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茧,有三五斤水蛭怎么养?
(一) 沼泽地养殖沼泽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地底层有机物、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动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即可放养水蛭(蚂蝗)。要定时进行观察,适当补充饵料。密度过大时,要适时捕捞。
(二) 稻田养殖
稻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温适宜,又有水稻遮荫,从含氧量到丰富的饵料都适合水蛭(蚂蝗)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长有不同品种的水蛭(蚂蝗)。稻田养殖要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块,四周用围栏圈围起来。在稻田的中间,根据地块的大小,挖一个或几个池塘。一般以100 平方米中间挖一个1 平方米的池塘为宜,同时池塘与池塘之间,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宽各约30 厘米的保护连通沟,使池、沟相通。当晒田、搁田或施肥、喷药时,要把水蛭(蚂蝗)用动物血引诱到池塘或保护连通沟里,使水蛭(蚂蝗)免遭杀害。施肥最好改为球肥深施,喷农药最好改为低毒或无毒农药。
二、集约化精养
集约化精养是采用人工建池、投喂饵料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一般有鱼塘养殖、场区养殖、室内养殖、庭院养殖以及工厂化恒温养殖等方式。这几种养殖方式放养密度较大,资金投人相对较高,要求饲养技术精细。但单位面积产出多,经济效益较好。
(一)精养的物理性质
1 .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同时因为水浅,水的上下层基本均匀,仅在刮风、温差变化条件下出现小的波动。为水蛭(蚂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 .水色不定,水温呈季节性变化:水的颜色常因土质、水深、施肥种类及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而各有不同。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多时水体呈绿色,浮游动物多时水体呈黄色,腐殖质多时水体呈褐色或为酱油色,大量生长蓝藻时水体呈青绿色,鱼腥藻繁殖多时水体呈黄绿色,纤毛虫繁殖旺盛时水体又呈褐色,水蚤大量出现时水体则呈红色。
1年中冬季水温最低,春季逐渐回升,夏季水温最高,秋季逐渐下降。在1 年中5~9 月份水温较高,是适合水蛭(蚂蝗)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繁殖的时期。l日中的平均温度,一般水温高于气温,平均温差水温低于气温,这样看来,水温比气温相对稳定。白天水温常低于气温,而晚上则水温又高于气温。
3.水体变质,则水中发出腐败臭味:如发现水体有特殊的腐烂味、臭味,则表示水体被污染,说明池底的有机物如吃剩的饵料、沉底的动植物残体、粪便等,腐败生成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此时则应及时换水或倒池清理,防止水蛭(蚂蝗)大批死亡。
(二)精养的化学性质
1.酸碱度(pH 值)。酸碱度是指池塘中水的pH 值。主要是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与碳酸盐类之间比率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一般在6.5~9.5 之间。pH 值在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变化:黎明时,二氧化碳含量多,水的pH 值下降(变酸);白天,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水的pH 值升高(变碱)。实践证明,中性的水体或弱碱性的水体有利于水蛭(蚂蝗)的生长发育。
