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忠臣混子,是否有科学依据?
我的观点是:西医是否治本,中医是否治根。要看具体病患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我的理由,可以通过以下3个临床病例来说明。
交通事故脾破裂,西医手术来治本比如某人因意外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脾脏破裂,大出血,缺血性休克,人事不省,被120送到医院急救中心,经诊断后,需立即西医外科手术,切除脾脏,止住出血。手术完成后,度过危险期,逐渐康复,出院。
这就是西医通过手术方式,切除病灶,挽救生命的病例。如果西医不治本,采用给病人输血来希望纠正病人的缺血性休克,那么,我想这位病人要不了几分钟就一命呜呼了。
这是典型的西医手术治本。
肝癌患者中晚期,中医调理来治标比如临床肝癌中晚期,已过了手术窗口期,转到中医院进行中医治疗。当临床中医师看了病人的病历之后,知道已无法对患者的病根:肝脏肿瘤进行直接的治疗了,因为患者的肝癌细胞已在全身多脏器发生转移,只能针对癌细胞活动产生的机体症状来调理。
如患者表现消瘦,胃口不佳,四肢无力,贫血,睡眠不好等等,一系列的肿瘤患者症状。中医只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进行调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症状,提供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
这是典型的中医调理治标。
体虚感冒,西医指标,中医标本兼治再比如夏季到,易感冒,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更易患上一种叫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是中医的病证名称,又可分为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一般是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主要见于体弱的小儿和妇女、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体虚感冒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感冒症状,一般和其它的感冒一样,有发热、无汗或有汗、头昏或头痛、肢体酸软或疼痛、鼻塞或流涕等风寒感冒的症状。
但体虚感冒的病根是由于脾肺气虚、卫外不固而易于感受外邪。
所以中医治疗体虚感冒,与治疗一般感冒使用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药有所不同,治疗体虚感冒不宜使用作用强、剂量大的药物,而且必须应用补气或滋阴的药物,以扶持正气。
而西医是没有体虚感冒一说的,只把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抗菌消炎,缓解症状为主。
所以,通过以上3个病例,我们知道,对于西医是否治本,中医是否治根,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具体病情。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三国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东汉末年琅琊阳都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刘备在他的辅佐下,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就。可以说,魏蜀吴最终能够三足鼎立,离不开诸葛亮的运筹帷幄。
三国时出色的谋略家很多,像郭嘉、荀彧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另外陈宫、贾诩,还有后来的司马懿、庞统等人,也可以称为王佐之才。至于诸葛亮,完全可以排进一流谋略家的阵营。刘备正是靠着他的才华,才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脱颖而出,成功建立了蜀国。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诸葛亮所效力的蜀国,并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大业。之所以没能实现,有着种种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当年诸葛亮接受刘备的邀请出山时,司马徽就感叹道:孔明得其主,但不得其时。当然诸葛亮为了帮助蜀国完成统一天下的愿望,做到了尽心尽力。
一:不具备天时,诸葛亮出山时,已经存在了曹操与孙权两大强敌。刘备与诸葛亮所面对的局势,已经与董卓刚刚被消灭,天下一片混乱的时局不同了。北方基本上被曹操统一了,江东的孙权也已经经营多年,国富民强。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困局,统一天下是目标,但曹操和孙权又很难谋取,只剩下荆州和益州可以利用。当刘备和诸葛亮谋取荆益二州时,还得时刻提防曹操和孙权前来趁火打劫。
如此一来,刘备的雄心壮志很难实现,因为不占天时。后面关羽丢失荆州以后,统一天下的目标就更加渺茫了。刘备一死,继位的刘禅也不太英明,这时蜀国只剩下勉强维持了。诸葛亮接下来的六出祁山,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二:除了天时,荆州失去以后,连地利也不具备了。自古以来,从北方向南方进攻,继而统一天下比较容易。若要从南向北统一,则困难很多,东晋的多次北伐就是明证。坦白地说,在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华夏统一的使命就已经在曹操手上了。偏安江东的孙权不具备条件,至于地盘都没有的刘备,此时统一天下基本上只是梦想罢了。若不是赤壁之战失败了,曹操就已经统一了天下。
刘备的实力太差,诸葛亮也没有办法,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尽快找一个落脚之地,然后再图发展。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刘备终于拥有了荆州大部和益州,统一天下的曙光也快要出现了。可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基本上终结了刘备和诸葛亮的统一愿意。
三: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人才伤亡惨重,单靠一个益州,导致人才青黄不接。本来刘备建立蜀国的时候,手下的文武贤才众多。这都是他多年的积累,尤其是从荆州带走了许多才俊。可夷陵之战的失败,损失了许多贤才,连蛮王沙摩柯也战死了。此时蜀国的精锐部队也严重损耗了,以至于元气大伤。等到老一辈人才的去世,蜀国出现了无人可用的窘境。“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就是鲜明的写照。
随着人力资源的快速消耗,诸葛亮的北伐越来越力不从心,最后形成了蜀国与魏国在西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总之,诸葛亮答应刘备的邀请,出山为其效力,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是后人的楷模。至于统一天下,由于种种限制,诸葛亮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不是神。
昆山砍人事件中的宝马车主?
