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尔,曼施坦因莫德尔隆美尔谁更会打仗?
谢谢邀请。实际上,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二战德军与苏军以及盟军的较量之中,发生这么大的战争,总会有人脱颖而出,只是在机遇和战机上谁能更好地把握方面有区别。拿曼施坦因莫德尔和隆美尔来讲,在战争期间他们并没有呈现出特别的地方,也是在战后受英美宣传功能需要,在有些方面放大了他们的指挥才能,我们逐个分析下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有不到的地方,敬请指教。
首先是曼施坦因的突出贡献,克里米亚战役算是他赢得美誉的关键一战。衡量一名高级指挥员能不能打仗,会不会打仗?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上司会不会派他去执行某项任务。曼施坦因的才能是随着战争走向逐渐显露出来的。
二战爆发以前,曼施坦因的人缘并不看好,所以即使有再好的才华也会被雪藏起来。但曼施坦因并没有灰心,当德军统帅部紧锣密鼓制定进攻西欧计划时,他也私下拿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并没受到重视。后来还是德军一名空军军官飞机失事,他随身携带的作战计划有泄密的可能,希特勒才不得不临时拿曼施坦因的“镰刀计划”来替补,这个机遇曼施坦因是等来的。
但是,尽管“镰刀计划”对德军闪击西欧起到了关键作用,可曼施坦因仍然没有得到重用,说明这个计划是有好多因素促成的,其中就有德军将两个计划合并了起来,功劳并没算在曼施坦因头上。所以,在制定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曼施坦因仍然没有挑起大梁。
拿曼施坦因把握东线作战的时机来说,希特勒派他接替指挥第11集团军时,也是因为前任踩了苏军的地雷,要不然他还没有机会在克里米亚战场出彩。而且在克里米亚作战时,曼施坦因也是要枪没枪要人没人,甚至连辆像样的坦克都没有,要不是德军运来了古斯塔夫巨炮,恐怕曼施坦因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也要大费周章。
所以,从曼施坦因战场封帅到打赢哈尔科夫反击战,算是他指挥生涯两个精彩瞬间,但组建顿河集团军群救援保卢斯失利以及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以后,他并没有打出有影响的战役,相反,在堡垒行动中还把德军的装甲主力拼得精光输光了家底。
从这个层面看,曼施坦因是属于智慧型的指挥人才,只能算是会谋划的参谋军官,还排不到会打仗的人才里面,他与瓦图京4战3败,已经暴露出他的短板和不足,而在回忆录中屡次将失败的责任推给希特勒长臂指挥,更是体现了他缺乏应对战场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是莫德尔的后来居上,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获得了防御作战的灵感。莫德尔在德军众多高级指挥员中,算是后来居上和矬子里面拔将军的主,他的成名是与德军在战场节节败退相关联的。
1941年8月23日古德里安受命南下合拢基辅包围圈时,莫德尔还是第2装甲集群的一个师长,虽然他是第一个赶到前线与第1装甲集群合拢的,但功劳只能算在古德里安头上。真正让他在战场出彩赢得防御大师称号的却是莫斯科战役失利后的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
现在回顾莫德尔在战争中后期的表现,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指挥的所有战役中,除了会撤退会逃跑并没有把闪击战的精髓发挥出来。对战场环境来说,莫德尔开始成为高级指挥员担当重任,也是希特勒将前线指挥员换了个遍才轮到他,仅仅是在1942年冬季朱可夫发起的“火星行动”中,超出了苏军对他的判断。
