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显示西北孤刀,封神榜中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只要纣王不去女娲宫进香,成汤江山就不会亡,这个说法太天真。
纣王七年的三月十五日,女娲圣诞。在纣王根本没听说过这个神祗的情况下,朝中宰相、三朝老臣商容商老大人坚请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并说道如果祭祀女娲福神,可保国泰民安、国祚绵长。
纣王轻万乘而往祀,却得到了一个正好相反的、极具讽刺性的结果:
因为题诗亵渎女娲而被报复,竟至于断送了商朝六百余年国祚。
追根溯源,似乎一切都怪商容这个老头子。
若非他怂恿,纣王就不会去进香;不去进香,就不会题诗;不题诗,女娲就不会生气;不生气,就不会派出轩辕坟三妖;妲己等若不倒行逆施,成汤大厦就不会这么快倾毁……
事实真的如此吗?
非也。
正如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纣王也是一样,女娲宫他去,或者不去,江山都保不住,该来的总会要来。
女娲曾经望气,结果是“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可见就算一直相安无事,江湖庙堂也没有那么多幺娥子,纣王也最多再蹦哒28年而已。
然后,其实女娲早已经在帝国的北海开始了运作。
其时天下一共800镇诸侯,而北海便反了七十二路,占比9/100。
不反则已,一反便是接近1/10的势力,对一个大一统王朝而言,这已经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大事了。
扫平北海没两天,又反了东海平灵王。
把一个好好的国之柱石,愣给用成了救火队员。
最后,纣王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弱点。
《史记·殷本纪》载其:
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他身体素质棒,人又顶呱呱的聪明,精力充沛,荷尔蒙旺盛。
他对于是非善恶、过错休咎,都分辨得很清楚;但是,心里明白,却并不愿意改正,而是往往藉由高谈阔论、强词夺理来敷衍和掩饰。
同时他又自负才智,觉得全天下都难以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这就不好办了,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事必躬亲、凡事过问,上位者这样,容易给下属强大的压力,说句不好听的,除了添乱没有别的作用。
在做抉择时,容易刚愎自用、意气用事,从而走进人生的死胡同。
这其实已经符合一个庸君的条件。
然而庸君到昏君仍有不小的距离,昏的危害比庸更大。他喜欢声色犬马,追逐美色,这就彻底没治了,这个爱好彻底将他推进了昏君的行列。
《封神》中的纣王,与史书所载之人差不多。
朝中唯一能制约、敢制约他的闻太师北征后,他开始宠信费仲、尤浑。这两人虽非巨奸,亦是小恶不断,对于庞大的商朝战车而言,还伤不了根基。
直到千年狐狸精苏妲己进宫,纣王才以狂飙般的速度变坏。
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章奏混淆。
将重臣下狱,绝忠良之路;造炮烙之刑,堵谏诤之口。
以纣王的好色任性,没有苏妲己,也会有王妲己、李妲己。谁也保证不了这些女人禀性如何,但凡摊上一个妲己这样的,炮烙啊、酒池肉林啊就早晚会出现。
这就是帝国的现状——
内:有直臣而无能臣,天子自负聪明、强势非常,爱好太多,兴趣又杂,能治国而不思治,能用人而不愿用,不但百官不能制约,便连两位兄长微子启和微子衍也不能制衡。
外:边疆连年祸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偌大的帝国内,除了闻太师之外,竟无一人堪膺平叛重任。
是成汤无人吗?
当然不是,成汤遍地人才,只不过朝中无能,不能提拔能臣,逮住一个闻太师就往死里用,武成王空有“镇国”之名,竟只能在朝中做个闲散阁老。
其实邓九公、苏护、崇黑虎等人,哪一位不是人中之杰?
即令张桂芳、张奎等,也是大将之才!
成汤将亡之时,仍有邬文化这待奇人异士出世,仍有丁策、郭宸、董忠这等忠贞隐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谁敢说成汤无人?
