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军,你怎么看待霍光?
作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光是遵从了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帝的嘱托的。年幼的汉昭帝在霍光扶持下,大汉一扫武帝晚年财政窘况,国力、民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大汉再次中兴。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逊未篡时”。霍光既然坐到了那个位置,不管他本人有没有那个心思,他身边的人都会自发的做一些出格的事的。我们可以看一下,事情起末和汉昭帝的一生,就明白霍光后世评价为何如此复杂了。
皇帝在古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享有着荣华富贵、妻妾成群的优渥生活。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们执天下牛耳,掌握杀伐大权,所有人都敬他们,都惧他们。越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越是不近人情,天威难测。可是西汉就有一位有为之君,非常惧怕一位权臣,怕到什么程度?立权臣6岁外孙女为后,这还不算,还不敢宠幸其她妃嫔。甚至自己临终时皇后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作为执掌天下的皇帝,他绝后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皇帝叫作刘弗陵,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刘彻晚年疑心很重,在“巫蛊之祸”中处死了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史书对刘据的称谓很不友好“戾太子”,卫子夫也因此而死。虽然刘彻后来明白自己做得过分了一些,针对晚年不当的举动下了一道“罪己诏”。但对于刘彻感情只是生活附加品,卫子夫的死最多觉得心里少些什么,远谈不上伤心。
很快这位年迈的皇帝开始寻找新欢,刘弗陵的生母作为奇女子,得到了面圣的机会。怎么奇呢?她的手始终打不开,就是一直是握着的状态。直到见到汉武帝,手掌才能够伸开,手心处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钩。汉武帝晚年本就信奉神鬼之说,龙颜大悦,牵起了她展开的手掌踏上了返程,她有了新的称号“钩戈夫人”。
随着时光流逝,年迈的汉武帝已是风烛残年,皇子们都紧紧盯着太子之位。可对于掌控欲极强的刘彻来说,朕给你的是赏赐,不给你你绝不能抢。所以他偏偏否决了所有争权的皇子,立了六岁的刘弗陵为皇子。刘彻觉得这个小家伙非常像自己,亲自挑选朝中名臣霍光辅佐,并且送了霍光一副“周公辅成王”图。这个霍光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霍去病的关系得以进宫,拥有过人的才华和高洁的品质,汉武帝亲自选他作为托孤重臣。
弥留之际的汉武帝,看着龙床前8岁的刘弗陵,想起了当初自己年幼继位,深受母亲、舅舅田蚡以及祖母等外戚集团的压迫。下令处死刘弗陵的生母“钩戈夫人”,皇室的无情可见一斑。
年仅8岁的刘弗陵在霍光为首的托孤大臣辅佐下,成为了汉昭帝,霍光官居大将军,总领国政。事实验证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俗的眼光,汉昭帝虽然年幼,但才华横溢。在霍光和桑弘羊等人辅佐下,一改武帝时期为了征措军费,而实行的“盐铁专卖”等紧缩政策。
汉昭帝看清了这种集权的经济制度,利益掌握在大家族手中,平民生活困苦不堪。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耕,放宽经商渠道。整肃吏治,启用贤才,汉昭帝的举措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汉武帝连年用兵,国内矛盾激化的现状,实现了“昭宣中兴”。
但这位英明的汉昭帝婚姻却是不幸的,这要说起霍光为首的托孤重臣。一个叫作上官桀的重臣儿子,娶了霍光的女儿,生下了一个小女孩,两家关系十分密切。
汉宣帝继位四年之后,也就是12岁的时候,开始选后。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希望自己的女儿选为皇后,这样自己就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上官安跑去找到了岳父霍光,希望大权在握的霍光帮助自己。可汉武帝的眼光还是不错的,霍光当然也希望外孙女成为皇后,可看到才6岁的外孙女,还是克服欲望,严词拒绝了。
