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谋三国杀详解,他们各自的用人特点是什么?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魏蜀吴三国的开创之主用人各有不同,下文笔者就展开进行阐述。
纵观三国三主,曹操以权谋驭下,对待臣下没有什么真情实感,臣下对其亦然,所以在后期有很多大臣被戮,原也没有什么奇怪,可以评价为无始无终;刘备以“性情相契”驭下,终其一生,没有诛杀过一个和他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臣子,可以评价为全始全终;孙权以“意气相投”驭下,可惜功力差了点,在后期诛杀过很多老臣,可以评价为有始无终。
曹操用人的典型特点是 —“权术相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其合理处。曹操之用人只取长处,忽略或不问短处,在创业初期,人才难得,人心难得,如果仅仅纠结于所用之人的短处而不启用,就会失去人心,反而被对方所用。
荀彧、程昱是曹操手下第一、第二谋臣,他们每次替曹操谋划军国大计,都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可是在成功之后,曹操都对大家说明这是他们二人的计策,绝不据为己有,这种归功于下的做法,无疑令二人死心塌地跟随曹操。
郭嘉是曹操最为赏识的谋士,可惜早死。郭嘉这个人生活方式不太检点,可是曹操说:“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于常理拘之”,在陈群上书检举郭嘉的时候,曹操一方面夸奖检举官员,一方面对此不闻不问。
刘备投奔曹操,程昱之辈建议曹操杀掉他,曹操不是不知道刘备的志向,可是却说:“今收揽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
臧霸是曹操手下的大将,其人先是陶谦的部将,后来又投奔吕布,吕布死后,臧霸被曹操悬赏捉拿到了,可是曹操并没有杀他,而是任命他为琅琊相,把青州、徐州都由他来掌管。后来有两个反叛曹操的人逃到臧霸那里藏起来,曹操向臧霸要人,可是臧霸不给,理由是:“霸之所以能够自立于当今乱世,正是因为能够不出卖朋友,大家才信任我”。曹操听后并没有处罚他,而且还夸奖他是贤能之人,并且还任命反叛的二个人为郡守。
曹操不处罚臧霸,可以理解,臧霸在乱世之中安身立命靠的就是守信用,能够急人所急,这也正是曹操看重臧霸的地方。但是任命反叛的二人为郡守,就是典型的权谋之术,曹操是借着任命这两个人来安臧霸之心,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很深的戒备的。
相同的事例还有很多,如:释放反叛的兖州别驾毕谌,封为鲁相;释放反叛的魏种,继续任用;容纳祢衡、孔融、杨修等等。但是这种用人方法需要曹操具有极强的权谋之术,这样才能控制住他们;而当在政权稳定的时候,这些人是一定要被剔除出队伍的,不然,会影响接班人的守业大计。在曹操大业初定的时候,对待士人们的待遇就截然不同了,孔融、杨修、许攸等都是因为小嫌隙被杀,荀彧不满曹操受九锡被赐死,崔琰因为一些疑似之言被杀。
为什么前后差别这么大,难道一些小错误会比反叛的罪行还要严重吗?当然不是的。曹操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虽然不是由其本人之口说出的,但却是其行为最真实的写照!
以前度外用人,那是装的,是为了一时之用而已。其实,曹操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臣子都是忠诚的,这在他对待关羽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在关羽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军中,想要离开曹操的时候,曹操说的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资治通鉴》记载:“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句话就是说给手下大臣、将军们听的,其内在含义就是“你们要好好向关羽学习,学习他的忠诚,对这种人我是尊重的,是要重用的”。
曹操在前半程应该是做的非常好,可是在后期选的接班人有问题,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曹丕绝对不是他最理想的人选,可是其他儿子要么早死(曹冲)、要么不成器(曹植)、要么一勇之夫(曹彰),而且三国鼎立之势仍然存在,他别无他法,只能选择曹丕继承。还好,曹丕虽然能力不如曹操,但是其权谋手段有超过曹操的趋势,也算是能够控制住局面的人了。但是到了后期,继任的皇帝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又遇上了司马懿那样的大奸,最终被司马氏篡国。曹操、曹丕所任用之人没有几个人是曹魏政权的忠臣,而是纷纷投靠新主,享受荣华富贵,这就是曹操以“权术相驭”臣下的悲惨结局!
