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6帝国,帝国时代2怎么玩中国?
后期狂爆火枪手加大炮就行了。
在帝国时代2中,中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文明。虽然不再拥有当初压倒一切的村民优势,但他们在最后的时代中也不会变得较为弱小。ES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式,体现中国在人口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并在科学技术方面体现出符合中国古代历史的优势。
这一切意味着中国人获得了一个非常棒的起点优势,这就能帮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更高的时代进化,而且他们还能比其它文明更快地开发新科技。这项优势在高级时代(特别是帝王时代)将更加明显地显示出来。以下就是中华文明在游戏中所具有的优势。
当其它文明在黑暗时代只拥有3个村民时,中国人会以6个村民开始他们的发展进程。不过,在最初的游戏中,当其它的文明拥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四个新村民的训练费用时,中国人只拥有训练一个村民的食物。
丘处机的武功有多高强?
丘处机在历史上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对全真道教的发扬光大做出巨大贡献,但武学造诣有多高还真没有详细记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师傅王重阳确实有些功夫,所以说丘处机武艺高超也是有可能的。而丘处机在养生医学方面也颇有成就,故而也获得八十高寿善终的结局!
名师高徒丘处机以及全真七子并非杜撰出来的,金庸笔下的“全真七子”武艺高强也非空穴来风,因为他们皆是拜在王重阳名下。
王重阳原名王中孚,后来入了道才改名王喆,因号重阳子,故而被称为王重阳。他本是北宋末期的一位富家公子,身逢国家受到金国长期侵略的时代,故而叹出传世名言:“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这也是他立志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动力。
王重阳本就自幼好学,1125年北宋灭亡时他才十四岁,他的家乡咸阳也被金国扶持的伪齐政权管辖,他在这种情况下考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后来考中了进士,入了京兆学籍,这在学业上算是小有成就的。与此同时,他又擅于弓马骑射,1137年时,金废齐,其家乡沦为金人的直辖区,次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因为宋神宗时期已经有了武状元的称呼,金仿宋制进行的武举也应如此,故而王重阳也可以说是武举状元。
宋朝的武举大致延袭了唐朝的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皆为武科所考内容。与此同时,宋朝不仅考武艺,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所以说王重阳能中武举,说明他真的是一位文武兼修的高人。而王重阳考取金人的武状元后也未得重用,他本人也更倾向于为汉民效力,于是组织起了抗金运动。
只不过由于南宋过于孱弱,统治者放弃了北方人民,苟且偏安,故而王重阳的抱负也未能施展。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为“活死人墓”,并挂上“王害疯灵位”的墓志。修道七年之后,王重阳走出墓穴,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了七位弟子,即“全真七子”,丘处机便是其中一位,所以说丘处机得到王重阳的武艺真传也并非不可能。
丘处机的传道路线丘处机没有像师傅一样考取功名,但他走的路却和王重阳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以政治路线实现自己的理想报复。
金庸笔下的丘处机是以盖世武功,带领江湖人士除暴安良、扶宋抗金的侠士形象。其实这也是根据丘处机的历史形象演化而来,丘处机确实心系民众,于乱世之间救黎民于水火,只不过他并非通过武艺,而是通过政治。
“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1203年,丘处机继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三位师兄之后,出任了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也正是他掌教的二十四年里,通过政治手段对社会和人民带来了积极影响,并且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1203年至1219年间,丘处机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在此期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国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借他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这是丘处机第一次凭借政治势力崭露头角,并且此次邀请他的是金国的驸马都尉,是其与金国上层政治势力的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即为金庭解决了实际难题,也拯救了平民百姓免于朝廷镇压,更为其全真道教的推广带来了新思路。
丘处机的政治合作是建立在政治势力拥有绝对实力以及话语权的,并非任何势力的邀请都会请的动这位大师。