本来事情就算完了,可上官安才能不行,鬼点子还真不少。他把目光放到了长公主身上,也就是汉宣帝刘弗陵的姐姐,长公主在西汉绝对是权势很重的一个位置。上官安和长公主的情夫,有些狐朋狗友的交情。上官安选择了长公主路线,让她的情夫不停吹枕边风,更然人惊奇的是竟然成功了。
这个汉昭帝的姐姐,并不在乎弟弟怎么样,在情夫说动下把年仅6岁的上官氏扶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上官皇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没有之一,12岁的刘弗陵和6岁的上官氏在权臣和长公主的“撮合”下结为了夫妻。
这就够悲剧的了,对于汉昭帝的尊严来说这是无情的践踏,离谱程度和吕雉让汉惠帝娶亲姐姐鲁国公主女儿张嫣也差不到哪里去了。汉惠帝选择一生不碰皇后张嫣一指来对抗母亲吕雉,并且不久抑郁而终。可刘弗陵不行,上官氏是权臣和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姐姐,合力促成的姻缘。他没有向他们展示不满的亲情资本,于是他只能和上官氏演一出让所有人满意的伉俪情。
汉昭帝退让的远不止此,皇后上官氏过于年幼,他宠幸其她妃嫔在合理不过了。可权力会改变一些东西,包括霍光坚韧的心。这位大汉名臣享受长久以来的权力欲,所以不同于之前反对立6岁外孙女为皇后,对于家人、近臣提供的限制汉昭帝专宠上官氏的计策,选择了默认。
于是只要是汉昭帝刘弗陵宠幸过的妃嫔、宫娥都不会有好下场,汉昭帝对此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也就只和年幼的上官氏待在一起了。这位聪慧的年幼君主,把无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治理国政的路途上来了。虽然对霍光一脉干预自己私生活非常不满,不过汉昭帝十分认可他的治国才华,大汉在他们的经营下蒸蒸日上。
其实霍光一脉促成汉昭帝专宠上官氏,只是不想让其她妃嫔产下皇子,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影响自身权势。这也是霍光选择沉默的原因,看着年幼勤政的刘弗陵,这位权臣心中或许会涌现出那道雄才伟略的身影,一切开始变的美好。
可上天戏弄了所有算计的人,汉昭帝刘弗陵突然驾崩了,享年21岁。汉昭帝去世时,没有一儿半女,九五之尊竟然绝后了。许多人疑惑汉昭帝一直专宠上官氏,为什么没有子女。原因很简单,汉昭帝去世时,当年六岁的皇后才刚刚15岁,怎么可能生儿育女?
“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司马光对这位年幼的皇帝治国才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可他的婚姻始终是不幸的,娶六岁女童为后,临终无子无女,历代鲜见。后来霍光死后,霍家被汉宣帝抄家灭门,就有“绝先帝一脉”这条罪名,或许这就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吧!
参考资料:
《史记.武帝本纪》
《汉书.卷七.昭帝纪》
《资治通鉴.卷二十三》
土木堡之变给明朝有什么影响?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给明朝政局带来深远影响。土木堡之变后,皇帝被俘,主少国疑,代宗被迫即位,在英宗被放回后,囚英宗,废太子,给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又为后来的夺门之变埋下伏笔。
明朝的边防政策由积极打击转变为被动防御,最终形成了九边军事体系;京军制度的改革和募兵制的兴起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宦官的权力也经历了重大变化,由代宗打压到英宗信任,甚至还掌握了部分军权。
土木堡之变是发生于明英宗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因英宗宠信宦官王振而起,并最终导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的惨败局面,败讯传到北京,京师动摇,英宗之弟被迫即皇帝位,是为代宗。
他重用于谦等人,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明朝政局转危为安。景泰八年 (1457) 正月,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迎英宗复位。
土木堡之变,对明蒙双方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而这个事件却在史书上被一笔带过,从未深入探讨这次战争给明蒙双方政局带来的影响。学术界对此事件,或侧重于土木堡一战中明、蒙双方兵力对比,或侧重于土木堡之变对明朝边疆政策的制定等,而综合分析土木堡之战对明朝政治的走向却几乎没有。