然而如果没有武王伐纣,可以预见,这些殷商的精英们会埋没一辈子。
朝歌的君臣,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嗨,不接受任何新鲜血液的加入,小圈子今天没事发生,便推而广之以为天下太平。
却殊不知,肌体正在渐渐溃烂,帝国行将病入膏肓。
如此形势之下,把一切都怪罪在女娲宫进香这件事上,是很荒谬又很无知的认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藩镇打藩镇,叛军和镇压叛军的唐军都是藩镇兵。唐玄宗和唐肃宗两父子对藩镇军队的忠诚度持怀疑态度。因此这就导致了唐军在镇压叛军的过程中:皇帝对唐军的态度很纠结,他既要依靠藩镇去镇压叛军,但又不信任参与平叛的藩镇兵,经常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
于是,参与平叛的唐军就在皇帝不信任和皇帝扯后腿的前提下,花了七年零两个月才彻底荡平安史之乱。
唐朝中前期的皇帝,除了唐高宗李治外,全部都是非正常上位。
高祖李渊篡隋朝江山上位;
李世民靠玄武门之变上位;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上位;
唐中宗靠“神龙政变”上位;
唐睿宗靠“唐隆政变”上位;
唐玄宗靠“先天政变”上位;
唐肃宗在临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实际上就是篡了玄宗的皇位。
一个通过篡位或者政变才上位的皇帝,他们最害怕什么?必然是害怕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篡夺自己的皇位。因此,唐朝皇帝普遍都有多疑的毛病,既不信任亲人也不信任文臣武将,只信任宦官和狗腿子。
但问题是,狗腿子虽然听话,但这些人不能打硬仗。真正要打硬仗了,还是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行。就比如,安史之乱的两个祸首安禄山和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和李光弼,以及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被砍了脑袋的高仙芝、哥舒翰等人。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玄宗皇帝也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比如他在全国设立十个藩镇,其中西北设立陇右、朔方、河西三个藩镇,总兵力约二十一万人,交由郭子仪等人负责;关东设立平卢、范阳、河东三个藩镇,总兵力约十八万人,交由安禄山等人负责。这六大军区的总兵力接近四十万,实际上就是维持大唐江山的基石。然后唐玄宗再让杨国忠这类狗腿子制衡安禄山这些大将,达到内、外臣相互制约的作用。
应该说,这种制约架构还是合理的,唐朝也拜这种架构,达到了鼎盛。但问题是,玄宗给予安禄山的权力太大了,并且唐朝中央军因为无所事事,没有战争的历练,战斗力奇差。于是这就给了安禄山造反的机会。
安禄山造反后,叛军势如破竹,大有直取东都洛阳的趋势。玄宗当时还不知道安禄山叛军的厉害,傻乎乎的派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去洛阳募集新兵抵抗安禄山。其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悬念——唐军被打得大败。
其后,封、高二人率残兵退回潼关,想借助潼关之险,防御安禄山。然后等援军抵达后,出关消灭安禄山。但是唐玄宗爱怀疑文臣武将的毛病在这个时候犯了,他怀疑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忠诚度,便在奸臣的蛊惑下,将二人斩首。
斩了封、高二人后,玄宗让名将哥舒翰继续守潼关。可是没过多久,玄宗又开始怀疑哥舒翰的忠诚度。任凭哥舒翰如何力辩,就是逼迫哥舒翰出关迎战安禄山。其结果又是无悬念,哥舒翰被打得大败。
当哥舒翰兵败后,安禄山都要笑疯了,他原本攻不下潼关,有退兵的打算,但是玄宗千里送人头,以近乎于二逼的方式把潼关拱手让给了他。这种美意他岂能放过?于是安禄山大军西进,攻下了长安城。
至于唐玄宗,他在连续逼死大将后,早已经是人心尽失。愤怒的御林军杀掉杨国忠,还逼玄宗赐死贵妃杨玉环。玄宗无奈,只得顺从御林军的意思,处了杨玉环。
这个事件之后,唐玄宗算是没脸了。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天子威严,在这一刻是到丢得干干净净。太子李亨看出跟着玄宗已经没前途了,便离开玄宗,选择北上灵武,并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在临武登基后,先是召集西北藩镇的将领开会,布置反击的方案;接着又派人去回纥借兵,代价是允许回纥在长安纵兵抢劫三天三夜。在这一系列的布置完毕后,唐军的反击正式开始。
前面说了,唐军的主力分成两大块,一大块是安禄山的关东军,另一大块是郭子仪等人统领的河西军。这两支军队实力相当,若是交起手来,安禄山占不到便宜。而肃宗又拉拢了回纥参战,唐军在实力上占优势。因此当唐军发动反攻后,叛军立刻就崩了,先后退出了长安和洛阳。
其后不久,安禄山被杀,叛军的二号股东史思明宣布降唐。叛军仅剩安庆绪一支。叛军的士气一落千丈,俨然有土崩瓦解之势。这个时候只要唐军加把力,消灭安庆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唐肃宗继承了玄宗多疑的毛病,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判断:
安禄山是藩镇,他能造反。郭子仪、李光弼也是藩镇,他们会不会也造反?
太子李俶在前线坐镇,他整天与节度使混在一起,他会不会在平定安庆绪之后,带兵杀回长安,逼自己退位?
