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玩三国杀名将传奇,布朗尼只是做了一个说唱界经典动作?
这其实完全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首先,布朗尼只是做了一个说唱界的手势而已,并非是辱华动作。这两者的区别是,做嘻哈动作时眼角是放松的,而辱华的那个动作是拉眼角,暗讽亚洲人眼睛小。
我国著名媒体人黎双富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解释了二者的区别,还贴出了之前拉维奇涉嫌辱华的照片,不难看出,和布朗尼这张照片有明显区别。所以能肯定的是,布朗尼和谢里夫两个人只是喜爱嘻哈而已,和辱华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我们可以想想,以詹姆斯的性格和情商来说,他的儿子能做出如此愚蠢的事么?即使你认为詹姆斯是利己主义者,即使你认为他只是在乎中国市场,这个逻辑也足以能说明他不会允许儿子做出这种动作。
而且还有一个理由能证明这就是詹黑在带节奏。就是这种照片中不仅有布朗尼,还有奥尼尔的儿子谢里夫,为什么大家只谈布朗尼,只谈勒布朗,而忽略了另一个人。原因就是,他们只是想要黑詹姆斯而已,其实辱不辱华他们真不在乎。
所以,个人觉得布朗尼和谢里夫并不是在辱华,只是在做嘻哈的经典动作。下面是两张嘻哈动作,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
他在明末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何腾蛟(1592-1649年),字云从,黎平府(今黎平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乡试中举。南明三朝重臣,联合李自成的大顺残军共御清军。清军攻陷湖南后,率部退至广西。后收复湖南大部,在湘潭被俘遇害。
力挽狂澜的南明重臣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时年52岁。其第九子福临即位,次年改元顺治。
1644年是一个闰年,猴年,农历甲申年。这一年很乱很暴力,有三个年号——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永昌元年(李自成的大顺朝)。一年同时出现三个皇帝,而且三股势力还相互扭打在一起,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延续了276年的明王朝灭亡。四月,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会战李自成,后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战败后退出北京,遭到清军一路追杀。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初四,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被村民误杀。
虽然大明王朝已经作古,南方仍有残余势力盘踞。当时在湖广有两位重量级军事将领,分别是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的何腾蛟和宁南侯左良玉。左良玉是崇祯时期崛起的将领,在玛瑙山战役中大败张献忠,由此声名鹊起,深得崇祯的赏识。这人自命不凡,有点成绩更嘚瑟。到了崇祯末期,左良玉的兵力越来越强,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虽然拥兵自重,骄横跋扈,左良玉和何腾蛟还算关系融洽,相安无事。
清军还未席卷而来,明朝旧势试图东山再起,在南方先后建立了弘光(福王朱由崧)、隆武(唐王朱聿键)、永历(桂王朱由榔)政权,史称“南明”。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拥立下,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新皇帝的即位诏书颁到武昌,对这位有名无实的落魄皇帝,左良玉根本没当回事,拒绝开读。听到这消息,何腾蛟气得瞪大眼睛告诉部下:“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不奉诏,吾以死殉之。”(《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还要去问问左良玉究竟想干什么。左良玉的心腹也觉得主子把事情做过了,不就是一张纸吗,接了也没坏处。无奈之下,左才开读如礼。国难当头,何腾蛟衷心可鉴,和马士英又是贵州老乡。在马的力荐下,八月出任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