一、明英宗两朝行政措施之变正统七年 (1436—1442) 以前,幸有张太皇太后和“三杨”辅政,国家运转系统正常,国势稳定。正统七年后,王振开始擅权。经济上大兴土木,军事上有川战役,平浙江流寇。“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1] 可以说这两次军事行动也是导致土木堡之败的原因之一。
明英宗复辟后,朝廷的主要官员很少变动。他逐渐依靠以下三人来指导行政:李宪 ( 李贤 ),主要的大学士;王翱,老资格的吏部尚书,英宗对他特别敬重和有感情;马昂 (1400-1476),1460 年被任命的兵部尚书。
此外,几个户部尚书,特别是 1460 年任此职的年富,都颇有政绩。天顺朝虽有错杀忠臣于谦,大封夺门之变时的所谓 “功臣”等,但这些措施是以巩固自己权力为前提的。后又因内部权力诱惑和个人的骄奢淫逸,石亨被抓,曹吉祥叛乱,但很快被平定,即使是在曹吉祥叛乱前,明英宗对曹、石之流并非没有防范。“
一旦他兄弟的支持者被当作国家的敌人而被肃清,……,而那些在 1457 年为他策划政变的人一旦表现出超越他们权力的举动,就立刻被除掉”。
曹石之变后,英宗对李贤的信任有所增加,以李贤等为首的阁臣们也尽心辅佐,由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朝政逐渐好转。
最让人敬佩的是他能在生命最后一刻废除自太祖沿袭下来的人殉制度,并且规定继位之君不可再设,这无疑是他最大的光辉,而这一政策和土木堡之变并非没有关系。英宗在“北狩”之后,更能明白民间疾苦。
还有他能继承仁宗、宣宗的守成之策,以稳定国家内部为重,对外以修好为主,不得不说又是一大亮点。
最让人敬佩的是他能在生命最后一刻废除自太祖沿袭下来的人殉制度,并且规定继位之君不可再设,这无疑是他最大的光辉,而这一政策和土木堡之变并非没有关系。对于一些史书中的“英宗始终为庸稚之君而已”,我觉得这有失公正,在我看来,英宗虽然不算是个好皇帝,但他也不至于沦为“庸稚”之人,只是太过相信身边的人,王振也不例外,“天顺元年五月,英宗复辟。思振,讳为忠所杀。诏复振官,刻木为振形,招魂葬之。祀智华寺,赐额曰‘旌忠’”。
二、明朝边防形势及军事制度的变化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这必然会引起相关的政策、制度的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边防形势和军事制度的改变上。尽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达不到明朝顶峰时的状态。边防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九边防御体系。军事制度上则是募兵制的兴起。
( 一 ) 九边军事体系的形成
明朝建国后,一直受到蒙古的威胁,直到隆庆五年 (1571),双方才达成和议,明朝边境才安定下来,“自宣、大至甘肃,不用兵者二十年”[1]。以土木堡之变为转折,明王朝在此之前以积极打击为主,很少修筑城堡;战后被动防御,大量修筑要塞和派遣驻军,完善九边一线。
明初三代帝王,极重边事。洪武五年 (1372) 分三路北征,沉重打击了元朝残余势力。洪武二十年,明王朝又以大军进攻辽东,“迫降驻守辽东的北元太尉纳哈出,招降 20 万人,……,一举‘断北元之左
臂’”等。成祖即位后,五次亲征漠北,巩固了明朝边防,“明年 ( 永乐八年,1410),帝亲征,时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君臣已各自为部,……六月 ( 永乐二十二年,1424) 甲子,班师,七月辛卯,崩于榆木川。”
“在此之前,中国的君主都未曾亲率大军如此劳师远征,朱棣的部队每次大概有 25 万人左右”。
宣宗在位十年,四次巡视边境,并且在宣德三年 (1438)“复亲征兀良哈,斩获凯旋”。北方的蒙古诸部虽连受打击,但是顽强的生命力却让它们再次登上了和明帝国角逐的舞台,最终在 1449 年爆发了土木堡之战。
在土木堡之战的惨痛教训之后,宣府等整个九边地区都开始大规模修筑关隘城堡,以应对未来可能随时出现的威胁。
“万历三十年,时任宣大山西三镇总督杨时宁所绘制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的《山西镇总图》说明了在土木堡之变前,山西、大同至蔚州依然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存在”。
此外,明王朝还修建了长城,即边墙。明代第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是在成化年间。但长城体系的真正初步完成,却是在嘉靖年间,仅嘉靖三十年 (1551) 就修筑边墙二百三十余里。
