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张飞团码未满团,刘备旗下的大功臣庞统?
刘备为了发展实力必须要夺蜀的。曹操太强,孙权虽弱但也比他强。公元207年刘备去见诸葛亮,开头就询问诸葛亮有什么计策帮助他,诸葛亮献上隆中对。曹操大强,孙权根基牢。只有刘表、刘璋、张鲁守不住,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公元208年刘孙联盟于赤壁、乌林重创曹军。曹操退回北方,曹刘孙成鼎足之势。公元209年刘备夺得荆州南部零陵、桂阳、长沙、武郡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收税赋用来供养军队。公元210年刘备亲自去京口见孙权,要来那半个南郡。在这时间里东吴想跟刘备联合取蜀。刘备当然不会同意,因为刘备是要自己取蜀。周瑜当时想独自取蜀,但还没出发就死了。现在已经拿下荆州大部分了,是时候夺蜀了。庞统也向刘备建议取益州: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刘备有顾忌,就是无缘无故去打益州,师出无名。庞统再进言现在不夺,将来也是会让别人夺去。刘备虽然同意了,但还是在等待机会。没有想到曹操帮了刘备
早在公元208年张松就代表刘璋带着礼物去荆州见曹操,可是曹操并不待见张松。三国志: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赤壁之战后张松回到蜀地。劝刘璋跟曹操断绝往来,跟刘备交好。刘璋派了法正、孟达带着四千人马助刘备,并带着大量的财物。法正回来后对张松讲刘备有雄略,才是人主。于是两人开始密谋怎么帮刘备夺蜀地,但没有机会。公元211年曹操表面准备征汉中张鲁,实际上是打马超。刘璋怕曹操攻下汉中后趁胜攻蜀。三国志: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刘璋是怕曹操占据汉中后再夺蜀。于是张松建议请刘备去打张鲁,汉中打下来就让刘备在汉中待着。有刘备挡住曹操,我们就高枕无忧。三国志: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当时很多人反对请刘备入蜀去打张鲁。黄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刘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刘璋都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说的那些事刘璋并非不知。张松的一句话坚定刘璋请刘备入蜀。三国志松复说璋曰: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刘备),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这是说东州集团庞羲、李异等人有造反之心。刘璋正是怕曹操拿张鲁在进攻蜀地,庞羲、李异他们在内造反。刘璋也发现了庞羲、李异等人疑似要造反的动作。三国志:巴西太守庞羲以天下扰乱,郡宜有武卫,颇招合部曲。有谗於璋,说羲欲叛者,璋阴疑之。羲闻,甚惧,将谋自守......羲知畿必不为己,厚陈谢於璋以致无咎。庞羲要程畿征召兵,程拒绝了。刘璋不知道的是张松的建议是另有打算。
刘璋派法正去荆州请刘备入蜀,却私底下劝刘备夺下蜀地。于是刘备率三万军队入蜀,随军的有庞统、黄忠、魏延、霍峻、邓方、辅匡、刘南、名邕、张存、习祯、王衡、冯习、张南、傅肜、简雍、伊籍、麋竺、孙乾、夏侯纂、马谡、陈震、刘封、刘琰、向郎、蒋琬、孔方、杨颙、卓膺等。三国志: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刘备到广汉郡涪城时,刘璋也带着步骑三万人到涪城迎接。刘备率军通过巴郡时,严颜拍着胸口叹息:“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就是说严颜认为刘璋放只老虎进来保护自己,须知老虎是要吃人的。张松让法正向刘备建议在涪城相会时袭杀刘璋。刘备反对讲这是大事,不能操之过急。庞统也是建议趁相会时抓住刘璋,这样就能轻松得到蜀地。刘备讲:我们才来到别人的地方,恩德威信尚未建立,这种事是不能做的。我认为刘备听从张松、法正、庞统的建议,也是难以夺蜀的。首先来说道义上就站不住,何况刘璋还带来了三万人。蜀人心还没有归附,突然做这样的事也会让一些有心归附的人离去。当年袁绍夺了冀州牧韩馥的地盘,鲍信就认为袁绍是另一个董卓。后来兖州刺史刘岱死于黄巾军手中,鲍信就去迎接曹操为兖兖州牧。曹操一下子拥有一州之地。刘备跟刘璋在涪城欢聚宴饮百余日。刘璋给刘备提供了大量物资,并把广汉郡白水县白水关的军队交由其掌管。刘备从涪县北行葭萌县就停下了,并没有去攻打汉中张鲁。刘备停下来的目的是为了收人心,因为刘备意在夺蜀而不是帮刘璋去打汉中张鲁。三国志: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孙权得知刘备入蜀大骂:猾虏,乃敢挟诈如此!