但莫德尔与苏军的科涅夫好有一比,前者是从进攻转入防御的人才,后者是从防御转入进攻的人才,他俩要是换个角度最好。人们现在总结莫德尔,并不是从指挥水平和能力上来分析,而是从对苏德双方的情感角度来区分,可是,如果仔细品味下莫德尔坚守的每场防御战,他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在消耗苏军兵力的同时,也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对战役结果来讲,没有一场是打赢的,这才是人们意外的。
可科涅夫不一样,毕竟他在莫斯科战役中没有被朱可夫撤换,后来反而成为了与朱可夫齐头并进进攻柏林的主要力量,起码苏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也有会打仗的本钱。
从这个角度讲,莫德尔的指挥才能是消极的,并没有给德军带来实质上的收获,最多延缓了德军失败的节奏,人们把莫德尔放在德军会打仗的行列,也是对他和德军失败的一种失望和期待。
第三,隆美尔算得上会打仗的人才,所以,他打了败仗反而赢得了尊重。在二战各个战场,唯有隆美尔指挥的北非作战让人徒生敬畏,这是因为在沙漠上作战没有先例,而隆美尔又是以少胜多,凭他个人的能力与盟军周旋,况且他直到拼光了家底才撤出战场,这是一名军人应有的风采。
与曼施坦因莫德尔不同,隆美尔接任德军北非军团指挥权时,他才是个师长,而且手底下就两个轻装甲师,他的最大特长和优点就是不唯条件论,也从不跟希特勒讨价还价。
隆美尔让人尊敬的优点就是把一名军人执行命令的态度有效放大了。试想一下,如果隆美尔致希特勒的命令而不顾,自顾自地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去作战,最终把北非军团团灭了,希特勒会怎么想?但结果恰恰相反,北非军团不仅将英军第8军团打得换了三任军长,还差点将英军撵出了北非。
希特勒本来是让隆美尔去北非把意军解救出来就行了,但隆美尔却超强地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为德军找到了意外的进攻途径,还让隆美尔的晋升像坐上了火箭。
尽管希特勒说隆美尔在战役上是巨人,在战略上是矮子,可作为一名前线指挥员来说,他能考虑到如何打赢一场战役,这已经足够了,何况德军给北非军团的兵力和装甲都有限,隆美尔独自承担起将一个次要战场打成主战场的重任,他所承担的压力和重负肯定是其它将领体会不到的。
所以,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来讲,隆美尔就是到希特勒让他去死也没有二话,人们尊重他,也是因为他能在战场上与前线士兵一起穿越沙尘暴,带领三辆坦克就敢进攻英军司令部,这样的指挥员,曼施坦因和莫德尔是肯定做不到的。
从上面分析看出,抛开战争性质不谈,仅指挥作战和会不会打仗角度,隆美尔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他是这三人当中最会打仗也是把战场环境诠释得最丰满的人。
古德里安和莫德尔谁厉害?
古德里安厉害,闪电战打的出神入化。
纳粹德国陆军五虎将有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德尔以及隆美尔?
很明显应该是陆军元帅瓦尔特·冯·赖歇瑙,他的综合军事能力远在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之上,如果不是过早暴卒,只怕会成为纳粹德国后期的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历史学家在《第三帝国突击战》一书中这样评价他:“拥有相当专业的能力,是第三帝国无情的缔造者之一”,这个缔造者用词足以说明赖歇瑙在二战德军中的军事地位。
(陆军元帅赖歇瑙)
赖歇瑙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父亲曾官至陆军的炮兵上将,他在一战爆发时已是炮兵团中尉副官,在战斗中表现优异,后升任骑兵第7师的上尉作战参谋,丰富的前线的作战经验和司令部的参谋业务,都为他日后成为军事家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与大多数其它国防军将领不同,赖歇瑙很早就成为纳粹党的支持者。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已经是纳粹党员的赖歇瑙上校调任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秘密负责德国的扩军和备战任务。他坚信希特勒的理念是德国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总统兴登堡逝世仅仅24小时后,他便“创作”出国防军效忠希特勒的誓词。
