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智者王者荣耀,历史上商丘为什么又叫商邱?
4000年不曾改名的城市,背后有怎样神奇的历史?孔丘遇见邱清泉
商丘有什么历史?商丘的地名有什么由来?
这是老朋友@福垊的问题,@福垊兄弟又是商丘人,这个问题必须认真聊。
河南,是全体中国人的老家。正如非洲是全世界人的老家一样。在河南老家,有句话叫做"8000年历史看河南",傲视华夏。
在河南老家,古代八大古都独占四个,洛阳、郑州、开封、邺城。而商丘,虽然连十大古都都没进去,比起其他省市的山寨货,还是强太多了。
商丘,是一个隐藏的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
没错,这就是低调又拉风的商丘。
商丘历史上名人很多,商朝开国君主商汤、道家逍遥派庄子、中国历史第一奇女子花木兰、借走文曲星毛笔的江淹才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商丘的名人,代表了商丘悠久的历史,也引领着商丘文化的历史走向。
商丘的名字,其实比商朝还要早。商丘的简称商,其实是古商国的名字。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
大禹治水应该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所以商丘算是中国历史上4000年不曾改名的神奇之地。
公元前1500年前后,商汤灭掉山西南部的夏朝,建立了商朝。作为商族人的老家,商丘却因为水患灾害没能成为首都,依旧是一片"废墟"。
商朝延续了500年江山,最后毁在了不肖子孙"朝歌三贤人"手里。朝歌三贤人,其实是周国设置在商朝内部的三个"线人",间谍。比干被商纣王弄死,箕子跑到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微子启则作为商朝继承人回到老家建立了宋国。
虽然名为宋国,但没有人忘记这里是商人的老家,至少包括两个人,美女南子和智者孔子。
南子是宋朝公主,却嫁给了老头子卫灵公,想要借助卫国和宋国这两个菜鸡恢复商王朝,等于痴人说梦。
孔子和南子明显不应该有绯闻,因为他们都是商汤的后人,都是子姓,同姓不婚,否则算是乱伦。
孔子生前是不得志的政治家,死后成了历代政治家仰慕的偶像。孔子还不小心改变了商丘的地名。
孔子名丘,大概是因为父母在尼山的土丘上野合才有的他。
孔子死后1000年,唐朝皇帝李隆基把他奉为"文宣王",开始要求全国上下避讳。请注意,孔子的王位,不是封疆大吏割据一方的王,而是一统天下莫非王土的王,其实相当于皇帝。
大概就是唐朝时,人们避讳孔丘,开始把商丘叫做"商丘"。
丘这个字,和邱是同一个字,金朝到元朝的著名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也可以叫做邱处机,中间也许就有避讳孔子的道理。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唐朝,避讳是一件大事,可马虎不得。
咱就说马虎,李渊的爷爷叫李虎,为了避讳李虎的名字,人们当时叫尿壶叫"虎子",李渊当了皇帝,一声令下,一律改成"马子",后来演变成了马桶。
所以,不管孩子的小名叫虎子,或者女朋友叫马子,其实都和马桶脱不开关系。
李世民一代贤君,活着时候不许"世民"两个字一起用,死后孝顺儿子规定,世民两个字都不能用!于是,徐懋功,名叫李世绩,不得不改名为李勣。而管理民政的民部,改为了户部。
最缺德的不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而是唐德宗李适。他不但避讳"适",连长得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
皇帝取名字用常用字,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朱元璋一开始认字少,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结果,为了避讳"元"字,很多地名都改了,最有名的是代表北方之神的元武大帝,都被改成了玄武大帝。玄武门、玄武湖,也受了池鱼之殃。
更搞笑的是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名字叫玄烨,于是带有"玄"字的地方又改成了"宣"字。必须北京的宣武门,其实就是玄武门。
商丘和商邱,大概就是避讳造成的地名修改,其实严格来说不算修改。
明清两朝皇帝,尤其是在朱元璋和玄烨的努力下,规定字辈,尽量取名用生僻字,避讳的麻烦才越来越少,很多地名因此恢复了。
商丘,到了近代,遇上了两个国民党将军,也算是出尽了风头!