公元212年十月曹操率军征讨孙权,乐进率军跟关羽在青泥相拒,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于是派人对刘璋讲曹操正在攻打孙权,而我跟孙权是唇齿关系。乐进又进攻荆州,我不回师救关羽的话,一旦曹军攻入荆州比张鲁威胁还大。我认为所谓乐进进攻荆州不过是刘备骗刘璋的。张鲁只顾自守而已,根本不用担心。刘备借口要去帮孙权和回救荆州向刘璋要钱粮。刘璋本来就对刘备一直没有打张鲁不满,于是只给一半,刘备终于师出有名了。刘备激怒部下讲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蜀地是为刘璋抵御强敌的,但刘璋却如此的抠。而据零陵先贤传刘备为激励将士,承诺攻下蜀地后把府库财物都赏赐给他们。于是刘备开始征伐蜀地。张松得知以为刘备真的要回荆州,马上写信劝阻。其兄张肃向刘璋告密,张松被处斩。刘璋向各守关发关文书不许刘备通过。庞统向刘备进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派精兵奇袭成都,中策假意回荆州,诱执杨怀、高沛夺其军队,再向成都。下策退回白帝城,连结荆州,再做打算。刘备采用中策,诱杀了杨怀、高沛。刘备扣留了白水关将士家属,以协迫他们一起攻打刘璋。刘备派黄忠、卓膺、魏延等率先头部队前行。广汉郡梓潼县令王连固城坚守。刘备并没有进攻广汉郡梓潼县,而是直接拿下广汉郡涪县。接着在涪县召开庆功大会,大摆筵席饮酒奏乐。其间刘备对庞统讲今天的宴会真的很快乐。庞统回:攻占别人的国土却认为是件乐事,这不是仁义之师所为啊。虽然庞统是力主夺蜀的,但刘备此次的行为让庞统不满。特别是才攻下涪县而已,就那么满足。
公元213年刘璋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率军至涪县布防,以阻拦刘备继续进兵成都。结果大败,吴懿率军投降,其余将领不得不退守绵竹。早在刘备攻涪城时,郑度就向刘璋建议坚辟清野。就是把梓潼、巴西的百姓迁走,把仓库和田地的粮食都烧了,各地坚守不战。刘备进不能破城,也不能获得物资。用不了三个月刘备大军必然粮尽,那时再进攻。刘备得知非常担心,法正认为刘璋不会采纳。三国志:璋果谓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绌度不用。故刘主所至有资。郑度的计策有利有弊,利在于困死刘备。弊在于百姓恋土不会轻易迁移,把田地的粮食都烧了。百姓有可能会跑到刘备那里去。曹操就曾想把淮南的百姓迁走,结果百姓都跑到孙权那里去了。三国志:而江、淮间十馀万众,皆惊走吴。刘璋部下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退守绵竹时,刘璋派护军率军至绵竹支援,并统帅绵竹诸军。黄权在广汉郡广汉县闭城坚守。刘备进攻绵竹,护军李严、绵竹令费诗等人率军投降。因此刘备军队实力更加壮大。三国志:先主军益强。刘璝、张任后退跟刘璋儿子刘刘循一起坚守雒城。刘备进军包围了雒城,刘璋部下张任战死。刘璋还派扶禁、向存等率一万多人攻打葭萌城。刘备部下霍峻以八百人坚守一年,并斩杀向存。
刘备入蜀和攻打刘璋期间,曹操孙权都很忙。公元211年并州太原郡商曜叛乱、曹操征马超韩遂、冀州河间郡苏伯田银等人率数万叛乱、孙权迁都建业等。公元212年曹操征孙权、讨伐关中南山贼、征讨马韩遂残部等。公213年曹操封公建国、马超联合张鲁攻打天水郡。公元214年马超又攻凉州、韩遂又在凉州起事、孙权进攻皖城。魏吴都有人认为刘备难以攻下蜀地,也有人认为能夺得蜀地。曹操丞相府掾赵戩认为:刘备每次征战都是失败,每次都逃跑。加上蜀地易守难。而曹操丞相府参军傅干则认为刘备有雄略,加上有诸葛亮、张飞、关羽三杰辅佐。刘备肯定能夺下蜀地。孙权曾派吕岱去见刘备,顺便了解下情况。吕岱回来后对孙权讲刘备伤亡惨重,肯定不能夺得蜀地。而吴范则认为刘备能夺得蜀地。三国志: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吴范的理由是天道。刘备打刘璋已经一年了,但一直都没有出广汉郡。蜀地的其他郡县还是在刘璋手上。