2.气体溶解量。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硫化氢和甲烷(沼气)等。一般较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当水中的含氧量大于0.7 毫克/升,水蛭(蚂蝗)就活动正常;当水中的溶解氧小于0.7 毫克/升时,水蛭(蚂蝗)就会纷纷爬出水面,到岸边土壤或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池塘中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水温的昼夜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含氧最多的时间是下午,这是因为水中绿色植物在此时光合作用旺盛,消耗了二氧化碳,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而黎明时水中含氧量最低,这是因为夜晚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而动物没有停止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呼出。
3.无机盐溶解量。无机盐包括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等。这些盐类的溶解量对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动植物的数量,对水蛭(蚂蝗)的生长繁殖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精养的生物组成
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池塘中的生物组成有明显的区别。但一般由以下几大类生物组成。
1.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一般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动植物。它们的活动能力有限,大多是靠水体流动而被动地移动,它们是池塘生物组成的主要部分,对水蛭(蚂蝗)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浮游植物主要包括低等的浮游藻类,如夏季大量繁殖的蓝藻(微囊藻、鱼腥藻等)、绿藻(鼓藻、空球藻、团藻),春季秋季生长旺盛的硅藻等。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大多是单细胞的有机体,如草履虫、喇叭虫、尾棘虫等。
2.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漂浮植物如水浮萍、芜萍等,它们完全漂浮于水面或水中。(2)浮叶植物其叶面漂浮于水面,而根生长在池塘底土中,如菱、若菜等。(3)挺叶植物其根植于泥土中,而茎、叶挺立于水面之上,如芦苇、莲子草等。
3.底栖动物:底栖动物中包括软体动物中的蚌、螺类,甲壳动物中的虾、蟹类,非浮游性的枝角类、挠足类等,还有水蛆蜕、摇蚊幼虫、蚌蟒幼虫等。
4.其他动物主要包括鱼类、蛭类、水蛇、鳖、水鼠等。
5.真菌和细菌在严重污染的池塘中,各种危及水蛭(蚂蝗)生命的真菌和细菌大量繁殖,对水蛭(蚂蝗)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了解到水蛭的养殖模式有野外粗放养殖和集约化养殖,两种养殖模式各具优势,如果你想养殖水蛭,可以参考一下以上内容,结合实际再开展会比较好。
怎样除掉虾缸里的涡虫?
1、如果发现涡虫数最不多,可用食物诱捕。 2、选择新鲜的鱼鳃或动物肝脏作诱饵,用罐子DIY将诱饵放在有涡虫生活的缸中。 3、过几小时后再检查,往往会见到有许多涡虫在诱饵罐取食。也能放稍微大点的小型鱼吃掉.虎皮鱼.神仙等。 涡虫介绍 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尾尖。口在腹面后侧,常在近体后1/3处。无体腔。咽可从口内伸出,咽下接肠,肠为盲管。体长一般约3~15公厘(0.1~0.6寸),有的超过30公分(约1尺)。热带种色鲜艳,北美的Dugesia属黑灰或褐色,波浪式游泳或匍匐前进。多数肉食性,夜出取食原生动物、小螺和蠕虫。雌雄同体。生殖器在初秋开始发育。春季产出含受精卵的卵茧,发育不经变态。平角涡虫属(Planocera)有一幼虫期在卵内度过。有些种在产卵茧后身体一分为二,每一半又长成新个体。微口涡虫属(Microstomum)的尾端能长出新个体,称为芽,能附在母体上一段时间,有时3或4个芽组成链状。涡虫由于再生能力强而常用于实验。 涡虫危害 涡虫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只生活在清澈的含氧量高的水中,所以出现涡虫说明水质良好,在有鱼的草缸里没什么事,但在虾缸里却是致命的.(虾缸是那种不混养鱼的缸.)小虾及刚褪壳的虾极易受到攻击.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雌雄同体,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齐民要术主要记述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内容?