落魄皇帝朱由崧能力不行,但心态特别好,都快亡国了,还能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罔顾国事,堪称极品。昏君边上必有奸臣,马士英借机重用另一个奸臣阮大铖,两人沆瀣一气,挟持傀儡朱由崧,揽权篡政,打击异己。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弘光朝廷刚刚建立便露出败亡之象。
在当时的明朝旧臣中,论资历、功勋,左良玉当属“老革命”,而马士英拥立朱由崧上位有功,就成了内阁首辅。在“老革命”眼里,马士英就是一政治投机犯、暴发户,暴发户的嚣张跋扈、乱政祸国更是让他不能容忍。1645年三月,左良玉发飙了,以“清君侧”为名,准备举兵赶赴南京收拾暴发户。
当时的局势极为复杂,多尔衮追着李自成打,南明小朝廷危在旦夕,都在忙着最紧要的事,谁也顾不上谁。不好说“老革命”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即便是错,也错得有一定道理,但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起兵清君侧,这不是添乱吗?多尔衮看得云里雾里,南京方面也是一头雾水,唯一不当回事的只有亡命天涯的李自成(只顾着跑路了,其他事爱咋咋地)。
一个人去收拾乱臣贼党没意思,左良玉就想拉何腾蛟一起干票大的。遭到坚决反对后,性格暴戾的左良玉以屠城来要挟何腾蛟就范。可惜遇到个犟拐拐,何腾蛟宁死不从,还做好了最坏打算,把印绶交给了家人,安排他们出城后,准备自刎殉国。没想到被正好赶到家中的左良玉爪牙绑住,押往大营。大军正准备开拔,对软硬不吃的何腾蛟,左良玉直接来了个霸王硬上弓,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船队前行到汉阳时,江面突然刮起大风,风急浪大,船上的人站都站不稳,更无暇顾及别人。机会终于来了,何腾蛟冲出舱门,一个腾跃跳入江中。顺水漂到十余里外,才被渔船救起,随后逃往长沙,与旧部会合。
左良玉气坏了,把负责看守何腾蛟的四个副将全给杀了,扔江里喂鱼。气归气,不能因为跑了人耽误大事,左家船队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向东而去。从汉口到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船队首尾长达二百余里,浩浩荡荡杀气腾腾。但天不助此人,良玉疾已剧,至九江……呕血数升,是夜死。(《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左良玉》)出师未捷,主将先亡,得有人带领大家继续干大事。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临危受命,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继续东去。
五月,还没等左家军赶到南京,清军多铎部攻陷了南京,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弘光政权即宣告灭亡。逃出南京的弘光帝也没跑远,在芜湖被擒,翌年在北京被处死。当初出兵的理由是清君侧,现在皇帝都被俘虏了,朝中人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就不麻烦你劳神费力清理门户了。南京是去不了了,那就回去吧。不好意思,想回去也只能做梦了,原因是清军阿济格部一路追杀李自成到了江西九江,截断了退路。左梦庚的大军就这样活生生夹在两部清军的中间,战也不是退也不是,无奈之下,左梦庚率众投降。出师未捷身先死,欲清君侧君不再;抗击清兵力不足,想回老家路也无。左氏父子的靖难之役如同一出嘻哈闹剧,见过搞笑的,没见过这么搞笑的。
七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南明隆武政权。朱聿键对何腾蛟的忠义贤德早有耳闻,知道他一心恢复明室,在军中深得众望,就命何腾蛟统帅军务。山河破碎,人心丧尽,民众对朱家早已不抱希望,对隆武政权亦不存侥幸。作为一名食明朝俸禄,一心复明的大臣来说,心痛那是肯定的,但何腾蛟认为大局还未定,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团结各地反清力量,重振人心,放手一搏,争取来一个底线反弹。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军中无主,分散逃窜。其中,刘体仁和郝摇旗带着四五万人逃到距离长沙百余里的湘阴,两人一商议,就想归顺何腾蛟。大顺军灭了明朝,本来是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死敌,现在倒好,双方的残余部队都被清军掩杀得鸡飞狗跳,四处乱窜,成了一条道上的难兄难弟。这是利好消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以前的恩恩怨怨不管了,多一个战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建立最广泛的抗清统一战线非常有必要。何腾蛟派部将把刘郝招至营中,两残军胜利会师。何腾蛟诚恳对待大顺弟兄,而且治军有方,刘郝两人感觉很好,一高兴又把湖南境内四五支队伍招来归顺。一下子增兵十余万,何腾蛟声威大震,这件事说明何腾蛟能容人容事,也凸显魄力和远见。