一旦刘璋召诸郡县军队支援,刘备就更加麻烦了。刘璋的实力还是远胜于刘备,加上是孤军作战,又不能连结荆州。刘备于是召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入蜀,攻打白帝、江阳郡、江州等地。刘备则率大军包围广汉郡雒城。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是庞统死后才诏诸葛亮等。实际上庞统是死于攻打雒城的时候。在刘备率军攻打雒城时,诸葛亮张飞赵云则进攻巴郡。然后张飞率军进攻巴西郡,巴西功曹龚谌投降。诸葛亮率军进攻广汉郡德阳县,刘璋部下司马张裔大败回成都。赵云则率军进攻成都南边江阳郡、犍为郡。
刘备率大军攻雒城,打了一年都没有打下来。这时诸葛亮给刘备写了封书信,讲他夜观天象将帅凶多吉少。《汉晋春秋》: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于将帅,多凶少吉。庞统当然非常急着,他随刘备入川已经三年了。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迟入川,攻城略地。而他却还是停留在雒城。当然诸葛亮并不是为了防止庞统建功。当年刘备罢免庞统时,诸葛亮也是为庞统说了好话。诸葛亮跟庞家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在因孙权的书信跟评价庞统是楚之良才,当跟他一起共赞世业。庞统在督战时让流矢击中身亡,可以肯定的是庞统在雒城城下督战,不然也不会中流矢。至于为何是庞统率军攻城,我认为是庞统自愿的。刘备是主公当然不能让他在城下督战,庞统是刘备入川所带文武地位最高的。庞统在刘备那里的待遇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在东吴不过是小小的功曹。庞统督战,是想以身作则激励将士。也有立功心切的心思,想赶在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会师前拿下雒城。三国志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说明庞统督战时距离城墙很近。雒城难打是因为其城大墙坚固。据后汉书广汉郡雒县是益州治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省政府。刘璋父亲刘焉入蜀任益州牧才把治所迁到蜀郡成都县。刘备前后打了两年都没有出广汉郡。庞统死后不久,攻破雒城。刘备伤心的连续数日流泪。刘备跟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共围成都刘璋只剩下蜀郡之地,和其他一些还在坚守的县。十多天后刘璋投降,蜀地归刘备。庞统没有看到这一天,死时才三十六岁。庞统急于立功,我认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公元212年十月庞统献上上中下三策后,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是法正。从公元212年十月—公元214年这段时间史书上并没有记录庞统有任何献策。刘备得知郑度建议刘璋坚辟清野时,马上询问法正意见而不是庞统。在围雒城时法正还写信劝降刘璋。刘备虽然看重诸葛亮,但把诸葛亮看做萧何。庞统就相当于张良,现在法正也来争这个位置。而且出谋划策方面不比自己差。庞统要是不早世,可以跟诸葛亮相辅相成。使刘备的事业更好的发展。法正也是不差,但也是早世。刘巴的才能虽然不输两位,看不上刘备。但也是早世,三大谋士都是早世。我觉得夺蜀时刘备多问法正,并不是说法正就远强于庞统。只是因为他在蜀中多年,比庞统更加了解情况。
在处置曹操的继子何晏时?
司马懿对待政敌,手段向来非常残忍,毫不留情,动不动就灭人家三族,搞得对手连个祭祀的人也不留。对于何晏的手段不但残忍而且做法非常腹黑,堪称前无古人。
我们一起自己的分析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何晏是何许人也?
