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经典杀招,采用欧洲步突破上篮并轻松得手?
谢邀。
首节比赛哈登展现出了出色的竞技状态。
第二局哈登面对尼克斯三人包加完成欧洲步上篮,是对场上形势大局观和对能力自信的体现。
欧洲步是篮球中带球上篮时用的一种过人技巧,
因为这种技巧最大的亮点就在上篮时的步伐,
左右晃动幅度大,
容易让防守者无法判断行进方向,
导致防守者失去防守位置。
完成欧洲步的难度在于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
人球结合要好,球跟着上半身走,
在变向时又要跟着上半身完成大幅变向,
人球结合不好变向容易丢球。哈登对于欧洲步上篮运用的出神入化,也是哈登常规赛得分武器手段之一。
让我们期待哈登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更加出色,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篮球盛宴。
为什么说高欢与宇文泰是一生的宿敌?
高欢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高家建立的北齐政权实在太过奇葩,吸引了当世人的注意,所以留下的资料比较多。
与之相比,宇文泰显得很低调。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他的名字,其实他是南北朝混乱时期和高欢齐名的一个霸主,可谓一时瑜亮,绝代双骄。
他们本来都是北魏的将领,后来北魏皇室势弱(拓跋家族,汉姓为元),在他们的操纵下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
东魏的皇帝是魏孝静帝元善见,实际上掌握政权的是高欢,定都邺(今河北邯郸南)、陪都洛阳;西魏的皇帝是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即魏文昭帝,掌握政权的则是宇文泰,定都长安(今西安)。
高欢和宇文泰有一个相同点,他们活着的时候都只是权臣而没有称帝,死后才得到追封。
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迫使元善见禅位,东魏结束,北齐建立;557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逼迫元宝炬的儿子元廓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西魏结束,北周建立,几个月后宇文觉就被宇文护害死了。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统治区域主要在北方。
高欢和宇文泰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立的立场,真的能称为“一生宿敌”,两人交手多次,小战不断,大战主要有五次:
东、西魏的第一次大战:小关之战前面说过了,高欢和宇文泰本来是同事,他们之间的战争发生在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
高欢势力强大,有统一东、西魏的志向;宇文泰初期被动防守。
公元535年,高欢派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大都督窦泰、秦州刺史韩轨等进攻潼关。
不料宇文泰在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屯兵,挡在路上严阵以待。司马子如等人估摸着打不过,只好回军,又从河东出兵,夜袭华州(今陕西大荔),结果又被华州刺史王罴给打回去了。
537年正月,高欢又来了。兵分三路:司徒高敖曹领兵攻上洛(今商州);大都督窦泰攻潼关;自己则大张旗鼓的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屯兵,黄河上架设三座浮桥,意图渡河攻打西魏。
此时宇文泰在广阳(今陕西临潼北)屯兵,他分析之后认为高欢渡河只是在迷惑西魏军,真正的杀招则是窦泰所领进攻潼关的西路军,于是表面上准备从临潼退兵去抵御高欢的大军,实际上带着精锐部队飞速跑去潼关打窦泰。
双方在小关(今陕西潼关东)相遇,窦泰万万想不到宇文泰会出现在这里,你们不是要去打高欢吗?只能说兵不厌诈,窦泰仓促之下应战,兵败自杀,数万人被俘虏。
此时高欢还没渡过黄河呢,闻知此事差点气死,但救援不及,只好撤军,同时下令高敖曹也退。
总结:此战宇文泰用兵灵活,集中兵力主攻一路,以几千人击溃了几万人,西魏大胜。
东、西魏的第二次大战:沙苑之战回去休整之后,不服输的高欢再次出发。
537年10月,高欢令高敖曹率兵3万出兵河南,自己亲率20万大军自壶口(今山西吉县西)经蒲津(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过洛水,进屯许原(今陕西大荔南)西,兵锋直接长安(今西安)。
宇文泰认为不能让战火烧到自家门口,率轻骑主动迎敌。到了沙苑地区(今陕西大荔南),与东魏军仅距60里。经过考虑,宇文泰决定在沙苑以东10里的渭曲设伏,那里芦苇深深,土地泥泞。
第二天,东魏军果然进入了伏击区,欺负西魏军人少,也不讲究什么阵型,嗷嗷叫着就冲过去了,他们远道而来本就疲惫,而西魏军早就在此等待,精神饱满,加上埋伏设得好,以铁骑横击东魏主力,将东魏大军截为两段各自袭杀,斩首6千,临阵降者2万人!