想到这些,唐肃宗就睡不着觉了。于是,当唐军集结十个节度使,围剿安庆绪的关键当口,肃宗把太子李俶调回了长安。
然后唐肃宗表示,围剿安庆绪的这一仗,就不要统帅了,太子回长安,他不去了,副元帅也不设了,你们各自为战。但是呢,也不能让你们十个节度使各自为战,这会导致扯皮,所以我要派一个人去筹划全局。这个人就是我最信任的人——鱼朝恩(太监)。
结果大战爆发后,鱼朝恩卵用没有,十个节度使还是各自为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扯皮,局面一团糟糕。十节度使之一的李嗣业扯皮扯烦了,说他自己率军去攻城,然后他就战死了。
早先降唐的史思明听说此事后,立即就起了兴致。他敏锐的判断出,现在的唐军就是一盘散沙,虽然人多,但凝聚不起战斗力。此时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于是,史思明就带着兵来了。跑到离安庆绪不远的魏州(大名县)观望战况。
当时,身为十节度使之一的李光弼本能的察觉到史思明这是来者不善,便向监军鱼朝恩大公公建议:史思明偷偷摸摸的来了,现在我们兵力占绝对优势,应该抽调部分兵力专门盯着史思明。以免他偷袭我们。
对此,鱼公公表示,滚一边去。然后史思明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没人管。
再然后,史思明想确定唐军是不是真的存在指挥不一、互相扯皮的毛病,就大胆的派一支小股部队袭扰唐军的粮草。
由于史思明派出的都是小股部队,唐军认为这就是史思明最大的胆儿了,毕竟咱们这里有十个节度使,号称有步骑六十万,史思明还敢打咱们?
于是,唐军也就继续不管史思明,都在安庆绪的城下守着,准备等安庆绪断粮后,抢一个头功。
结果,史思明见唐军果然是一盘散沙,便率军直接突袭。唐军远远看到史思明大军,都以为是友军,都不做防备。(这就是没有统一指挥的弊病,因为大伙都不知道友军在忙啥,肃宗简直是个“天才”)。
于是,唐军就这么被史思明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十节度使之一的鲁炅直接战死。郭子仪本想反击,但由于碰上风沙,无法组织还击,只得被迫撤退。
然后,唐军就在史思明的攻击下,稀里哗啦的全溃散了。九个节度使退回本镇,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是全军而还,其余都是损失惨重。郭子仪也是损失惨重,只带出一部分溃兵。不过他没有回本镇,而是撤到河阳,因为他担心史思明会打洛阳,所以他就带兵去了河阳(洛阳门户)。
于是,原本很有希望在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就提前平定的叛乱,因为唐肃宗这一近乎于二逼的安排,就给又往后拖了四年。
史思明杀退唐军后,他也没追击,而是设计杀掉了安庆绪。然后,他把安庆绪驻守的邺城丢给儿子史朝义掌管,自己回去范阳老巢了。
唐军原本以为史思明会来追杀,一开始还怕的要死,可是见叛军按兵不动后,喜欢闹内讧的毛病又犯了。
唐肃宗派人去斥责郭子仪,质问他是怎么指挥的。郭子仪表示,我又不是总指挥,为什么就来质问我?钦差表示,你虽然不是总指挥,但你以前当过总指挥,这口大黑锅锅不背在你身上,还背在谁身上?
然后,郭子仪就光荣地接过黑锅,被唐肃宗一脚给踢回老家去了。
再然后,唐肃宗夸奖了李光弼,封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指挥前线。但是这个副元帅只是个虚职,没人听他的,李光弼只能调动自己手上的那点兵马。
郭子仪之前当副统帅,太子是正统帅,虽然太子不会行军打仗,但是郭子仪以太子的名义号令三军,他的命令是有效果的。可是肃宗只任命李光弼,不给他派镇场子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接下来的大败。(唐肃宗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四个月后,史思明大军反攻洛阳。李光弼手里没人,其他的节度使都不服李光弼。逼得李光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下达了一个非常无奈的命令——放弃洛阳,让叛军进占洛阳周围各地。然后唐军各打各的,袭扰叛军,但不要和叛军决战。
就这样,东都洛阳继安禄山反叛之后,第二次丢了。
几个月后,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唐肃宗稳不住了,质问李光弼为什么还不能收复东都洛阳?你是不是怯战?
唐肃宗在搞倒郭子仪后,又开始准备搞倒李光弼了。
李光弼想到当年的封常清、高仙芝二位,后脊背发凉。看来要是不去跟叛军决战,皇帝要搞死我啊。于是李光弼就下定决心,准备跟叛军决一死战。
但是,唐军的野战能力太弱,野战必输。所以李光弼决定依托邙山列阵,削弱叛军在野战方面的优势。
可是,唐肃宗派去监军的仆固怀恩认为,朝廷从回纥借来的兵,都是花了钱的,依托山地列阵,让那帮回纥骑兵怎么打?于是他就要求李光弼在平原列阵,以便发挥回纥骑兵的长处。
然后,李光弼表示反对,大骂仆固怀恩不懂兵法。仆固怀恩也不甘弱,嘲笑李光弼倒是懂兵法,不也被史思明压着打?
再然后,仆固怀恩拉太监鱼朝恩出来,让鱼朝恩逼李光弼答应自己的计划。李光弼看到鱼朝恩就火大,当年就是因为你才败的那么惨,现在你又来?于是他就更不答应了。
再再然后,就在三个人持续撕逼的时候,就在唐军不知道该在哪儿列阵的时候。史思明的叛军就杀来了。
再再再然后,唐军被再次打得大败,输的连脸都没有了。
最后,仆固怀恩背锅。因为唐肃宗考虑,要是再处理李光弼,唐军就真没人了。难不成要让自己去当大元帅?