总体来说,齐民要术是记载的是从汉朝到北魏期间的菜谱大全、农书大全。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烹饪之法,由周代“八珍”开始,已见诸文字,但大多只限于口传身受。虽然也会有一些成文的“食谱”,也多限于家传。到南北朝时,这种情形开始有了改变。
南北朝时,许多官吏潜心钻研烹调术,有些人因有高超的厨艺而受到宠幸,甚至加官进爵,荣耀一时。北魏时曾任高阳(今山东桓台东)太守的贾思勰,是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也是一位少有的精于烹调术的人。由他整理的第一套流传至今的饮馔谱,被收入自撰的伟大著作《齐民要术》中。这本书的写作无疑参考了当时的一些饮食著作。是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贾氏的高明之处,是他把烹调术与农、林、牧、渔等有关国计民生的生产技术并列在一起,作为齐民之大术。如若不是这样,这一部分饮馔方面的内容恐怕也很难流传下来。贾思勰有功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隋唐以前,独此一书,独此一人。
《齐民要术》著述了造麯酿酒术、作酱法、醋法、豉法、齑法,还有脯腊法、羹臛法、炙法、饼法、飧饭等烹饪技术,饮食所需技艺,十分完备。
造麯酿酒,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尤其对洁净度要求很高。成功不会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人们常常还得以虔诚的心祈请神灵佑助,这就使得整个酿造过程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如造一种“神麯”,必须使青衣童子在日出前汲水备用,抟麯饼也必须全是童子小儿。抟好的麯饼一个挨一个摆在屋中,还要留出横竖的通道,造麯的小儿就站在通道上,其中五人要假扮麯王;接着主人用酒脯汤饼祭麯王,口中还得连续三遍读“祝麯文”,无非是反复说些请神灵保佑造麯成功之类的话。准备酿酒蒸好的酒饭,人畜均不得食用,甚至不得令鸡狗看见,极求清洁。
酱、醋、豉、齑,都是秦汉以来重要的调味品,《齐民要术》详尽地记述了秦汉以来重要的调味品及制作方法。酱类包括豆酱、肉酱、鱼酱、麦酱、榆子酱、虾酱、鱼肠酱、芥子酱等;醋则有大醋、秫米神醋、大麦醋、烧饼醋、糟糠醋、水苦酒、乌梅苦酒、蜜苦酒等(苦酒为醋的别名)。以酿大麦醋为例,规定必须七月七日作,七日如不得闲,则得收起这日的水,等到十五日时作,除此二日,醋难作成。作醋时,特别要注意不能让人的头发掉进瓮中,否则便会坏醋。不过只要把头发取出来,醋还会变好的。
鱼蚱脯腊,是用不同方法腌制的鱼肉。《齐民要术》记有荷叶裹蚱、长沙蒲鲊、夏月鱼鲊、干鱼鲊、猪肉鲊、五味脯、度夏白脯、浥鱼等制法。以荷叶裹蚱为例,其制法是:鱼块洗净后撒上盐,拌好米粉,用荷叶厚厚包裹,二三日便熟,清香味美,独具风味。蚱鱼即咸鱼,食时洗去盐,可蒸可煮,可酱可煎,比起鲜鱼,更有一番风味。
《齐民要术》自“羹臛法”一节开始,所述都是比较具体的烹饪方法。羹肤类中有芋子酸臛、鸭臛、鳖臛、猪蹄酸羹、羊蹄臛、兔臛、酸羹、胡麻羹、瓠叶羹、鸡羹、羌煮、鲈鱼莼羹、醋菹鹅鸭羹、菰菌鱼羹、鳢鱼臛等。举鳖臛法为例:先把鳖放进沸水内煮一下,剥去甲壳和内脏,用羊肉一斤、葱三升、豉五合、粳米半合、姜五两、木兰一寸、酒二升煮鳖,然后以盐、醋调味。贾思勰在这一节还记有一条治肉羹过咸的奇法:取车辙中干土沫,用绵筛过,用双层布帛作袋装好土沫,系紧袋口,沉入锅底,一会儿汤味就淡了。此法估计是行之有效的,不知有人试用过没有?