隆庆以后则是逐步完善。长城军事体制的完成极大地改善了明帝国的边防形势。时人在总结长城的军事价值说道“夫长城之未城也。塞下粟有斗数钱者乎,……,虏入塞而声闻永隔,今时亦有之乎。”
总之,在土木堡之败后,明王朝痛定思痛,汲取教训,积极布局,终于初步完善了九边体制,让明帝国的边境形势从此走向了崭新的一面。
( 二 ) 军事制度的变化
军事制度的改变主要集中在京军和募兵上。其一,在京军制度的改革方面,京军经过太祖、成祖的改革,是最具有战斗力的主力军队。但在土木堡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恐慌,上下无固志。”
于谦发现京军缺点后,在诸营中选出精兵十万,分作十营集中团练,名为团营,其余回归本营。京军制度为之一变。其二是募兵制兴起。
土木堡之战前,明朝军队采用卫所制,然而,在北京保卫战时京师周围已无精锐之兵,各省勤王兵又不能即刻到达,明政府不得不另想他法,募兵制随之兴起。
“于是派朝官四出募兵,以为战守之计。募兵是由中央派人招募,……,除退役外不能离开队伍”。
三、宦官地位的变化清代学者赵翼曾说:“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就明朝而言,其宦官专权起于明英宗王振,终于思宗魏忠贤。英宗历任两朝,对宦官皆有不同程度的宠幸,在明朝宦官专权的历史上皆留有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举措。
( 一 ) 明英宗正统朝正式开启宦官专权之局
明太祖鉴于前朝宦官专政的恶劣后果,严格限制宦官的权力。
“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廷。尝镌铁牌置宫中,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即日斥还乡。”
明成祖即位后,开始信任宦官,不仅给以出使、专征、监军之权,而且成立“东厂”特务机构,由此开了宦官干政之端。“文皇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工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八年,都督谭青营内有内官王安等。”明代宦官有所谓的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掌奏章机要,历来由皇帝心腹宦诗担任。
宣宗即位后,司礼监虽有“批红”的大权,但一直处于宣宗的严厉监视下。英宗九岁即位处理不了政事,王振利用皇帝的信任,不仅逐渐掌握代替皇帝“批红”的权力,有时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改动内阁的票拟,还盗走了太祖立下的铁牌,“英宗正统七年冬十月,太皇太后张氏崩,太监王振益无所惮。……,上铸:‘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字,在宫门内,宣德时尚存,至振,去之。”
王振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借政治大势掠夺和勒索财富。
“广置塌房、庄所、田园、马坊,侵夺民利,不输国课”。地方官进入朝廷述职,如果没有厚礼相赠,就少不了横加迫害。巡抚山西、河南的兵部侍郎于谦,每次入京“未尝持一物交当路”,王振“嗾言官劾之,罢为大理寺少卿”。
可见,其威势极盛。
( 二 ) 明代宗对宦官专权的压制
代宗鉴于英宗宠信王振,导致土木堡一战大败,对宦官极为痛恨,不仅抄没了王振家产,还除去了王振的同党。代宗始终只能信任宦官兴安,况且“安有廉操,且知于谦贤,力护之。……,于谦遇难后,兴安遭弹劾,指为于谦同党,险些送命”。
英宗复辟后和于谦一起被杀的还有王勤、张永等太监,而他们都是于谦的支持者。所以在景泰一朝,宦官势力被扼制。
( 三 ) 明英宗天顺朝后宦官日益猖獗
英宗复辟后为了感谢曹吉祥,让他以司礼太监的身份总督三大营,从而开辟了宦官总领京军之恶例。宪宗时汪直设立西厂,西厂特务横行各地,“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武宗时,刘瑾、张永等八人得宠于皇帝,时称“八虎”。
熹宗时的魏忠贤可谓一手遮天,人称“九千岁”。由此可见,这三朝宦官权势有多大。中间虽有嘉靖帝撤地方上的内官,但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思宗即位后,虽成功清除阉党势力,但还是扭转不了明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土木堡之变是明王朝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土木堡之变中皇帝被俘,太子幼小,只能由其弟代宗即位,这就改变了传统的皇位继承顺序,并且,代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所做的一些事情势必会给明帝国的国家运转系统带来重大变化。