此后,李锦、高必正也率数十万大顺兵流窜到常德。何腾蛟又派人去抚降,两人归顺,奉命屯驻荆州。李锦是李自成的侄子,有“一只虎”之称,而高必正是李自成老婆高夫人的弟弟。高夫人为人和善,通情达理,素有贤名,看到何腾蛟对自己执礼甚恭,戒其子毋忘何公,(李)锦自是无异志。(《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可惜李锦后来却犯下弥天大错,先卖个关子,这事后面再说。
湖南境内的数十万大顺军全都归属南明,反清形势一片大好。唐王大喜,任何腾蛟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继续统帅军队。
生不逢时的忠义良将
何腾蛟手下官兵由明朝旧部和大顺降军组成,明朝旧兵中以左良玉旧部居多,大顺官兵本来就是靠打家劫舍起家,匪气十足,诸将皆骄且贪残……劫人而剥其皮……杀民无虚日。率领这样一支东拼西凑、有组织无纪律、到处虐民害民的军队,与纪律严明、经过长期战火锤炼、所向披靡的清军作战,难度可想而知。难度大也得上啊,不能全面反扑,可以择其重点而攻之。南京既是明朝旧都又是刚灭亡的弘光朝廷所在地,如果攻下南京,对于重振士气,扭转颓败之势将有极大的影响。明确了主攻方向,何腾蛟调集各路兵马在岳阳汇合,准备合力攻打南京。可惜十余路人马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独(李)赤心自湖北至,为大兵所败而还,诸镇兵遂罢,腾蛟威望由此损。(《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请大家注意刚才提到的李赤心,后面还有他的故事。
南京是没戏了,那就拿下隔壁的江西,扩大根据地。这次派上得力干将郝摇旗,命其领精骑五千做先锋。郝摇旗办起事来就如同其名,擅长摇旗呐喊,没想过要真真正正出力,部队行进如同散步,极其缓慢。还没等先锋部队到达江西,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清军攻克汀州(今福建省龙岩市和三明市部分县区),朱聿键被俘,隆武朝廷覆亡,攻打江西的计划自然流产。十一月十八日,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建立南明永历政权。
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初一,朱由榔辗转柳州到达桂林,桂林成为南明政权临时所在地。湖南已经完全丧失,何腾蛟带着各部残兵败将从各地汇集桂林。十月,清军攻克贵州黎平,扣押何家四十余口,其中就有何腾蛟的继母孙氏、妻子徐氏。清军让徐氏给何腾蛟写信劝其投降。何腾蛟回信说:夫为忠臣,妻为节妇,死亦何恨?族属无干,妇女既入网罗,便是劫数。(《东山国语·楚语 何腾蛟》)收到回信后,徐氏自尽,其余家人被清军杀害。十一月,清军从湖南进入广西全州地界。在此之前,何腾蛟已调遣五路明军分别驻守兴安、灵川、永宁(今广西永福县)、义宁(今桂林市五通镇)等州县,合力贡守桂林。
顺治五年正月,朱由榔加封何腾蛟为太师,进爵为侯,子孙世袭。二月,清兵攻破全州,朝桂林方向前进至兴安。何腾蛟与清军血战兴安,清兵久攻不下被迫回到全州。一鼓作气,何腾蛟带兵猛攻全州,初获大捷,收复全州对于一支屡战屡败的军队来说意义重大。这只是开始,下一步就是反攻湖南。何腾蛟调遣四路人马出广西,亲自指挥合围湖南西南重镇永州,三个月历经大大小小三十余场战斗,终于拿下永州城,杀清将余世忠,擒其广西巡抚李茂祖。(《永历实录·卷之七 何腾蛟》)诸将尝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甜头,再次合力收复衡州,湖南西南部已在明军控制之下。在西北部,马进忠攻取常德,收复大部分失地。
湖南境内的反清形势渐趋明朗,士气高涨。朝廷乘势而上,制定了进攻长沙的战略部署,一路由常德经益阳向东,一路由衡州经湘潭向北,共图长沙。各路人马摩拳擦掌,就等一声令下,夺回失地。关键时候,组合家庭又起纠纷,这次纠纷最终将何腾蛟置于绝地,也丧失了反清复明的大好时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就因为当事人是素来不和的兵部尚书堵胤锡和左良玉旧将汉阳王马进忠两位重量级人物。
大战在即,堵胤锡命令李赤心率领忠贞营从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赶往长沙。李赤心过常德时,堵胤锡又令驻守常德的马进忠挪窝,把常德交给李赤心。马进忠一气之下,就把城里的老百姓全赶出城外,放火毁城后一走了之。附近马进忠的部下也力挺主帅,纷纷仿效,弃城而走,常德至长沙一线的军事部署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李赤心所到之处已是人去城空,敌军友军都没遇着,在没有接到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就奔长沙去了。听到消息,驻守衡州的何腾蛟大吃一惊,照这俩败家子这样搅和下去,酝酿已久的长沙之战肯定毁于一旦。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何腾蛟急令马进忠按既定部署返回益阳,做好决战准备。同时,带上三十名随从北上找寻李赤心,要把他带回衡州。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一打听才知李赤心往湘潭去了。何腾蛟一路紧赶慢赶,追到湘潭也没见到人。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居之。(《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