蒸菜是中国菜中的一大类,早在商周时就有了很高的蒸技。《齐民要术》所记的蒸菜包括蒸熊、蒸羊、蒸豚、蒸鹅、蒸鸡、蒸猪头、裹蒸生鱼、毛蒸鱼菜、蒸藕等,方法一般都是调好味后,直接放入甑中蒸熟。
其他火熟的菜肴还有五侯鲭(杂碎羹)、腤鸡、腤白肉、腤鱼、蜜纯煎鱼(糖醋鱼)、鸭煎(爆炒鸡丁)等等。蜜纯煎鱼的做法是:取用鲫鱼净置,但不去鳞片;醋、蜜各半,再加盐渍鱼,约摸过一顿饭时间便把鱼漉出,用油煎成红色即可食用。
还有一种以醋浆为主要佐料的烹法,称为“菹绿”,就是酸肉。这酸肉有的用醋汁煮成,有的用醋汁浇成;有的则直接蘸醋食用。例如“白菹”法,先用白水煮鹅、鸭、鸡,剔去骨头,斫成块后放入杯中,浇以盐醋肉汁即成。
炙烤本是一种最古老的食肉方法,发展到贾思勰的时代已相当完备。贾思勰记下的炙品有烤乳猪、棒炙、腩炙、牛肱炙、灌肠炙、跳丸炙、捣炙、衔炙、饼炙、范炙、炙蚶、炙车螯、炙鱼等等。烤乳猪在南北朝时已是一道很有名的大菜,烤时一面急转,一面以清酒和猪油涂抹,烤成的猪肉色如真金琥珀,入口即消,如冰雪一般。棒炙是烤牛腿,先烤其一面,烤熟即割,割下接着再烤。不可四面轮烤,否则不好吃。腩炙是烤肉块,羊、牛、獐、鹿均可用,肉要放入调料中渍一会儿再烤,得一气烤熟。灌肠炙是将调好味的羊肉灌到羊盘肠中烤熟,切而食之,十分香美。跳丸炙是猪羊肉合做的肉圆,放在肉汤中煮成。捣炙和衔炙均如烤肉串,用鸡蛋或白鱼肉拌子鹅肉沫,抟在竹签上烤熟。饼炙是取鱼肉或猪肉斫碎,调入味后作成饼状,用微火慢煎,色红便熟。范炙是指烤鹅、烤鸭,整只鹅鸭在烤之前要把骨头椎碎,涂上调料再烤,烤熟后去骨装盘上席。
肉食中的糟肉法和苞肉法,也很值得一提。糟肉四季可作,用水和酒糟成粥状,放上盐,将烤好的棒炙肉放在糟中,存放在阴凉处,夏天可十日不坏,是下酒佐饭的佳品。苞肉必须冬季杀猪,经一宿肉半干后,割成棒炙形状,用茅草包裹起来,再用泥厚厚封实,挂在阴凉处,可以存放到来年七八月不坏,依然如新宰的鲜肉。这种密闭保鲜的方法,在现代来看也是十分科学的。
主食包括饼和饭,还有点心等。因为当时已很流行发面饼,所以贾思勰先谈了作饼酵的方法,然后举出了白饼、烧饼、髓饼、膏环、鸡鸭蛋饼、细环饼、截饼、餢飳、水引馎饦、碁子面、粉饼、豚皮饼等的制作方法。髓饼是用骨髓与蜜和面烤成。膏环则是油炸的馓子,又名炬敉。细环饼和截饼也是用蜜调水和面,亦以油煎成。环饼又名寒具,截饼大约略为短小。餢飳为圆形油饼,也要求以蜜水和面。馎饦是用手指在水盆中接出的面条,用急火煮熟。薯子面状如棋子,先过甑蒸熟,可以存放些时日,需要时再用水煮一下,浇上肉汁食用。粉饼似米线,将面浆通过有孔的牛角勺挤捺成线,然后煮熟浇汁即可食用。豚皮饼有些像现在陕西一带的面皮,调面浆涂钵中,将钵放开水内一烫即成。
饭食则有粟飧、寒食浆、菰米饭、胡饭等,还有粳米糗糒和枣精等干粮的制法。
贾思勰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没有忘记平民的饮食。他在书中还单立“素食”一节,述及不少大众菜肴,这在烹饪史上是十分难得的资料。这一点常常不为一些美食家们所重视,所以在历史推进到11世纪以后的宋代,中国才开始有素食专著问世。
《齐民要术》所记的素菜有葱韭羹、瓠羹、油豉、膏煎紫菜、薤白蒸、稣托饭、蜜姜、缹瓜瓠、缹汉瓜、缹菌、缹茄子等。如缹茄子的方法是:要选无籽的嫩茄,用竹刀或骨刀切破成四块,用铁刀切易发黑。切好的茄子放开水中一焯,熬热油后,将葱白、酱油、茄子一起下锅缹熟,最后撒些花椒、姜末即成。