李光弼见皇帝没处分自己,心就宽了。接下来他也不收复洛阳,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打,先收复被叛军进占的其它区域,最后再跟叛军决战。虽然这个步骤的进展缓慢,但也还算是比较顺利。
在这期间,史思明被史朝义所杀,史朝义接管叛军;唐肃宗病死,唐代宗继位,安史之乱来到了第七年。
唐代宗借到回纥的兵马援助后,立马让儿子李适(后来的唐德宗)为元帅镇场子,当年背锅的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筹划全局,对东都洛阳发动了反攻。由于这次唐军终于有了总指挥,因此顺利得收复了洛阳。
收复洛阳之后,唐军副统帅仆固怀恩采用挖墙脚的方法,连续诏安了史朝义手下得四个实力派将领,导致史朝义成了孤家寡人。然后史朝义就开始逃窜。
时间来到第八年,仆固怀恩派各路军队追杀史朝义,结果刚投降唐军没几天的李怀仙率军追上了史朝义,史朝义自杀。
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才算是完全终结了。
平定安史叛乱后,唐代宗并没有撤掉叛乱的藩镇,而是把这些藩镇分割,削弱这些藩镇的实力,让他们相互之间牵制,不能威胁到中央的安全。
总结:安史之乱之所以持续时间长,主要就在于皇帝不信任大将,对出身于藩镇的将领时时提防。限制了大将的指挥权,相当于是给叛军送助攻,扯唐军的后腿。这么胡乱的指挥,平叛时间当然就长了。
如果说,当年哥舒翰死守潼关时,玄宗不逼他出战,而是等大军集结后,再来个里外夹击安禄山,或许安史之乱就平定了;
如果说,当十节度围剿安庆绪时,肃宗继续让唐代宗做摆设元帅、郭子仪做副元帅,或许安庆绪当时就被唐军彻底给灭了;
如果说,李光弼收复洛阳时,唐肃宗别让仆固怀恩去洛阳,而是让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去袭扰叛军的后方。让李光弼独立指挥收复洛阳,或许唐肃宗还能亲眼见到平叛的最终胜利。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从玄宗和肃宗两父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因为安史之乱虽然只是一场军事叛乱,但是在皇帝的眼里,这不仅仅是尽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战争可以慢慢打,可是权力,皇帝的权力不能旁落啊!
古代一品大员出差?
古代一品大员出差,如果意外死掉了,那必将引起一场“大地震”,很多人将为此流血。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一个叫做李毓昌的山东人考中了进士,按照当时朝廷惯例,他被分配到江苏抚署候缺,也就是先当个实习生,等到哪里有官职空缺了,再委任他去任职。
不过,中进士之后,如果没有进入翰林院,一般只能当个知县级别的官员,然后慢慢历练,再逐步升迁,李毓昌就是如此。
李毓昌为人正直,敢作敢为,很有爱国爱民之心,他在江苏府衙中学习很认真,就是为了快速熟悉政务,好在将来大干一番。
不过,就在李毓昌来到江苏后不久,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淮安府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尤其是山阳县,受灾百姓达数万之多。
灾情很快传到了朝廷,嘉庆帝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遍地,便决定从户部拿些银子赈灾。
经过商议,嘉庆帝从户部拿出二十多万两银子,其中九万多两被他派人送到山阳县,交给时任山阳县令王伸汉,让其救济灾民。
不过,这个王伸汉就是个大贪官,之前他在睢宁县和盐城县担任知县的时候,就没少捞钱,他为何敢这么猖狂呢?