金朝邀请过两次丘处机,第一次就是上述的招抚叛民,是在1214年,此年间蒙金达成和议,故而是金国末期较为稳定的时期,丘处机选择了合作。但由于金宣宗的南迁,使蒙古找到了伐金的借口,以至于1215年金国中都失守,且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金国的龙兴之地彻底被瓜分,成为夹缝中的衰败势力,故而1216年金宣宗邀请丘处机赴汴梁辅政时,丘处机以金帝有“不仁之恶”为由,推辞不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1219年,此时邀请丘处机辅政的是宋宁宗,这个宋宁宗是个毫无政治才能的皇帝,他即位以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驾驭无方导致党争激烈,后来朝政完全由韩侂胄把持,到了他执政后期,又出现史弥远与杨皇后控制朝政的局面。故而丘处机以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为由,推辞不往。
这两次推辞皆表现出了丘处机的政治智慧,在这种情况下前往辅政是没有好结果的。
丘处机的“高超武艺”“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乾隆帝评丘处机丘处机在金庸笔下以武艺济世,但一个人凭借武艺是救不了天下苍生的,但丘处机凭借另一种“高超武艺”拯救了芸芸众生,这也是他千古流芳的一个原因。
同样是在1219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邀请丘处机会面,此时的蒙古帝国正在西征花剌子模,而在东方,成吉思汗留下的木华黎父子对于金国的打击亦取得相当大的成果,在这种形势下,丘处机改变了之前对宋金的态度,他对使者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于是欣然前往燕京。但此时的成吉思汗任然在忙于西征军务,丘处机便于1221年春天继续西行,长途跋涉万里之遥,于次年四月份到达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面成功,由于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故而历史上称这次会面为“龙马会”。
成吉思汗称丘处机为“老神仙”,召见丘处机主要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便是借此机会向成吉思汗建议“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成吉思汗令耶律楚材将二人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让后人时刻谨记老神仙的教诲。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元史》丘处机的这次会面带来了两个重要影响,一则是对全真教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二则是真真切切的拯救了大批蒙古帝国征服地的百姓。
首先是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丘处机的修道场所天长观更名长春宫,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以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这就使北宗全真道教成为了全国道教主流正宗,在官方地位远高于南宗道教。长春宫也成为全真教大本营,在蒙古帝国乃至后来的元朝廷支持下,全真道教在各地建立道观向全国推广,一时间全真教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面。
“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元史》在蒙古军控制的邪米思干城(阿富汗),丘处机大肆收买人心,以蒙古贵族赠予的粮食救济饥民。回到中原又广发度牒、安抚流民,利用蒙古帝国给予全真教的免除徭役、赋税政策收纳众多流民入教。这对全真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一时间,各阶层人士争相加入全真,甚至有些道观乃至佛教寺庙都打着全真教的旗号收纳信徒。
其次,丘处机对于成吉思汗的建议是抓住其渴望长生不老的心态,故而提出了诸多爱民止杀的仁政建议,对百姓的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暴止杀丘处机的政治觉悟相当高,在成吉思汗问道之时,他先是赞扬了成吉思汗对于金和西夏的用兵,表明西夏与金的君主已经昏聩腐朽,百姓生活艰难,成吉思汗此举是拯救苍生,是符合民心的。这种政治吹嘘无疑是成吉思汗最想听到的,因为丘处机在民间的影响力,足以为成吉思汗树立对外扩张的正义性。而丘处机以此获得成吉思汗的青睐,以便为其宣扬济世救民的政策赢得良好的政治环境,这是一场双赢的吹捧。
与此同时,丘处机首先向成吉思汗指出长生与行善是统一的,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所谓“内固精神”就是控制内心的欲望,停止对外扩张征讨,而“外修阴德”就是积德行善,避免不必要的杀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成吉思汗西征前期是攻一城屠一城,而到了后期便改为降者宽大处理。受到成吉思汗的影响,时经略汉地的木华黎以及其子孛鲁都对各地反抗者采用招安策略。
济世安民“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丘处机丘处机不仅对战争形态下的成吉思汗提出了止杀的理念,而且对于征服地区的治国亦提出仁政思想。他向成吉思汗建议,在中原征服区要着手恢复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这是民心所向,也是积德行善。在当时的形势下,蒙古帝国南下中原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故而对比抗金抗蒙来说,从蒙古统治阶层出发,为征服区的百姓争取仁政是最切实际,也是最理想的策略了。