它不仅彻底改变了明帝国边境的军事体系框架,同时也改变了蒙古部的政治格局,是蒙古三部重新崛起和明王朝开始衰弱的标志。
如何评价明朝名将李如松?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关系、重视人脉的国度,一个人要想成事除了必不可少的个人能力以外,其人脉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如果拥有出色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关系,那么他发展的道路将会充满光明。但是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就有可能将人生喜剧变成悲剧,甚至对他人乃至社会造成影响。
李如松就是这么一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的祖上是从朝鲜内附过来的移民,后来被封为世袭的铁岭卫的指挥官(相当于军分区司令)。但是到他父亲李成梁一代,家道已然中落,甚至到了四十岁都没有考中举人,也没有钱去京师继承爵位,幸好当地的巡按御史赏识他,才资助他去了北京。李成梁虽然读书写八股不行,但是打仗却是一把好手,在辽东一带平定了土蛮等一系列少数民族的叛乱和骚扰,手下有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史称辽东铁骑),官爵也逐渐升到辽东总兵、宁远伯。他的儿子也因他的功劳,受恩封官。
李成梁
李如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他少年时,他的父亲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授就是徐渭,也就是著名的大才子徐文长。
徐渭早年曾经做过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僚,直接参与了嘉靖年间江浙一带的抗倭战争。与他在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一位将军,就是名震千古的戚继光。戚继光离开江南以后来到北方做蓟门总兵,也正是他将徐渭推荐到李成梁家中做家庭教师的。在李家,徐渭将其毕生所见所学传授给李家的公子,其中就包括了他在抗倭前线的种种见闻,这对当时还年少的李如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徐渭的作品
由于父亲的军功,李如松初入官场就被封为都指挥同知(大概类似于现在的警备区副司令)这一高级官衔。而他也没有愧对自己的头衔,年纪轻轻就立下了无数战功,其中就包括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宁夏哱拜之乱。而在哱拜的叛乱结束不久以后,壬辰倭乱就爆发了。
李成梁戎装像
此时的日本刚刚结束了战国时代,由织田信长完成了统一,并在丰臣秀吉的领导下逐渐有了觊觎东亚大陆的想法。在丰臣秀吉的计划里,日本的扩张分三步:拿下朝鲜——攻克中国——吃掉印度。他甚至狂妄地对自己的养子说:“拿下了明国,你就是中国的关白(即宰相)!”
丰臣秀吉塑像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农历壬辰年),日本海陆军并进,对朝鲜发动进攻。朝鲜是大明的附庸,数百年都不操练士兵,其军事实力可谓一触即溃。日军登陆后即势如破竹,不久便攻陷朝鲜京城,朝鲜王室也被迫西渡鸭绿江,到中国避难。为了保护自己的附庸,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大明帝国决定出兵朝鲜。
起初明军由于对日军实力估计不足,只派出千余人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最终全军覆没。随后明朝政府开始重视起这次的战事,并且迅速集结了当时国内的各支精锐部队共计四万余人,其中就包括了威震东北亚的辽东铁骑,还有“凡百余战,未尝一败”的戚家军。这支部队由兵部侍郎(即国防部副部长)宋应昌协调指挥,军事统帅就是具有朝鲜血统、刚刚从宁夏前线凯旋的李如松。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李如松率领大军进攻朝鲜首都平壤,在战斗的过程中,明军广泛采用了当时在世界都属先进的火器(如购自葡萄牙的佛朗机炮等),而日军的火器及人数均劣于明军,只能据城死守。在对战场地形作出系统考察后,李如松决定进攻平壤城西、南、北三个方向,留出东门(即所谓“围师必阙”,且东门面临大同江,在正月的朝鲜早已寒冷刺骨),并在日军撤退方向设有伏兵。在战斗过程中,李如松命手下将领化妆成战斗力较差的朝鲜军,进攻由朝鲜伪军把守的南门,迅速将南门攻破。日军尽管顽固抵抗,但在明军猛烈地炮火轰击下依然无法抵挡,只能被迫渡过大同江,沿路又被明军阻击,损失惨重。
