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点灯官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
寒冬腊月,冰冻三尺,皇子们在凌晨三点左右被太监们从被窝里唤起,穿好衣服准备出门到皇家学堂上早课,爱新觉罗•玄烨睡意朦胧接受着太监们穿衣打扮后抱上了肩撵。翰林院学士,户部郎中魏承膜已经在皇家学堂准备妥当,等候皇子玄烨和自己伴读的儿子魏东廷,晃晃悠悠的肩撵慢慢吞吞的前行,天黑路滑让太监们格外小心摔倒了皇子,那可是死罪,于是玄烨又迟到了。
善始者实繁,刻终者盖寡!魏东廷代表玄烨和自己分别给父亲魏承膜请了安,魏东廷接着拿出了戒尺,玄烨在一旁幸灾乐祸,魏东廷代主子受过,一下又一下的敲打让玄烨心惊肉跳,不断向师傅求情,但是一切又无济于事,在魏承膜心中没有父子只有君臣,顺治皇帝把皇子交给自己,就等于把国家交付自己,从小开始正君心才能明事理,将来有机会可以成为千古明君。
皇子们尚且如此,大臣们更不用说了,顺治皇帝亲政后清算了多尔衮的旧账,接着又要稳定江山万里,还要团结满汉大臣,一切都是千头万绪需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事。按照清朝内档记载,顺治在每天早上4点左右梳洗完毕,5点钟到慈宁宫给太后请安,6点左右开始用早膳和早课,清代皇帝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皇帝的早课称为“日讲”,每日由选定的大臣主讲儒家经典和《资治通鉴》等被认为有关国家治乱的典籍。
上完早课,皇帝才可以享用第一餐。与常人一日三餐的习惯不同,满清皇室只有清晨、午后两顿正餐。正餐的分量相当惊人:乾隆皇帝的正餐多时有二十几个菜。不过,宫廷菜谱样式固定、常年不变,皇帝总想在菜谱外单点。根据乾隆的膳单,他想吃的不过是猪肉韭菜烙合子、羊肉炒麻豆腐、炒鸡蛋、蒸鸡蛋糕、小葱拌豆腐、拌茄泥、豆腐脑、面片汤等家常小菜。
吃的恰当好处是为了足够精力处理政务,接下来就是御门听政了,太监在乾清宫的宫门门洞里设御座听取大臣们汇报工作,这种汇报工作在雍正军机处设立之前信息量极大,皇帝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反而工作效率不高,没有信息分类和梳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王公贵族们往往只为自己利益集团服务给不出中肯建议,许多国策都不利于满洲皇族与南北汉人士大夫团结。康熙皇帝时期,设立了南书房为核心的内廷参谋本部控制外朝的权力。雍正年间,为了平定西北叛乱和青海军事需要,设立了军机处进一步集中了皇权,对于皇帝而言一个内廷参谋本部可以把信息梳理清楚,自己只需要决策就可以了。
即使如此,清朝皇帝们还是每天耗费大量时间在早朝和批阅奏折上,大臣们需要在皇帝起床前就在宫门外等候,我想官员们应该在凌晨两点左右就起床动身了,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胃口的,况且如果吃的太饱,到时候要上茅房也是一个大问题,弄不好被御使们参一个君前失仪,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英国使团觐见乾隆皇帝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皇帝的努力让清王朝康乾盛世具备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乾隆皇帝作为守成之君可以安然的数次下江南,写下万首华丽浪漫的诗歌,大臣们也可以在和珅府邸享受歌舞升平,在乾隆八十大寿的时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长给乾隆皇帝写信为英王的参政官马尔嘎尼访华做铺垫,在众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一幕的故事。马尔嘎尼访问清帝国以后向英王汇报:清王朝是一个风雨飘摇中的巨船,目前有一个明君掌舵尚可以化险为夷,一旦这个明君陨落,那么这艘腐朽不堪的大船将无法避免的沉没。
同时期的欧洲国王们在做什么呢?欧洲中世纪的国王首要的任务是处理军队事务,必要的时候需要亲自带领军队作战。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各国国王上战场的是比较多的。
比如英国安茹王朝的狮心王查理一世,在10年国王生涯中,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戎马弓刀之上,他参与过包含十字军东征之内的许多战争,而他的军事表现也使他成为中世纪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非战争时期,这些国王们则热衷于打猎这种准军事的游戏。直到今天,打猎,以及与之相配的猎狗训练、马术等依然是欧洲贵族的最爱。 其次处理外交事务,包括与外国国王的社交和国内贵族的社交。所以,举办各种舞会、宴会,观赏歌剧、舞剧等对于国王来说是很频繁的。
比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搬入凡尔赛宫后,贵族们就得从早到晚都得待在宫殿里参加舞会、宴席和其他庆祝活动,这些都变成宫廷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才是出席一些国务活动,包括国务会议和宗教仪式等等。往往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坐在宝座上。
善始者实繁,刻终者盖寡。魏征给李世民的谏言在后世的君王们身上得到了印证,嘉庆皇帝为了保证大臣们劳逸结合,改革了早上5点左右的早课时间,推迟了6点的问安太后,延缓了7点的御门问安,大臣们在九点左右晃晃悠悠的到朝堂,下午两点下班回家了,接着就是戏院青楼烟馆赌场得意。风起云涌的欧洲君王们此时不得不应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不断扩大殖民地获得海外廉价原料产地和资本宣泄市场,他们在麦哲伦环球航行探索新航路引领下,以东印度公司和马六甲海峡为跳板,顺着广州和上海北上用大炮和刺刀叫醒了熟睡的翻了几个牌子的清帝国君王和他的膀大腰圆的大臣,他们睡意朦胧对列强说:奉中华之物宝,皆列国之欢心!