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当然有人也说不是的,说是何进的弟弟何苗的孙子,不管怎么算,还是他们何家的孙子。
何晏的父亲死的早,何晏和母亲尹氏流落到兖州,被刚好在兖州立业的曹操看上了,于是乎,曹操就收纳了尹氏,顺便也将何晏也纳入,一起抚养。
曹操很喜欢这个长相漂亮的何晏,在待遇上,除了政治地位外,其他方面和亲生儿子完全无异,该有的何晏一点也不落下。
何晏这人也很有骨气,性格比较独特,大体上脸皮比较厚,不太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比如经常穿和世子一样的衣服。这让曹丕非常不爽,于是从来不喊何晏的名字,而是叫他“假子”。何晏呢,也不在乎,实在过头了,就摊摊双臂,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何晏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涂脂抹粉,大体上就是正经的事情不做,整天吹牛,说一些惊世骇俗的话,干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从而与当时的人格格不入,进而掀起了一股浮夸风,这让当朝的皇帝如曹丕以及曹睿等人很不喜欢。
没有经世之才,只会浮夸而且言行举止不合治世之道,不为皇帝喜欢,因此一直被闲置不用。
等到曹爽执政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何晏这样的浮夸之士被提拔上来,被委任为吏部尚书、侍中,掌控者朝廷内外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一时间权倾朝野。
其次,司马懿是如何处置他的对手?
在朝廷内外,司马懿的对手很多,比如蜀汉,东吴以及那个搞独立的公孙渊。对于蜀汉和东吴两个外敌,司马懿确实没有太多的办法来对付,毕竟对手太过于强大,一时间无可奈何,只能以拖待变。
对于能够搞定的对手如公孙渊这样的人,司马懿表现出来的手段之狠辣确实少见。在击败公孙渊,占领其都城之后,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根据《三国志》公孙渊传记载:
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
从这个记载看来,死的人好像不多,也就是以千计数吧。这个是陈寿给司马家留面子,不敢写太多而已。
另外一本历史书《晋书》大概就不那么客气了:
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这个记载不但给予了确定的数字,达七千余人,而且还给与了年龄上的说明,并且不但杀人了,还做了景观以震慑对手。
《资治通鉴》采用了《晋书》的说法,只是说法更加精炼:
懿既入城,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馀人,筑为京观。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懿不但破城杀敌,还将做了景观。
这个是在对待外敌上,在对待内敌上,司马懿的手段一点也不多让,比如对待王凌反叛的事情上,也是很有辛辣之风。
根据《三国志》王凌传记载:
宣王遂至寿春。张式等皆自首,乃穷治其事。彪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朝议咸以为春秋之义,齐崔杼、郑归生皆加追戮,陈尸斫棺,载在方策。凌、愚罪宜如旧典。乃发凌、愚冢,剖棺,暴尸於所近市三日,烧其印绶、朝服,亲土埋之。
人死了,不但要把人的尸体挖出来暴尸三日,还要“亲土埋之”,也就是不穿衣服埋在土里;对于活着的人更是一律夷三族以儆效尤。
司马懿在对待对手上,是不会给予对手一点喘息的机会,更不会让对手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更是继承了乃父的作风,将夷三族发挥到极致,最后终于夺取了曹魏的江上,据为己有。
再次,司马懿为何那么痛恨何晏?
除了对对手有天然的憎恶之外,司马懿对于何晏确实痛恨到骨髓了,而何晏也确实做了一些让司马懿非常不快的事情,这些事情让心狠手辣的司马懿对于他的处置是加了码的。
第一,何晏伙同他人共同推举曹爽,让皇帝曹芳发布诏书将司马懿改为太傅,表面尊崇,实际剥夺了权力,将他排除在权力中心。这让热心于权力的司马懿恨死了何晏。
第二,何晏在担任吏部尚书期间,大肆提拔同党,将大量的士族人士降职或者调职,从而引发普遍不满。这让司马懿感同身受,加深了对对何晏的痛恨。
第三,囚禁郭太后。司马懿作为朝廷重臣,一直都非常尊崇居住永宁宫的郭太后,可是何晏上台后,撺掇曹爽将郭太后移居永宁宫,实际上囚禁起来了,同时剥夺了她参与政事的权利,切断了和司马懿之间的联系。这让司马懿几乎断绝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更加痛恨何晏。
以上三个措施导致司马懿无法在朝中安心任职,即使勉强呆下去,也只是成为曹爽一党的傀儡而已,为了避免成为他们的靶子,免遭危险,司马懿于是称病,选择以退为进,退到幕后寻求机会。
在司马懿看来,以曹爽的智商和能力,是无法做到大权独揽,排斥他人,反而是在何晏这样的人的协助之下,这才导致众多类似司马懿这样的人不得不离开权力核心,这个账当然要算在何晏的头上,因此在报复的时候,必须罪加一等。
最后,司马懿是如何残忍的对待何晏?