残军退至黄河沿岸,西魏军穷追不舍,又杀了许多。高欢逃得飞快,连夜骑着骆驼跑到黄河西岸,总算是保住了一条小命。
总结:此战宇文泰投入兵力不足1万,高欢20万;利用地形之便,西魏军杀敌1万,俘虏7万,后来释放了5万。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如果是大一统的朝代,肯定会被史学家大书特书。
东、西魏的第三次大战:河桥混战538年,高欢派大将侯景重新夺回洛阳金墉城(此前被宇文泰所占),宇文泰闻讯后率军驰援,临阵斩杀了高欢的大将莫多娄贷文,侯景早知宇文泰威名,听到他来赶紧跑了,跑到河桥依仗地利与西魏军大战。
混战之中宇文泰战马中箭,把他甩下来了,差点丢了性命,幸得李穆所救,后来还是打败了侯景大军。
高欢派高敖曹前去支援,也没打过,高敖曹逃往河阳南城。守城的将领是高欢的堂侄高永乐,和高敖曹素有过节,竟然不开门让他进来!高敖曹遂被西魏军斩首。
宇文泰大喜,奖励斩去高敖曹头颅的士兵绢万段,但西魏太穷了,不是一次性付清,一年给一点,直到西魏、北周都灭亡了还没给完。
不过西魏军虽有局部的胜利,人太少,最终还是败了。
高欢就算胜利了也不怎么高兴,高敖曹之死对他的打击挺大的。
总结:此战东魏夺回了洛阳,西魏虽然损兵折将,但并未伤及要害,后来又反攻了回去。
东、西魏的第四次大战:邙山之战543年,邙山大战拉开序幕。
史上公认这是由于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投降西魏引起的。高仲密降西魏表面上的原因是不满高欢任他为北豫州刺史(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实际上是因为高欢的儿子高澄想要非礼高仲密的妻子。
我在前线为你家拼死拼活,我兄弟还战死了,你竟然想强占我老婆?是个男人都不能忍!高仲密很火大,一到任上就投降了西魏,致使东魏的战略要地虎牢关(就在汜水镇)落入西魏之手。
高仲密投降,宇文泰很开心,亲率大军过来接应,顺便打一打高欢,以前都是东魏先打西魏,这次总算轮到西魏先打东魏。
大军到了洛阳,包围了河桥南城,趁夜登邙山突袭高欢。双方展开大战,西魏军战败,高欢派大将彭乐追击宇文泰。然后在正经的战场上发生了很搞笑的一幕:
宇文泰:“你追我干嘛呀?今天你要是杀了我,那你明天就没用了,肯定会被高欢杀掉!这样吧,我把金银财宝丢下,你拿着回去复命吧!”
彭乐:“大兄弟,你说的好有道理呀!行,就这么干,你快跑吧!”
他真的拿着金银财宝回去复命,高欢气得跳脚,差点把他给杀了!由此事也可以看出高欢是真的不得人心,否则彭乐也不会被蛊惑。
第二天双方再次大战,高欢大败,步兵全被俘虏。但由于西魏赵贵等五个将领的手下军队败退,西魏又败了,宇文泰逃跑。
按理说此时正是彻底追消灭宇文泰的好时候,但东魏军虽然胜利了,打这么久也累了,志气衰竭,不敢再战,只得任他逃了。
这里有件有趣的事情。
宇文泰手下有个名叫王思政的大将,是东汉司徒王允的后代,此时镇守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得知西魏败了东魏打来,不但不逃,还让人大开城门,自己潇潇洒洒的解衣躺在城楼上谈笑风生,竟然把东魏军给吓跑了!
这应该算是另一个版本的空城计吧。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小说家言,这个可是真记在正史上的。
总结:此战西魏元气大伤,宇文泰辛辛苦苦建立的六军损失殆尽;东魏也损失惨重,无力再征。双方两败俱伤,平静了几年。
东、西魏的第五次大战:玉壁之战546年9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意图拔除西魏在汾水下游的势力。
当时镇守玉壁的是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乃是用兵奇才,宇文泰令他严守城池。东魏攻了50多天,死了7万人,硬是没打下来。
高欢因此忧愤成疾,第二年正月发病而死。这可把宇文泰高兴坏了,宿敌已去,此后东魏再也没人是自己对手了。
最终,高家建立的北齐亡于宇文家建立的北周,而宇文家被杨坚取代,隋朝建立,乱世结束。
【结语】
通过以上五次大战我们会发现,宇文泰就是高欢的克星,开局虽处于弱势,但他审时度势,善用智谋,挡住了高欢的多次进攻,打得东魏由强转弱、西魏由弱转强,堪称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总之,高欢和宇文泰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即能顺应潮流,又能逆流而上。他们是乱世中的风云人物,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业余爱好者怎样练出一手神准三分?
