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太子剧照,三国之东吴名将的结局都怎么样?
阁下想多了,周瑜、吕蒙死的时候东吴正是最需要军事人才的时候,孙权其人虽然有暴力的一面,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有暴力而没有头脑的人。
像周瑜、吕蒙这种水平的军事人才,在那个时候,孙权不仅不会害他们,还要给他们最大的礼遇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让东吴开疆拓土。
退一万步说,就算孙权真的要因为某些“特别”的原因去谋害这些人,他也只有可能谋害周瑜,周瑜是孙策的班底,不完全属于孙权。至于吕蒙,孙权是万万不可能暗害的。
不过,今天既然聊到这了,咱们也就把东吴名将的结局跟大家聊一聊吧。
东吴名将,首当其冲的就是四大都督,即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当然了,如果确切地从官职上看,他们并不是都担任过都督,只不过在东吴军界的地位是超然的。
周瑜,这是一个拔尽江东百年地气的奇男子。其性格恢宏,卓尔不群,指挥打仗自是不必说,其他的才华有多高,只需要看一句江东俚语就知道了:“曲有误周郎顾”。
可以说,周瑜是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人才,如果非要找一个缺点,那就是因为过于完满,而折损了寿元。
终周瑜一生,都是在为东吴的开疆拓土而呕心沥血。而周瑜的心里,刘备更是东吴的劲敌。所以,周瑜始终想要遏制刘备集团的发展。
遏制刘备的发展,在周瑜时代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要从刘备本身上面进行控制,第二步,就是通过开疆拓土,以减少刘备的扩展方向,于是益州就成了周瑜势在必得的战略要地: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可惜的是,周瑜的战略目标最终没有达成,他本人也死在了征途之上。
鲁肃,这个被人称之为“老实人”的人一点也不老实。年轻时候的鲁肃,那绝对是一个二杆子的游侠。
后来,鲁肃投奔孙策,逐渐受到重用。不过,真正让鲁肃可以留名于后的,还是孙权上位之后的事了。
孙权上位之后,鲁肃做了几件影响当时中国历史的事。
他向孙权贡献了榻上策,以确定了孙权之后的军事、政治大方针。联络刘备集团,以确保和支持了赤壁的最终胜利。
同周瑜相比,鲁肃更为重视孙刘联盟的关系。这一点上,我觉得鲁肃更具有大局观。所以,终鲁肃一生,都在维系这个联盟。可惜,鲁肃也非长寿之人,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吕蒙,或许四大都督中,吕蒙是我最不看好的一个。军事能力的谋篇布局,吕蒙确实有独到之处。
不仅如此,吕蒙更是一个善学之人,否则也不会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语流传于后世。可吕蒙,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事人才,他的大格局,大政略,与鲁肃无法相比。
吕蒙对东吴的最大的贡献就是白衣渡江,巧取荆州。可这对东吴既是福也是祸。
从表面上看,东吴的势力范围扩大了,刘备集团也不会通过荆州而威胁到东吴了。而这,不过是驱狼迎虎罢了,此防线上没有了刘备的威胁,同时也意味着东吴将在荆淮防线独自面对曹魏。
不过,要说一点的是,吕蒙虽然荣宠极深,可他却是一个生活简朴之人,这一点是值得很多人尊敬的:
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陆逊,仅就军事能力来看,陆逊是四大都督里最强的。陆逊一生所主导的军事战争,都可以说很有战争艺术。
他帮助吕蒙夺得荆州,在夷陵之战中击溃刘备,石亭之战又击败了曹魏,每一场战争如果我们细品,都会发现陆逊把兵法用到了极致。
而陆逊,也是四大都督中最长寿的一位。很多人感觉陆逊短寿,这其实是错误认知,陆逊是六十三岁病死的,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长寿了。