该向各位交代李赤心了。当初,大顺军残余势力被清军撵得四处逃窜,何腾蛟招降了李自成的侄子,人称外号“一只虎”的李锦。李自成的老婆高夫人还特别告诫李锦勿忘何公恩德,李赤心就是李锦,后来改的名。李赤心和他的忠贞营确实如其名,赤胆忠心坚贞不二,战场上彪悍勇猛。但他未曾想到,正是自己的求战好胜把恩人何腾蛟送上了不归路。
探听到何腾蛟已入湘潭空城,清军昼夜兼程追至城下,降将徐勇突入城中劝降。徐勇原是左良玉部将,跟随过何腾蛟。见其为虎作伥,何腾蛟怒火中烧,骂不绝口,(徐)勇遂拥之去。绝食七日,乃杀之。(《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清史稿》的记载也基本相同: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克湘潭,获何腾蛟,不屈,杀之。(《清史稿·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
何腾蛟殉难的消息传到广西,满朝震惊,朱由榔更是痛心疾首,多次祭奠,赠中湘王,谥号“文烈”。栋梁罹难,南明再无人堪当此任,散驻在西南各地的部队成了散兵游勇,军无斗志,永历小朝廷益加飘摇。
国难当头,何腾蛟担负社稷救亡重任,撑持南方半壁江山,成为南明三朝的中流砥柱,可谓气贯长空。《明史》不吝赞词,高度评价这位忠义之士: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何腾蛟》)
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汉奸?
崇祯是什么样的人?用得着大臣的时候,一脸急吼吼的模样,但是用谁疑谁,完全不听前线意见,常有急功近利的指令干预将领。对大臣也是用你的时候千般许诺,一旦出事,就立马翻脸不认人,先杀人后把自己的黑锅让大臣去背(参加陈新甲案),崇祯一朝十七年居然有五十相,一不合心意就贬官杀人换内阁。总之就是个急功近利,不信任,不放权,瞎指挥,不担责任的坏领导。
官员们有很多奸佞之臣是一方面,但是崇祯也助长了整个朝堂的不正之风。让天下尤其是北方大臣彻底寒心。当时粮饷不足,连年饥荒,内忧外患,还要两面作战。辽东前线能和清军合议,腾出手里先解决内忧是不是好事?崇祯自己也想过要和清军议和,所以袁崇焕私下和清军接触并非是罪大恶极,是鉴于当时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但是这个事情能做,但是又不能说。关键是崇祯的为人和态度。以至于最后李自成主动和崇祯议和,请求关内为王,甚至愿意受封之后去辽东前线,但是崇祯太爱惜名誉,不肯自己先吱声,满朝文武鉴于孙承宗,孙传庭和陈新甲的例子,谁也不肯做主动提出来并一再劝谏这种给崇祯台阶下的举动。杀袁崇焕真的就是崇祯觉得袁崇焕是骗子甚至是叛徒么?其实不是,清军杀到北京城下,他不肯承认自己在京师以北的关防上用人失察,面对清军围城这么丢人的事,杀袁崇焕一是找人顶黑锅,一是发泄这种屈辱。
所以崇祯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袁崇焕只是做了些边关大将该做的应变,即使有越权和跋扈,但是罪不至死。毛文龙死得有些冤枉,但是也是咎由自取。
这三张脸谱是我自己给他们发的,大家随便看看,认不认同不要紧,就是想说这么一个思路。我最想说的不是这件事里谁对谁错的问题。我想说不仅仅是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是经常被脸谱化的,很多很多问题都有这个特点,就像地球是圆的,其实究其细节,地球是简单意义上的正球体么?就像证券分析,说某某指标是看涨,某某指标是看跌,深究起来同样的指标情况下,涨多少,跌多少腻?涨跌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
人们在理解和掌握以及传播知识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把一些事情说的简单一点,脸谱化一点,因为简单明了是一条信息快速传播的关键,但是传播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的时候,是马上就直接接受这种简单明了的说法,还是自行思考一下,还原一下真实情况在采纳和使用腻?这才是学习的关键。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英雄即国贼这样的信息甚至不仅仅是简化的关系,还有形势和个人喜好于偏见参杂其中,拿起来就照单全收,是热爱历史和讨论历史的人应该做的事情么?