在对待曹爽一党的态度上,其手段不太一样,而对于其中的何晏可谓腹黑至极。
高平陵政变发生之后, 司马懿并没有立即亲自上马将曹爽一党全部抓起来,而是耍起了手段。他首先利用何晏急切想投降免于难的想法,让他来审理这个案件。
何晏见有机会投降,于是非常卖力的替司马懿来做成这个案件,于是曹爽、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七家七姓均被投入大牢,罪名也安好了,案子也被办成了铁案,没有什么翻案的机会。
当何晏满心欢喜的将案卷交给司马懿的时候,司马懿沉默的看完案卷,轻轻的说道:“不对呀。”
何晏有些心悸,问道:“太傅,哪里不对?”
司马懿看着跳跃的火焰,说道:“数量不对。”
何晏有些迷惑,将案卷拿回,再仔细的看了一遍,说道:“数目没有什么不对呀,太傅,请明示。”
司马懿转头,盯着何晏说道:“家数不对,只有七家?不是八家吗?”
何晏惊了一惊,颤声说道:“难道还包括我吗?”
司马懿点头说道:“你说得对,你觉得你还可以活吗?你不随着这七家一起去,你怎么有脸面看世人的脸色?”
何晏的脸色更加惨白,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早就应该想到太傅不会放过我,只是心里一直都有些恋想罢了。”
司马懿瞥了他一样,说道:“你安心的和他们一起去吧,你的那些姬妾,我会让她们都陪着你,不会让你再寂寞。”
何晏笑了笑,脸色更加惨白。
左右的人会意,上前给何晏戴上了套架,头也不回的走了。
司马懿轻轻的叹了口气,对旁边的司马师说道:“我们司马家蛰伏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出头了。”
司马师会意的笑了笑,说道:“是的,父亲。”
何晏在办理完其他七家之后,自己也一同被投入了大牢。
公元249年正月初十,即是政变后第四天,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以及张当共计八家被灭三族。
企图做污点证人的何晏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却替司马懿担下了千古骂名,可悲可叹。
由此可见,司马懿在对待政敌上,手段残忍,而且异常的腹黑,不到最后,连底牌也不给对方看,等看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关羽为什么被世人敬仰?
1、关羽为人仗义,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保护兄嫂。对刘备忠心不二。这样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老百姓都佩服关二爷的这种精神品质。民间影响力大。
2、张飞脾气暴躁,做事鲁莽冲动。刘备虚伪,做事有时候优柔寡断。
3、古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封建统治,需要树立像关羽这样的道德模范。官方口碑好,宣传力度大。关二爷自然地位越来越高,名声也越来越大。
4、民间戏剧、小说家的杜撰宣传。民间艺人为了吸引观众,描绘人物的时候难免脸谱化,关二爷红脸稳重仁义,张飞黑脸,脾气暴躁。刘备净脸。民间小说对关二爷的敬仰到后面到达了神话阶段,关二爷被奉为武财神。
5、张飞刘备下场都不如关羽壮烈,影响了自身形象,关二爷人家是败走麦城,战死的。张飞是因属下不满被属下杀死的,刘备是病死的。都没有关羽壮烈。
6、敌人对关羽的评价很高,比如刘备最大的敌人曹操,关羽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对关羽能赏的都赏赐了,关羽死后,孙权把关羽头颅送给曹操,曹操以君侯之礼把关羽葬于洛阳。像曹操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对关羽这么敬仰,后人肯定是更敬佩关羽了。
难道张飞没有大帐卫士吗?
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级还被凶手拿去邀功请赏,这就实在让人无语了。那么,我们有一个疑问,一位大将怎么会被自己的部下谋害在自己的营中,还不被人所知呢?
