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逆战宣传片,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女将?
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有一批女性,她们虽然不是最历害的将军,但她们发挥着巾帼英雄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值得称赞和崇敬。她们是:
△张琴秋,浙江桐乡县石门镇人,1924年入党,早年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博古、杨尚昆是同学,她也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她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曾任“妇女独立团”的团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张琴秋与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贺龙、关向应等二十位红军高级领导人同为西北局委员,她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由于在地方工作,没有授予军街。而陈赓、陈再道、王宏坤、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王新亭、刘华清等这些威名赫赫的共和国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当时都曾是她的部属。《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认定张琴秋是红军唯一的女将领。
△王泉媛(女),江西吉安县敖城镇沪富村人,1934年入党。1934年10月,她与康克清、贺子珍、刘英等30多名女红军参加了长征。1936年红军西路军组建妇女先锋团,王泉媛任团长,全团1300多名女战士。她们一路西征,浴血祁连,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展开血战,打山丹、攻张掖,因寡不敌众,在甘肃临泽不幸被俘。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就是以她为原型拍摄的。后来她趁机逃脱,一路乞讨,回到了家乡,新中国成立后,她当过大队妇女主任,生产队长,养老院院长等。
△王定国,四川省营山县人。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三过雪山草地的艰苦两万五千里长征。曾任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营长。在西路军征战中,浴血河西走廊,被俘后经组织营救脱险。后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负责接收失散的西路军人员。在兰州八办,他与革命家谢觉哉结为革命伴侣。
当然还有贺子珍、邓颖超、康克请、蔡畅、刘英等一批红军女战土,她们都是老一辈革命家,巾帼英雄。
白袍将军陈庆之三千骑兵就敢北伐?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说实话,陈庆之的大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士兵精悍、陈庆之本人才能杰出的原因。那么为什么陈庆之能够大胜但是南宋十几万大军却不敢北伐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陈庆之北伐成功的外部因素:北魏内乱陈庆之北伐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是北魏内乱,并非铁板一块,因此给了陈庆之一个良好的时机。当时北魏发生了什么呢?那就是尔朱荣之乱,又称河阴之变。
当时尔朱荣阴谋谋反,杀掉了胡太后以及三岁的小皇帝,此后尔朱荣害怕朝中大臣不听自己话,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将朝中大臣也杀个精光。因此尔朱荣以祭天的名义召集诸臣,然后进行了一次大屠杀。史书上记载:
“因纵兵乱害,王公卿士皆敛手就戮,死者千三百余人。皇弟、皇兄并亦见害,灵太后、少主其日暴崩。”这一次屠杀,可以说是把北魏的中坚力量杀了个一干二净。上至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下至正居丧在家的黄门郎王遵业兄弟都被杀死。因此面对着陈庆之的大军,自然是无人能够出兵抵抗。后面北魏的北海王元颢投降了萧梁,因此萧梁便以元颢为魏王,命令陈庆之率军7000护送元颢北归,这也就是陈庆之北伐的背景。
可以说此时的北魏,士气低下,内部动荡,战斗力低下,你想想,北魏的王爷都跑到了南梁去借兵,这内部情况可想而知。而此时的尔朱荣也为了国内的事情焦头烂额,无暇顾及陈庆之。而此时说实话,最能打仗的士兵都聚集在尔朱荣的手下。这也为陈庆之北伐提供了一个良好时机。
二、陈庆之北伐成功的内部因素:士兵精锐要打胜仗,有一支精锐的军队很重要。陈庆之的军队被称为“白袍军”,被称赞为:“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一支精锐的士兵有多重要呢?我们可以参考张辽、甘宁几百骑兵就可以纵横驰骋一事,这些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兵才是最大依靠。那么为什么陈庆之的“白袍军”如此厉害呢?