练肱三头,等到力量上去了再投三分,不要着急,如果你的力量不够还硬要投三分的话你的投篮动作会变形的,时间长了动作可能就很难改了。
为什么历史上李渊赦免了王世充却杀了窦建德?
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被自己征服的对手,李渊父子向来不会手下留情;唯一的区别,也许仅在于方式的不同而已,王世充、窦建德就是两大经典样板。
王、窦二人,是在新、旧唐书中共用一篇列传的两大枭雄,然而他们的人设却完全是两个极端——前者其实就是隋末的“安禄山”,后者则是农民起义者的最佳代言人。对于这两类势力,李唐王朝都不会容忍。
咱们先简单看一下王世充。
看看他的出身、性格、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为啥会说他像安禄山:
王世充祖上是西域胡人,在南北朝那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迁居中原,并且成功进入了那时的官僚体系中。与不学无术的安禄山相比,王世充全面系统的学习了中原文明先进的知识,在兵法、占卜、天文历法方面尤为精通。
不过,王世充能够接近更高的权力,同样是依靠巧言令色、溜须拍马等技能。他利用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精通,投机钻营、徇私舞弊,面对质疑时总能成功地文过饰非、颠倒黑白;隋炀帝即位后,担任江都丞的王世充发挥自己善于揣摩心思、阿谀奉承的本领,通过一系列刻意表现,成功地获取了对方的宠信,并且被委以在洛阳附近平叛的重任。
与安禄山一样,王世充虽为朝廷大员,却早已心怀不轨。他趁着经常率军打仗的机会,费尽心思结交豪杰、收买人心,甚至对那些犯罪的亡命之徒也刻意拉拢,慢慢地在身边聚齐了一群心腹死党;在平叛时,他从不将功劳据为己有,总是大度地归到部下们头上,战利品也悉数分给麾下将士,连普通士兵也不落下,以此逐渐培养起效忠于自己的私兵。
这些特点,与后来的安禄山几乎一模一样,笔者极度怀疑安禄山就是学习了他的“好榜样”。
对于君臣关系的定位,王世充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同样很眼熟:在与李密的长期对峙中,他输多胜少,但越王杨侗(即后来的隋朝末帝皇泰主)对其全力支持,持续不断地给他调兵遣将、加送物资;
然而,最终的回馈却是背叛——在杨侗成功招降了李密、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王世充悍然发动政变,首先攫取了洛阳的控制权,随后更是缢杀了杨侗、自立为帝。
可以这么说:在隋末一众割据诸侯中,王世充最为卑劣,他身为隋臣、备受重用,却杀害了并无罪过的皇泰主杨侗,其性质甚至远远超过诛暴君的宇文化及。
对于这种势力,与隋朝皇室同出一脉、以正统自居的李唐自然不会手软。因此,在拿下洛阳城后,李世民一反之前搜集人才的惯例,罕见地在这里开展了大规模处决行动,“世充之党罪尤大者”一共十多位文武大臣被处死,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单雄信。他的目的,一是为了顺应人心、安抚隋朝老臣;二是杀鸡儆猴、警戒那些忤逆君臣规则之人。
至于王世充本人,自然更是罪无可恕。在被押到长安后,面对数落自己罪行的李渊,王世充自己也承认:“计臣之罪,诚不容诛”;然而,当初为了以最小代价拿下坚固的洛阳城,李世民曾许诺饶其不死。
为了保护儿子的信用与形象,李渊饶了王世充一命,将其全家发配蜀地。然而,还没等他们动身,王世充就被“仇人”——定州刺史独孤修刺杀而死,他的儿子、兄弟也因“试图叛乱”之罪,死在了前往蜀地的途中。
这种“奇妙”的结果,你懂的。
下面重点聊聊窦建德——这个在隋末乱世中虽然失败、但仍值得尊敬的领袖。
隋末乱局中,虽然最终获胜的是以李渊为代表的原有统治群体,但起事的主体,其实是那些被暴政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老百姓,而他们的最佳代言人,就是河北地区的窦建德:这位领袖身上,体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这一群体的所有优秀特质,但却遗憾地无法应对残酷、无情的政治博杀。
窦建德是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出自普通的农家,自小就有情有义、胆色过人。曾经有位穷苦的乡亲无力安葬死去的父母,窦建德获悉后一声叹息,其后竭尽全力帮其料理后事,全程自担费用;
同时窦建德还有勇有谋、本领高强。曾有一波强盗来袭,他堵在门口接连击杀三人,随后更是设计孤身冲入墙外的贼群、将对方杀得落花流水。