他毫不掩饰自己是那位纳粹元首最狂热的信徒,尽管希特勒比他还小上五岁。(早年的赖歇瑙)
也正因为如此,希特勒对赖歇瑙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宠爱,其互信程度远超隆美尔和莫德尔等人,更别提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了。当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准备对西线的英法用兵时,曾一度吓坏了国防军高层将领团,他们认为那是打不赢的战争,而最终选择的说客就是陆军上将赖歇瑙,虽然劝说自然不会成功,但身在国防军系统的赖歇瑙与纳粹党魁的关系,可见一斑。
1939年波兰战役,赖歇瑙担任第10集团军中将司令官,是与古德里安装甲军配合完成对华沙合围的主力部队;1940年法国战役,第10集团军更改番号为后来著名的“第6集团军”并仍然由赖歇瑙统领,隶属于包克的“B集团军群”作战序列,负责从低地国家入侵西欧。
(注意后面隆美尔的位置)
赖歇瑙率部横扫荷兰和比利时,5月28日赖歇瑙接受了比利时国王和军队的投降。 第6集团军随即转向直驱法国境内,协助“A集团军群”碾压和粉碎了数量仍然庞大的法国军队,法国战后的7月,赖歇瑙等12名将军晋升陆军元帅。
1941年苏德战役爆发后,赖歇瑙的第6集团军配置于龙德施泰特元帅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他也是深谙装甲战术的德军指挥官之一,充分利用装甲部队速度快火力猛的优势,对乌克兰方向上的苏军发起猛烈突击,与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军团协同作战,9月26日率先攻占乌克兰首府基辅。同时与其他德军部队完成了对苏军西方面军的合围。
德军粉碎了包围圈内的苏军七个合成集团军,仅俘虏即高达665000名,即著名的“基辅战役”。(赖歇瑙)
是年冬,罗斯托夫战役失利后,11月30日希特勒将擅自撤退的龙德施泰特解职,任命自己最信任的赖歇瑙为“南方集团军群”新的总司令,第6集团军司令的空缺在赖歇瑙的力荐下由其参谋长保卢斯将军接任。后世军事学家始终在争论:如果赖歇瑙仍然指挥第6集团军,凭借他的能力和与希特勒的关系,或许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史会改写,或许第6集团军不会全军覆灭,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1942年1月,苏军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赖歇瑙因为兵力不足穷于应付,虽然成功地遏制了对方的攻势,但在战役期间极度疲惫和焦虑,1月12日突发心梗死于前线指挥所,终年58岁。几乎可以说,赖歇瑙是“为了纳粹的事业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算是二战期间普鲁士军官团的另类。
抛开战争的政治立场,赖歇瑙确实是一位极富能力的陆军将领。(与希特勒和戈林在一起)
赖歇瑙绝对可称“有勇有谋”,身为集团军司令却经常亲自指挥突击队前进,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同时在大兵团作战指挥上也可圈可点,其进攻比利时埃本一埃马尔要塞的战斗被誉为二战的典范战例。然而他狂热信奉纳粹主义,在东线大肆屠杀平民和战俘,也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他的命令是:“彻底肃清布尔什维克思想、消灭苏维埃国家”,遭到德军将领和史学家们的一致谴责。
虽然这是一个政治上的愚蠢者,但不可否认,赖歇瑙也同时是一位军事上的强悍者,参加了二战初期德军的所有大规模战役且战绩辉煌,若非过早死去,他的地位和权力恐怕会继续上升,如果评选二战德军“五虎将”的话,他一定会排名靠前。
(在东线战场)
为什么在法国扛不住美军进攻?