而且,陆逊之死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了东吴的储君之争。可他也不是孙权处死的,而是忧愤而死。
东吴名将中,四大都督之外,就要数太史慈了。但太史慈这个人于东吴有些特殊,他在《三国志》中入的是《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说白了,在陈寿心中,太史慈是有当一方雄主的气魄和能力的。太史慈的死就是正常病逝,这一点没有什么可以胡乱揣测的。不过他死前的那句话倒是很有深意:
比及屯住军马,太史慈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除了四大都督与太史慈之外,东吴最为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十二虎臣”。这十二人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这里面除了陈武、董袭是战死的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正常死亡,根本无谋害一说。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
三国时期,江东孙氏集团既没有曹操官宦之后的背景,也没有刘备的皇叔之名,却能够立足于江东与前者逐鹿天下,靠的就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大都督。如若比较四人的综合实力,个人以为:周瑜最佳,陆逊、吕蒙次之,鲁肃垫底。
(一)东吴都督之位:掌控国家军权的外战先锋与魏、蜀两国不同,东吴设立都督一职,主要的职责就是主管国家的军事。每逢战事,吴王都会将军权下放给都督,战事结束之后再将军权收回。纵观东吴59年的历史中,领导人无论是称王还是进阶为皇帝,都与大都督私交甚好,也非常信任。基本上大都督所提的要求都会应允,也极少干预战事的指挥。所以,东吴的大都督一职掌管了国家的军权,权力极大!既然大都督掌握军权,专注于外事,那么比拼综合能力,主要比的是带兵打仗的能力,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则没有那么关键。所以,东吴的四位都督之中,按这个标准看,大致分为两档:第一档是周瑜和陆逊;第二档是吕蒙和鲁肃。1、周瑜、陆逊:救国于水火的超级英雄周瑜和陆逊都是指挥能力出众的三国名帅。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场以少胜多的决定国运的关键之战。其中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陆逊指挥了夷陵之战,足以见得其统兵作战能力之强。赤壁之战时,曹操携大胜之威,声势浩大,而东吴则刚刚占据江东六郡不久,根基未稳。夷陵之战刘备兵虽多,却兼有西川、东川、荆州、南蛮等多方人马,实属乌合之众,反观东吴则经过多年经营,国力已非昔日可比。所以,从这两场战役看,周瑜的赤壁之战难度更大,综合实力上要相对高于陆逊。2、吕蒙、鲁肃:威望颇高的守成之将吕蒙和鲁肃都是东吴开国时期大都督周瑜麾下的左膀右臂,军中威望颇高。而自身升任大都督之后,基本上以守成为主,很少进行开疆拓土的外出征战。所以综合实力,相对于前二者而言,就要相对靠后一些。二人的战功对比中,吕蒙曾带兵偷袭荆州得手,虽然没有歼灭太多荆州的有生力量,但也算立下了战功,在为将方面吕蒙堪称优秀,但想要进阶到三国名帅行列,吕蒙还有些差距。而鲁肃其人,实际上则偏于外交和谋略,不管是早期的“榻上策”,还是后期的“联刘抗曹”,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整体以求稳为主,没有主动发起过太多大规模的战事。所以在这一点上,吕蒙综合实力又要稍强于鲁肃。综上所述,我们自己得出的结论便是:周瑜>陆逊>吕蒙>鲁肃其实不同时期自己国家的国力不一样,对手的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关于四大都督的实力对比,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见解,当然,这也仅是我们作为后来人的眼光评判。(二)来自都督之主——孙权的评价而真正的答案恐怕连他们共同的主公孙权也无法确定,但我们依旧可以从卷轶浩繁的历史文献中窥得一斑,或许可以和我们的推测做一参照。先看周瑜,当时孙权得以称帝,将其总功归于周瑜;而张昭此时也想表功,被孙权臭骂一顿,且看原文:吴主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百官毕会,吴主归功周瑜。绥远将军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吴主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