抗日战争中,土肥圆贤二孤军深入豫东平原,薛岳打算聚而歼之。结果第一战兰封战役桂永清带着最精锐的第27军不战而逃,土肥圆通过兰封,到了商丘。守备商丘的黄杰第八军又一次不战而逃!
被土肥圆一个师团2万人打穿的豫东战场,已经成了屠杀国军的大型屠宰场。为了挽回败局,花园口绝地,整个豫东被淹没,日军总共淹死了89人,而我方军民则是上百万人直接死亡、上千万人受灾。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最精锐的第五军又在商丘出现。当时解放军奇袭河南省会开封,邱清泉带着3个中央军整编师的兵团去救援,区寿年带着杂牌军的2个整编师去救援。半路上经过商丘,邱清泉立刻不敢动了!"商丘"便是"伤邱",这不是要我死嘛!
邱清泉一个胆怯,就让粟裕大将抓住破绽,把区寿年围在了睢县。邱清泉听说区寿年被围困的附近有个村子叫做"帝丘店"。这名字吉利啊,立马快马加鞭到帝丘店打仗。
结果邱清泉还是慢了一步,被黄百韬抢了先。黄百韬1.5个整编师,居然救了区寿年兵团残部,一战成名,成了委座的第17号亲信。邱清泉,在帝丘店没能成为战神,最后却在陈官庄精神失常被打死。
邱清泉这辈子,就被算命的坑惨了。
可见,有些人已经蠢到了骨子里,即便是你跟了孔夫子姓,也改不了智商为负数的事实。
现在一个博士生穿越到战国时期?
只要这个博士的文凭不是买来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就有可能打败白起。为什么?以下是我的分析:
第一点:知识就是力量
如果这个博士真的有真才实说,假如这个博士是理科生,那么他就懂得很多基础性的数学原理,一般博士生这个级别,都要懂工程制图和基本的电工电路知识。凭借这一点,他懂得如何研究电力设施,制作符合作战用的工程器材,就像提问者所提到了,如果他带兵。也就是说他有了部队,那么有了部队就可以开展很多科学试验,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科技,对手白起再强大也不怕了。
第二点:有历史储备,就知道白起下一步要干什么
如这个博士生穿越到了古代,可以跑到长平前线,告诉赵括,接下来秦军悄悄替换的主将就是白起,告诉赵括收缩阵线保护好粮道,这样白起就没有了机会,借下来博士生再带兵去攻打秦军的后方补给线,这个后方粮道坐镇的是秦王,如果突袭得当,甚至能够擒获秦王,最不济也能逼得白起回援,在回援的路上设伏干掉白起。
第三点:假如这个博士生是生物领域的专家,那么可以发挥生物战。
如果博士生是生物专家,那么可以在白起部队的沿线制作各种能致人病的各种病原体。如利用动物尸体等制造有毒有害物质,这种方式直接能催毁白起大军的实力。
第四点:如果这个博士是医学专家,那么更有机会打败白起。
如果这个博士是医学专家,那么花点时间,培养几个有一定基础的医生,再把他们派到白起军中,再借机下药除掉白起,只是这一点难度很高。那么只要懂医,就有办法混入秦王宫中,最后把医术结合一些封建迷信的说法,来给秦王洗脑,最后让秦王相信只有杀了白起,秦国才能壮大。古人一看到你医术高超,你再结合一点迷信,古人就会认为你有法术是神仙了,自然对你的话言听计从。
如果穿越了,不拼知识却拼体力,那根本就打不羸白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长处,一切就有机会了。打败白起也不是不可能,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夫知者必量其力的意思?
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必先衡量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什么程度)。
出自 战国·墨子《墨子·公孟》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
译文:有智慧的人必先衡量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什么程度,然后才去做事。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周文王李淳风袁天罡刘伯温谁更厉害?
历史上周文王,李淳风,袁天罡,刘伯温谁更厉害?为什么?