平民素食中分量更重的是咸菜之类。《齐民要术》提到的成菜和酸菜有:葵、菘、芜、菁、蜀芥、咸菹、淡菹、汤菹、卒菹、酢菹、菹消、蒲菹、瓜菹、苦笋紫菜菹、竹菜菹、胡芹小蒜菹、菘根萝卜菹、紫菜菹,还有蜜姜、梅瓜、梨菹、木耳菹、蕨菹、荇菹等,有一些显然属野菜。别看是制作咸菜,也极有学问,不知诀窍,也不易成功。如有些菜只能用极咸的盐水洗,而不能用淡水洗,否则必会烂坏。又如紫菜用冷水一渍便会自解,也不可用热水烫洗,否则就会失去原味。腌菜的瓮须得密封,禁断内外空气流通,从汉代起就流行的泡菜罐正作此用。
素菜的吃法很多,在南北朝时很受重视。素菜的花样也极多,梁武帝说他“变一瓜为数十种,食一菜为数十味”(《梁书·贺琛传》),可见素菜的烹调在南北朝时已有了极高的水准,与当时佛教的盛行不能不说没有一点关系。
《齐民要术》在最后还写到熬糖的方法,有煮白饧饴法、黑饧法、琥珀饧法、煮铺法、饴法、白茧糖法、黄茧糖法等。这些糖多为麦芽糖之类,更美的蔗糖则是在唐代才开始大量生产。
《齐民要术》饮馔都分,是对汉代至北魏时期黄河流域,饮食烹饪技术的高度总结,是唐代以前最伟大的一部烹饪著作。
巴西龟脚上长了一个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
先说你家龟壳软的问题。小龟普遍存在的问题,营养性骨骼症的前兆,缺乏钙质,注意在食物中添加钙粉和复合维生素,注意给小龟多晒晒太阳,否则,容易脱指(趾)、甲壳畸形。再说白色物质,几个可能:
1、白色絮状物,菌丝状,水霉病。用3%浓度盐水泡龟5-10分钟,并对饲养容器消毒。
2、如果龟患处发白,并有溃烂现象,腐皮病。清除龟患处病灶,用双氧水消毒,再抹上金霉素眼药膏,每天一次。同时在龟的食物中混入消炎药。
3、由于巴西龟的生长,会出现脱皮等现象,如果脱掉的皮是成片或成块的,不用太担心,保持水质清洁就好。
柳树上的虫子叫什么?
柳膜肩网蝽的形态识别特征:
1、成虫:头红褐色,光滑,短面圆鼓;3枚头刺黄白色,被短毛,第4节端部黑褐。头兜屋脊状,末端有2个深褐斑,喙端末伸达中胸腹板中部。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至黑褐色,遍布细刻点。3条纵脊灰黄色,等高。前翅长过腹部末端,黄白色,具深褐色“X”形斑;后翅白色。腹部腹面黑褐色,足黄褐色。
2、若虫:头黑色,翅芽呈椭圆形,伸到腹背中部,基部和端部黑色,腹部黑斑横向和纵向断续分别分成3小块与尾须连接。
【2】柳膜肩网蝽的发生及危害规律:
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树洞、树皮缝隙间或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恢复活动,上树危害。5月上旬产卵于叶片组织内,每孔产卵1粒,并排泄褐色粘液覆盖卵孔。5月中旬若虫孵化后刺吸叶背面组织。叶被害后背面呈白色斑点。第2代成虫出现于7月上旬,第3代8月上旬发生,第4代8月下旬出现,危害至11月份陆续越冬。
【3】柳膜肩网蝽的防治方法:
发生危害时可使用淇林广正喷施或在发生前或初期使用淇林根除蚧根施防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