很明显,在孙权眼中,吴国之所以能建国、自己之所以能称帝,周瑜毫无疑问是最大功臣,而且两人君臣表里、共创基业,这份情谊是其他几位大都督中绝无仅有的。再说陆逊,这个孙权没有评价,但是我们都知道,陆逊其实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相才”,相比于军事能力,其政治能力更为突出。而军事方面,正如我们之前比较过的,夷陵之战的难度明显与赤壁之战不再一个档次,故而单论“都督”之位,陆逊的确要比周瑜略逊一筹,周瑜只靠一场赤壁之战,足以奠定其第一军事大家的名头。而关于吕蒙,孙权曾直言,吕蒙奇谋异略仅次于周瑜,言谈议论才气英发不及周瑜;在奇袭荆州、取胜关羽的问题上,吕蒙做得比鲁肃要好。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而。图取关羽,胜於子敬。
最后是鲁肃,孙权在与陆逊评价前三任大都督的时候,提及鲁肃。说他有“二(快)长一短”。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此一快,应该是指鲁肃的“榻上策”;此二快,应该是指“赤壁之战”,鲁肃力主抵抗曹魏,为孙权出谋划策。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公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至于一短,即是谏言借荆州给刘备,坐看刘备做大做强,这的确鲁肃战略上的一个失误,但孙权认为鲁肃整体还是不错的,瑕不掩瑜。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所以,即便是在东吴之主的心目中,周瑜始终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首位,接下来是能够出将入相的陆逊,再之后是夺取荆州、奠定孙权统一梦想的白衣吕蒙,最后则是偏于战略守成的鲁肃。(三)魏、蜀、吴、三大名将集团魏、蜀、吴三国中,说到蜀汉的将领,大多都会想到“五虎上将”;说到曹魏的将领,大多都会想到“五子良将”;但一说到东吴,大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那些先锋猛将,而是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都督在东吴的名气,可谓是最高的,远远超越其他组合。此外,四大都督,与蜀国的五虎将,魏国的五子良将相比,显得更有意思。五虎、五子,都是同时期并列的名将。但四大都督不同,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历史的传承。第一代大都督周瑜,在病重的时候,向孙权推举了鲁肃接替自己的位置;鲁肃死后,又由吕蒙接替鲁肃的位置;之后吕蒙又推荐了陆逊。所以,四大都督,与五虎、五子不同之处在于,五虎、五子的巅峰期,大抵都在同一时期,他们的表演,经常会有交集、出现在同一个舞台;而四大都督,他们则都拥有各自的大舞台,拥有各自的巅峰时刻,都曾独自在东吴的大舞台上,奉献过自己最精彩的表演!为什么历史上李渊赦免了王世充却杀了窦建德?
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被自己征服的对手,李渊父子向来不会手下留情;唯一的区别,也许仅在于方式的不同而已,王世充、窦建德就是两大经典样板。
王、窦二人,是在新、旧唐书中共用一篇列传的两大枭雄,然而他们的人设却完全是两个极端——前者其实就是隋末的“安禄山”,后者则是农民起义者的最佳代言人。对于这两类势力,李唐王朝都不会容忍。
咱们先简单看一下王世充。
看看他的出身、性格、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为啥会说他像安禄山:
