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手游菜花蛇走位,是不是脱了皮又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看到蛇脱皮必须马上脱掉上衣,否则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影响蛇寿命的因素很多,但这点最为重要。
蛇是自然界中少数几个能让所有人都产生“毛骨悚然”感觉的动物。现在全世界共有3425种蛇,我国就有其中的241种。
老师傅告诉我,很多人只听说过蛇会冬眠,没听说过蛇也会夏眠。
进入夏季以来,蛇的活动愈加频繁,这是因为蛇是变温动物,活动频率受其温度的影响。但是蛇也不喜高温,气温超过35℃,蛇也会找一些相对来说水源充足和凉快的地方。
对于蛇来说夏眠和冬眠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因为蛇是变温动物,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和自我保护。
农村老人常言:千年蛇、万年龟。
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是修炼了1700年的蛇精,小青姑娘也有500年。
虽然这都是神话故事,但很多人都好奇蛇这种动物的寿命如何?自然界的蛇是否真的有长寿蛇吗?蛇的寿命跟哪些因素有关?
蛇的寿命跟哪些因素有关?很多因素都对蛇的寿命有影响,即使是同种类的蛇,不同的环境寿命可能有差别。
1、温度。
蛇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1.3亿年,但是进化过程却非常慢,这跟蛇的习性有关。我们知道在极寒地区没有蛇的影子,这是因为其活动受到了气温的制约,所以寿命自然也受到气温的限制。
主要原因就是气温会影响蛇体内的包括酶在内的催化效果。
当气温较低的时候,酶的催化就慢,蛇类活动减弱,蛇会去造个温暖的洞躲起来了冬眠。
当气温过高,酶的催化变快,蛇类活动就变得频繁。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蛇会出现不适,会找相对凉快的地方躲起来。
总之,温度是会影响蛇类寿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危机生命的。
2、体型。
一般来说蛇的寿命还跟蛇自身的体型大小有关。
就拿我们农村常见的菜花蛇、银环蛇,这种小型蛇,体长不超过2米,寿命差不多3~7年之间,取个平均数也就5年。
体长2米~5米之间的蛇在自然环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镜网蛇,寿命在5~12年之间。玉锦蛇在6~10年之间。
体长5米以上的蛇有专门的科目,被称为蟒或蚺。这些蛇普遍生活在热带地区,这里面就有亚马逊森蚺,网纹蟒,缅甸蟒,寿命大概在15~20年之间。
目前有记载的最长的蛇是亚马逊森蚺,长度可达10米,重量居然有250斤重,最粗的地方跟成年人男子的躯干差不多,这种蛇当然是恐怖的。
一般人工环境饲养的蛇会比野外更长寿一些,即使一些中小型蛇平均也能活10年。
3、天敌数量。
蛇类是有天敌的。比如野猪、猫头鹰、刺猬、蜜罐、黄鼠狼、大型飞禽等。
如果蛇类生活在天敌比较多的地区,蛇恐怕活不过平均寿命,这也是自然界的一种平衡。
小结:蛇的寿命受到温度的影响,这点最为重要,因为蛇是变温动物,温度影响其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另外,体型大的蛇普遍可活10年以上,小型蛇寿命较短,平均5年左右。
蛇死亡后,蛇的尸体都去哪了?不管是大型蛇还是小型蛇,在野外死亡后,大概率会被昆虫或腐肉动物吃掉,热带地区这个过程还会加速,数周后并不会留下什么。
蛇脱皮是怎么一回事?许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能都看到过蛇脱下的蛇皮,看起来还是一副很吓人的样子。
1、什么是蛇脱皮。
蛇脱皮是蛇类的一个生理现象。蛇的外皮实际上包裹着一层角质鳞片,这个角质鳞片一方面对蛇有保护作用。因为蛇是爬行动物,需要贴地活动,这个鳞片不仅能保护蛇的身体和器官,也能防止水分流失。
你可以把蛇个角质鳞片理解为蛇的“外衣”,随着蛇的长大和“外衣”的磨损,以及受到细菌或寄生虫的破坏。这个“外衣”不仅容不下的蛇的生长,也难堪重负。所以,蛇需要换一个新的“外衣”。
蛇的皮肤由外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外表皮即角质鳞。,在脱皮前,内表皮会迅速增生新成新的角质鳞片,不过这个时候还非常滑嫩柔软,也方便与旧皮分离。
蛇把这个“外衣”即角质鳞片脱掉的过程,就叫蛇脱皮。
2、蛇为什么要脱皮?