一、《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张飞之死在《三国演义》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张飞是在关羽被东吴所害后,因为兄弟情深,日夕号泣。他的部下为了劝解他,用饮酒为手段,谁知道张飞喝醉酒后,怒气更盛。他为了出气,手下有冒犯他的,都遭到鞭挞,有不少人被鞭挞而死。
在刘备准备讨伐东吴前,张飞来见刘备,要求出兵伐吴。刘备答应了张飞的要求,让他率领部下从阆中出发,与自己在江州会合,一起伐吴。张飞回去后,便要求军中在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出征。他的手下范疆、张达请求缓期,被张飞鞭背五十。张飞还说如果来日制办不齐,就杀二人示众。
范疆、张达无奈之下,只得铤而走险。他们在半夜中,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告机密事情,直到床前。他们见张飞酒后酣睡,便趁机刺死了张飞,并割下张飞的首级,引了数十人,连夜投东吴去了。我们看《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写,对范疆、张达刺杀张飞如此容易就会有三分疑惑,更何况张飞临死前还大叫了一声。难道张飞的大帐就没有卫士把守,听不到动静吗?
其实,《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态度十分认真,他的描述环环相扣,让人感到合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的原因。其实,张飞之死没人察觉的原因,在书中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首先,张飞之死的环境。当时,张飞的大帐肯定是有人把守的。因为范疆、张达是打着禀报机密事的幌子进入大帐的。这就说明了当时是有守卫把守的。可是,范疆、张达进入大帐后,却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有张飞一人醉卧帐中,这就给范疆、张达行刺创造了条件。
张飞的营帐中之所以没有其他人,一是张飞酒醉后休息,大家退走免得打扰。二是张飞在关羽去世后,心情不好,借酒浇愁。在酒醉之后,他为了出气,专门拿身边人找茬。找到毛病就鞭挞他们,还打死了不少人。这让大家在张飞酒醉后,都对他敬而远之,没人敢接近他。因此,张飞的帐中才会没有他人。
而张飞临死前的那声大叫没人注意,也应该是张飞在酒醉后,经常借着酒劲喊叫。大家早就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可能还有因为跑去查看被张飞责打的情况。这样一来,听到张飞大叫的人,还以为张飞在发酒疯,就更不敢进帐查看情况了。
其次,是范疆张达行刺的时机。范疆张达选择的行刺时机正是军中混乱的时候。为了三日后的出征,张飞的部将都忙着做各种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军中四处忙乱,守卫的警惕性自然下降。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军队防备最差的时候,这也给范疆张达刺杀成功创造了条件。
第三,是刺杀张飞的凶手问题。我们看范疆张达的表现,就会感觉这两人虽然是张飞帐下的末将,可是跟张飞的关系不一般。在张飞下令全军准备白旗白甲的时候,所有将领都不说话,他们两位末将却越众而出,要求缓期。这说明了其他将领都不好说话,指望他们能够向张飞求情。这显示了他们与张飞的关系不一般,深受张飞的信任。
我们知道,刘备曾经给张飞指出他的缺点,那就是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作用。这范疆张达就应该属于那些健儿中的一员。而他们又是末将,说明他们没有什么指挥才能,纯粹是靠武力得到张飞青睐的人。可是,他们的要求正碰到张飞的气头上,不但遭到了张飞的鞭挞,还受到了张飞的限期的威胁,逼着他们铤而走险。
由于范疆张达是张飞信任的将领,这才使得他们能够进入张飞的营帐。把守营帐的卫士由于知道他们与张飞的关系,才没有对他们产生疑心,这给他们刺杀张飞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四是范疆张达并不是独自作案。我们虽然只看到范疆张达两人进入张飞的营帐刺杀张飞,但是后面说道他们带着几十人投奔了东吴。作为两名降将,还能够带走几十人,这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他们在行刺的时候,没有动用这些人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想到,如果他们在刺杀张飞时出现差错,肯定会把这些人也增加进去。因此,张飞的大帐虽然有卫士把守,也顶不住数十人的袭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张飞的死是他对部下暴而无恩造成的。范疆张达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刺杀了张飞,从侧面也显示出张飞治军不严,内部管理混乱的状况。这是张飞被刺杀而不被发现的主要原因。
二、历史上对张飞之死的记载。在历史上对张飞的死,记载要比《三国演义》里简略得多。《三国志张飞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疆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这段记载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基本与《三国演义》中的一致。只不过没有夜晚入帐行刺的情节,那个情节应该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但也还是站得住脚的。不过,我们从这段历史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张飞之死的一些端倪。