为人仗义,胆色过人,本领高强,窦建德像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是无数穷困人在面临绝境时的唯一希望。因此,他逐渐名声大噪,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其父亲去世后,慕名前来送丧的群众多达数千。
隋炀帝的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窦建德被征召参军远征高句丽,并且因勇猛而担任了小帅、统领二百人。他就像那个时代无数百姓一样,在农、战两个方面为隋王朝燃烧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随着大乱的来临,窦建德也半主动、半被迫的走到了统治者的对立面。在自然灾害、战乱肆虐之际,他曾尽自己全力救济老百姓。为了帮助被迫逃避兵役的府兵孙安祖,他鼓励对方占领高鸡泊,在乱世中安身立命、寻找机会,充分体现出了对局势的判断。
随后,由于各股义军均不骚扰窦建德的家乡,使他引起了官府的怀疑。随着全家老乡被朝廷不问青红皂白的诛杀殆尽,窦建德也正式走上了反叛隋王朝的道路。
落草为“寇”的窦建德,很快凭借自己过人的综合素质,成长为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首先,他仍保持自己的“侠义”本色,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通过战争得来的财物悉数分给他人,还经常赈济孤苦无依的穷人,由此深得民心;
其次,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面对强大的朝廷平乱军队,他曾与另一位首领高士达设下双簧计,成功迷惑了官兵、获得了大胜,威望日渐提升;
其三,眼光过人、胸有韬略。面对实力更强大的朝廷军队,窦建德准确地预测了战局的发展,并做好了准备,成功地避过了毁灭性的打击、并趁势成功崛起,成了一方领袖。同时,与其他肆意杀害隋朝官吏、士族的起义军不同,窦建德对这些既得利益者以礼相待,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让自己的势力发展再无阻碍。
在窦建德的领导下,这支队伍英勇善战、获取了广泛的民心,迅速地在河北地区崛起。公元617年,夏国正式建立,窦建德走到了人生的全新阶段。
在新的时期,以农民出身的窦建德也与时俱进,展现出了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第一,他善于抢占道德制高点。比如当弑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到达河北后,窦建德慷慨激昂发表演讲:“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也就是说,虽然自己走上了反叛之路,但那也是被隋炀帝给逼的,自己仍心怀忠义、自认为是隋朝臣子。如今,面对大逆不道的弑君者,自己有义务上报君仇、下泄民愤。
窦建德的表态,成功让自己占据了舆论与心理优势,也博取了那些对隋朝心存同情的人们的支持。于是夏军连战连捷,全歼了这股乱军,并且将乱臣贼子宇文化及等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第二,他对于那些忠义之人极尽优待。窦建德俘虏了唐朝大将李世勣后,出于对其品格、能力的爱惜,毫无戒心地对其委以重任。后来当对方逃回长安,窦建德不仅毫不介意,甚至深深赞赏其忠于君上的品格,其后还继续对落在自己手中的唐朝同安长公主、淮安郡王李神通(李渊的堂弟)以礼相待,可谓一名谦谦君子。
第三,虽然成为一方自主,仍保持着淳朴本色。在成为夏王之后,窦建德仍保持着农民起义领袖本色,不仅自己生活简朴,连妻妾也毫无优待;仍旧与部下同甘共苦,每次获得到的财物,全部分发给有功将士、自己分毫不取。
在那个乱世中,综合具备了以上品格的窦建德就像一股清流,吸引了河北军民的拥戴,也让他成了当时极为强盛的一股势力。
然而,在随后于李唐政权的正面交锋中,窦建德的优点却成了弱点,导致自己一败涂地。
起先,当李世民猛攻王世充政权的洛阳城时,窦建德听取部下刘斌的意见,采取了名义上援郑(王世充政权的名字)、实际上寻机一举吞并两强的战略。但在随后的战术层面,他却犯下了致命错误
在率领30万大军南下后,曾有谋士建议“围魏救赵”,即乘虚攻取唐朝的河东,既能躲避李世民的锋芒,又能攻敌必救、让对方疲于奔命。
以我们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这一主张是极为阴损且英明的,然而窦建德却没能听取。他给出的理由是:“郑朝暮待吾来,既许之,岂可见难而退,且示天下不信”,即:身处危难之中的王世充对自己翘首以盼,自己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前去救援,怎么能失信于人?
