备的“蜀汉”政权刘皇叔的故事就不用我多嘴多舌了。
第三类:蹭热度的王朝这一类汉王朝完全是蹭热度、贴金,跟“汉”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是胡人政权。
1.汉赵时间来到五胡十六国时期。
“汉赵”就是因为“帽子”不够用了,它也想用“赵汉”,可惜刘子舆抢了先机。
汉赵政权的创始者叫刘渊,他自称是汉室后裔,其实是个匈奴人。在灭了西晋政权后,刘渊在长安称帝,国号“汉”。后来他的侄子改国号为“赵”,所以史称“汉赵”,亦称“前赵”。
2.成汉刘渊在长安称帝的同年,有个叫李雄的氐族人也在成都称帝了。由于这个政权先称“大成”,后改为“汉”,所以人们管它叫“成汉”。
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政权居然存在了45年才被东晋消灭。
3.后汉时间又来到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时期。
这个“汉”就是指后汉政权,创建者叫刘知远,沙陀人。
后晋石敬瑭引狼入室,将燕云十六州卖给契丹人后,中原涂炭生灵,后晋也被契丹干掉了,刘知远乘势而起,建立了后汉。但这个政权也就为了两代人,就被郭威取代了。
4.北汉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逃到太原,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延续了“汉”政权,史称“北汉”。
杨老令公杨继业就是北汉名将,后来兵败降宋。
5.南汉唐朝灭亡后,封州刺史刘谦割据岭南,其子刘龑登基称帝,建立了南汉政权。
刘龑自称是彭城刘氏的后人,也算是汉家血脉。但也有史学家认为他们应该是中亚的胡人后裔,冒领了彭城刘氏。
南汉政权恐怕是历史上最荒唐、最残暴的王朝,太监、宫女当政,读书人要先自宫才能入仕,宗室子弟相互仇杀……
不过由于地处偏远,居然延续了54年,后背北宋名将曹彬所灭。
第四类: “杂汉”一箩筐除了上述汉政权外,下面这些所谓的“汉朝”存在度极低,跟前面的刘崇、孺子婴差不多,即便是历史专业的人士也未必都熟悉。
张昌,西晋八王之乱时的流寇班子;刘芒荡,西晋时期的流寇班子;刑杲,北魏六镇起义的产物;侯景,东晋权臣,过把瘾就死;郝定,金朝末年的红袄起义军首领;朱泚,唐朝藩镇势力;王建,五代十国时期王建建立,后改为“蜀”;陈友谅,跟朱元璋掰手腕的那位;刘通,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除此而外还有多少类似顶着汉帽子的所谓政权,实在无法统计得清楚了。
之所以这些人都喜欢盯住这个“汉”字,原因就是汉王朝的影响力太大了,它代表了“汉人”正统地位,将自己化身为“汉民族”的形象代言人。
比如光武帝刘秀,他其实是开国之君,但他居然敢当“富二代”,宣称自己是从西汉继承的皇位,就是为了在汉帝国的光环护佑下,获得正统的地位。
连光武帝都如此,何况其他人?
事实证明, “汉”帽子并没多大作用,比如陈友谅最终还是败给了朱元璋,反倒是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