周文王
周文王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十分有名的人物,他在位期间一直为周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努力,
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却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并自封为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广招贤才,施行任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拜得姜尚为师,共商军功大计,多次攻打得胜,岐周的疆土日益扩大,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候,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在西周的掌控下,且诸侯们都拥戴周文王,形势一片大好。
袁天罡、李淳风
是唐朝初期著名的道士,两个人都有预知能力,一次二人闲来无事,盘腿打坐就预测上了未来,从唐朝一直推测到了清朝,从早上一直推到了黄昏,二人到了忘我境界,多亏李淳风猛然警醒,在袁天罡的背上推了一把说:“千千万万推不尽,不如回家去睡觉”。尔后就把这本书起名《推背图》。二人做好《推背图》这本谶书后,并没有急于示众和发行。两人只权当是自娱自乐罢了。当时皇帝李世民是看到世面流传的另一本谶书,上面有三十年后“武氏代唐”之谶语,找到袁天罡询问应对之策,那袁天罡早已推测到武则天30年后会废李唐天下,建立新的武周政权,也知道天意难违,故规劝李世民不要再杀武则天。袁、李二人推测的大事件在以后都一一应验了。
刘伯温
刘伯温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军师,相传一次早朝的时候,有一次太祖朱元璋正在吃烧饼,突然有人禀报说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当时心生一计,一个念头涌了上来,想考一考刘伯温到底有多大能耐,究竟能神到什么程度。于是先用盘子将烧饼盖住,方才恩准刘伯温晋见。
刘伯温到殿之后,朱元璋便开始发问了:“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盘下是何物?”刘伯温面不改色,手指捏算了几下回答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烧饼也”。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夸赞刘伯温乃百年不遇之奇才。
后来刘伯温据此写了本《烧饼歌》的书,书中有一章节记录了君臣的对话,太祖道:“爱卿你看南京城坚不可摧否?”伯温笑笑说:“南京城固若金汤,只有燕子才能飞进来”。太祖继续问道:“你看大明国运如何?”伯温道:“大明江山可万历子孙也”。朱元璋听后心花怒放,连声道:这就好,吾放心矣。其实,刘伯温说的是,“燕子飞进城”是指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杀进南京城,夺其侄子朱允文的江山社稷。“万历子孙”指的是,大明国运在万历的曾孙朱由检手中丧失。只是朱元璋不明就里,还以为些都是好话呢。
后来,因为这件事烧饼歌便被传颂开来,而且烧饼歌里的预言也都一一验证,可谓是神乎其神。
谁最厉害各自心中答案有所区别。大家多多讨论
传统文化中的七有何奥秘?
引言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这句话的前后出处并不统一,前者出自于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是“道”创造万物的过程,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逢七必变”最早由《易经》中的主要思想之一演变而来,泛指凡事每遇“七”字之序数便易起变化,是古代先人对事物发展的总结推理的发展规律,同时映射到生活和处事中。那么传统文化的“七”为什么会让先哲对其情有独钟?本文小尘将小尘将对“七”本源的观点归纳整理,并结合自身研究从最有依据的“周期说”来阐述一下。
数字“七”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从七言诗,到俗语“不管三 七二十一”、“七上八下”; 从上帝用七天创世( 一周) ,到中华 民族传统丧葬习俗的“头七”; 从佛道中的“七级浮屠”、“全真七子”到世界的“七大洲”……无不表明数字“七”的神秘意义与重要价值。“七”的运用不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其背后更 蕴藏着丰富的象征内容及文化内涵。这种跨越时空的人类文化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就让我们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线索,寻觅神秘数字“七”的源头。 数字“七”的应用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文化领域。首先就从外族文明入手,与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横向对比,审视并分析“七”的本源。“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考古资料表明,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早于语言文字成为 人类文明的最初表征。”