丘处机向成吉思汗灌输爱民思想时,成吉思汗也是受益颇深,成吉思汗说到“神仙是言,正合朕心”,并召集诸子与贵族们一同学习丘处机授道,要求贵族以及各级官员严格按丘处机的话去施政,将仁爱孝道的主张遍谕各地学习,这也是蒙古统治者收敛其野蛮行为的一个因素。
丘处机的结局丘处机认为济世天下是行善的一部分,这与全真教“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宗旨如出一辙,故而在政治上寻求安抚天下苍生的同时,丘处机也潜心研究医学养生之道,以此来为帮助苍生免于病魔之苦。
他写下的《摄生消息论》便是结合中医知识精华,概括出的养生、医药学名著。其核心理念便是要求人的起居、饮食活动要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他指出人体气血运行盛衰及腑脏经络生理机能与四季昼夜之间发生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生理变化相适应。并非如今的早睡早起,而是根据四季变化,温度、阳光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作息规律。在不同的季节,人体所需摄入的食物也有讲究,特别是五脏六腑对于季节性的食物要求皆有不同,提出生克制化与阴阳消长的养生原理。
丘处机的养生之道是包含着济世苍生的用意,而他自身也严格按照这种养生方式生活,故而身体硬朗,直到1227年农历七月初九日,80岁的老神仙丘处机在长春宫升天。后来元世祖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百姓为纪念丘处机的无量功德,将其生辰正月十九定为“燕九节”,一直传承到今天。
综上,丘处机虽未向金庸描写的那样武功盖世,但他拜武状元王重阳门下,习得一身武艺也绝非不可能;而其通过政治手段促进了蒙古统治者止杀止暴,并影响了蒙古统治阶层的施政理念,这远比武功盖世更有效,更直接。金庸老先生只是通过武侠手笔,将丘处机的济世救民进行刻画,以武功盖世突出了丘处机的政治智慧,表彰了他拯救黎民的伟大功绩!
参考资料:《元史》、《玄庆风会录》
为啥现在领土那么少?
英国是世界省殖民范围最多的国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如果说建立帝国取决于时代之机缘,维持帝国长期统治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那么能让帝国在荣耀中解体,无疑是一项高超的政治技艺。
二战后,英政府已意识到大英帝国风光不再,衰亡的命运不可逆转,大量的财力物力消耗,无法维持殖民地的统治,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减缓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英国的利益。
在殖民地独立运动初期,英国人当然不想轻易放弃,故采取暴力镇压,英国人与殖民地人之间暴力对抗导致帝国在此处彻底丧失了利益,不得不交出政权,印度、缅甸既是如此。
印巴分治前英属印度的版图,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英属缅甸
一、最核心的原因是二战后,新出现的超级大国美苏都不希望原来的欧洲列强死灰复燃,苏美两国都在推动去殖民化。尤其是二战后代替英国掌握世界霸权的美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需要把触角伸向世界各地,但殖民地体制显然和这种利益诉求相违背,所以美国当然鼓励殖民地自由。
至于苏联,国际主义历来是苏联的核心意识形态之一,与美国基于全球贸易的考量不同,苏联将民族独立视为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因为如果被压迫的民族站起来反抗资本主义宗主国,无疑会削弱整个帝国主义体系的力量。鼓励民族独立同样符合苏联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
二、二战严重的伤害了英殖民帝国的国力,使得英政府控制其殖民地的成本剧增。
二战期间,英国将自己大量的兵力,财力物力都用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上面,所以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经济支柱。英国人没有了强大的经济作支撑,没有了强大的军队来卫护自己的殖民地,对于世界上的各个殖民地国家没有了强有力的控制,使这些国家的民主运动和建国运动兴起。
尤其是1956年英法在苏伊士运河行动中的失败,进一步证明了大英帝国的虚弱,因为苏伊士运河曾是大英帝国维持整个远东殖民地的重要的军事和商业通道。
他们决心不能兵败如山倒一样仓皇逃离,而是冷静下来思考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主动撤退来最大限度地保证撤退后英国的利益。
三、殖民地独立是历史趋势,不可阻挡。英国在殖民地独立问题上比较有远见,与其镇压前殖民地最后两败俱伤,不如争取殖民地独立后在当地的利益。
因此,英国建立了松散的英联邦,放任各殖民地的独立;很多殖民地在独立后依然保留了英国的资产,加入了英联邦,甚至成了英国的长期主要贸易伙伴。
英政府开始有计划有秩序的从殖民地撤离,并且培养地方精英的政治忠诚,实现幕后遥控,培养民众的独立公民意识,实现分而治之,已达到英国继续影响该殖民地的目的。英国人走了,可是英国人重建立的宪政体制和法律制度基本上保留下来了,这套体系只有英国人培养起来的、会操作这套制度运作的政治精英玩得转,他们接管了殖民地政权。
与此同时,围绕这种制度运作形成的文化价值观也保留了下来,而这种文化价值观反过来又会不断强化这些政治精英对英国的文化认同和政治忠诚,维系成为帝国与独立之后的殖民地的纽带。
这种策略也给世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问题,印巴分治、新马问题、香港问题等等。
文明帝国6switch怎么玩?