原来,王伸汉跟时任两江总督铁保有关系,至于是什么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之所以能担任山阳县令(山阳县当时是个大县),正是铁保推荐的。
王伸汉拿到朝廷的赈灾款之后,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谎报灾民人数,冒领救灾款;第二件事,缩减实发数目,克扣救灾款。
就这样,经过王伸汉一番操作,二万五千余两白银进了他的口袋,他为了隐瞒此事,还拿出一千两白银送给顶头上司淮安知府王毂,拉王毂下水,以此来实现攻守同盟。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瞒住了,但让王伸汉没想到的是,嘉庆帝十分关心灾区人民,决定派遣钦差大臣前去视察灾情。
当时,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人,正是两江总督铁保,但铁保这个人作为满族贵族成员,并不熟悉地方政务,为此他向朝廷推荐了一个人,正是当时在江苏府衙实习的李毓昌。
铁保认为,李毓昌作为一个官场新人,经验、能力都没那么强,或许不会闹出幺蛾子,所以派他去最合适。
很快,李毓昌也被嘉庆帝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到山阳等县视察灾情,而铁保则坐镇淮安府衙,负责统筹全局,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给嘉庆帝看。
李毓昌原本无品无衔,但他成为钦差大臣之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拥有等同于一品大员职权的人物了,毕竟他是代替天子到地方巡视的。
能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李毓昌抵达山阳县之后,竟然莫名其妙死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李毓昌接到任命之后,带着其他九名官员一同奔赴守在最严重的山阳县,王伸汉作为县令,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前去迎接,并安排了一场酒席。
王伸汉认为,自己干的那些破事,只要钦差下去一看,就能看出破绽来,因此他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自保。
为此,王伸汉决定拿出一些钱财来贿赂钦差,这也是当时官场的惯例。
事实上,自乾隆中后期开始,官员们借着赈灾和兴修水利等事大捞特捞,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比如和珅就经常这么干,可以说贪腐已经是当时清朝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了。
不过,这些贪官并不担心事情败露,因为各级官员都在捞钱,只要他们拿出一些钱财来行贿,肯定会没事的。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王伸汉拿出一万两银子来贿赂李毓昌等人,其他九人各收下了一千两白银,只有李毓昌一人没有收钱。
王伸汉公然行贿,这让李毓昌大为光火,他本想上书弹劾王伸汉,但他了解到灾情紧急之后,便暂时搁置了这件事,而是带着人下去赈灾去了。
李毓昌不顾车马劳顿,亲自到各地核查户口,并分发赈票,优待老弱病残,工作做得十分细致,被百姓们称为“李青天”。
不过,在赈灾过程中,李毓昌发现了一件事,漏赈和冒领现象十分严重,他严重怀疑王伸汉贪污了赈灾银两,但因为没有查到证据,就暂时没有声张。
在随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李毓昌明察暗访,终于查到了王伸汉的罪证,他便将罪证送到淮安知府衙门,希望知府王毂能够彻查此事,严厉惩处王伸汉。
当然了,李毓昌没有上奏朝廷,其实也是在给铁保面子,毕竟事情闹到皇帝跟前,就不好看了。
王毂看到王伸汉的罪证之后,感到很害怕,也觉得左右为难,如果他惩处王伸汉,那自己接受贿赂之事,就很难瞒住了;但如果不处置王伸汉,李毓昌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该怎么办呢?
最终,王毂决定将这件事告诉王伸汉,看看王伸汉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毕竟王伸汉背靠铁保,或许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他便立马给王伸汉写了封信。
王伸汉看到信件后,犹如五雷轰顶,如果这事要是捅出去了,可没人保得了他。
那一夜,王伸汉一晚上都没睡着,到第二天一大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钦差大臣李毓昌给杀掉!
这个想法太疯狂,但王伸汉想不到不出第二个办法,为了自保他只能如此。
一大早,王伸汉就派人去找李毓昌,说有要事商议,请他回县衙一趟,李毓昌也想看看王伸汉到底想干嘛,就回去了。
李毓昌回到县衙,王伸汉为他备了一桌酒菜,两人入席之后,王伸汉对他说,大人初入官场,不懂得做官的诀窍,你去赈灾实在太辛苦,这是贪慕虚名的表现,不是为官之道,望大人三思而行!
王伸汉话里有话,李毓昌当然听出来了,当即大怒着说,为官之道贵在清廉,救民生于水火是所有官员的责任,我这么做上对得起皇帝,下对得起百姓,岂能像你这样从百姓口中抢食!
说完,李毓昌就甩门而去,王伸汉见来软的不行,便决定来硬的。
当天晚上,王伸汉派人花重金买通了李毓昌的三个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让他们在李毓昌的茶水中下毒,李毓昌喝下茶水后,腹痛不止,还口吐鲜血,但没有死。
这时候,王伸汉亲自赶到李毓昌住处,他让李祥用绳子将李毓昌勒死,然后吊起来,伪造李毓昌自缢身亡的现场,并对现场进行了清理,自认为做得滴水不漏。
这还没完,王伸汉又派人给知府王毂送去大把银子,并与王毂进行了串通,要王毂将李毓昌定性为自杀身亡。
很快,钦差大臣李毓昌被杀的消息就传到了嘉庆帝耳中,他感到无比愤怒,但同时也感到非常不解,一个堂堂钦差大臣,怎么会自杀呢?
于是,嘉庆帝下令铁保彻查,铁保也没查出什么异常情况,于是上书说,李毓昌确系自缢身亡无疑!
到这里,李毓昌自杀这件事算是彻底定性了,嘉庆帝也只能选择相信,但到了第二年,事情就来了个大反转,那发生了什么事呢?
李毓昌去世之后,他的叔叔李泰清受家人委托,前去迎接他的尸体回老家。
不过,李泰清对侄子李毓昌之死感到十分疑惑,认为李毓昌不会是个寻短见之人,因此留了个小心眼,他在山阳县待了两天,期间到李毓昌的住处进行了一番勘察。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李毓昌的藏书的夹层中,李泰清发现了一张烧得只剩一半的纸片,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字:
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很显然,这是李毓昌写给某人的信,但他没有发出去,而是将其烧掉,但烧到一半的时候,他又将火给灭了,然后夹在了一本书中。
至于李毓昌为何要这么做,李泰清不知道,但他知道这张纸片上写的内容,跟李毓昌之死或许有关,所以藏在了身上。
李泰清将李毓昌的尸体运回老家,李毓昌的妻子给他整理衣物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的发现,李毓昌内里衣服的袖口上,竟然有血迹!