在史书上有如此一段记载:
“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也就是说陈庆之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有了封赏从来不是自己用,而是要分给身边人,因此身边人对他都十分敬佩,常常想着要报效陈庆之。说白了就是陈庆之愿意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因此获得了士兵们的尊重。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白袍军中当时对于陈庆之的感情。另有记载:
“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也就是说,陈庆之在军旅作风之中是属于李广那样的将军,爱兵如子,不惜奢侈并且善于安抚军队,因此军队在陈庆之的手下是非常愿意帮助陈庆之效力的,这也保证了白袍军的军队战斗力和凝聚力。
另外,白袍军很有可能是一支由同乡聚集起来的军队。我们看陈庆之的籍贯是义兴国山人。在《梁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
“一鼓悉使登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你看,在白袍军中奋勇争先的两个士兵,一个是东阳人,一个是义兴人。义兴就不说了,是陈庆之的老家,东阳则是在义兴附近,属于那种邻居关系。因此很可能陈庆之的军队是由一支东阳、义兴等地的壮士组成的军队。你想想,一支军队之中人人沾亲带故,死一人就会激起所有士兵的愤慨,具体可参照曾国藩的“湘军”,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白袍军在同仇敌忾下的战斗力。
因此一支军队,长官不贪财,将所有钱财都给士兵,士兵们与长官之间又存在着同乡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以及凝聚力,正是在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的帮助下,陈庆之才得以取得如此大胜。
三、陈庆之北伐的重要因素:元颢陈庆之北伐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地盘,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去杀伤敌人给敌人以震撼并且拥立元颢为帝。因此陈庆之手中有两个王牌:元颢以及游击战术。
先说元颢吧,尔朱荣杀害帝王,杀害大臣,可以说在北魏一代尽失人心。这个时候作为宗师的元颢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一个可以打着为北魏皇帝报仇的正义继承人。可以说在陈庆之北伐中,我们不能忽略元颢的作用。
然后我们可见,元颢此人并非是傀儡型的人物,相反他与南梁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因此元颢必然是有着自己的实力和班底的。
例如说我们可见以下记载:
“"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今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可见元颢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因此才能和陈庆之讨价还价而不是一昧地畏畏缩缩。因此陈庆之手下的兵力或许不是七千人如此之少,而是要加上元颢的军队,毕竟陈庆之军队一路上多有死伤,因此必然是有元颢的部队不断补充,才能始终维持在七千人左右的编制。
另外元颢在最有力的一点在哪里?元颢不在,仅仅有陈庆之的话,这是一场对外战争,是南梁对于北魏的侵略,因此势必激起北魏人的愤慨;但是元颢在,这场战斗就变成了北魏皇室的一场内斗,而且还是正义的北魏皇室针对丑恶的尔朱荣的一场战斗,因此元颢的作用可见一斑。
四、陈庆之北伐的重要因素:个人才能说实话,陈庆之确实是一员不出世的名将。俗话说得好,“北人善马,南人善舟”。但是陈庆之在骑兵、攻城、野战等方面都显现出了自己的才能。
例如说你看这一场战斗:
“城四面萦水,守备严固。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面对着四面都是水的城池而且防守严密,你怎么办?陈庆之就有办法,浮水筑垒,然后成功攻破了城池。这等应变能力绝对算得上是名将水准了吧。
你再看这一场战斗:
“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骑三千背城逆战,大破之。”“背城逆战”,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想陈庆之肯定下了命令就是人人死战,敢逃跑者杀无赦,面对着背面是高高的城墙无路可退,前面是北魏军队是世仇,士兵们肯定人人效命死战。这一战法类似于韩信的背水一战,可见陈庆之的才能。
另外,陈庆之很擅长打秋风。我们都知道陈庆之率军北伐,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孤军深入的境地,面对这种情况,陈庆之就很擅长从敌人身上获取补给了。我们看陈庆之打秋风的能力:
“获租车七千八百辆”“收荥阳储实,牛马谷帛不可胜计。”因此可见陈庆之通过劫掠敌人,很好地解决了自身粮草问题。因此陈庆之也是很有能耐的。最后北朝实在是打不过陈庆之,只能通过山洪的办法全歼了陈庆之的白袍军,最终陈庆之化妆成和尚回到了南梁。留下了自己的光辉战绩:
“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另外,陈庆之在南梁的上司们并没有干涉陈庆之的战事,不像岳飞还要面对宋高宗和秦桧的掣肘,以至于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陈庆之的战绩是处于一种特殊情况下的胜利,这种胜利是不能复制的。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女子是谁?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女子非“李清照”莫属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这“千古第一才女”。她书、画信手拈来,诗词更是精通。这一切也许都跟她的家庭背景有很大一部分关系。李清照出生在豪门大户,一出生便是富家子弟,其父亲也是文人雅士,从小给李清照灌输知识。
作为一名大家闺秀,李清照必须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能像大多数女孩子家一样,但她所接触的事物都是大城市的,眼界当然也搞,了解和观赏到的东西都是“高大上”一些的,这些都陶冶了她的情操,增强了她的才识,在她长大后的创作当中,都有流露出都市风气、高等门户等样子。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伟大且少有的巾帼词人李清照。天时:李清照出生在一个诗词正兴盛的时代,当时的宋代词人是非常受到尊崇的,这也就是天时;
地利:李清照出生在了一个书香家庭,家庭带给她的独特优势,为她以后成为词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和:李清照的父亲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在父亲的熏陶及带领之下,再加上李清照对诗词的热爱及兴趣,成就了“千古第一才女”。
1李清照经典诗词必背
1.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李清照唯美诗词精选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3.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4.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5.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为什么金史对韩世忠刘琦吴阶等将领对金战绩赞不绝口?