文明帝国6switch玩法攻略如下:
1、开局坐城位置要选河流+山脉或河流+湖泊,后续坐城也是如此,达不到标准重开;开局地块太荒凉,人口升得慢也重开。
2、开局有一勇士,不要守家,往外走;开局建造顺序是:狗子+狗子+建造者+开拓者,最好是沿三个不同方向且沿河走。狗子是为了去采蘑菇和找城邦,最重要的是找合适的地块来确定以后的坐城位置。
3、开局不要急着建移民,先锤工人去改良设施,把首都住房,粮食,生产力提上来。把能触发的尤里卡触发了,当然了,如果开局就发现强敌环伺,可以优先锤移民;
4、开局的科技树先点牧场,第二个就点占星术,之后不要建巨石阵,有没有采石场两说,有的话目测你也抢不过AI和真人。沿河建圣地,建成后把生产力栏拉到最下面。
5、前期攻城墙,攻城槌比石弩好用多了。石弩易挨打且被打两三下就没了,但攻城槌连接的那个单位比如剑客被杀后,攻城槌依然在,再派个单位去连接攻城槌,照样接着用。何况想学石弩还得先学建造。
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
因为内部不团结,而淝水之战又败了。
符坚之前,前秦都只是在关中一隅,统一北方都是符坚上位后才发生的事。而北方多民族众多,人口分散,文化差异很大,融合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因此,淝水之战成了所有矛盾集中的爆发点,一战之败,前秦土崩瓦解,更莫谈统一江南了。
一、踌躇满志的苻坚公元383年,前秦符坚26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几乎是天下有识之士都知道将要发生大战。
是年八月,苻坚终于忍不住了,他令其弟阳平公符融率领张蚝、梁成、慕容垂,督军二十五万南下,自己在长安继续集结步兵60万、骑兵27万随后跟进。
而东晋方面,听说苻坚南征,宰相谢安以侄子谢石为主帅、谢玄为先锋,率领在淮北招募的北府军,和桓伊、谢琰的军队共计8万人应敌,另有龙骧将军胡彬率军5000固守硖石。
苻坚并不是盲目自信,看起来前秦确实有必胜的把握,不仅仅是因为苻坚手中的112万大军。
淝水之战前,公元378年,苻坚派出长乐公苻丕率苟长、慕容垂等以17万大军围攻襄阳,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轻敌,困守襄阳1年有余,不能取胜,被迫投降。
就在前不久的383年5月,都督荆梁等七州诸军事(几乎等于半个东晋)的桓冲倾全部兵力10万北方前秦,被慕容垂虚张声势阻于上明,不敢进兵。
因此,淝水之战前,前秦已经占领荆州的襄阳等战略要地,而桓冲又被慕容垂困在荆州无力支援健康,除了东线寿春、淮水一线,东晋几乎无险可守,除了北府军几乎无兵可用。
此战苻坚的部署也算妥当:东线以氐族嫡系约20万余万为先锋主力,由自己最信任的弟弟符融为帅,自己等待后续征集的大军40万为后盾;中线慕容垂增兵至20余万,在保证荆州方面的安全之后,进攻郧城、夏口直驱东晋长江防线;另外以姚苌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募集水军8万接手慕容垂的防线,与桓冲相持。