红楼梦中最疼儿子的父亲是谁?
红楼梦中有很多对的父子,比如势如水火的贾政和宝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贾珍和贾蓉,不同价值观的贾赦和贾琏,只求仙问道不管孩子的贾敬和贾珍父子等等。作为父亲他们也因为各自的素质参差不齐,教育出了性格迥异的子孙。
这其中做得最差的莫过于贾珍,贾蓉从一个世家贵族公子变成一个下流浪荡子,贾珍这个父亲是脱不了干系的。贾敬也不是一个好父亲,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后来却只求仙问道,对贾珍不闻不问,因此他才做出许多丑事。
贾赦也不是个正经父亲,可是他教出来的贾琏却是一个除了花心之外,三观很正的人。贾政是一个好父亲,可是他好似不太懂得和子女相处,贾环和宝玉见了他都像老鼠见了猫一般。贾赦和贾政的品行都还过得去,大概也是他们的父亲贾代善悉心教导的缘故。
他们之中做得最好最为疼儿女的父亲应该是老一辈的贾代善,他虽然没有正面出场,却是父亲中最合格三观也最正的一个。
第一、一碗水端平,让大儿子贾赦袭爵,也给了小儿子贾政求了官职
贾代善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先进的,他有两个儿子,但是他并没有区别看待,而是一视同仁。大儿子贾赦作为长子自然要承袭爵位,但是贾代善也没有忘记小儿子贾政。
虽然贾政聪慧上进可以通过科考之路处事做官,可是这条却很艰难,很多人考了一辈子仍然名落孙山,因此为了贾政的前途,贾代善在临终之际,还是向皇家为贾政求了官。
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贾代善是一个很合格的父亲,自己临终之际还惦念着儿子的未来,让长子和次子都能够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前途。
第二、让贾赦娶了邢夫人,让贾政求娶了王夫人,把贾敏嫁给了林如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贾代善就是这样一位替子女着想的父亲。对于贾赦和贾政未来的妻子,贾代善也有自己的考量。
贾赦已经袭爵做官,那么他的妻子便不需要一定是高门显贵之女,因为这样的政治联姻很少会带来幸福的婚姻,贾代善宁愿贾赦娶一个温柔善良的姑娘,因此他选择了邢夫人。只是邢夫人经过贾府历年的熏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模样,可是她还是对贾赦言听计从,其实这样也还算美满和谐了。
贾政相对于贾赦来说就差了一些,贾政的妻子就必须要出身四大家族,这样贾政将来的路也可以走得顺畅些。贾政的官职本来就小,妻子就一定要作为他的贤内助,岳父一家最好也要能够成为他的助力才好,因此贾代善选了王家二小姐王夫人。
王夫人对贾政很有帮助,因为贾王两家联姻,因此贾政这一房获得了贾府的当家权。或许在这一点上贾代善对贾政是有偏爱的,可是谁叫贾政比贾赦更有才干呢!
贾代善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除了儿子的正妻必须由他指定之外,其他的妾氏就由着孩子自子拿主意了,所以贾政也有机会可以让自己喜欢的赵姨娘留在身边。贾政对王夫人也不坏,本就是政治联姻,想要夫妻恩爱不可能,但是相敬如宾还是可以的。
同时,贾代善还为自己和贾母唯一的女儿贾敏,选择了人品学问家世出身都非常优秀的林如海,他为子婚姻大事的打算,算得上是非常妥帖周到,尽了一个父亲最大的本分。
第三、贾代善让贾政和贾赦两兄弟和睦相处、兄友弟恭
贾府历来都是很会教育子孙的,冷子兴和贾雨村对贾府的教育都是赞不绝口的。贾代善从小也如此教育贾政和贾赦,因此两人三观都比较正。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贾琏和贾宝玉其实在贾府的众多子孙中也是属于比较优秀的,不仅在于能力,更在于人品。
贾代善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贾政和贾赦两兄弟从来都没有为了利益相争,相反的他们之间表现得兄友弟恭,很多事情都可以相互帮助、有商有量。
贾政都说“他二人之病出于天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但是贾赦却并不理会,仍是百般忙乱。
宝玉生病时候贾赦到处求医问药比自家的孩子还要用心。贾赦对宝玉的看重而是因为宝玉是自己的亲侄子,连贾政都放弃治疗了,但是他还是一直很努力的为宝玉求医。
同时,贾政对迎春的婚事也很上心,明明不欲多管闲事的他接连对贾赦说了好几次孙绍组不算良婿,只是贾赦没有采纳罢了。贾政对迎春的好,不仅因为迎春听话懂事,也是因为迎春是自己的亲侄女。
作者:陌游常乐。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猪八戒不过是调戏了嫦娥?