王世充祖上是西域胡人,在南北朝那个民族大融合时期迁居中原,并且成功进入了那时的官僚体系中。与不学无术的安禄山相比,王世充全面系统的学习了中原文明先进的知识,在兵法、占卜、天文历法方面尤为精通。
不过,王世充能够接近更高的权力,同样是依靠巧言令色、溜须拍马等技能。他利用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精通,投机钻营、徇私舞弊,面对质疑时总能成功地文过饰非、颠倒黑白;隋炀帝即位后,担任江都丞的王世充发挥自己善于揣摩心思、阿谀奉承的本领,通过一系列刻意表现,成功地获取了对方的宠信,并且被委以在洛阳附近平叛的重任。
与安禄山一样,王世充虽为朝廷大员,却早已心怀不轨。他趁着经常率军打仗的机会,费尽心思结交豪杰、收买人心,甚至对那些犯罪的亡命之徒也刻意拉拢,慢慢地在身边聚齐了一群心腹死党;在平叛时,他从不将功劳据为己有,总是大度地归到部下们头上,战利品也悉数分给麾下将士,连普通士兵也不落下,以此逐渐培养起效忠于自己的私兵。
这些特点,与后来的安禄山几乎一模一样,笔者极度怀疑安禄山就是学习了他的“好榜样”。
对于君臣关系的定位,王世充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同样很眼熟:在与李密的长期对峙中,他输多胜少,但越王杨侗(即后来的隋朝末帝皇泰主)对其全力支持,持续不断地给他调兵遣将、加送物资;
然而,最终的回馈却是背叛——在杨侗成功招降了李密、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王世充悍然发动政变,首先攫取了洛阳的控制权,随后更是缢杀了杨侗、自立为帝。
可以这么说:在隋末一众割据诸侯中,王世充最为卑劣,他身为隋臣、备受重用,却杀害了并无罪过的皇泰主杨侗,其性质甚至远远超过诛暴君的宇文化及。
对于这种势力,与隋朝皇室同出一脉、以正统自居的李唐自然不会手软。因此,在拿下洛阳城后,李世民一反之前搜集人才的惯例,罕见地在这里开展了大规模处决行动,“世充之党罪尤大者”一共十多位文武大臣被处死,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单雄信。他的目的,一是为了顺应人心、安抚隋朝老臣;二是杀鸡儆猴、警戒那些忤逆君臣规则之人。
至于王世充本人,自然更是罪无可恕。在被押到长安后,面对数落自己罪行的李渊,王世充自己也承认:“计臣之罪,诚不容诛”;然而,当初为了以最小代价拿下坚固的洛阳城,李世民曾许诺饶其不死。
为了保护儿子的信用与形象,李渊饶了王世充一命,将其全家发配蜀地。然而,还没等他们动身,王世充就被“仇人”——定州刺史独孤修刺杀而死,他的儿子、兄弟也因“试图叛乱”之罪,死在了前往蜀地的途中。
这种“奇妙”的结果,你懂的。
下面重点聊聊窦建德——这个在隋末乱世中虽然失败、但仍值得尊敬的领袖。
隋末乱局中,虽然最终获胜的是以李渊为代表的原有统治群体,但起事的主体,其实是那些被暴政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老百姓,而他们的最佳代言人,就是河北地区的窦建德:这位领袖身上,体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这一群体的所有优秀特质,但却遗憾地无法应对残酷、无情的政治博杀。
窦建德是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出自普通的农家,自小就有情有义、胆色过人。曾经有位穷苦的乡亲无力安葬死去的父母,窦建德获悉后一声叹息,其后竭尽全力帮其料理后事,全程自担费用;
同时窦建德还有勇有谋、本领高强。曾有一波强盗来袭,他堵在门口接连击杀三人,随后更是设计孤身冲入墙外的贼群、将对方杀得落花流水。
为人仗义,胆色过人,本领高强,窦建德像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是无数穷困人在面临绝境时的唯一希望。因此,他逐渐名声大噪,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其父亲去世后,慕名前来送丧的群众多达数千。