最终,执着于诺言、义气的的窦建德,在虎牢关外完败给了年轻的贵族后代李世民;在被生擒押送到长安后,被李渊下令当街斩首,年仅49岁。
纵观窦建德的一生,不禁让人心生同情。作为一个北方农民,他朴实、勤劳、仗义、勇敢、信守承诺,身上闪现着古代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美德。虽然想尽力做个安分守己的好人,但却在封建王朝的暴政下被逼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然而,即使如此,他仍信守封建君臣之道,歌颂、嘉奖那些忠君者,反感、惩罚那些背叛者;同时,虽然通过起义身居王侯、掌握了一方大权,但他仍坚守着身上的优良品质,对比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领袖,显得极为难得。
然而,在残酷无情、尔虞我诈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中,过于执着于信义、承诺,往往会深受其害,必须要视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谋略与权变。窦建德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的淳朴品质却成了自己的束缚,导致他完败给了关陇集团的代言人李渊。
更可惜的是,窦建德的出身与品质让他深受河北百姓的爱戴,但对于李唐政权统治者而言无疑是个巨大威胁。对于任何封建统治者而言,都不会允许民间涌现出深受百姓拥护的异类,这就是历朝历代均严厉打击“侠”的原因。
李渊错就错在,他应该以更加腹黑的方式、而非简单粗暴地诛杀窦建德。后来,窦建德余部以“夏王得淮安王,遇以客礼,唐得夏王即杀之”为由(淮安王即李神通),指责李渊忘恩负义,由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唐起义,一度危及了李唐对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的统治。这也在侧面证实了窦建德的巨大影响力。
比特犬和蜜獾PK一下会怎么样?
2022年7月15日,英国南约克郡罗瑟勒姆市发生了一件惨案,一对夫妻在傍晚回家时遭到了自家养的两只比特犬的围攻,妻子被比特犬咬断了大动脉,失血过多而死,丈夫在于比特犬搏斗时,身上多处咬伤,面部毁容。
这已经不是比特犬第一次伤人了,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多起比特犬伤人事件发生,正是因为如此比特犬被许多国家列入禁养犬种之中。当然,这倒也符合比特犬的“狗设”,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为战斗而生的犬种,而且作为一种狗,它摒弃了“忠诚”这个狗基本的优点,变的凶残,六亲不认。
而蜜獾是非洲大草原上知名度最高的动物之一,这是因为它们体型不大,但却是世界上胆子最大的动物,在它们的眼中就没有“害怕”二字,从这个角度看,蜜獾和比特犬还真是有些相似之处。那么,这两种无畏的动物PK一下,谁更强悍一些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犬界战神”比特犬比特犬如今的学名为Pit Bull,是多种斗牛犬的统称,不过它曾经的学名是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也就是美国比特斗牛梗,它是由斯塔福犬和斗牛犬培育而来的,这两种犬共同的特点就是肌肉发达、战斗欲望爆表,所以作为它们杂交的后代,比特犬自然是继承了亲一代的优点。
比特犬之所以被称为犬界战神,并不是它真的在犬界就无敌,事实上就算是藏獒也能吊打比特犬,而是因为它的具备的一些特性。
第一就是比特犬太好战了,不管对方强大与否,它都会冲上去较量一番,第二是比特犬在战斗时睾丸激素的分泌会持续在高位上,这让比特犬可以无惧战斗时的疼痛(暂时忽略),第三是比特犬的耐力特别强,它们可以连续战斗半个小时。