天体周期中国古代典籍中,“七”最早出现在《周易·复卦》中,其爻辞为“复: 亨。出入无疾,朋友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此卦的解释尚无定论,明朝朗瑛据此提出“天之道为七”的结论,清朝赵翼也指出: “大抵阴阳往来,多以七日为候”。《彖辞》中的解释为“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之所以用“七”来代表太阳的运行,笔者认为这里蕴含着原始先民的太阳崇拜。据现代学者考证,“七”作为文字,最早写作“十”形,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秦汉之际。丁山先生道: “七之见于卜辞金文者通作十 ” 。叶舒宪先生认为,“十”形恰恰象征了太阳之 数或太阳运行之道,他说: “太阳( 太极、一) 从黑夜结束时升起,带来了黑暗与光明交替的二分宇宙( 两仪、阴、阳、二) 和天 地人三才并立的现实世界( 二生三) ; 而太阳由东而南而西而 北的运行规则则为人类认识四方空间提供了基本的自然尺度 ( 四象、四) 。把太极即‘一’同两仪( ‘二’) 、三才( ‘三’) 、四 象( ‘四’) 这一衍化发展过程合起来看,其数式恰为 1 + 2 + 3 + 4 = 10。”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复卦》爻辞表明“七”是一 个表现周期的数字符号,是“天道”循环的周期性拐点。
除了与太阳的联系,月亮盈亏规律也是天体周期性表象 的重要依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一《生霸死霸考》中提到出土铜器铭文上记录的周代记日法,即按月亮盈亏的规律, 将每月分为四期,每期七日,依次称为“初吉”、“既生霸”、“既 望”、“既死霸” 。但这不是中国最早的记日制,应该是“七” 的周期性衍生的一个规则。 无独有偶,《易·系辞传》中也出现了这种以“七”为周期 的运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意为卜筮之始 先从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根,虚设而不用。崔憬曰: “五十有 一不用,太极者,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 所以那根虚设不用的蓍草便是象征永恒不变的太极,被赋予稳定、本源的内涵,而变数便以此不变而变,从而变化万千。 “四十有九”则是周期数“七”的一个变化数,“七”被作为天道周期的符号,拥有循环变化的含义,因而七个“七”产生的四十九,便被先民认为是周期的极限,是最大的循环之数,因此也内含了变化无穷的意义。
生物周期1.生长和病理周期
《庄子·应帝王》中有这样一则“混沌凿七窍”的寓言故 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 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曰: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 窍,七日而浑沌死。”“七日”代表《周易》所述的天道循环周 期,而七窍则是人体周期的特征。虽然成书于战国的《庄子》, 在时间上《周易》相差较远,但笔者认为,生物周期的现象绝不是战国时期才被先民发现的。 《诗经·曹风·鸤鸠》写道: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为何是七子而非六子八子? 《诗经·召南·摽有梅》也写道: “摽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为何其实还为七而非六非八? 笔者尚未找到明确证据,但猜想这与先民发现的生物周期有关。
就以人体自身的周期性表象来分析。《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 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 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 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不难看出,“七”早已被先人发现是人体周期的循环之 数。而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章太炎先生曾提到“生 理学者谓人体新陈代谢,七年而血肉骸骨都非故我之物”《黄帝内经》的思想被中国传统医学继承,如《伤寒论》、《脉经》中对于病状周期的阐释。这种生物周期的发现,很可能是 原始先民在开始关注自身时就产生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意识 在原始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最原始也十分模糊 的“生物周期”概念,比如月经经期的周期( 平均 28 天) ,初潮到绝经的周期( “二七”至“七七”) ,是较为明显的生物周期。
2、声音声韵