历史是一门学科,而且是社会学科,历史制造者是人,历史中有人性,不谈人性只谈是非我个人觉得非常不可行。对于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和西方什么历史事件都只靠数字说话的方法我都不是很能接受。谈论历史总得看看人的行为细节和这些行为背后的基于人性的逻辑吧!即使不去看汗青老师推荐的专业书籍,自己读读《明史》可以吧,实在不行百度一下总可以吧,我写的这篇东西都没去翻专业书籍,有些是自己记得的,有些就是百度上现找一下的,连百度都懒得自行看一眼就跑出来大谈历史人物是否对错的,你们还是洗洗吧,好么?
既然大家愿意看,那么我就把脸谱化这个事再细说一下,不仅仅是历史人物,我们简单假设一个身边的人物——隔壁老王,老王在公司里是个好领导,有能力,不小气,该给员工的奖金和福利从来没少过,还常常和员工打成一片,非常受员工尊敬。但是在业余时间,喜欢吃喝嫖赌,长年累月不回家。有一天老王的老婆和老王离婚了,公司的同事都觉得一定是老王的老婆不懂事,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过不下去腻?老王的邻居会觉得走到离婚这步老王也是咎由自取。老王自己可能会说他老婆从来没让他在家里过得开心,他才出去吃喝嫖赌来发泄的。这就是一种脸谱化,每个人都看到老王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一个面,而不了解其它的情况,都是从自己熟知的这方面观察来下结论。
但是人不是一个平面,人是立体的,有很多个社会角色,有很多个面。单从一方面和一种社会角色的好坏对错就不可能正确和客观的。
说崇祯是好皇帝的,着重看到的是史书中记载崇祯是多么勤于政务,是多么节俭,为天下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这完全就是一个好皇帝啊!但是在当时的明朝官员来看,崇祯完全就是另外一副模样,因为崇祯道德洁癖,一心要做明君圣主,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插手,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专业的,一旦管出了问题,就直接杀人顶锅,因为崇祯觉得我是皇帝,臣子能为君王而死,那是光荣,杀你用你,身为臣子都应该义无反顾。可是对于大多数大臣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有少数愿意为国战死或者勇斗奸臣被害死,也是为了人臣之道,也想留得身前死后名,但是给皇帝被黑锅死,人死了还要被万世唾骂,这种事谁会愿意去做?孙传庭一生为国奔忙,结果有用的时候怎么都好,一旦将李自成打得只剩一口气就被蒙冤下狱,李自成死灰复燃,又被临时拉出来让干活。因为坐牢时间太长,不了解情况,许下了5000精兵破敌的承诺,到前线发现不对,再请朝廷派兵,崇祯却等着看他笑话,为了让他被自己说的话打脸,居然一个兵不给加派。活活逼死孙传庭,但是因为没见着孙传庭的尸首,居然猜测孙传庭投敌,连追悼会都不给办。崇祯自己让陈新甲去和清军议和,本来谈成了,但是消息走漏,为了保住自己高大上的形象,居然直接杀了陈新甲,搞个死无对证,牢牢的让陈新甲背定黑锅,同时为了向天下证明自己不是议和派,急急忙忙对辽东用兵。一来寒了满朝文武的心,二来强行用兵增加朝廷负担,三来失信于清军,断了以后议和妥协缓口气的路。
说到袁崇焕的事,定了两个罪名,一是杀毛文龙,但是为什么不在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第一时间就治罪?而说他纵敌入关,但是清军入关的地点是袁崇焕的防区么?袁崇焕带喇嘛要求进城,说人家有谋逆之心,这个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么?即使袁崇焕有千般不是,但是毕竟袁崇焕解了北京之围,你觉得袁崇焕有问题可以不用让袁崇焕回老家去种地,但是在袁崇焕立下新功之际,直接杀了,不是泄愤是什么?这个唬得了老百姓,能唬得住满朝文武么?