为什么会有血呢?要知道李毓昌还年轻,没得什么病,身上也没有伤,不至于衣服上有血,难道是口中吐出的血沾到了袖口上?
至于说,为何血衣留了下来,或许是行凶者太粗心,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掉。
想到这里,李毓昌的妻子也觉得,丈夫之死肯定另有隐情,于是将此事告知李泰清,李泰清认为李毓昌极有可能是他杀,而凶手大概就是山阳县令王伸汉!
为了查清李毓昌的死因,李泰清请人来给李毓昌验尸,结果在李毓昌体内发现了毒素,而脖子上的勒痕也不完全是上吊自杀所导致的,因此勒痕的粗细不一致!
至此,李泰清认为,李毓昌绝对是被人害死的,他跟李毓昌的妻子商议之后,两人决定前往京城告状!
为何不在地方告状,李泰清作为一个读书人,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认为凶手肯定有后台,相比地方上没人敢管,去京城告状最为稳妥。
很快,李泰清就出现在了京城都察院,他将诉状递了上去,由于牵扯到钦差大臣,都察院不敢擅自做主,便将诉状提交给了嘉庆帝。
大家注意,李泰清没有去刑部,而是去的都察院,这也可以说明,他知道杀李毓昌的凶手,背后是有大官撑腰的,只有都察院可以管得了。
很快,这件事就惊动了嘉庆帝,嘉庆帝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尤其重视整顿官场贪腐问题,当他得知李毓昌可能跟王伸汉贪污赈灾银有关,就感到更加震怒了,当即下旨漕运总督吉纶以及山东按察使朱锡爵调查此事。
嘉庆帝龙颜震怒,吉纶和朱锡爵自然不敢怠慢,二人决定从李毓昌的死因开始着手,他们派人对李毓昌开棺验尸,为此调来了京城最好的仵作,最后发现了端倪。
经过验尸,发现李毓昌虽然中毒了,但中毒之后没有死,因为毒素剂量不足以致死,可能是下毒之人没有控制好用量,李毓昌最后被人给勒死之后,再伪造出自缢而亡的假象的。
也就是说,李毓昌是他杀的,那谁才是凶手呢?
根据李毓昌留下的半片纸张,吉纶和朱锡爵调查了王伸汉贪污赈灾银之事,结果毫不费力就查出了证据,于是将王伸汉逮捕。
吉纶和朱锡爵有认为,李毓昌的三名仆人嫌疑很大,因为他们一直待在李毓昌身边,于是下令将三人逮捕,经过一番严刑拷打,最终得出了真相,就是王伸汉买通这三名仆人行凶的。
同时,吉纶和朱锡爵调查出,淮安知府王毂是王伸汉的包庇者,事情还牵扯到封疆大吏铁保及其他官员,但这已经超过他们的职权了,于是写到结案报告里,上交给了嘉庆帝。
嘉庆帝看到结案报告后,感到非常生气,当即做出了判决,李毓昌的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凌迟处死,王伸汉、王毂斩首示众,接受王伸汉贿赂的那九命官员则全部被革职查办,两江总督以下官员全部贬官!
