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者11号,太阳能照亮八大行星吗?
当然能,连飞到小行星带的先驱者11,12号,旅行者1,2号都还在运行,如果没有光它们早报废了!
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公司排名?
全球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实力排名如下
1. AIBrain
AIBrAIn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工智能公司,专门为智能手机和机器人应用提供AI解决方案,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平台IRSP,并专注人工智能的开发。
2. 亚马逊
这家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在线零售巨头如今已经通过服务和产品进入了人工智能领域,它们的亚马逊机器人已经开始学习使用数据预测和查找模式的能力。目前亚马逊的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Alexa已经面世。
3. Anki
Anki是一家获得了银行业巨头摩根投资的玩具机器人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Anki的旗舰机器人是Cozmo,该机器人由于出色的情感反应被称为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消费机器人之一,它有表情、有情绪,没电了还能自己充电。
4. 苹果
苹果公司在过去的3年里收购了四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预示着它们迈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决心。多年来,苹果公司的虚拟助理Siri从一个简单的语音助手变成了成熟的语音机器人。
5. Banjo
Banjo是一家社交网络公司,在2015年获得了日本软银集团1亿美元的融资,它们利用人工智能对社交媒体进行数据整合,将地理定位和社交软件结合,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周围的活动,也可以查看某个地址周边发生的事情。
6.达闼科技
达闼科技正在开发它称为基于云智能的机器人系统。CI与AI不同,它将机器与人类相结合,而不是将它们作为单独的实体来对待,但允许机器人由人控制。
7. Facebook
这家为全球30亿用户服务的公司,在对人工智能的战略投资商是舍得的,迄今为止,脸书已经开设了三家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且还收购了两家AI公司,即Masquerade和Zurich Eye。
8. Google
在所有互联网企业当中,谷歌是高居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榜首的人工智能领域领导者,它们早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布局人工智能,并且投入很大。在四年内,谷歌收购了12家AI创业公司,它们研究的重点是推荐语言翻译、视觉处理以及排名和预测能力。
9. H2O
H2O是由Oxdata公司推出的一个人工智能项目,主要服务于数据科学家和开发者,被全球超过10,000个组织的100,000多名数据科学家所使用,为他们提供快速机器学习引擎,另外它还声称自己是“世界领先的开源机器学习平台”。
10. IBM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IBM就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它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其中Watson超级计算机是最知名的AI项目之一,这台计算机可以学习语言和人类知识。
11. 碳云智能
iCarbonX是一家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它使用人工智能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分析和健康指数预测。它已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七家专注于收集不同类型医疗保健数据的科技公司结成联盟,并将使用算法分析基因组,生理和行为数据,并提供定制的健康和医疗建议。
12. 英特尔
英特尔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支持和投资人工智能技术保持领先地位。除了众多收购之外,英特尔还单独向微软投资了几家AI初创公司。该公司通过优化的机器学习框架和库宣传其对开源的承诺,以及他们对Nervana系统的收购,使他们能够利用他们的机器学习专家。
为什么要花费大量资源去探索宇宙?
北京时间 2017 年 2 月 23 日,NASA 宣布在距离地球 39 光年的地方,首次发现了有 7 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
更重要的是,其中 3 颗行星位于母恒星 TRAPPIST-1 的宜居带内。这是首次在一个系统当中找到三颗宜居行星。在天文学家眼里这次发现振奋人心,“为地外生命的探寻开辟全新方向”。
到了第二天,鲜有主流媒体再持续关注此项进程了。常人眼里,这无异平日新闻。
我们总要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人类,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太空?
在 64 亿公里外看见自己2015 年,美国航天局宇航员 Kjell Lindgren 从漂浮在地球之外遥远的国际空间站里,用视频连线宣布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刘慈欣说:敬畏头顶的星空,并时常仰望。
太空探索事业的黄金时代本是源于冷战中美苏双方的太空竞赛。在双方巨大恐慌与渴望超越的兴奋中,人类耗资巨大向深空开拓。
而这些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太空探索的另一种可能。
( 1968 年 12 月 24 日,阿波罗 8 号的三位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中向地球进行了电视直播。在那场电视直播中,人类拍摄到了第一张“地出”照片)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看到自己的星球升起。
在那场轰动世界的电视直播上,被数次提及到的一个词是“我们”。
我们指的是地球人。这是只有站在地球之外,回头看,才会深刻发现,原来在这个星球上纷争不断的所有人是一个整体。
当年 NASA 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斯图林格博士后来说到:
在这幅照片第一次对外公布之后,号召人们警惕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问题和挑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例如污染、饥荒、贫困、城市生活、粮食生产、水资源管理和人口过度增长。这不能说是没有关联的。
进入深空,进入一个浩瀚荒凉的孤独深空,人类更清楚看到了自己。
29 年后,美国“旅行者 1 号”( voyager 1 )飞船,即将飞出太阳系。控制中心努力让它回过头,最后看一眼它出发的地球。