当然袁崇焕也不仅仅是英雄一个面,实际中的袁崇焕书上说他刚愎,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再看,就TM是一倔驴。他对下级极其好,他手下的将领对他基本都死心塌地,但是对上,除了孙承宗,他谁也看不上。他的所有上级,几乎没有看他不脑袋疼的,包括炸伤努尔哈赤的宁远大捷,也是因为违抗上级命令,袁崇焕才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个位置上。就连赏识他的孙承宗都经常被这刺头气得要死,这样的人在战争年代有用,遇上明君圣主兴许最终得一个高位闲差养老,正常情况下都难有好结局。在之前袁崇焕和崇祯之间还有个叫孙承宗的控制阀,后来这个控制阀没有了,矛盾就越来越严重。而且本就不圆滑的袁崇焕还没当过京官,不是很了解崇祯的作风和为人,祸根早就深种了。
一个作死的英雄遇上一个操蛋的皇帝,这个事在我看来只能这么总结了。
所以就是仅仅读《明史》的话,深究这几个之间的行为和背后的细节与逻辑就能翻出这么一大堆东西,那么单单标题就是黑谁挺谁的言论还值得轻信和站队为之摇旗呐喊么?
我这里只是泛泛的讲了一下崇祯和袁崇焕的关系,目的不是要说谁是谁非,关键是想让大家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读到的都是一个脸谱化的平面人物形象,这个不足以说明一个历史人物的是非对错,要是真想评论,还是要多看书,多了解之后再进行。
会不会像刘邦一样遭受被逼和亲的屈辱?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杜牧对项羽的惋惜。就像杜牧所提出的这个问题一样,很多人都在抱有一种“期待”的态度,希望项羽可以东山再起。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从根源上还要归功于太史公的《史记》。司马迁对项羽的同情,影响了中国历代文人几千年。
然而,让人感到矛盾的是,文人们在同情项羽,贬低刘邦的同时,却又不一而同地怀念着刘邦所建立的那个大汉王朝。
分析“和亲”对于刘邦而言,是他人生中最“屈辱”的事之一。但这仅仅是其中之一,因为刘邦一生所经历的屈辱实在太多了。
一个亭长,最后能够统一天下,所凭借的除了能够识人用人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刘邦懂得“忍”。这是一个可以化屈辱为力量的男人,懂得“忍”是刘邦最大的优点。
或者说,这对于刘邦而言根本就不算屈辱。毕竟政治手段、外交手段都是他赖以生存的方式,以退为进,委曲求全,对于政治家而言也再正常不过,何谈屈辱呢?
不过,这件事如果换了项羽,那他大概率不会这么做。因为项羽只是一个将才,他与政治家还差了很大一截。
“和亲”屈辱么?其实,“和亲”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屈辱得分怎么看。
如果非要把和亲理解为投降的另一种方式,那么这的确是屈辱的。而事实上,和亲只是外交手段的一种。对于“重男轻女”的古人而言,嫁出去一个女儿,换来一段时间的和平,那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嫁给的人还是一个有着显赫身份的人,这真的算是屈辱么?只不过是听上去不好听而已。毕竟,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认为只有打了败仗才会选择和亲。
事实上,不管是军事上的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把这个当做首选的外交手段之一。李世民不也和薛延陀有过联姻么?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李世民可不是失败者。
那么,刘邦的“和亲”就真的屈辱么?要想搞明白这一点就需要知道和亲是怎么促成的。
提出和亲的人并非是匈奴,而是汉朝的大臣刘敬。而刘敬之所以提出和亲一是因为天下初定,此时的汉朝无法以武力压制匈奴。
可刘敬的根本目的却并非只是和亲那么简单,他要的是同化。他要让匈奴的首领流淌大汉皇室的血脉,要以血缘关系牵制匈奴。甚至说,让匈奴人臣服于这种血脉关系之下:
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辨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
我们且不管刘敬的这个设想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成目的,但能够肯定的是,无论是刘邦还是刘敬,都不是抱着“屈服”的态度去和亲的。