平壤大捷
明军(因为朝鲜陆军基本已经损失殆尽,陆战完全依赖明朝)在攻克平壤以后,兵锋直指王京(今首尔)。而在通往王京的道路上,李如松的侦查部队在碧蹄馆遭到日军围堵,李如松赶去援救,不想未能起到援助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日军在得知明军主帅来到前线后,立刻不顾一切地向碧蹄馆集结,意图将李如松“斩首”,以逆转不利的战局。所幸李如松英勇非凡,其率领的亲军又是辽东铁骑中的佼佼者,精锐中的精锐。在碧蹄馆,明军以数千骑兵对抗数万日军,并且不落下风,随后明军援军到达战场,而日军在与李如松的缠斗中未能占到便宜,还接连损失了数位大将,又面临明军的反扑,自然无心恋战,随即撤出战斗。碧蹄馆战役双方均未能达到主要作战目的:明军未能继续南下光复王京,进攻的步伐自此停滞;日军也没有达到斩首李如松的目的,双方在朝鲜进入僵持阶段(这与三百五十余年以后的朝鲜何其相似乃尔)。
碧蹄馆之战
人都是复杂的,也是多面性的,这一点在朝鲜战场上的李如松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徐渭的教育下,李如松认真学习了《纪效新书》这一经典著作,为其日后对日作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平壤大捷中,李如松作为一位指挥官,将其指挥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对战场的判断以及敌人心理的把握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面对易守难攻的平壤城,而己方兵力又没有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李如松将军力分而不乱,针对各方向敌人的守备特点作出不同的部署,因而取得了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在碧蹄馆之战中,李如松过于急功冒进,作为军队主帅贸然深入敌人重围,险些命丧敌手。实际上,由于过于优渥的家庭环境,李如松的性格特征是非常傲慢不逊的,对待下级军官的态度经常是严厉甚至是严苛的。明军驻防点各不相同,南北有差,南北军之间的误会和隔阂颇深。而李如松作为统帅,不能很好的调节南北之间的矛盾,反而在攻坚时有意使戚家军等南军顶在前面,造成矛盾日益加深。而由于在碧蹄馆其自信心严重受挫,加上明军在朝鲜后勤供给不足(朝鲜政府极其流氓,要明朝出兵但又借口国内经济凋敝拒绝为明军提供补给),战争的脚步也就此停滞数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李如松的性格缺陷所导致的遗憾。
而李如松对于自身实力的过分信任甚至可以说是自恋,也终究造成了他自己的人生悲剧。在明朝和日本第一次就朝鲜问题议和以后,李如松回到辽东战场,接替他已经基本进入退休状态的父亲,继续对土蛮的打击。不久,他再次带领少量骑兵突进,只是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他没能突出重围,英勇殉国。
李如松的死对明朝政府而言是一笔无可估量的损失。不久以后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战争,明朝军队失去了一位精通对日作战的将领,造成在前期战斗中明军损失较为严重。而由于辽东形势吃紧,朝廷又无将可用,就只好把已经退休的李成梁再次请出山。已经老眼昏花的李成梁打了一辈子蒙古人,却放松了对女真人的警惕,还将他俘虏为家奴的一个女真青年放回去,甚至帮助他扫平了女真的其他部落。李成梁还将辽东新开垦的许多土地全部废弃,以武力逼迫那里的人民内迁,将这些黑土地白白送给了外人(也就是女真)。在李成梁去世之后不久,这位女真青年便宣布“七大恨”,在萨尔浒向明朝扣动了扳机,他就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萨尔浒之战
做一个设想,如果李如松能谦逊一些,性格能沉稳一些,不过分信任自己的武力和辽东铁骑的实力,那么可能明军就能顺利攻占王京,而不会拖到五年后才解决战斗;他自己也不会英年早逝,完全可以继续坐镇辽东,那么努尔哈赤要想兴起也不会那么容易。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自负的公子哥李如松怀着无尽的遗憾战死,王朝也渐渐走向覆灭。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汉武帝的奶奶窦漪房,她是汉景帝的母亲,汉文帝的皇后。正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辅佐过三代帝王,所以,她在朝中的权威,才是无人能及的。
这也是他能够独揽朝政这么多年的缘由。
其实窦漪房的人生,还是很传奇的,下面我们讲一下,她有个怎样的逆袭人生?