隋炀帝的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窦建德被征召参军远征高句丽,并且因勇猛而担任了小帅、统领二百人。他就像那个时代无数百姓一样,在农、战两个方面为隋王朝燃烧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随着大乱的来临,窦建德也半主动、半被迫的走到了统治者的对立面。在自然灾害、战乱肆虐之际,他曾尽自己全力救济老百姓。为了帮助被迫逃避兵役的府兵孙安祖,他鼓励对方占领高鸡泊,在乱世中安身立命、寻找机会,充分体现出了对局势的判断。
随后,由于各股义军均不骚扰窦建德的家乡,使他引起了官府的怀疑。随着全家老乡被朝廷不问青红皂白的诛杀殆尽,窦建德也正式走上了反叛隋王朝的道路。
落草为“寇”的窦建德,很快凭借自己过人的综合素质,成长为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首先,他仍保持自己的“侠义”本色,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通过战争得来的财物悉数分给他人,还经常赈济孤苦无依的穷人,由此深得民心;
其次,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面对强大的朝廷平乱军队,他曾与另一位首领高士达设下双簧计,成功迷惑了官兵、获得了大胜,威望日渐提升;
其三,眼光过人、胸有韬略。面对实力更强大的朝廷军队,窦建德准确地预测了战局的发展,并做好了准备,成功地避过了毁灭性的打击、并趁势成功崛起,成了一方领袖。同时,与其他肆意杀害隋朝官吏、士族的起义军不同,窦建德对这些既得利益者以礼相待,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让自己的势力发展再无阻碍。
在窦建德的领导下,这支队伍英勇善战、获取了广泛的民心,迅速地在河北地区崛起。公元617年,夏国正式建立,窦建德走到了人生的全新阶段。
在新的时期,以农民出身的窦建德也与时俱进,展现出了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第一,他善于抢占道德制高点。比如当弑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到达河北后,窦建德慷慨激昂发表演讲:“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也就是说,虽然自己走上了反叛之路,但那也是被隋炀帝给逼的,自己仍心怀忠义、自认为是隋朝臣子。如今,面对大逆不道的弑君者,自己有义务上报君仇、下泄民愤。
窦建德的表态,成功让自己占据了舆论与心理优势,也博取了那些对隋朝心存同情的人们的支持。于是夏军连战连捷,全歼了这股乱军,并且将乱臣贼子宇文化及等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第二,他对于那些忠义之人极尽优待。窦建德俘虏了唐朝大将李世勣后,出于对其品格、能力的爱惜,毫无戒心地对其委以重任。后来当对方逃回长安,窦建德不仅毫不介意,甚至深深赞赏其忠于君上的品格,其后还继续对落在自己手中的唐朝同安长公主、淮安郡王李神通(李渊的堂弟)以礼相待,可谓一名谦谦君子。
第三,虽然成为一方自主,仍保持着淳朴本色。在成为夏王之后,窦建德仍保持着农民起义领袖本色,不仅自己生活简朴,连妻妾也毫无优待;仍旧与部下同甘共苦,每次获得到的财物,全部分发给有功将士、自己分毫不取。
在那个乱世中,综合具备了以上品格的窦建德就像一股清流,吸引了河北军民的拥戴,也让他成了当时极为强盛的一股势力。
然而,在随后于李唐政权的正面交锋中,窦建德的优点却成了弱点,导致自己一败涂地。
起先,当李世民猛攻王世充政权的洛阳城时,窦建德听取部下刘斌的意见,采取了名义上援郑(王世充政权的名字)、实际上寻机一举吞并两强的战略。但在随后的战术层面,他却犯下了致命错误
在率领30万大军南下后,曾有谋士建议“围魏救赵”,即乘虚攻取唐朝的河东,既能躲避李世民的锋芒,又能攻敌必救、让对方疲于奔命。
以我们事后诸葛亮的视角来看,这一主张是极为阴损且英明的,然而窦建德却没能听取。他给出的理由是:“郑朝暮待吾来,既许之,岂可见难而退,且示天下不信”,即:身处危难之中的王世充对自己翘首以盼,自己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前去救援,怎么能失信于人?