在距离家园 64 亿公里之外,人类所有诗篇中关于母星的伟大,都化为光束中若有若无的渺小。恍如尘埃。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写下了这样的话:
我们自欺欺人地认定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权地位,这一切都被这个白光中的小点推翻了。
我们的星球是宇宙无边的黑暗中一颗孤独的尘埃。
据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一直很喜欢天文学。而天文学是一种令人谦卑、塑造人格的科学。这一切的自知自省,都是浩瀚宇宙带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孤独如何排遣张小龙在一次饭否的更新提到: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而微信的启动页面,是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
原图来自于 1972 年,最后一次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此后很长时间,人类都没有飞船再抵达如此靠近的距离对地球进行拍照,所有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全身照”其实都是拼贴组合之作。
(从 4 万 5 千公里之外看过去,地球就像是一颗很小的蓝色弹珠)
于是,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旅行者号出发了。带着见证人类文明的光盘,开始在深空中孤独地寻找伙伴。
(旅行者 1 号携带的记载人类数学,音乐文明的圆盘)
直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表明外星文明真实存在。宇宙如此浩瀚,地球很可能是这个宇宙中唯一的文明了。
孤独是每个航空人必须面对的情感。在星空壮丽中感受无边的孤独感,这同样是地球置身于无边宇宙的困惑。
于是,借助一个千载难逢的星体轨道机会,美国继续了冷战中的深空探测计划,向太阳系之外分别发射了旅行者 1 号与旅行者 2 号。
(旅行者 1 号)
在此之前,NASA 已经向银河系先后发射了先驱者 10 号,先驱者 11 号,它们承载了两个方向的探索任务。以前记载在中学课本上为人熟悉的“小黄图”正是出于先驱者 10 号上的小圆盘,圆盘上简单记录了人类身体构造,以及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希望能够遇上外星文明。
(人类向外星文明第一次发出漂流瓶)
(目前四艘飞船大致位置)
目前,先驱者 10 号以及先驱者 11 号已经失联,正往银河深处飞去。而旅行者 1 号与旅行者 2 号已经飞离太阳系,按照设定轨迹继续前往。
于太空中找寻人性本能
一开始太空探索的成功释放了人类无穷曼妙想象力。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试图描绘文明进程的伟大蓝图。
而现实上,天性乐观的幻想家们承担了这些年的无奈与失望。
40 年前,人类对未来世界的可能充满了信心。看着《星际迷航》长大的一代人大都有一张关于科幻未来的发明清单,“外星殖民,力场,虫洞跳跃、心灵传输台”,想象着在荒芜火星兴建城市,打造浮空交通,穿越外太空。然而 40 年过去了,人类至今还束缚在地球,月球上只留下一串纪念的脚印。
PayPal 创始人彼得·蒂尔公开表明过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失落:
我们想要一辆可以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 140 个字节(意指 twitter )。
(封面人物:奥尔德林;文字:你承诺予我火星殖民,最终我只得到了 Facebook)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随着 20 世纪各国经济的动荡以及冷战落幕,航天大国纷纷削减了航天资金。 1972 年 12 月,阿波罗十七号最后一次登月。此后,虽然仍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有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但人类太空探索的目光已经更多由星空转向地面。
如果太空不能成为未来的家园,那地球也不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但探索的脚步其实从未停止。
(地球分别和开普勒 452B (左)、比邻星 b(右)大小比较图)
早在 2015 年,与地球相似程度极高的类地行星——“地球大表哥”开普勒 452B 被观测发现,一年后人类发现了另外一个“地球孪生哥哥”比邻星 b。
同年,历时五载,朱诺号探测器终于抵达木星。最近备受媒体吹捧的马斯克公布了详细的火星移民方案。
希望被重新点燃。重要的是,在历史上我们能找到熟悉的身影。
15 世纪开始,大西洋,新大陆相继被发现,从此以后,人类有更大的热情探索这片土地,无论是珠穆朗玛峰还是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人类足迹踏遍地球。1903 年,莱特兄弟第一次实现人类的动力飞行之梦,谁也没料到这将是后来航天航空史的起步。
科技的革命性爆发从来都不是突如其来的,技术一直在默默积累。在迎来整个时代大放光彩之前,流淌在人类文明血液里关于探索的本能正微微发光。正是凭着这点光,我们能够看清楚黑洞里的未知,星空上的浩瀚。
作为人类,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太空?
或许早在 1968 年的科幻神作已经给出了当年的解释:
征服可能会受挫,但好奇从未停息。
人类去过土星吗?
1973年4月6日,美国“先驱者11号”宇宙飞船开始去探测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之一——土星。这是人类首次访问土星。1979年9月1日,“先驱者11号”飞临土星。实现了对土星的近距离探测。天文学家说,它所发回的大量照片和数据,使我们对土星的了解更加透彻。它发现了土星的两道新光环,发现了土星的新卫星和磁场。
从地球乘坐宇宙飞船出发?
在地球上,你一直往一个方向走是可以回到原点,因为地球是个三维球体,有大小 ,无边界。但如果照搬到宇宙上来,那得先说明几个条件,首先,你的飞船是以什 么样的速度飞行?亚光速?光速?超光速?其次,要搞清我们这个宇宙是什么样子 的,平滑的?曲面的?封闭的? 先说第一点,现有理论下是不允许任何有静质量的物体能够达到或超越光速的,所 以你有再大的能量,也只能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好的,你有了这样一艘飞 船,飞向星辰大海,不用担心寿命问题,因为只要你的飞船速度足够接近光速,根 据相对论效应,你的时间是足够飞到时间的尽头的(如果时间有尽头的话)。 再说第二点,很关键,那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是什么样的,有三个备选答案:1,宇 宙是平直的,那么宇宙空间是无穷大的平面,顶多会有一些褶皱。2,宇宙是开放 的,那么宇宙空间会是一个无穷大的马鞍面,也是无穷大的。3,宇宙是球面,那 么我们的宇宙空间就是有限的,如果这个空间足够小,甚至可能比可观测宇宙还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几百亿光年远的星系很可能是近处同一个星系绕 了宇宙几圈的光。你可以从下图想象下。 但是,我们现在所观测的结果是,远处的星系正加速远离我们,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是个开放的宇宙,所以,你的飞船就算有足够的燃料,足够的 时间也不可能再回到原点了。至于超光速飞行,空间折叠黑洞白洞什么的,这里就不讨论了 ,可以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