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作为涉嫌黑恶的道上大哥,浑身文青、满脸横肉、嚣张跋扈、惹是生非的“宝马车主”刘海龙本身就是个集人性善恶于一身的复杂人物。只不过从他劣迹斑斑的多年案底和此次昆山街头寻衅滋事、被意外砍翻的事件来看,他是个邪恶远大于良善、经历相当特别且颇具争议(“有人揭露其罪行累累,却又有人曝其见义勇为”)的家伙。人之初性本善,刘海龙并非天生作恶多端,只不过“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是那个原本单纯良善的少年”。
不知道人生嘎然止步于36岁本命年的刘海龙,这些年的人生之路是如何修炼和度过的。与他人跳槽进阶的“正能量”工作阅历迥然不同,网络呈现的只有一张刘某接二连三、充满社会“负能量”的累累案底、不堪回首之犯罪经历(此前他曾多次因抢劫盗窃敲诈等罪获刑,自2001年至2014年,刘海龙至少4次被判刑,累计刑期近10年):
2001年7月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2006年9月7日因打架被昆山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五日;
2007年3月因犯敲诈勒索罪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
2009年5月11日因犯故意毁坏财物罪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14年5月13日,又因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
2018年8月27日,在昆山因寻衅滋事,持刀伤害他人,在争斗中被意外砍翻,命丧街头,人生画上一个并不圆满的大大感叹号!
坎坷复杂的邪恶人生,难得有一丝极其罕见的正能量微光浮现:2018年3月30日,刘某因举报他人贩毒立功,被昆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颁发“见义勇为证书”。
然而正是证书上的“刘某某”在“弘扬社会公德,伸张正义,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国家、集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突出”,这些个醒目耀眼的、却不乏讽刺尴尬意味的大大字眼,深深刺痛了吃瓜群众,让人无法将“见义勇为之义举”与这个“膀大腰圆,浑身刺青,嚣张狂妄,肆无忌惮,光天化日一言不合就拳打脚踢,行凶砍人”的残暴邪恶渣男联系起来,更是吸起了公安、检察等部门对这张见义勇为证书来历“的介入和调查。
为何持刀砍人的纹身男子刘海龙有犯罪前科,却在今年获得见义勇为证书的殊荣呢?
8月29日,昆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了情况说明:刘海龙曾举报有人贩毒的线索,警方据此抓获毒贩。目前我省见义勇为奖励规定“并未明确犯罪前科人员不能申报见义勇为”,对其奖励是按规定执行。真可谓是,这边有人揭露其“恶”不可赦,那厢却又有人曝光其“义”不容抹,而这个红与黑、善与恶交集的矛盾现象出现,则是引发了网络又一轮的热议和感慨!
他富可敌国乾隆也知道?