1944年,对于德国来说,已完全没有发动战争时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气势了,在各个战场上承受着盟军的大反攻,“撤退”成了德军在这一年的“主基调”。德军统帅部决定启用“赋闲”在家的莫德尔,去“收拾”东线的残局。他不负众望,在北方解救出20万德军;在南方接替曼施坦因的指挥,又帮20万德军“脱困”,并身兼两大集团军群司令。俨然就是德国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机,他就出现在哪里。现在,他是德军统帅部最信任的人。西线战局每况愈下,莫德尔又来到法国“救火”。在东线的成就,也为其赢得军事生涯的最大辉煌,不仅晋升为陆军元帅,而且成为非官方的“东线总司令”,这让喜欢战争的莫德尔十分享受这份快感。当通知其前往法国时,从他的内心来讲,还是有种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感觉。但到了法国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盟军的实力比苏军更强。依靠强大的美国支持,登陆的盟军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整个西线德军只有100辆坦克,不到600架飞机,而盟军前锋就有2000辆坦克,作战飞机更是超过了14000架。这种近乎20倍左右的火力差距,注定西线的德军几乎没有什么能力与盟军抗衡。登陆后的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向法国内陆推进,7天之内就占领整个布列塔尼半岛,严重威胁B集团军群的退路,其前锋直指巴黎。其次,德军兵力明显不够。战役初期由于误判,德军遭受严重损失,再加上部署西线的德军,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战斗素养不高的士兵,一旦遭到攻击,就会迅速溃散或投降。仅有的几支精锐部队,在如潮的盟军面前,也很难维持战局。更让人心烦的是,法国有比苏联更强大的“地下军”组织。他们的活动能力更强,破坏交通、提供情报,甚至有组织地进行抵抗,俨然就是一个庞大的抵抗组织,有章法、有策略,这让德军常常举步艰难、焦头烂额。不管怎么说,莫德尔到了法国,再次像东线那样,成为德军的“救火队员”。在德军统帅部看来,凭借他卓越的防御天赋,希望将战局稳定下来。不仅让他担任西线总司令,而且还兼任B集团军群司令,成为西线权力最大的人。莫德尔的当务之急,是解救出更多的部队。踏上法国领土,莫德尔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部队了解情况。在西线,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盟军手里,德军白天不可能展开行动,B集团军群已损失16万人。更要命的是,盟军布置的“法莱斯口袋”里,几乎囊括了西线全部的德军,他必须想办法解救他们。一是,将前线情况形成报告,请示撤退。要知道,德军统帅部让他到法国是稳定战线,而不是撤退。他曾在东线违令撤退,被解除了集团军司令职务,这个教训必须吸取,但莫德尔认为不能消极固守,请示上级必须撤退,并得到了许可。二是在没有形成包围前,部队大踏步撤退。莫德尔立刻命令部队开始撤离,并要求所有能动的装甲部队发起反冲锋,迟滞盟军进攻,掩护大部队撤退。同时,允许撤离的部队可以丢掉所有重装备,轻装撤离,越快越好。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取时间,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后退。尽管负责掩护的部队顽强抵抗,但盟军的猛烈进攻,合围圈是越来越小,必须抓住时机,尽快撤离。撤退是惨烈的,盟军飞机不停地轰炸,通往德国的道路,挤满了被打坏的车辆、火炮。自莫德尔8月15日接管西线指挥,20多万被围部队开始撤离。尽管“法莱斯口袋”里的德军损失了7万人,但一周之内,还是有13万人冲出了包围圈。有人称之为德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正因为这些有生力量,将西线的战事延后了4-5月。莫德尔再一次充当了“救火队员”,成功地挽救了西线德军的命运,德国上下备受鼓舞。尽管由于蒙哥马利的“私心”,致使巴顿的第3集团军被要求停止前进,让德军有机会撤出,但依然不能抹灭莫德尔的功劳,他成为盟军公认的悍将。但大势所趋,不是靠一两位“战术家”就能扭转的。按照德军统帅部的要求,退下来的德军在塞纳河一线建立防线,但亲临现场的莫德尔十分清楚,没有重装备的德军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他将目光放在了400公里以外的“齐格菲防线”上,并暗暗地做着准备。