正是因为这三个特性,让比特犬在相近体型的狗中几乎是没有敌手的。但是一旦遇到大型的猛犬,它就变这样了:
“平头哥”蜜獾蜜獾是鼬科蜜獾属下的物种,虽然它的主要分布区在非洲,但是它并非非洲独有的动物,在西亚和南亚的部分地区也有蜜獾的自然分布。不过,能够在猛兽横行的非洲大草原上称“哥”,蜜獾也是有着独到之处的。
首先,蜜獾的体长不足1米,体重不足10公斤,如此小巧的身体,竟然不畏惧任何的大型动物,包括花豹、成群的鬣狗以及狮子,正是无所畏惧的精神,让它成为了世界上胆子最大的动物。
其次,蜜獾本身的毛发非常的紧密且坚硬,能够有效地防御蜂类的螫针,所以它们总是能够顶着一群蜂的攻击偷吃蜂蜜,而且蜜獾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蛇毒的能力。
网上许多文章将蜜獾描述成为“可以免疫一切蛇毒”的存在,显然是不严谨的,因为蜜獾只是能够免疫大部分的神经毒素以一小部分的血循毒素,其他的毒素它是没有免疫能力的,再加上它的皮糙肉厚,蛇即使咬中它,注射的毒液量也比较的有限,所以,它只是能免疫部分蛇毒而已,不过,这也已经非常的强大了。
最后就是蜜獾并非不要命的愣头青,根据研究表明,蜜獾其实会主动的分辨大型食肉动物的气味,从而主动的规避的,只是在狭路相逢时,它们不得不拼死一搏,因为比速度,就算鬣狗都能秒杀它,比体型它更不是个,所以它只能靠着不要命的打法,让其他食肉动物放弃对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蜜獾一种比较聪明的生存策略。
而且蜜獾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实力,它们有着长约2.5厘米的尖利的爪子以及2厘米左右的利齿,身体也非常的灵活,再加上皮肉分离的身体结构以及它们类似于凹透镜的眼睛看动物要比实际小很多,能让它们在战斗中,游刃有余,并且即使打不过,它们肛门的臭腺也会分泌臭液,让敌人的食欲荡然无存。
比特犬和蜜獾谁更厉害?在食肉动物之间的对决中,往往体型决定了胜负,从体型上看,比特犬的平均体重在25公斤左右,而蜜獾的平均体重不足10公斤,所以蜜獾要吃亏很多。但是,尽管这样,它们之间的对决最多也是五五开,甚至蜜獾要占一些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第一:战斗技巧。虽然比特犬好斗,但是它毕竟是狗的一种,而蜜獾是一种纯正的野生动物,这就使得蜜獾的野性是比特犬没法比的,而野性的主要体现之一就是战斗技巧,比特犬整天面对的是同类的斗犬,它们的战斗方式很简单,冲上去咬住不放松。
而蜜獾就不同了,它们整天面对的都是比比特犬还大的食肉动物,有时候甚至自己要面对3头以上的大型食肉动物,而在面对这些动物时,蜜獾是不容易被击杀的,举个例子,在南美的保护区内,一头花豹以受伤的代价花费了接近1个小时才将蜜獾杀死。
换成比特犬这种愣头青,它甚至很难攻击到灵活的蜜獾,反而会被蜜獾的利爪和尖牙不断地在身上造成伤口。
第二:防御。比特犬与蜜獾身上都几乎被毛发覆盖,但是它们的毛发可大不相同,比特犬的毛发虽然比较密,但是相对较短,也很柔软,这种毛发在爪子和牙齿面前是没有防御能力可言的,但是蜜獾就不一样了,它们的毛发非常的粗糙且坚硬,是天然的“铠甲”,这样比特犬上去咬一口甚至还会扎嘴,最关键的是蜜獾皮肉分离的能力即使被比特犬咬住,它也能灵活的避开要害部位。
除此之外,蜜獾还有一个防御神器-臭腺,这是所有鼬科动物都具备的一个器官,作用就是打不过就释放臭气,让对方失去攻击的欲望,而狗本身就是一种嗅觉极其灵敏的动物,蜜獾释放的臭气会被比特犬灵敏的捕捉到,这样即使被咬住了,也能脱身。
被黑背胡狼追赶都不需要回头的蜜獾写在最后从表面上看,比特犬好战而且体型明显的比蜜獾大,如果PK一下的话,肯定是比特犬占优势。但是不要忽略了两个因素“野性的差异”以及“二者面对的对手”,如果一只比特犬都能打过蜜獾的话,蜜獾在非洲大草原上基本上可以灭绝了。
因此,比特犬最多能与蜜獾五五开,甚至不会是蜜獾的对手,你认为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