他们是要以主动和亲的方式,达到一种文化进攻策略。单纯地看这个初衷,我倒认为“和亲”对刘邦而言并不算屈辱。
项羽的选择对于项羽会不会选择和亲,我给出的大概率是不会和亲。
之所以还有小概率,是因为在楚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和亲。而且这种“和亲”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非常的普遍,起码在很多当时的人看来,并不觉得这件事屈辱。
不过,依照项羽一贯的性格来看,他起码不会在刘邦所处的环境背景下去主动和亲。
不过,我并不觉得项羽不选择和亲仅仅是因为尊严。在我看来,项羽不选择和亲的根本原因是他就不是合格的政治家。
一个“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男人;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又重新搞分封的霸王;一个不顾天下人眼光焚烧阿房宫,杀了楚怀王的人,你让这样一个不懂政治的人,选择外交手段换取和平,实在是不现实。
项羽的格局就在那里,在他的心里只有楚国那块地方,还有他自己所谓的“面子”。他的世界里没有天下,更没有天下人。
没有这些,也就不会让他有长久的政治规划。像刘邦这样,以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去同化一个敌人,化敌为己的大格局,项羽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他的想法只有战争。
毕竟,项羽的武力那是“天下无双”的。曾经的极大劣势之下,都能打出来背水一战的豪迈。是不会在“势均力敌”情况下选择妥协的。
“白登之围”虽然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事实上,白登之围绝非无解之题。
原本在战争的初期胜利的天平是倒向大汉王朝的,否则的话以刘邦的个性也不会贸然出击。
就是因为这个贸然的出击,让刘邦的轻骑部队过早地成了先兵,汉朝的大军在后面没有跟上。这才导致了刘邦被困白登山: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
虽然说刘邦被围,但对于匈奴而言这一仗也不好打。因为匈奴进攻白登山并没有什么斩获,刘邦虽然不能突围,可冒顿单于也攻不上去,从军事角度看这是一次不分胜负的交战。
如果不是因为白登山上粮草殆尽,军士们实在无力支撑,这次作战完全可以演变成一次中心开花的战术。
只要汉朝的援兵到来,在外面给匈奴来一个反包围,到时候为难的就是冒顿了。可历史没有如果,白登山粮草殆尽,突围迫在眉睫。这才有了陈平献策,搞了一次“太太外交”。
单照匈、汉这次的交手情况来看,汉朝虽然有点“丢人”,但也不算真正的输,至于匈奴看似围困了大汉王朝的皇帝很光彩,可他说到底还是没有赢。
就这样的战场情况,如果把刘邦换成项羽,以项羽的勇武那他真的可以做到突围。甚至说是打乱匈奴的军事部署。
到时候,战场形势很有可能发生变化。原本处于优势的匈奴,将陷入援兵的围困当中。而以项羽的锐利兵锋,大破匈奴也未可知。
结语事实上,刘邦的“和亲”并非是被逼的屈辱,而是一种主动的策略。就像刘敬所说的那样,他要的是将来的“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可无战以渐臣也。”
这是一种外交策略,战略格局。这种策略和格局,并不在项羽的认知范畴之内。以项羽的性格是不会采纳这种方式的。
从另一个方面说,当时的匈奴并没有能力把汉朝怎么样。哪怕是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如果不是粮草问题,那冒顿单于也是没辙的。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真的把项羽和刘邦异位,项羽的反击能力是要强于刘邦的。他很有可能做到破袭匈奴,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郑智带什么牌子的手表?
戴的是瑞士顶级钟表品牌瑞驰迈迪RM030系列,他所佩戴的金色款售价大约为50万人民币。
附瑞驰迈迪品牌简介:
瑞士顶级钟表品牌,以革命性的制表技术,研制出最精密的陀飞轮腕表驰名于世,可以带着Richard Mille 的陀飞轮腕表开F1 ,打网球!
在文体明星界拥有众多粉丝,比如美国嘻哈天王JAY-Z,网球天王纳达尔,影星成龙和杨紫琼,牙买加短跑名将布雷克等,同时该品牌也是曼城(官方微博 数据) 俱乐部的官方赞助商,前曼城主帅曼奇尼就曾戴着瑞驰迈迪表指挥比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