最终,执着于诺言、义气的的窦建德,在虎牢关外完败给了年轻的贵族后代李世民;在被生擒押送到长安后,被李渊下令当街斩首,年仅49岁。
纵观窦建德的一生,不禁让人心生同情。作为一个北方农民,他朴实、勤劳、仗义、勇敢、信守承诺,身上闪现着古代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美德。虽然想尽力做个安分守己的好人,但却在封建王朝的暴政下被逼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然而,即使如此,他仍信守封建君臣之道,歌颂、嘉奖那些忠君者,反感、惩罚那些背叛者;同时,虽然通过起义身居王侯、掌握了一方大权,但他仍坚守着身上的优良品质,对比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领袖,显得极为难得。
然而,在残酷无情、尔虞我诈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中,过于执着于信义、承诺,往往会深受其害,必须要视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谋略与权变。窦建德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的淳朴品质却成了自己的束缚,导致他完败给了关陇集团的代言人李渊。
更可惜的是,窦建德的出身与品质让他深受河北百姓的爱戴,但对于李唐政权统治者而言无疑是个巨大威胁。对于任何封建统治者而言,都不会允许民间涌现出深受百姓拥护的异类,这就是历朝历代均严厉打击“侠”的原因。
李渊错就错在,他应该以更加腹黑的方式、而非简单粗暴地诛杀窦建德。后来,窦建德余部以“夏王得淮安王,遇以客礼,唐得夏王即杀之”为由(淮安王即李神通),指责李渊忘恩负义,由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唐起义,一度危及了李唐对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的统治。这也在侧面证实了窦建德的巨大影响力。
为何能够娶吕雉的妹妹吕媭为妻?
如果猛的一看,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那么她的妹妹可不就是皇亲国戚了吗?那么樊哙一个区区的杀狗的屠夫,怎么能够高攀得起呢?不过细想一下,就会让人忍俊不住,暗地里对刘邦、樊哙这两对夫妻的传奇婚配拍案叫绝。
在刘邦的生涯里,有着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他作为一介布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刘邦心怀大志,可是由于条件所限,他壮志难酬。于是他隐藏在平民阶层,交结各方的英雄好汉,为将来做准备。后一个阶段就是秦末乱世时,刘邦顺应时代潮流,揭竿而起,直到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
我们看《史记》,由于里面对刘邦的年龄和生平时间写的并不细,让我们在认知上有了错觉。其实,刘邦在年龄上比起秦始皇才小三岁,跟秦始皇是一个时代的人。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天下大乱,此时刘邦已经四十八岁了。从此刘邦开始了他人生的奋斗时期,他到六十二岁去世的时候,终于统一了天下,自己也成为第一个手执三尺剑取天下的布衣皇帝。
从刘邦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看到,刘邦娶吕雉的时候还没有发迹。那么,吕雉的妹妹吕嬃也没有什么攀龙附凤的资格,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民女。她嫁给樊哙也就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了。不过,樊哙和吕嬃的婚姻,起因还是来自刘邦,否则他们两个也不一定能够结为夫妻。
刘邦和吕雉的婚姻也是有着戏剧性的。其实刘邦在当时担任个亭长的职务,可他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和卖酒的老板娘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地却混得风生水起,跟基层的官吏称兄道弟,打成一片。于是,在他们去为吕公接风的酒席上,让吕公看出了刘邦的不凡。