窦漪房因家贫,被送到宫里当宫女。窦漪房是河北人,当时属于赵国,她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所以,被父母给送到了宫里,不得不说,到了宫里是窦漪房发迹的开始。
本来窦漪房到皇宫的时候,是吕后执政。
按理说吕后是个女人,她不喜欢宫女,看上去似乎窦漪房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但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因为意外去世了。
所以,吕后要巴结刘邦的儿子了。
这时候吕后想到的就是,挑选几个漂亮的宫女送给刘邦的儿子。其中窦漪房就是被选人之一。
阴错阳差,窦漪房被送到了代王刘恒那里。窦漪房家是河北的,在她被选中之后,她很想去赵王那里,当赵王的妃子,毕竟这里距离她的家比较近。
但是,当时这件事,是由太监负责的。窦漪房说了不算,毕竟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的宫女。
这时候窦漪房,就找到了管这件事的太监,想让他通融一下,把自己分到赵国。当时的太监也答应了她。
本来窦漪房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到了出发的那一天,窦漪房得知自己是被分到了代国,当了代王的妃子。
为此,她还大哭了一场。
窦漪房的幸运,正是她来到了代国。本来窦漪房是想去当赵王的妃子,但是,阴差阳错的是,她意外的来到了代王这里。让她稍微宽慰一些的就是,代王刘恒对她十分的宠爱。。
所以,没过多久,她就把之前的悲伤给忘却了。
窦漪房自从被代王刘恒宠爱之后,在她身上发生了一连串的幸运事件,先是刘恒的王后去世了,所以,被刘恒宠幸的窦漪房就变为了王后。
窦漪房因为受宠,她还为刘恒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三个孩子,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他们分别是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
对于窦漪房来说,更加幸运的是,代王刘恒之前王后给他生的六个儿子,也全部去世了。
所以,这时候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就成了太子。
到了后来,吕后去世,诸吕被灭,代王刘恒就被叫到了宫里去当皇帝了。
代王刘恒当了皇帝,窦漪房晋升为了皇后。代王刘恒在诸吕被灭之后,由功臣派的周勃和陈平选到了朝中当皇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这时候汉文帝刘恒就把自己宠爱的窦漪房立为了皇后。
窦漪房的大儿子刘启,也就成为了皇太子。
母以子贵,窦漪房从一个宫女,逆袭成为了大汉的皇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路。
从这期间开始,窦漪房就开始辅佐丈夫刘恒治理天下了。
因为辅佐刘恒治理天下,让窦漪房积累了强大的治国能力。汉文帝刘恒因为去世的早,他去世之后,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开始登基当皇帝。
儿子刘启当皇帝,窦漪房晋升为皇太后。刘启就是汉景帝,汉景帝是个大孝子,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他都要争取母亲窦漪房的同意。
窦漪房还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当皇帝呢。当然了这件事也只能把等到汉景帝百年之后了。
汉景帝对于母亲的这一意见,竟然表示同意。不得不说,汉景帝对于自己的母亲的话是百依百顺的。
所以这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窦漪房的地位。
连皇帝都要让她三分,更何况是其它人了。所以,对于窦漪房的权威,任谁都是不敢去挑战的。
汉景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彻,也就是汉武帝继位,这时候窦漪房晋升为太皇太后。这时候的窦漪房更是地位无人能及,她是真正的辅佐了三位帝王的人了。汉武帝登基之后,尽管很想有一番作为。
但是,都是在窦漪房的阻挠下,给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推崇儒学。所以,这让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发生了很大的矛盾。
因为汉武帝不听话,窦太后差一点就把汉武帝给废了。经过这件事,汉武帝再也不敢和窦太后作对了。
汉武帝真正有作为的时候,正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何窦漪房能够独揽朝政这么久的原因。
守备部队与野战军有什么区别?