一个原因就是蛇长大了,需要新的“外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旧皮已经磨损严重,需要换新。
这就相当于我们长大要换合身的衣服一样,只不过蛇换这个衣服的过程非常痛苦。
3、蛇脱皮的时候疼不疼?
有人说蛇脱皮的时候不疼,有人说蛇脱皮的时候是经历生死劫。
蛇脱皮是从嘴巴位置开始的,但最疼的时候是在眼部,因为蛇要在这里脱掉眼外面的透明膜,这是非常疼的阶段,一旦过了这个阶段,疼痛就稍微好多了。另外,这个阶段也容易卡皮,卡皮的蛇严重情况会死亡。
有人说蛇脱皮不就是脱袜子吗?脱袜子是借住自己手的,但蛇脱皮的要借助摩擦力脱皮,疼痛感肯定是有的,说完全不疼是错误的。
蛇要脱多少次皮?蛇的一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短暂的。但是蛇脱皮的频率可不低,成年的蛇一年要脱3到4次皮,幼蛇处于生长发育期,频次会达到5次,甚至更多。
温度也会对蛇脱皮产生影响,蛇冬眠的时候是不脱皮的。到了夏季,食物丰富,活动频繁,蛇脱皮的频率也会增加。
蛇脱皮后是全新的生命吗?前文说过了,蛇脱皮的过程就是蛇自己给自己“换外衣”。蛇还是那条蛇,虽然换了新皮,但是本质没有变。
蛇脱皮的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生命,这只是蛇类正常的生理现象。
野外遇到蛇脱皮怎么办?农村老人言,看到蛇脱皮必须马上脱掉上衣,否则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有科学依据吗?
这当然是毫无根据的,蛇脱皮跟倒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不过是对无法解释想象找个说辞罢了。
但是如果你不果断采取行动,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是因为蛇脱皮的时候正在经历“蛇生”的生死劫,脱皮不成功的蛇多半是活不成的。虽然蛇脱皮的时候比较脆弱,但攻击性还是有的,而且会变得更加警觉和敏感,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招惹蛇,赶紧离开最好,免得被蛇咬。
野外遇到蛇怎么办?今年露营热持续火爆,有不少人选择了野外露营过夜,除了准备好露营的装备,还要做好野外露营的防蛇工作。
1. 做好防蛇的充分准备。
要防蛇首先就不要选择蛇易出没的地方,像非市政公园的草地、水边、茂密的灌木边,都有可能有蛇出没。露营地区应该选择有人管理的公园或露营营地,可提前购买市售驱蛇粉,撒在露营区域,对于打算露营过夜的人,也可以购买彩灯,蛇也不会贸然闯入。
2. 感觉有蛇时候可以这么做。
蛇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怕震动。如果你感觉到有蛇或者担心有蛇,可以用力跺脚或者用竹棍、等上涨敲击地面,都可以有效驱蛇。
3. 不主动惹蛇。
野外遇到蛇也不用怕。蛇是爬行动物,爬行的速度最快也只能赶上人的步行速度,所以只要还有一段安全距离,你可以选择马上跑,蛇的耐力也有限,无法追上全力奔跑的人。
如果你跟蛇的距离只有几步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切莫直接撒腿就跑,因为这会惊吓到蛇,因为你要对它发起攻击。正确的做法是,缓步向后退,慢慢移动,直到距离蛇有一段安全距离后,再跑。
如果你发现蛇挺直了腰板,试图跟你比一比“身高”的时候,你可要小心了。
四目相视后,蛇对人发起攻击前,会比一比“身高”,这个时候就是非常紧急的时刻了。如果要跑一定要用“S”型走位,切莫走直线,这是因为蛇只能看到直线。
4. 徒手抓蛇
“打蛇打七寸”,“野外碰到的蛇都是无毒的,不要怕,上去撕烂”。
这些不负责任的话,大家还是不要相信,因为蛇一般不会在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发起攻击。
据统计,绝大部分蛇咬事件都发生得很突然,被咬人事先没有发现蛇,又惊吓了蛇,所以野外放蛇是第一位的。
遇到蛇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毕竟要即使无毒,被任何动物咬一下,几百上千元就没了。
如果很不幸,你真的被蛇咬了,这份急救指南请收下。
被蛇咬了怎么办?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不要惊慌!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首先确定是无毒还是有毒。
蛇有没有毒很好分辨,看下被蛇咬的伤口是否只有两个毒牙印。
如果有两个毒牙印,这就是有毒蛇,需要立刻开展自救。如果是半圈牙印,那就不要担心,简单用清水多次清洗伤口,酒精或碘伏消毒,不放心也可以去医院检查。
2、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要急,毒蛇的毒素是靠血液流动传播的。冷静下来后,你需要立刻拨打120电话,或者联系家人送医,切勿剧烈跑动或走动。同时一定要记住蛇的样子。如有可能拍下蛇的照片,这样医生才知道用哪一种抗毒血清。
3、等待中记得包扎好。
毒蛇的毒素随血液流动传播,所以可以用外套衣物或绳子在距离伤口靠近心脏的位置,也就是伤口的上部结扎,以减缓血液的流动,另外还有牢记不要结扎得太死,每隔十多分钟松开重新结扎。
小结:野外被蛇咬后,最关键的是就是不要惊慌失措,首先确认毒蛇的种类,记住蛇的样子,拨打120等待救援外,自己也要学会结扎伤口,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没事。
最后:蛇的寿命不仅跟温度有关,也跟自身的体型大小有关。一般小型蛇5年最右,中型蛇不到10年,大型的蛇类,比如蟒可活超过10年,人工饲养下的蛇会活的更久一些。
蛇脱皮是蛇类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期间并没有新生命产生,只不过是“换外衣”而已。
野外遇到蛇或者遇到蛇脱皮,最佳做法是赶紧离开,切勿招惹蛇。
农村好多人干活被蛇咬?