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首先,放弃巴黎。与盟军的正面作战已经是顾此失彼、自身难保了,而法国庞大的抵抗组织也从“地下”转到地面,在各个城市开始攻击德军,甚至在巴黎形成武装暴动的局面,这对莫德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要继续撤退。其次,美军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远远超过苏军,再加上绝对的制空权,莫德尔的“弹性防御”战术毫无用武之地。在他看来,只有大踏步的后撤,拉开盟军补给线的距离,使德军的补给更及时,才能有机会坚守住防线并反攻。更让他为难的是,德军统帅部答应的30个师和500辆坦克迟迟不到位。西线的德军没有能力与盟军抗衡,当务之急,能将剩下的部队带回“齐格菲防线”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有人还有胜算,如果没人只能是死路一条。”德军撤退之快,超出了盟军的最初判断。他们以为对手会采取“阶梯式”的防守模式,但莫德尔根本没有坚守的意思。于是,美军只得派出飞机在其后方袭扰,延缓德军的撤退速度,而地面部队加紧追击。此时的德军完全是无序的、混乱的撤退。随着土伦、马赛港口的解放,盟军90万人在南部登陆,并与巴顿的部队汇合一起。德军一路溃逃,一连串的失败,让士气跌到谷底的官兵们越来越狂躁,失败情绪在军中迅速蔓延,尤其是不服从指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莫德尔的指挥也不好使了。但是,他一再向德军统帅部提议退守“齐格菲防线”,同时建议由龙德施泰德担任西线总司令。莫德尔认为,这位老帅在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只有他“出山”,才能“镇住”当前混乱的局面。当然,德军统帅部对莫德尔一再撤退,也早就没了耐性,同意他的建议并继续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至此,莫德尔仅仅只当了18天的西线总司令,就“主动请辞”了,一方面他对混乱的局面没有信心去把控,另一方面也是“回天乏术”了。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救火队员》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二战时德军将领莫德尔会发出部队就地解散的命令?
1944年9月,蒙哥马利准备大显身手的“市场花园行动”,让防御大师——莫德尔打回了“原形”,从此“乖乖的”跟在美军后面,不敢“逞能多事”了。莫德尔再次证明了自己卓越的防御水平,成为盟军将领们公认的“极难对付的对手”。
然而,随着盟军大踏步抵近“齐格菲防线”,德军统帅部对将帅们的一再撤退,彻底地失去了耐心,决定亲自指挥。接下来的一系列败仗,让莫德尔对胜利越来越不抱希望,对未来越来越悲观,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令人唏嘘不已。
这还要从莫德尔反对阿登战役说起。按照德军统帅部的计划,拟用30个师编成2个装甲集团军,在阿登地区再一次实施突袭,攻占安特卫普,从而将北段的盟军一网打尽。莫德尔和龙德施泰德均反对这个计划,“这是什么鬼东西,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后续实力不行。西线德军一连串的失败,已经元气大伤,精锐士兵也基本消耗殆尽,指望“东拼西凑”的20万人,根本不可能冲破盟军的“铜墙铁壁”。更忌惮的是,德军根本预备队或后续部队跟进。说白了,就是“一锤子买卖”。
其次,在西线不可能再有反击的实力。莫德尔使出浑身解数,粉碎了盟军的“市场花园行动”,并赢得了许特根森林大捷,让盟军付出了伤亡13万人的代价,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德军也损失了4万多人,勉强稳定下来的西线根本无兵可派。
最为关键的是,新组建的部队大都是新招募的“青年团”,和45岁以上的警察部队,装甲部队的官兵只有5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战斗实力可想而知。发动阿登战役,除了牺牲仅有的有生力量外,毫无意义可言。尤其是大敌当前,应以稳定“齐格菲防线”为根本。
莫德尔三番五次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均遭到拒绝。12月16日,西线德军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开始了,莫德尔指挥的38个师在390公里的战线发起了攻击,战役的突然性确实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3天伤亡15000人,7000被俘。