众所周知,军队是由不同的兵种组成的。
古代的军队一般分为步兵、骑兵、战车兵和水兵四种。
后来随着科技进步,兵器发展,作战方式多种多样,军队兵种逐渐增多兵种也越来越多。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大体分为五个兵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每个军种旗下又分出很多分支,例如陆军又分为步兵、坦克、装甲,生化、陆军航空兵等等。
那么,守备部队跟野战部队是什么兵种,他们的区别在哪?准确地说,守备部队和野战部队不是独立的兵种。
他们的最大区别有两个方面——作战区域和兵力规模。
作战区域的区别野战军的作战区域没有限定,他们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南征北战。
只要上级一声令下,他们可以出现在任何地区,进行大规模作战。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东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解放战争初期,四野的作战区域在东北地区。
后来根据形势变化,四野一路高歌南下华中,接着剑指武汉,牵制白崇禧集团。
不久后四野向中南进军,一举消灭了白崇禧集团。
此后四野又马不停蹄、挥师南下,跃进广西,大战粤桂边;
之后一鼓作气向南进军,将红旗插上海南岛。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有五大野战军,他们分别是:东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成立于1948年5月)。
与其他“不同的是,中央军委没有单独建立“华北野战军”建制,只在华北军区建制下先后组建了三个野战兵团。
在中国,野战军是中共军队特有的、大规模作战集群;跟国民党军队的方面军、集团军类似。
我军的野战军,下辖若干兵团、军(我军称纵队),还有若干独立师,各野战军兵力不定、有多有少,从数十万至百万不等。
二战中德军和苏军也有野战部队,名称叫野战师。
东线战区德军部署了144个陆军野战师和4个武装党卫军师以及其他独立的加强部队,总计330余万人。
美军部队虽然没有野战部队这个叫法,但是所有出国作战的部队,都属于野战部队。
二战时,苏联则拥有303个野战师,以及大量的独立支援单位,总兵力达到500万人。
目前野战军的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因为建国之后上述野战军番号先后取消,被划入各大军区。
一野在1950年4月番号取消,部队归西北军区管辖。
二野在1950年2月番号取消,部队划归西南军区。
三野1950年8月取消番号,部队归华东军区领导。
四野"1950年4月取消番号,所属部队归中南军区指挥。
现在的野战军番号虽然不复存在,各大军区的性质跟野战军类似。
各军区下辖若干集团军,拥有陆军、空军(有的包括海军)等联合作战部队。
和大军区相对应的,是省军区、军分区及所属的地方守备部队。
概括地说,前者防守的区域为整个国土、没有限制。
后者的防守范围相对狭窄、一般较固定早某个地区。
比如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执行军委的防御和作战任务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各大军区(也可以说是野战军),如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武汉军区等。
相比之下,守备部队防守区域比较固定,范围也比较小。
他们一般驻守在军事要地、战略要地;一般多为海岛、要塞或者某些重要城市。
守备部队平时在边防、海防和要塞等军事要地设防、进行警戒、执勤。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依据工事,进行坚守防御,抵抗外敌入侵,为大部队的到来争取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开始在沿海、岛屿、边境要地及重要城市分别设立了守备部队。
比如这两年在新闻中出镜率很高的西沙守备部队,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中国南海以及岛屿。
在南沙,我军也有一支守卫部队。
他们是1988年人民海军奉命进驻南沙的,南沙守备部队时刻肩负着保卫祖国南海的神圣使命。
守备部队防守的区域叫守备区。1955年在海南岛设立守备区,隶属于要塞区。
1958年,沿海其他地区先后组建了若干守备区。
1980年,沿海守备区分别改称守备师或守备团。
1981年,开始在陆防要地设立守备区。
至1985年,海防要塞区均改称守备区。
兵力规模的区别
守备部队跟野战军(大军区)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前者兵力相对较少。
守备部队的编制根据防守区域不同,有守备师、守备旅、守备团等,人数最多在万人左右。
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的人数都在几十万,目前我军各大军区人数都在20万以上:北京军40万、沈阳军区35万、济南军区32万、南京军区32万、兰州军区28万、成都军区25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