首先,是张飞被范疆张达刺杀的时间是在张飞率领军队即将出征的时候。范疆张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刺杀张飞,应该与上面的分析一样,是趁着大军即将出发,做各种准备忙乱的时候,这是军队防备最松懈的时候。
其次,是历史记载中,在张飞之死前,专门写道了刘备经常告诫张飞的话,那就是他对手下粗暴,经常鞭挞健儿,还让他们在自己的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张飞听了但并不改正。这说明,张飞被部下范疆张达刺杀,与这个缺点有关。
第三,是刺杀张飞后,范疆张达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奔了东吴。在《三国演义》中,范疆张达最后是东吴为了求和,送给了刘备。刘备将他们杀掉,为张飞报了仇。在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这两人至此也没有了下文。
历史上的记载虽然没有描写张飞之死的细节,不过对张飞之死的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张飞爱敬君子不恤小人,对待手下过于粗暴,这最终遭到了部下的报复,糊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
三、张飞之死与伐吴的关系。张飞是死在他即将出兵伐吴的时候,这使得他的死与伐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刘备得到张飞部下都督的奏章,就发生了叹息,说“噫,飞死矣”。这更加激发了刘备伐吴的愤怒,向东吴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
张飞之所以在伐吴前被杀,不仅仅是因为凶手选择时机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这是凶手最大的机会。这是因为,当孙刘联盟的时候,凶手是难以下定刺杀张飞的决心的。这是因为张飞驻军在阆中,如果凶手刺杀了张飞,他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逃跑。
如果想要向北投降曹魏,由于有秦岭天险的阻隔,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曹操撤走的时候,将汉中的百姓全部迁走,只给刘备留下一片荒原。这样,凶手很可能在逃到曹魏的控制区前,不是饿死荒野,就是被蜀军擒获。
只有在蜀吴发动冲突的时候,凶手才有逃跑的目的地。那就是顺流而下,逃往东吴。由于从水路逃走,蜀汉就算是知道了张飞的死讯,也无法去拦截捉拿他们。有了这个有利条件,才使得凶手下定决心,在部队出征前刺杀了张飞逃走。可以说,在蜀汉决定伐吴的时候,张飞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后人在评价张飞之死的时候,曾经说过张飞一死,蜀军可以无出也。这个意思是说,在蜀军中,张飞是仅次于关羽的武将。张飞一死,刘备就失去了能征惯战的猛将。这给蜀军的作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夷陵之战前,黄权建议让自己担任先锋,刘备在后方压阵。这个建议主要是让蜀军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并使得刘备不亲自到第一线指挥作战。但是刘备拒绝了黄权的建议,自己亲临前线指挥。这主要因为刘备并不认为黄权的指挥作战能力,能够达到摧破吴军防线的水平。如果张飞尚在的话,刘备就会放心地让张飞担任先锋了。
这样,以张飞的能力,就可以采取陆逊最害怕的战术,水陆并进,夹江而下。张飞在前冲锋,刘备在后支援,蜀汉有希望夺取夷陵之战的胜利。即便是不能胜利,在东吴反击的时候,也不会遭受那么重大的损失。
这是因为刘备亲临前线指挥,使得他成为东吴的主要攻击目标。东吴集中兵力攻打刘备,打乱了蜀军的指挥,大部分军队都陷入混乱,遭到了重大的损失。东吴派兵一路死死咬住刘备穷追猛打,使得刘备一路逃亡,没有喘息的机会。很多没有遭受攻击的蜀军,都自行溃散了。如果张飞尚在的话,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可以说,张飞的存亡,在很大方面上左右了夷陵之战的胜负结果。
结语:张飞被部下刺杀而没有被大家察觉,主要是在时间、环境、凶手各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张飞不听从刘备的劝诫,不思悔改的结果。他对部下暴而无恩,还将鞭挞的健儿放置在身边,这使得他的被刺杀成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的影响极大。正是因为他的死,使得刘备手下没有了能征惯战的将领,迫使刘备亲自到前线指挥。在东吴采取火攻的时候,由于刘备身处第一线,失去了指挥能力,造成了蜀军的混乱,乃至崩溃。如果张飞不死,夷陵之战的胜负还不可知。因此,张飞因为对自己的缺点明知故犯,不但造成了自己的杀身之祸,也给蜀汉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我们后人应当引以为戒的地方。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的弟弟是谁?