当时是萧何组织酒宴,他规定送贺钱不足一千的人坐在堂下。刘邦根本就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他嘴里说送贺礼一万钱,其实空着两手一毛不拔。吕公闻听有人送一万钱的贺礼大惊,赶快亲自相迎。在观察了刘邦的相貌、气概和在酒席中的作为后,吕公将吕雉许配给了刘邦。因为这门婚事,吕公的老伴还跟他吵了一架。
不过,后来吕嬃嫁给樊哙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吕公夫妻吵架。那么,司马迁这么写,是变相的夸刘邦呢,还是夸刘邦呢,还是夸刘邦呢。是不是司马迁的意思是,吕嬃嫁给樊哙,至少吃穿不愁,天天能够吃上肉。而吕雉嫁给刘邦,天天要忙家务,抚养孩子,还得下地给刘邦送饭吧。这样一看,这刘邦连樊哙都不如。
所以说,司马迁写樊哙和吕嬃的婚姻,其实是变相的撕破了刘邦的遮羞布。吕公嫁吕雉给刘邦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理由。他只是因为避祸到此,看中了刘邦的人脉,将吕雉嫁给刘邦只是为了自保而已。而樊哙娶了吕嬃,那是因为樊哙和刘邦是好朋友,一来二去勾搭上了吕嬃。再加上樊哙虽然职业不太好,不过最起码各方面都比刘邦要强得多。再不济,樊哙自己还有个买卖可以旱涝保收,吕嬃还能够天天吃上肉,比起刘邦和吕雉夫妻的生活要好的太多了。
我们从当地的传说就能够看到这一点。在当时有一道名菜“龟汁狗肉”就来自刘邦和樊哙这对连襟。传说刘邦和樊哙成了连襟后,就天天找借口跑樊哙的店铺里吃狗肉,当然刘邦是不会给樊哙钱的。时间久了,受不了的樊哙干脆搬家到河对面去住。谁知道刘邦还是天天来找樊哙吃狗肉。
樊哙偷偷跟着刘邦一查,原来是河里出现了一只大龟,是它天天驮着刘邦过河,来白吃樊哙的狗肉。樊哙一怒之下,把这支大龟抓住,杀了下锅。谁知道狗肉用龟汁来煮,有了别样的风味。从此这道龟汁狗肉流传下来,成为了当地的一道名菜。我们从传说也能够看出,在当时樊哙夫妻的生活水平,要比刘邦夫妻要好多了。
我们看历史上的记载,樊哙和吕嬃的夫妻生活还是很和睦的,吕嬃很心疼她的丈夫。在刘邦死前,因为听信谗言要杀樊哙。于是他派陈平和周勃去执行命令,陈平多了个心眼,没有杀樊哙。陈平将樊哙反绑起来押进囚车,送回京城。正好刘邦已死,陈平释放了樊哙,赶快跑到吕后那里表忠心,得到了吕后的信任。
可是吕嬃并不承陈平对樊哙的不杀之恩,她一有机会就跑吕后那里说陈平的坏话。最后,吕嬃被吕后数落了一顿后,这事才算平息。我们从这件事就能够看到吕嬃爱夫成性的小女子气,也能够看到他们夫妻的感情之深。所以说,樊哙和吕嬃是一对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并没有什么高攀之说。
当然,樊哙在刘邦的事业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功勋。在刘邦建国后,也被封侯,这也显示了吕嬃的眼光也并不比她父亲的差。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孔明最不该杀哪两人?
蜀汉就不可能一统三国,看完才知道诸葛亮有多难!
说是三足鼎立,但实际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蜀汉东吴的势力远不及北方的曹魏,这不仅是因为魏蜀吴三国的兵力不成对比(曹魏估算有40万,而蜀汉东吴加起来不过30万),还因为当时北方的战争潜力远胜于南方。
《蜀记》: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晋阳秋》:(王)浚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有2万户,230万人为何古代争霸逐鹿的都是中原而不是江南?不仅仅是因为中原是政治上的中国,更因为肥沃的中原土地能够产出源源不断的兵马粮草打仗实际上打的是军队和粮草,底盘大小反而是其次。据《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置的州一级监察区(实际上就是东汉的州一级行政区)中,人口超过500万的大州有司隶校尉、兖州、冀州、徐州、青州,豫州,这些大州的人口加起来占据了西汉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而这些地方,当时正是曹魏的核心腹地。
相比之下面积最大的扬州、荆州、益州反而排不上号。
虽然东汉末年战乱会影响人口数量,但老百姓嘛,只要你保证他的基本生存权,很快就会再次繁衍兴旺。所以面对曹魏不断的屯田养民,诸葛亮忧心不已,北方实力的不断恢复会使得曹魏对蜀作战占据绝对优势,一个兖州的人口就堪比整个蜀汉,这还怎么打?
面对如此劣势,诸葛亮能做的只有攻击曹魏占领不久的雍凉,企图步步蚕食,先拓土以充实人口,这才能有希望逆转结局。这也不是杀不杀几个人能够逆转局势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