接下来,嘉庆帝开始着手调查铁保,铁保自称不知道这件事,但他在陈述办案过程的时候,嘉庆帝发现了漏洞,最终顺藤摸瓜,查出了真相。
原来,李毓昌被杀之后,嘉庆帝让铁保调查其死因,但铁保尸位素餐,只知道玩弄风月,没有亲自下去调查,而是派了两个人下去调查。
这两个人来到淮安之后,却被王毂和王伸汉给花钱买通了,回去之后就对铁保说,李毓昌确实是自杀而死的,铁保就照此上报朝廷。
这件事在涉事者的口供中得到了证实,所以铁保也是被蒙蔽的,但李毓昌是因为他才含冤的,嘉庆帝对他感到很失望,于是将其革职查办、流放新疆,江苏巡抚汪日章及其他几位官员,也连带着被革职查办。
至此,李毓昌冤案终得昭雪,他的死在两江官场引发了一场大地震,从总督到县令无一人能幸免,而且凶手及帮凶全部被处死,真可谓大快人心。
据记载,嘉庆帝对李毓昌之死感到痛心疾首,他曾下令将动手将李毓昌勒死的李祥,带到李毓昌坟前悔过,并在坟前实施夹刑,然后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后来,嘉庆帝为了安抚李毓昌的家人,便追封李毓昌为知府衔,并发给安葬费;赏赐给李泰清一个武举人身份,将他的儿子李希佐过继给李毓昌当儿子,以延续香火,并赏给李希佐一个举人身份;李毓昌的妻子则被赏赐白银一千两,用于女儿的嫁妆,并获得朝廷嘉奖。
这个案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淮安奇案,我们可以发现,李毓昌还不是一品大员,被杀之后就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真要是某位封疆大吏在地方上被杀掉了,肯定会出更大的乱子,可见朝廷命官代表着朝廷的威严,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要不然就是跟朝廷过不去,跟皇帝过不去。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唐朝长达290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下面我就来列举几个 。
南张北侯安史之乱中,颜家兄弟的首唱大义,张巡的铁血死守。都一直为人称颂,但是,有一位唐朝大将。却在叛军核心范阳之地。与叛军主力打了整整六年,屡次重创叛军,最后因为没有补给,只得率领范阳军民向南撤退。一路上仍然重创叛军部队。最后成为了青州(今山东)地区节度使。封淮阳郡王,绘像凌烟阁。
侯希逸,平卢人。自幼练习武艺。唐玄宗天宝末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率兵西进长安,以心腹大将徐归道为平卢节度使,留守范阳。侯希逸当时是平卢裨将,不愿从叛,遂与安东都护王玄志袭杀了徐归道,派使节向朝廷报告。唐玄宗任命王玄志为平卢节度使。乾元元年,(758年)王玄志病死,军人共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就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叛军屡次来攻,侯希逸勉励将士,屡次击败叛军大将向润客、李怀仙等人。后来,围城日久,外无援兵,游牧民族奚族部落时来侵犯,侯希逸坚持不住,遂率军民二万余人,离开平卢军,且行且战斗,上元二年(761年)抵达青州。此时,驻军青州叛军大将田神功、能元皓正好率兵东侵略兖州,叛军在青州防御空虚。侯希逸趁机攻陷青州,朝廷以为平卢淄青节度使。从此,淄青节度皆带平卢之名。
侯希逸初领军职,甚有声望,理兵务农,远近称颂。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随同诸节度使一同讨伐史朝义,加封检校工部尚书,绘图于凌烟阁。
唐朝广德到永泰年间(763年~765年)侯希逸迷上了打猎荒废政事。有一次他又外出打猎,很晚才回来。士兵发动兵变,将其关在了城外。侯希逸回到京师长安,终老。(后渐纵恣,政事怠惰,尤崇奉释教,且好畋游,兴功创寺宇,军州苦之。永泰元年,因与巫者夜宿于城外,军士乃闭之不纳。希逸奔归朝廷,拜检校右仆射,久之,加知省事,迁司空。诏出而卒,废朝三日,赠太保。)
唐朝小关羽伊慎,兖州人。唐朝中期名将,蜀汉左将军伊籍之后。自幼喜读《春秋》、《战国策》及天官、五行类的书籍,善骑射。
初为果毅,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九月,循州刺史哥舒晃杀岭南节度使吕崇贲,占据岭南反叛。 十月,朝廷命江西观察使路嗣恭兼任岭南节度使,率军征伐。伊慎从征,任先锋。他带一支精兵,昼夜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叛将营垒,大破叛军于韶州,斩首三千余级。不久,又与诸将追杀哥舒晃于泔溪,献其首级于朝廷。战后,经路嗣恭表荐,伊慎被授为连州长史、知连州团练副使。唐德宗建中年间为江南西道牙将。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抗拒朝命。朝廷派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统诸道兵马前往征讨。伊慎以江南西道牙将的身份奉命参战,独自率军破梁崇义军于弯水。李希烈非常欣赏伊慎的学识及武艺,几次赠以良马,意欲招揽他为部将。但伊慎以计策脱身,回到江南西道。后来曹王李皋为此地节度使,伊慎被擢升为大将。