谢谢悟空邀请
和珅是清代的大贪官。正如天下贪官一样,他也曾有过抱负。可当他看到贪小钱的被杀,贪大钱的反而升官发财时,其心理上的震惊可想而知。自此,和珅的贪变得愈发的不可收拾。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他知道乾隆爱才,只要自己有才能,乾隆定然会睁只眼闭只眼。这一把,他赌对了。乾隆在位时,确实对他青睐有加。乾隆不杀和珅,自有他的道理。
世人只知他的贪,却不曾看到他的出类拔萃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正红旗人。十岁被选入咸安宫官学读书。这一阶段,不仅满、汉文字水平大幅提高,还学会了蒙古文和藏文。诗词、书法、绘画更是不俗。在众多的八旗子弟中,和珅一枝独秀。
乾隆三十九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正式踏入仕途。这一年,和珅年仅十九岁。二十三岁那年,被授为三等侍卫,挑补粘竿处,即上虞备用处,负责皇帝出巡礼仪。不久,又被调銮仪卫充当侍卫,接近皇帝的机会终于降临。
一年擢升六次,堪称清朝官吏提升的奇迹
乾隆四十一年,和珅26岁。这一年正月,任户部右侍郎。三月,擢军机大臣,正式步入中枢政务。仅仅过了一个月,兼内府总管。同年八月,调任镶黄旗副都统。十一月,充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全家旗籍从正红旗抬入正黄旗。
宫廷事务方面,和珅掌管内务府、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及御房。文化上,曾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经筵讲官、殿试读卷官、日讲起居注官等职。军事上,常出任领军委以钦差,镇压农民起义。长期担任京师步军统领等职,并控制着健锐营和火器营。
和坤若没两把刷子,还真兼不了这些职位。另外,和珅的书法造诣极高,颇具书卷气。乾隆对于一些诗匾题字等,有时干脆就交由和珅代笔。
办理两大案件,其处理结果让和珅恍然大悟,终成清朝“巨贪”乾隆四十五年,发生了李侍尧案。据查,大学士兼总督的李侍尧贪污总额达到了三万五千两银子。依《大清律例》,李侍尧当斩。可和珅在审案时,却拟了个“斩监候”的判决意见。因级别高且案件重大,在交九卿会审时,乾隆将和珅的判决意见交给大家讨论。
结果,在讨论完毕后,众人一致给出了“斩立决”。而乾隆将和珅的判决意见交众人讨论,原意是走走过场,让大家附和一下,不杀李侍尧。这下乾隆不愿意了,干脆将和珅的原审判决和九卿会审的建议发给各省的总督、巡抚进行讨论。最后,终于安徽巡抚闵鹗元站出来支持和珅的判决。这下,乾隆找到台阶,免了李侍尧一死。
一年后的乾隆四十六年,甘肃爆发起义。乾隆突然想到了能征善战的李侍尧,一道圣旨把李侍尧赦了,还赏他三品顶戴领兵平叛。李侍尧也确实有本事,干净利索一举平叛。不仅如此,还与和珅联手查出了一桩清朝最大的集体贪污案,“甘肃冒赈案”。
此案经和珅、李侍尧审理后,将结果呈交给了乾隆。乾隆御笔一挥,将冒赈两万两银子以上的二十二名官员全部问斩。李侍尧因平叛、查案立功,官复总督,后又加封“太子太保”。
贪污三万五千品不杀还升官,而贪污两万的却人头落头。经此两案,着实让和珅恍然大悟,只要皇上喜欢,哄得皇上开心,一切都好办。
乾隆不杀和珅的两大原因一、和珅在处理外交及少数民族事务上有其过人之处
外交上,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始,和珅多次负责接待朝鲜、英国、越国、泰国、老挝、缅甸等国使臣,并全权处理英国和朝鲜事务。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遣丰富外交经验的马戛尔尼勋爵率领使团来华,目的是在中国获得商务利益和外交权利。
来华英国使团包括军事、科学、技术人员共计七百多人,六月十八日到达北京。双方首先在觐见皇帝的礼节上发生分歧,英方坚持以谒见英王的单腿下跪礼。而清朝则坚持必须行“三跪九叩”礼仪。双方互不让步,眼看僵持不下。朝廷派出和珅与英国特使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和交涉,最后英使同意按清廷礼仪行礼。
事后英使评论和珅时说,“保持了他尊严的身份,对问题的认识尖锐深刻,不愧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其后,当乾隆得知英方来华目的后,认为英国人“递呈禀有越分妄请施恩之事”。而此时的和珅再次展现出外交才华,回避英方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并向马戛尔尼解释皇上让英方“立即启程”。