一开始也确实很顺利,符融不费吹灰之力攻陷寿阳,并进一步击败退守硖石的胡彬,然后派梁成率军5万东进至洛涧以保证大军的左侧安全;中线慕容垂顺利攻陷郧城。而谢石谢玄率领的东晋主力北府军8万余人在洛涧以东坚守准备待敌疲惫再行反攻。
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符融和慕容垂两路推进,直抵长江,然后慕容垂隔断桓冲与北府军,然后以梁成正面阻击,符融自西向东发起进攻,谢石等军队再精锐,孤军奋战也很难取胜;而即使战胜,秦军后面还有苻坚的大军,北府军几乎是胜利无望。
二、苻坚的失误然而,这位被誉为十六国时期最具帝王气质的大秦天王-苻坚,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也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此时,后方的大军还在前往项城集结之中,最远的凉州军刚刚到达长安,幽冀之军还在彭城一带。苻坚先后做出了两个决定,
其一,既然胜利在望,那么派遣已投降数年的朱序前往劝降,避免生灵涂炭,也是善之善矣;
其二,朱序派出去不久,苻坚接到了符融的战报,符融说,他截获了胡彬前往谢石处催取粮草的书信,认为东晋粮草不继,可能会逃跑,应该迅速进军扫灭东晋的最后一只有生力量。
因此,苻坚决定,暂时不管集结中的大军,秘密率领亲军8千前往前线寿阳,指挥这场最后的决战。
正是这两个决定断送了已经到手的胜利。派遣朱序劝降,对于苻坚的性格来说是完全说得过去的。他的胸襟大概是历代君王最为宽阔的了,他不仅容纳了慕容暐家族、姚苌家族等败亡的异族宗室,还任命姚苌、慕容垂、慕容冲等降将为统军大将,给予实际兵权。比如此战中除了他和符融的主力,慕容垂和姚苌6分别是其余两路军队的主帅,几乎是独当一面。
然而,秘密前往前线的决定有些过于冒失,且不说师从王猛的符融军事能力卓越,完全有能力指挥者这场战役;符融信中所说,缺粮的胡彬所部只是偏师,东晋主力谢石所部8万北府军并未受损也没有收到缺粮的消息,苻坚何以判定此战到了速决的时候?
当然,东晋方面,谢石谢玄等也并不知道秦军虚实,而且如果苻坚不在前线,就算符融落败,还有苻坚大军压阵。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朱序的一句话而改变了:
“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这句话为晋军指明了方向,然而,疏于战阵的主帅谢石畏惧苻坚。关键时刻,谢玄挺身而出,首先派出大将刘牢之以5000精兵进击洛涧,扫除侧翼障碍,自统大军7万往寿阳进发。
刘牢之不负所望,以区区5000之军正面击败梁成,并斩杀主将梁成、王咏,并全歼5万秦军,这还不算,刘牢之乘胜进至淮南,占据了晋军右翼,保证主力部队的安全。
苻坚仿佛有点心虚,自从5年前谢玄在彭城之战的彭越之后,还没有与这支神秘的东晋流民军接战,不曾想,北府军战力如此之强?