在声音方面,“七”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 的神秘数字。先从发音来看,中国古代的音韵学按照发音部 位的不同,将“三十六字母”( 声母的代表字) 分为“五音”,发音部位分别为唇、舌、齿、牙、喉,再有一个半舌音和一个半齿 音,因此又有“七音”之称。从乐音来看,按高低次序排列形 成的音列称为音阶,其中各个音称为音级。以 C、D、E、F、G、 A、B 七个字母来命名七个音的音列。在中国,不晚于商朝就 出现了多种七声音阶,其中正声音阶的七个音名为: 徵、羽、变 宫、商、角、变徵,其演变而成的下徵音阶,七个音的名称为: 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如果在五个全音的相邻音级之 间分别插入一个音级,这样在一个八度内就有了十二个音级, 称为十二律。笔者发现,十二和七的联系不仅于此。《诗经 ·小雅·大东》有“七襄”一词,叶舒宪根据朱熹《诗集传》分析,“一昼夜十二辰中,从旦至暮( 自卯时到酉时) 共七辰,织女 星每辰移动一次,七辰更动七次,因而称为‘七襄’。但是,每 辰移动一次,一日应位移十二次,这样才构成一个循环,应称 ‘十二襄’,为何要称‘七襄’” ? 从音律上可以判断,“七”与 “十二”都是循环之数,再如“绕北极星旋转的北斗七星”,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十二宫”,都蕴含着这种宇宙的循环往复 之道,因此为表达周期而将七与十二混用也不无可能。在声律领域,人体与自然的周期遥相呼应,内蕴着极其神秘的宇宙奥妙。
现代其他领域在心理学中,“七”同样是一个无比神奇的数字。米勒困惑于人类的单维判断被限制在七级左右,于是通过实验在 1983 年得出结论———直接判断容量( 注意广度) 、瞬时记忆广 度的容量是恒定的。而这个容量恰恰是 7 ± 2。简单来说,即 注意广度的最大容量约是 7 个对象,瞬时记忆广度的最大容 量约为 7 个单位。如果要记忆更多的对象或单位则需要进入下一个循环区间。这一发现与《周易》中以七为一个循环周期 的思想完全相符,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证明 了一个上古的命题。
彩虹七色同样蕴含了一种生物周期。光学中将光分为可 见光和不可见光,这是从人类的生理角度出发进行分类的。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一般人眼可以感 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 400 到 700 纳米之间,许多生物能看见 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 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这里同样蕴含 了一种生物周期———人眼能识别的可见光恰好能够大致分为 七种颜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一点与“大衍之数”以“七” 为循环变化之基的思想相符。原始先民在见到自然界中的光 学现象时,如彩虹、水对太阳光的折射现象等,都可能产生对 数字“七”的认识与崇拜心理,从而加以记录并在其他领域实施应用。
无论是医学、生物学、音律学、心理学还是光学,都是生产 力发展后人类对人体自身的不同领域的研究。而这些生物周 期现象的发现,却都与生产力发展程度无关,因此史前时代的 先民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但缺少有意识的总结与探索,因此借助崇拜“七”这个生物周期共通的神秘数字来填补原始思维中的空白,笔者认为,这是“七”兴盛的原因之一。 “七”也渐渐成为后世文化集团、文学创作的结构要素,文 化集团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前七子”、“后七子”、 “吴中七子”、“岭南七子”、“古文七家”、“毗陵七子”、“舜之 七友”、“全真七子”、“黄帝七辅”、“汤七佐”。文学作品如《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七侠”、《金瓶梅》中西门庆的七个妻妾(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吴月娘、 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 、《西游记》中七大妖圣( 牛魔王、蛟 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美猴王) 、《西游记》中 七个蜘蛛精及蜘蛛精的七个干儿子( 蜜蜂、蚂蜂、蠦蜂、班毛、 牛蜢、抹蜡、蜻蜓) 等等。若是还只认为“七”的出现只是种巧合,那么再看“七子之歌”( 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 — 24 — 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此处的“七”的出现是 因为作者将“旅顺”和“大连”合二为一,将“八”合为“七”,因 而绝对不是文学创作中无意识的“七”的运用,也不是无意识 的“七子”的形成,而是诗人闻一多受到“七子模式”影响的表现。
总结以上只是小尘对传统文化“七”数字的一种学说的解读,另外我国的学术界还有天象说和数式说等其他学术理论并都有充分的依据,但是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要解释数字“七”的含义,确实应当以周期说为主要学术方向和依据,再辅以天象说的看法,数式说的后期发展理论,从而探讨深究神秘数字“七”的含义,这对于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探寻原始思维模式,了解民族精神、心理的变迁都有着重要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