从立夏节气过后,这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虽然我们这里是北方,但是这几天温度已经超过30度,夏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冬眠的小动物也开始苏醒。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蛇的踪影,那么农民在干农活时,为了避免被蛇咬伤,应该怎么预防呢?
虽然蛇的个头并不大,但是对于人们来说,蛇依然是人们最害怕的动物。其实对于蛇来说,它们也十分害怕人类,担心人类会伤害到它们,所以大多数的时候,蛇看到人后并不会主动攻击,除非是人类的行为已经破坏到蛇的生活领域,让蛇有一种受到威胁的感觉,才会攻击人类。所以农民在干农活时,可以先用较长的目光敲一敲可能有蛇隐匿的地方,比如植被茂密、潮湿的地方。
除此以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可以驱逐蛇的东西来避免蛇向自己靠近,比如有着刺激性气味的雄黄、硫磺等,蛇很害怕像雄黄、硫磺等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如果将这些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随身携带,当蛇闻到刺激性气味后自然就会远离,并不会像人类靠近,人也就处于安全状态。
如果家中有狗的朋友,在上山干农活时,还可以带着狗一起去,因为狗不仅有敏锐的嗅觉,也有敏锐的听觉,它们可以听到我们人类无法听到的声音,比如蛇爬动的声音。当狗在发现蛇后便会狂吠,蛇在听到有狗的声音后便会爬走。
除了以上几个方法可以避免农民在干活时被蛇攻击以外,还可以通过穿过雨靴来避免被蛇攻击。天气越来越热,很多农民在上山干活时通常会穿凉鞋,所以也常常会受到蛇的攻击,为了避免被蛇攻击到,可以通过穿雨靴来保护自己的脚步,但是现在这个季节穿雨靴会很闷热,但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还是应该忍耐一下。
除了以上几个方法可以避免农民在干农活时被蛇咬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没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十几分钟就会死亡?
一位养蛇28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都被骗了,被眼镜王蛇咬伤,十几分钟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有一种蛇几分钟就能要人性命。被蛇咬伤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注意下面这些。
蛇这个动物对人类来说非常奇特,几乎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几乎是跟蛇共同进化的。人类对蛇的恐惧和敏锐感知力几乎刻在基因里了,隐藏的再隐秘的蛇都会被人眼睛轻轻一扫就能感知到。
蛇里面对人有威胁的当属毒蛇,全球共有3421种蛇,其中有毒蛇就有450余种,大名鼎鼎的眼镜王蛇是毒蛇中的一种。
了解一下眼镜王蛇。眼镜王蛇在农村里面又称为“过山风”,这个名字非常霸气。
眼镜王蛇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分布,喜欢独居,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夏季喜欢藏匿于水边的乱石中。
眼镜王蛇也是所有毒蛇中最大的蛇,最长可达5米多。它要是爬行起来,绝对带风,所以被称其为“过山风”。
我们知道毒蛇里面有一科被称为“眼镜蛇科”,而眼镜王蛇多了个“王”,可见其毒性不仅不在眼镜蛇之下,而且还吃眼镜蛇,其毒性也比一般的眼镜蛇强,所以在眼镜王蛇活动的区域,很少看到其他毒蛇。
因此,眼镜王蛇也被称为“蛇类煞星”。
眼镜王蛇跟眼镜蛇有什么区别?眼镜王蛇虽然名字中有“眼镜”,但是跟“眼镜蛇”并不一样样,眼镜王蛇是眼镜蛇科的亚科,属于眼镜王蛇属,两者就是不同的蛇类。
眼镜王蛇之所有有“王”,主要是因为能捕食其他蛇类,而且毫不惧怕其他有毒蛇。
甚至连比自己毒性更强的银环蛇、金环蛇都要捕食,一般农村常见的菜花蛇更是不在话下。
这是因为眼镜王王蛇体内有抗毒的血清,所以并不怕其他毒蛇。
眼镜王蛇在极端饥饿的情况,连自己的同类也会吃,眼镜王蛇可谓是“又毒又狠”。
眼镜王蛇经常吃其他蛇类,是不是毒性最强的蛇呢?