随着天气好转,清醒过来的盟军开始源源不断地向阿登地区增援。尤其在巴斯托涅,双方进行了一场混战,这是莫德尔和巴顿的第一次交锋,但他无法阻止巴顿前进的步伐。更何况,盟军在两翼展开强大攻势,B集团军群有被包围的危险。
他不得不再次施展善于撤退的本事,指挥各部队退回到出发阵地,但重装备和12万人“丢在”了阿登地区。再次领教了某人“瞎指挥”的惨痛后果,更今人失望的是,这种“瞎指挥”一直延续到最后。
“齐格菲防线”拦不住盟军,莫德尔失去战场自主权。1945年2月,退回到“齐格菲防线”的德军,名义上还有73个师,但实际人数不到盟军的1/3,火炮、飞机更是无法抗衡。更让莫德尔为难的是,B集团军群经过长期艰苦的战斗,已经疲惫不堪,还要防守着200公里的防线。
此时的盟军,却不给莫德尔调整的时间。“齐格菲防线”的攻势开始了,铺天盖地的轰炸机对德军阵地狂轰乱炸,脆弱的防线顿时被撕开一个大口子,仅以伤亡97人的代价,就突破了德国吹嘘的“天堑”。
更让莫德尔绝望的是,德军统帅部宣布因为燃料紧缺,不能再为B集团军群提供增援部队了,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只能用少得可怜的兵力坚守着防线。然而,刚刚集结好的装甲战斗群,也被盟军空军发现摧毁了。
就在莫德尔忙于应付的时候,莱茵河上的雷马根大桥被盟军轻易占领,预示着德国在西线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失去了作用,鲁尔区完全暴露在盟军的打击下。大桥的失守引发了国内一片慌乱,德军统帅部更是迁怒于莫德尔和老帅龙德施泰德。
于是,龙德施泰德被解除了职务。按理说,应该由莫德尔接任西线德军总司令,却由空军元帅凯塞林担任总指挥。这一人事任命,说明了莫德尔已经“失宠”,德国高层对这位经常“不听话”的防御专家,也彻底失望了。
甚至有了让其“自生自灭”的想法,莫德尔心灰意冷。“暴脾气”的莫德尔根本不把新上任的凯塞林放在眼里,对他的“指手画脚”十分反感:“不会接受一个不了解西线情况的人来指挥!”但是,德军统帅部的命令,他还是要听的,将最后一点“生力军”用在了夺取雷马根大桥上。
但站稳脚跟的盟军,没有给其任何机会。双方在激烈的争夺中,B集团军群本就虚弱的战斗力也消耗跆尽,无功而返。让莫德尔担心的是,盟军从两翼向鲁尔区包抄过来,有围歼其部队的企图,他提议将部队撤回德国本土,但遭到了拒绝。
25万德军被包围在鲁尔区,成了盟军的“囊中之物”,莫德尔就这样被“抛弃”了。尽管他多次组织突围,但都于事无补。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酗酒成为他暂时逃避现实的“麻醉剂”。醒来后,依然是让他心灰意冷的战局。
“包围圈”越来越小,莫德尔也失去了跟上级的联系,他现在要做的是“料理后事”。军人的执拗,让他放弃了乘飞机突围的想法,他要与部队在一起。莫德尔签署完“部队就地解散”的命令后,在一处偏僻的森林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看来,
一是,对德军统帅部很失望。莫德尔戎马一生,经历过军事生涯的辉煌,也因粗鲁的性格饱受争议,但在德军统帅部的“关照”和信任下,实现了人生的最大目标。没有想到,在德国最危险的时候,因不满某人的瞎指挥,而被抛弃,他很失望。
二是,怕没有“善终”。从二战爆发起一路征战,在苏联犯下的滔天罪行,战后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尤其是保卢斯投降后在苏联的遭遇,是他不能接受的。当然隆美尔、克鲁格元帅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自我解决”的想法越来越重。
更重要的是,作为有个性的军人,“投降”一词,无疑是奇耻大辱,与其“苟且偷生”的活着,遭人唾骂,不如战死沙场,或自我了断,这是一个军人最后的尊严和气节。更何况,元帅军衔对莫德尔来说,是很在意的,他不能玷污它。
抛开正义与非正义,“防御大师”莫德尔貌不惊人、粗话连篇,他不像曼斯坦因那样才华横溢,也没有隆美尔那样声名远扬,更没有龙德施泰德的显赫资历,却被对手称之为:“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也算是送给莫德尔的最高荣誉了。
孙子说过:“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获胜,既没有可以赞美的先见之明,也没有人夸他用兵神勇。他的获胜在于举措得当,没有错误。这句话用在莫德尔身上,还是比较贴切的。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