调戏妇女就是重罪!何况被调戏的,不是普通玉女、侍女、歌女、舞姬,而是嫦娥呢。
受电视剧《西游记》的影响,人们总以为嫦娥是欢宴上献舞的舞姬。其实在小说里,根本没有这样的描写。事实上嫦娥在玉兔精之前,根本没有出场,只是被猪八戒屡次提到而已。
到玉兔精的时候,是它给取经队伍捣乱,孙悟空与它争斗,“恨不得一棒打杀”,结果太阴星君与嫦娥(作品里写作姮娥。嫦娥原来就叫姮娥,据说是汉朝为避文帝刘恒名讳,才改为嫦娥的)赶来,收服了玉兔精,一方面是帮助取经队伍降妖除魔,另一方面也保住了玉兔的性命。
好吧,天宫的神仙的宠物或随众或坐骑下凡作怪,被本主收服,这情节是不是很熟悉?观音收服过池里的金鱼,如来佛收服过灵山脚下的黄毛貂鼠,太上老君收服过司炉的金银二童子,弥勒佛收服过司磬的黄眉童儿,文殊菩萨收服过青狮……
这例子再举下去就太啰嗦了。以上这些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但凡是宠物或随众或坐骑能下凡作怪、给取经事业造成麻烦的,那它的主人一定是了不起的神仙!连孙悟空这无法无天的家伙,也不能不给点面子。
反推回去,玉兔敢下凡作怪、能下凡作怪,它的主人会是泛泛之辈吗?
嫦娥仙子,至少是与观音、文殊、如来、太上老君这些神仙并列的。即使本事没他们那么大,至少是地位并不比他们低。如果用人间的官职来比较,如来观音等是镇守一方的藩王,那嫦娥就是没实权、不管事、但去地位尊崇的公主之类。
调戏公主,还不是重罪?还不该重惩吗?
三国杀各阶段奖励?
“士兵”、“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校尉”、“先锋将军”、“中军将军”、“领军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后5个官阶统称为“将军官阶”,而将军官阶是会赠送武将的,例如:官阶奖励钟繇,这个武将强度非常不错,尤其是上次更新后,武将按装备时也可以摸牌了,可以说是非常给力的武将了
项羽的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
正史记载范增是被项羽气走,然后于路上病死了,但是民间传说范增其实是诈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项羽两气范增我们都知道,项羽这个人神勇无双,但是就是脑子不太好使,脑子不好使也就算了,身边有个脑子好使的人帮他,他还不听,这个人就是他的亚父范增。刘邦曾说过: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范增曾经被项羽狠狠地气过两次,一次是鸿门宴,一次是陈平的离间计。
鸿门宴大家都熟悉,这场饭局本来是范增计划好除掉刘邦的,结果因为项羽的刚愎自用,放走了刘邦,范增气的直跺脚,直骂:“竖子不足与谋。”此乃第一气。刘邦手下有个善使诡计的人叫陈平,聪明的很,看出了范增和项羽不和,于是巧施离间计,在项羽使者来营的时候假装说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结果没脑子的项羽就中计了,渐渐地削夺范增的权利。范增大怒,要求告老还乡,项羽也实诚,劝也不劝就让他走了。此乃第二气。结果,范增在回彭城的路上,背上生疮发作而死。还有种说法范增是诈死民间传说范增对项羽彻底失望,于是诈死,乘船到九遮山隐姓埋名,住在山洞里,治病,造桥,铺路。项羽乌江自刎后,他大哭道:“竖子不听吾言,终有今日!”人们才知道他原来范增,他却说“范增早死彭城,哪里会到这里来!”不久人去洞空,不知所终。
总结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结局,对于范增来讲都是悲剧的,第一种结局虽死,但是终究没亲眼看到项羽的悲惨下场;第二种虽活,却也心如死灰,命不久矣。项羽的所作所为真是印证了这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喜欢的点赞加关注哦,我是李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