老师傅告诉我,有一种毒蛇比银环蛇还毒,释放的毒液能毒死100个人,50万只老鼠。
毒蛇的毒性拿什么衡量?单论毒性而言,能吃眼镜蛇的眼镜王蛇毒性并不算太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来衡量蛇毒的“致命度”。
1、中间致命剂量,既LD50。
LD50指的是用某种毒质杀死半数实验动物(最常见的就是小白鼠)所需的剂量,通常单位是毫克/千克(mg/kg),既每千克体重所需的毒质毫克数。
自然LD50的数值越低越好,数字越低越说明只需极低的剂量就能致命。
以眼镜蛇里的舟山眼镜蛇(中华眼镜蛇为列),它的LD50为0.34mg/kg。
眼镜王蛇为体型最大的毒蛇,它的LD50为0.34mg/kg。
农村地区常见的银环蛇为0.08mg/kg。
海岸太攀蛇的LD50为0.013mg/kg。
内陆太攀蛇的LD50为0.025mg/kg。
总之, 但论毒性而言,眼镜王蛇比不上银环蛇,银环蛇也被称为中华第一毒蛇。太攀蛇虽然毒性很强,是眼镜王蛇的26倍,但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以及周边海岛上,跟我们距离太远。
2、特异性死亡率。
所谓特异性死亡率,即人类在中毒后的死亡百分比。
单从LD50来看内陆太攀蛇很可怕,但实际上目前它的致死率并不高,因为内陆太攀蛇一次释放不了太多毒液,而且早在1956年就研制出来了针对内陆太攀蛇的抗毒血清。
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银环蛇和眼镜王蛇的名声可比远在澳大利亚的太攀蛇大得多。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毒液也许没有内陆太攀蛇那么致命,但是架不住人家量大。
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眼镜王蛇咬一口就能释放出足足7毫升(7000毫克)的毒液(太攀蛇为110毫克)。
有多毒?7毫升足够杀死20个人或一头大象。
科学家们估计,眼镜王蛇的特异性死亡率高达50%~60%,而所有毒蛇的平均整体特异性死亡率仅仅为2%。
3、衡量蛇类是否危险的关键还要看具体死亡数。
虽然衡量毒蛇的危险度有LD50和特异性死亡率,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最佳的方式是看每年杀死的总人数,这样才能全面可观的反映问题。
太攀蛇只分布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岛屿附近,也会避开人类房屋,所以每年并没有太多人因被太攀蛇咬而死亡。
但是像山蝰、印度眼镜蛇、青环蛇、锯鳞蝰,这4个印度四大毒蛇而言,每年咬死的人却成千上万。
虽然这些上面这四种蛇的LD50数值排名不高,有些眼镜蛇都比他们厉害几十倍,但是由于这几种蛇经常活跃在人类居住的附近,而且当地的医疗条件也有限,所以死亡率很高。
就我国的而言,银环蛇和眼镜王蛇是我国最毒的毒蛇,其危险程度肯定比远在澳大利亚的太攀蛇威胁大。
小结:单纯毒性来看,远在澳大利亚的海岸太攀蛇和内陆太攀蛇确实是最毒的,与眼镜王蛇一比确实排不上号,其毒性弱了26倍,但从致死率来看,眼镜蛇王无愧是“王者”。
被眼镜王蛇咬了没有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十几分钟就会死亡,是真的吗?先说答案,不会这么快,但世界上有几分钟不注射抗毒血清就会致死的毒蛇。
从上面的毒性分析来看,被眼镜王蛇咬了肯定是致命的,但是并不至于十几分钟就会死亡。
实际上被眼镜王蛇咬伤只要在2小时内注射抗毒血清,就不会有性命之忧,但对于毒蛇咬伤来说,越早治疗越好。
所以农村人说的被眼镜王蛇咬伤,十几分没有注射抗毒血清就会死亡,有点夸大了。
但要是遇到太攀蛇就不一定了,如果被“毒王”太攀蛇咬中,几分钟内就必须注射抗毒血清,不然就会死亡,比十几分钟还快。
野外遇到蛇怎么办?虽然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大部分常见毒蛇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在野外还是要学会自救。
今年露营热持续火爆,有不少人选择了野外露营过夜,除了准备好露营的装备,还要做好野外露营的防蛇工作。
1. 做好防蛇的充分准备。