首先我们看看金史是谁写的。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他是这三部史书的主编官。脱脱是元朝的丞相,在位时对元朝贡献很大。
说实话,作为第三方的史官,应该是持客观的态度写历史的,但也不排除存在着对某些人物认识上的偏颇。
《金史》是脱脱所修,估计也是比较公平,客观的编撰的。那么,在金史书中,为什么对韩世忠、刘琦、吴阶等南宋名将大加赞赏,而对岳飞却很少称赞呢?
我们先看看韩世忠、刘琦、吴阶的战绩吧。
韩世忠最高做到过枢密使,而岳飞最高做到过副枢密使,也就是说韩世忠官职比岳飞高。韩世忠最好战绩就是带领八千士兵,在黄天荡堵截金兀术的十万金兵。
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长江天险,攻破了建康(今江苏南京)等重要城镇,一路烧杀抢掠,心满意足了就往回返。
韩世忠驻守于松江、江湾、海口一带,听到金兵撤退的消息,韩世忠立即分兵把守要地,准备瓮中捉鳖,金兀术行走到黄天荡这个地方,果然被韩世忠撵着打,八千人宋朝军队,打的金兀术十万大军满地找牙。
还多亏金兀术久经沙场临阵不乱,他一夜之间命令士兵清理好河道,准备好船只等物品,趁着风起,坐船连夜逃了出去。
韩世忠虽然刚开始打的顺风顺水,毕竟人太少,后续没有跟上,没有巩固取得的战绩,被金兀术乘机逃跑了。
但是,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大战黄天荡的故事,迅速传遍了江南,大大鼓励了南宋抗金士气,这有历史上决定性的意义。脱脱对这段历史十分熟悉,所以对韩世忠的战绩称赞不已。
那么,刘琦的战绩又是怎样呢?
刘琦,建炎四年,为泾原经略使兼知渭州(甘肃平凉市),和中兴四将之一的张浚在富平(属陕西)与金兵会战,立有战功。后至临安领宿卫亲军。
绍兴十年,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东京副留守,与顺昌(安徽阜阳市)知府陈规守城抗金,以少胜多,破金兀术拐子马,史称“顺昌大捷”。
次年援淮西,与张浚、杨沂中破敌于柘皋(安徽巢湖市北)。历史上对南宋中兴四将有不同的看法,其实刘琦有资格入选,但中兴四将没有刘琦的名字。(南宋中兴四将是: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
可以说,刘琦并不比中兴四将,除韩世忠之外的三个人战绩差,他的“顺昌大捷”也是以少胜多的范例。
接下来看看吴阶的战绩吧。
吴阶,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宋时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
年未满二十岁参加德顺军,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 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阶一生和金兵作战的时间至少有十年(从建炎四年到绍兴九年去世)。而岳飞和金兵作战的时间顶多三年(建炎四年和绍兴十年这两次战争)。
吴阶一生抵抗的都是金国的正规军,岳飞直接和金兵对抗的大规模战役只有郾城和颖昌两次。
真实的历史,吴阶和刘琦抗金的战绩并不比岳飞差,但在民间的口碑却不如岳飞名气高。
这是因为,为岳飞写传的不是别人,正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岳飞的孙子在岳飞死后十年为他爷爷做的传。之所以在民间岳飞名气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他的孙子岳珂。
真实历史岳飞也不是什么百战百胜,如《金史.王伯龙传》中就记载“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史书上动不动就说岳家军杀敌“数千数万”,甚至“以五百骑兵破金兵十万”,其实岳家军在大部分战斗中所歼灭的敌人,并不是真正的女真人,而只是张邦昌“伪齐”政权的“伪军”,以及被金兵抓壮丁用来当“炮灰”的老百姓。
脱脱知道内情,所以在金史书中,对岳飞的战绩很少称赞。反而对韩世忠、刘琦、吴阶大加赞扬。当然历史真相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肯定会水落石出的。
(我是秉烛读春秋,欢迎留言,点赞加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