刘备”在三国中既是雄踞一方的霸主,也是一位极其励志的代表性人物;尽管刘备半生不得志,受尽乱世疾苦,幸得关羽、张飞这两位兄弟为他打江山;但很少人知道“刘备”除了关张外竟还有个“弟弟”。此人名叫“刘焱”,这个名字在三国乱世中几乎不为人知,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出现,但在《三国志》中却有一段篇幅。
说起这个“刘琰”,其实并非刘备的亲弟弟,而是刘备在做“豫州牧”时认识的一个“豫州”本地人。当时刘备虽为“豫州牧”,但根基不深,急需当地有声誉的人认可自己;此时“刘琰”及时出现,他就是“豫州”本地人,而且和刘备一样,自称是“汉室宗亲”。既然同为“汉室宗亲”,刘备自然礼遇有加;“刘琰”除了“汉室宗亲”之外,在豫州本地也有些威望,原因是此人能言善道,且争锋好强,因此一般人说不过他。
刘备一见“刘琰”颇为喜欢,就论资排辈称其为“弟”,并且封为随身“从事”;“刘琰能言善辩不假,但真论起治世才能,那就显得极为平常了。可是刘备毕竟已经认了“刘琰”为弟,也只好将他供养起来;只有刘备招待“能言豪爽”的宾客时才会用到“刘琰”,仅用他应酬交际而已。除此之外,“刘琰”别无它用,刘备也从不让他参与政事。
随着刘备得诸葛亮辅佐,实力不断壮大,最后蜀中称帝,“刘琰”的人生也发生了重大转折;尤其是刘备死后,刘禅称帝,“刘琰”竟然以“先主之弟”的身份做起了“蜀汉皇叔”,不仅如此,还被封为“都乡侯”,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和“李严”。“刘琰”做皇叔不奇怪,但地位之高着实让人咂舌,要知道他的地位可与一生为蜀汉南征北战的“张飞”相提并论,就是“常胜将军”赵云也不过是个“亭侯”而已。
“刘琰”身无寸功却拥有如此高的地位,这也引起了很多蜀汉官员的不满,尽管没人上奏刘禅,但朝野上下非议颇多;“刘琰”自己也知道蜀汉朝堂上针对自己的非议颇多,而此时让他抬高身份的机会也来了。公元223年,诸葛亮北伐因为粮草不济,不得不再次退回汉中;这是诸葛亮北伐第四次失败,原因主要是“李严”从中作梗。而“刘琰”此时就以“大汉皇叔”的身份,与诸葛亮一起奏请“刘禅”罢黜李严;而且联名奏章上“刘琰”的名字位居第一位,从官爵姓名的排次来看,足证“刘琰”的地位之高。
其实“刘琰”在蜀汉从不过问政事,这次出面不过是假借诸葛亮之名,故意显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地位而已,同时也为了压制针对自己的那些流言;后来“刘琰”还故意奏请刘禅,说自己要随诸葛亮一同北伐,好在军中建功立业。其实无论是诸葛亮也好,还是刘禅也罢,都知道这位“大汉皇叔”本是无能之辈,不过是急于表现自己而已。
后来诸葛亮仅是象征性的给“刘琰”千余人,说让他在军中多提批评意见;后来“刘琰”还真以为自己在军中也占了一席之地,竟敢跟脾气暴躁的“魏延”因为军事问题起了冲突。“刘琰”对军事一窍不通,不过为人善辩逞强,当着诸葛亮的面说了些狂妄荒诞的话;这次诸葛亮非但没怪“魏延”,反训斥了一顿“刘琰”。
“刘琰”也很聪明,知道没有了刘备,自己什么都不是;如果再得罪了诸葛亮,那么自己在蜀汉将更没有立锥之地。于是“刘琰”赶紧给诸葛亮写了“检讨书”,说自己本来就没什么才华,外加喝了酒,这才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云云;诸葛亮碍于刘琰是“蜀汉皇叔”的身份,也没加深究,只是将他赶回成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