不久,谢玄率领7万主力到达淝水东侧。秦军见晋军出动,也到淝水西侧列阵。两军隔河对峙,谢玄遣使对符融说,请秦军后退,让出战场以便决战。诸将认为在河畔阻击是为上策,符融请示苻坚,苻坚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想趁渡河时袭击半渡的晋军。
三、意外的结局当战役进行到这一步,其实也并不注定秦军的失败。当年,晋文公退避三舍而骄楚军,赢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此时,苻坚也想效仿晋文公事,然而没等到他实现半渡而击,就出现了意外。
符融命令大军后退让出战场,大军刚刚移动,后阵的朱序大声吼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对于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对于这样的谣言应该有应对之策,比如吴汉、徐达等历史名将都曾在乱军之中坐镇中军,导致部队不乱并最终歼灭偷袭之敌。
然而此时的秦军,据记载约30万人。符融出发时军队约25万,不久前还有梁成被歼灭的5万人,鉴于梁成应当不是全部嫡系部队,因此此时氐族嫡系应该在二十二三万,那么这支秦军应该有一路收编的降军、苻坚征召的部分民军10万。
这样的一支军队,在信息传达不畅的十六国时期,是很考验住主帅的统御力的。此时,符融应当做的应该是管好自己的中军不动,让其余军队逐渐站稳阵脚。然而,符融此时仿佛不在军中,他骑马进入军中,想要阻止败退的大军,却被自家军马践踏了坐骑,自己很快死于乱军之中。
这样一来,这支混乱的大军完全无人统领,自相践踏。寿阳城里的苻坚看见晋军军容整齐,心里本就慌乱,一见败退,便带领亲军火速撤退,连寿阳城也不要了。秦军一溃千里。
我相信当时的谢玄一定惊喜极了,他一面组织军队乘胜反攻,消灭了寿阳城下的30余万秦军,同时马上组织反攻,并夺回了淮河一带的失地。
关于淝水战役后的情况,记录并不详尽。只说,此战秦军损失70余万,苻坚受伤,一路风声鹤唳。然而多方查阅,可以知道的是,苻坚一路狂奔,一直到淮北才停下,收纳了10余万军民,把寿阳城下的秦军、项城集结的的数十万民军丢给了谢玄。虽然如此,苻坚还不至于山穷水尽,整个北方还在前秦的治下。因此,苻坚告罪于太庙,监督农桑,赈孤抚遗,想要东山再起。然而,上天似乎不再眷恋这位大秦天王。
淝水之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久,前秦境内丁零、鲜卑拓拔部、乌丸纷纷反叛,原来服从的羌族姚苌、慕容氏众人也起兵略地,前秦烽火遍地。不久,苻坚便被慕容冲围困在长安,并死于姚苌手里。
四、为何一战之败,前秦就亡了?为何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北方并未出事,而苻坚一战之败,前秦土崩瓦解?
大家都知道的是,公元375年,前秦名相王猛死前,告诫苻坚两条:1铲除鲜卑和西羌贵族;2不要进攻东晋。
而确实淝水之败后,鲜卑慕容崔、慕容冲、慕容德和西羌姚苌成为前秦瓦解的根本原因。
有人正是因为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告诫,苻坚统治的核心氐族人口太少不能抵御叛乱才导致前秦的灭亡。 然
而,事实上,淝水之战发生于王猛死后近10年,姚苌、慕容氏也并没有一丝反像,因此苻坚可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已经不是王猛死前的那个前秦了。
并且,还有一点很疑惑,淝水之战中,梁成的5万大军和符融的25万大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一个能统一北方的氐族,都拿不出了一点像样的家底吗?
翻开史书,我们发现,公元364年,高阳公符腾叛乱,紧接着367年,高阳公苻方、晋公苻柳、魏公苻廋(或作苻?)、燕公苻武、赵公苻幼先后叛乱,整个东部烽烟四起,虽被苻坚一一镇压,但内耗极大;公元378年,镇守洛阳的东海公符重叛乱未遂,竟然在2年后再任镇北大将军,与担心被诛杀的征南大将军符洛一起叛乱,关中被战火烧焦。
可见,其实前秦内部的问题并不只是异族,前秦的宗室都许多不站在苻坚一方。苻坚宽大,却两头不讨好。
在羌族、鲜卑叛乱后,镇守各地的符氏宗室各自为战,被一一击破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其实前秦最大的问题,在于苻坚的氐族内部都不团结,才会在各地叛乱后迅速土崩瓦解。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淝水之战,苻坚的嫡系军队都如此不堪一击。
因此,淝水之战一败,注定前秦不可能再统一江南。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