九月初三,马戛尔尼向和珅辞行。据英方事后记述,英国使团此行受到清政府“最礼貌的迎候、最殷勤的款待、最警惕的监视、最文明的驱逐。” 和珅的外交才能在这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既维护国家尊严,又不失风度。
处理民族事务方面,和珅精通汉、满、蒙、藏语言,其优势不言而喻。每当乾隆接见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时,和珅总陪伴身边。更多次帮助乾坤处理西藏、新疆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事务。
据《八旗通志》记载: “去岁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惟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
二、才识过人投其所好,言不称臣必曰奴才和珅的相貌并非如小说或影视剧般丑陋。恰恰相反,其外表俊朗,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在与乾隆初次接触时,给乾隆留下了,“对答如流矫捷寻常,其知遇实于此。”的好印象。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和珅在乾隆面前“言不称臣,必曰奴才,随旨随令,殆同皂隶。”和珅一直像殷勤周到的奴才,就算到了乾隆晚年,仍一如既往随侍左右。
和珅不仅能干,还投其所好,更时时表达“忠君”之心。抓住乾隆“喜谀而恶直”的心理,博得乾隆欢心,令乾隆对其视为知己。对待能力尚不及和珅的李侍尧,虽多次犯错,仍加官进爵步步高升。因此,对于既有才能又会迎合,且说话贴心的和珅,乾隆必定万万舍不得将其杀掉。
为什么还有人留着辫子?
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留着长辫子?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还是蛮无聊的,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主要其实还是人的思想层面的原因。我认为答案应该是:留长辫子的这部分人,他们应该对清朝有一种无法忘却的怀念,所以就用留辫子的这种形式来纪念。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军阀系统没有对清朝留辫子的这些遗老遗少,用政策或者是命令的形式强迫让他们剪去清朝的辫子发型,这也使得他们能够一直留着清朝的长辫子发型。留辫子的这部分清朝的遗老遗少主要是有以下几种类型的人组成:一个是对于前朝给予的利益还算满意的满族勋贵阶层甚至中下层满族子弟。他们或因是满族的身份受到过皇恩,祖祖辈辈吃皇粮,等到清朝灭亡了,他们的下场就比较凄惨,领不到免费的皇粮吃了,日子过得相当窘迫甚至更有饿死者,他们肯定更会怀念前朝,怀念前朝给予的利益,当然连带着也对前朝的发型也带有莫名的好感,故而不想把辫子剪掉。
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在于满族这个民族的人本身也想要保留清朝的辫子,这个与获不获得利益没有太多的关系,这个本来就是他们本民族的特色,就像藏族人穿藏服,蒙古人住蒙古包一样,留下辫子可能是自己认为本民族与其它民族的不同而已,或者好听点说,对于自己民族认同的民族自尊的表现。
还有一部分汉族的勋贵阶层,他们也是留着清朝的大辫子,如军阀张勋之流,这些人要么是世受国恩,辈辈吃皇粮,导致他们想要继续拥有这样的特权,故而他们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拥戴末代皇帝登基,形式上保留清朝的大辫子,恢复龙旗。可以说这部分保留清朝大辫子的人是有一部分他们自认为有意义的目的在里面的,想要通过复辟清朝的统治,以便继续享有特权。
最后一个保留清朝大辫子的人群应该是那些参加了科举考试甚至已经中了秀才,举人,进士甚至做了官的各族知识分子等。他们在清朝不仅获得了特权,也获得了个人的无上名誉甚至家族也跟着光耀门楣,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是无可比拟的,他们怀念前朝,但又对前朝的恢复,无能为力,只能将这种沉重的怀念表现在保留清朝的大辫子上,显得自己忠于前朝,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读书人。
通过以上几个讲述,保留清朝大辫子的人群总共归结为几个大类,或满族族人,或满族勋贵,或复辟军阀,或怀旧荣誉感的读书人。不可否认,他们都是被时代浪潮所抛弃的人,但他们有的是看不通透,或者是看通透了,也要沉溺其中的人,只能说都随了清朝的灭亡,逐渐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