要防蛇首先就不要选择蛇易出没的地方,像非市政公园的草地、水边、茂密的灌木边,都有可能有蛇出没。露营地区应该选择有人管理的公园或露营营地,可提前购买市售驱蛇粉,撒在露营区域,对于打算露营过夜的人,也可以购买彩灯,蛇也不会贸然闯入。
2. 感觉有蛇时候可以这么做。
蛇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怕震动。如果你感觉到有蛇或者担心有蛇,可以用力跺脚或者用竹棍、等上涨敲击地面,都可以有效驱蛇。
3. 不主动惹蛇。
野外遇到蛇也不用怕。蛇是爬行动物,爬行的速度最快也只能赶上人的步行速度,所以只要还有一段安全距离,你可以选择马上跑,蛇的耐力也有限,无法追上全力奔跑的人。
如果你跟蛇的距离只有几步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切莫直接撒腿就跑,因为这会惊吓到蛇,因为你要对它发起攻击。正确的做法是,缓步向后退,慢慢移动,直到距离蛇有一段安全距离后,再跑。
如果你发现蛇挺直了腰板,试图跟你比一比“身高”的时候,你可要小心了。
四目相视后,蛇对人发起攻击前,会比一比“身高”,这个时候就是非常紧急的时刻了。如果要跑一定要用“S”型走位,切莫走直线,这是因为蛇只能看到直线。
4. 徒手抓蛇
“打蛇打七寸”,“野外碰到的蛇都是无毒的,不要怕,上去撕烂”。
这些不负责任的话,大家还是不要相信,因为蛇一般不会在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发起攻击。
据统计,绝大部分蛇咬事件都发生得很突然,被咬人事先没有发现蛇,又惊吓了蛇,所以野外放蛇是第一位的。
遇到蛇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毕竟要即使无毒,被任何动物咬一下,几百上千元就没了。
如果很不幸,你真的被蛇咬了,这份急救指南请收下。
被蛇咬了怎么办?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不要惊慌!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被蛇咬伤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注意下面这些,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1、首先确定是无毒还是有毒。
蛇有没有毒很好分辨,看下被蛇咬的伤口是否只有两个毒牙印。
如果有两个毒牙印,这就是有毒蛇,需要立刻开展自救。如果是半圈牙印,那就不要担心,简单用清水多次清洗伤口,酒精或碘伏消毒,不放心也可以去医院检查。
2、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要急,毒蛇的毒素是靠血液流动传播的。冷静下来后,你需要立刻拨打120电话,或者联系家人送医,切勿剧烈跑动或走动。同时一定要记住蛇的样子。如有可能拍下蛇的照片,这样医生才知道用哪一种抗毒血清。
3、等待中记得包扎好。
毒蛇的毒素随血液流动传播,所以可以用外套衣物或绳子在距离伤口靠近心脏的位置,也就是伤口的上部结扎,以减缓血液的流动,另外还有牢记不要结扎得太死,每隔十多分钟松开重新结扎。
小结:野外被蛇咬后,最关键的是就是不要惊慌失措,首先确认毒蛇的种类,记住蛇的样子,拨打120等待救援外,自己也要学会结扎伤口,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没事。
最后:从毒性上讲,眼镜王蛇的毒性不算太强,但由于范围广,其活动区域与人类有重叠,所以眼镜王蛇的咬伤人的事件,还是比较多的。
太攀蛇虽然毒性最强,却只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海岸,远离人类居所,被太攀蛇咬致死的案例并不多。
被眼镜王蛇咬是有生命危险的,但不至于十几分钟就会死亡,只要在2小时内及时救治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我国最毒的毒蛇是银环蛇,其危险程度要比眼镜王蛇更甚。
除了依靠抗毒血清,都要做好自我防护,野外遇到蛇只要不去主动招惹,蛇不会攻击我们,遇到蛇最佳做法是赶紧绕开,蛇是追不上人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