当时李希烈已渐生反意,认为李皋重用伊慎,对自己大为不利,便生计离间两人关系。他托人向伊慎送去珍贵的甲胄,还模仿伊慎笔迹伪造了有叛乱内容的书信,然后作为证据使人向朝廷检举,说伊慎和李希烈合谋叛乱。唐德宗中计,派宦官到前线,意图论定伊慎之罪。亏得李皋能坚决相信伊慎的忠诚,极力为他辩白开脱。这时恰巧有淮西军逆流入侵,伊慎一怒之下,披挂上马,率兵迎敌,一战而破李希烈兵三千余众,斩首数百级。这才使朝廷相信他没有二心。同年十二月,李希烈公开叛唐,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次年伊慎与李皋等乘胜攻克蕲州,俘虏了淮西大将李良。三月,伊慎再陷黄梅,斩杀淮西大将韩霜露。十三日后,又参与攻克黄州。朝廷以功论赏,授他试任太子詹事职,封南充郡王,并兼任御史中丞、蕲州刺史、节度都知兵马使。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派骁将杜少诚南扰蕲、黄二州,封锁了长江蕲口一带航道。当时,盐铁使包佶所统的大批东南财赋物资无法运输。伊慎于是率兵七千,在永安戍遭遇杜少诚军。伊慎设置三座营栅,各相隔数里,“偃旗卧鼓”。待到伊慎亲驻的中栅击鼓时,三栅唐军并出,淮宁军大败,杜少诚“仅以身免”,包佶这才得以前行。此役,唐军斩得淮宁别将许少华以下的首级一万余级,将其筑为京观。接着,伊慎又击破苟莽栅,与江州刺史王锷率师进攻安州,李希烈派其甥刘戒虚率军八千来援,伊慎于应山将其擒获后,向城下展示,安州守将大惊,于是开门请降。朝廷以功拜伊慎为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赐其实封食邑一百户。李希烈又派部将康叔夜率军援救隋州,伊慎于厉乡将其击败,斩首五千级。 在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毒死后,伊慎飞书叛将李惠登,使其以隋州归降。
贞元十五年(799年),朝廷任命伊慎为安、黄等州节度、管内支度营田观察等使。(辖区在东汉南郡的核心地区)次年,伊慎率所部步骑军五千,以及荆南、湖南、江西三道的兵力,参与讨伐叛乱的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他独当一面,于申州城南先后击败淮西军数千人,立下战功。朝廷授其检校刑部尚书。
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继位,设伊慎辖地为奉义军,不久唐宪宗继位,伊慎入朝任尚书右仆射,伊慎临行前,将兵马交予其子伊宥掌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太上皇李诵(唐顺宗)去世,伊慎充任大明宫留守。和冢宰杜佑一起主持国丧期间军政事务。元和二年(807年),伊慎转任检校左仆射,兼右金吾卫大将军。
元和五年(810年),伊慎以钱三十万贿赂宦官第五从直,以求担任河中节度使。第五从直惟恐事情泄露,便主动告发。十一月,宪宗贬伊慎为右卫将军,有三人因此获罪致死 。数月后,复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因为此事,奉义军被撤销,并入他镇。
元和六年(811年)闰12月,伊慎于长安光福里的家中病逝,享年68岁。朝廷念其功绩,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壮缪”。
喜读《春秋》,通晓文辞义理,作战勇猛,得强藩赏识赠良马以招揽,不为所动坚守忠义,终为逆贼大敌,克祸定乱,镇守江汉之地,晚年为武将之首,却因小节有亏,葬送一世英名。伊慎一生行迹颇类关羽,也一样得谥“壮缪”。
唐帝收孙为子唐朝第一个“以孙为子”的皇帝是为大唐打下大半天下的唐太宗。根据唐太宗第四子濮王李泰的长子李欣的墓志记载,李欣四岁时不仅有幸得到了祖母长孙皇后的亲自命名,而且还得到了唐太宗夫妇的青眼相加,“以为己子”,被他们当作儿子抚养。
召王李偲是是唐代宗的嫡长子,但是被爷爷唐肃宗“养孙为子”,最终成为生父的十一弟。
李謜原是唐德宗长子唐顺宗的儿子,但是唐德宗对这位孙儿十分喜爱,于是将他收养为子,还给他排了第六子顺序。
“养孙为子”看似荒唐,但实际上是有历史渊源的。在北方民族中曾存在“还子”的习俗,即男女婚后,将自己的儿子送给父母为子。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中原这种习俗在宋朝前期还曾存在,直到宋朝中后期,理学开始兴起,这种以孙为子的习俗才最终消亡。
烽火戏诸侯的书为什么那么多人捧?
谢谢邀请!
烽火戏诸侯的文笔,怎么说呢,文笔的好坏,由网友们去评断,目前看来,他文笔不错已经被公认了,还有人说他是网文界文笔担当,算是对他的赞誉了。
当然,你也可以表示不喜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有的人喜欢唐家三少,有的人喜欢天产土豆,有的人喜欢南派三叔,当年明月……还是喜好的问题。
《雪中》算是总管的巅峰之作(个人认为),无论从布局上,还是对故事的掌控上,比起他前期的作品《极品公子》、《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等都要耐看得多,江湖与庙堂的斗争在他的笔下交叉进行,比起一般的武侠小说,重江湖而轻庙堂,有了很大的进步。
《雪中》也倾注了烽火不少的心血,尝试着在小说里揉进去很多小说的流行元素(玄幻、修仙、穿越、武侠),是在努力尝试,当然也就会有不少缺点和漏洞。
至于题主说的他化用古诗词,这应该是一种优点而非缺点吧,金老爷子也化用,能为自己所用就是一种能力,用到无缝连接那就是技术活,当赏了。还有人物塑造上,基本可以找到或者隐约找到历史上的人物来对应,这也是高明的地方了,譬如女帝(武则天)、李义山(李商隐)董卓(董卓),俯拾即是。
应该说《雪中》是一本不错的武侠玄幻小说,无论是文采上还是故事上,都堪称经典,当然,也不乏缺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