刘备用人的典型特点是 —“性情相契”刘备应该是说有一些江湖气的,或者说是有点游侠的味道。
汉朝自创立之初,就有一些著名的游侠,如朱家、剧孟、季心、郭解之流,《史记》中还有游侠列传,应该说游侠在汉朝社会中并不是被人所排斥的一个群体。刘备最初应该是和游侠们为伍的,或者说他本身就是游侠,据《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记载:好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关张二人都应该是在这个时期或投奔刘备或意气相投而结识的。关羽是杀人躲避,投靠刘备以求庇护(由此可见刘备在当时的游侠圈子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张飞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父母双亡,有钱、没人管。从《三国志》记载刘备的性格特点来看,他是具备一个做老大的基本条件的。
关张二人自不必说,三人恩若兄弟,出则同行,入则同寝。赵云也是在刘备微弱之时加入阵营的,不论是寄人篱下、战败逃亡、还是无寸土可以立足,这三人都是患难相随,从无贰志。
固然这几人都是忠义之士,但是如果他们与刘备之间不是惺惺相惜,有真性情流露,相互之间有强烈的情感共鸣,焉能如此!孙乾、简雍、糜竺(把全部财产及妹妹都给了刘备)的等人无不如此。
在临时担任平原相的时候,同郡人刘平派遣刺客来杀刘备,可是刺客不仅没下手,反而把实情合盘托出(可见刘备的人格魅力);曹操攻打陶谦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不敢派兵救援,孔融倒是去了,可是不敢进兵,写信请刘备帮忙,刘备当时说的一句话是:“孔文举也知道有我刘玄德这个人吗”?于是发兵救援徐州。
试想一下,刘备区区二千之众,即将面对曹军数万虎狼之师,可谓是九死一生。可是刘备就是因为孔融看得起我,把我刘备当成了一个肯于救人于生死,拔人于危难的人,就置生死于不顾,这不是典型的性情相契、侠义之风吗?所以说,刘备正是在这一点上得人拥护的。
之后陶谦三让徐州;败于吕布,投奔曹操,曹操表为左将军,礼之甚重;徐州之败,投奔袁绍,袁绍出邺二百里迎接;投奔刘表,表又郊迎,待以上宾之礼,荆州豪杰多归之;曹兵进犯,刘琮投降,刘备逃奔江陵,荆州人士弃家跟随者十余万,因为大家都觉得刘备这个人靠谱,能够在生死之际不惧生死,救人于危难!在当时,刘备身无立锥之地,手无尺寸之柄,仍然能够使人倾倒如此,这不是曹操所谓的“权谋之术”所能做到的!
黄权,在刘备亲征东吴的时候,请做先锋,可是刘备不同意,派其驻军江北防备曹魏。刘备猇亭战败后,黄权无路可退,只得投降曹魏。有人建议把黄权的老婆孩子抓起来,可是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黄权在魏国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刘备把他的老婆孩子抓起来了”,黄权对此表示“呵呵”,后来黄权的儿子黄崇(看这名字起得)也是战死在和曹魏的战争中的,可见二者君臣之间的相知、相遇之深!
诸葛亮,三国时期第一流人物,曹操、孙权二人都得不到他。在刘备三顾时,正是被刘备的真性情所感动而出山辅佐,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刘备白帝托孤时,据《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记载:“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之下犹可见其肝膈胸怀,这就是真性情的流露!现下有些打着阴谋论的幌子行歪曲刘备、诸葛亮君臣真情实感的行径,确实令人齿冷!如果曹操能够得到诸葛亮,把所谓的“权谋之术”用在诸葛亮身上,会换来诸葛亮的真心辅佐吗?
孙权用人的典型特点是 —“意气相投”相比于曹操和刘备,江东孙氏在用人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意气相投”。
孙策和周瑜
周瑜属于孙策的发小,二人相差一岁,孙策为兄,周瑜为弟,二人从小就互通有无,登堂入室,在周瑜未接受袁术的任命而去投奔孙策时,孙策大喜。《三国志》记载: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应该说二人是骨肉之份。孙策没有在自己独霸一方的时候,对老朋友兼小兄弟摆出臭架子,而是仍然以兄弟对待周瑜,并且又给周瑜鼓吹(大将才有的待遇),给买房子,其他给的东西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周瑜也对得起他,不仅在孙策在世的时候努力工作,在孙策死后,继续辅佐孙权,成为孙吴政权的支柱性人物。影视剧《新三国》中在描写孙策死后,周瑜奔丧,孙权害怕周瑜不听号令,想要篡权的桥段,纯粹是胡说八道,纯粹是为了抓眼球,乱改历史,凭着个人的臆测,来侮辱古人!诚不可取!
孙策与太史慈
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对他说:“你是青州有名望的人,只不过投奔的人不靠谱,现在到我这里来,咱俩是知己,不要担忧你以后没有发展。看这话说的,对待曾经的对手,并没有以胜利者和领导自居,却一下子征服了太史慈的心,使其终身为孙吴征战,以至于死!
孙策与张昭
张昭为孙策长史,相当于孙策幕府的文官长,北方的士大夫们每次来信,都把孙策的功绩归功于张昭,换成其他领导,还不得废了张昭换别人啊!可是孙策说:“张昭这么有能力,却为我服务,他创立的功绩不就是我的功绩吗!换成曹操,就算是表面不在意,以后也得找个机会杀了你。这些正是孙策得到士人们拥护的地方,也不是曹操所谓”权谋之术“能做到的。
孙权与诸葛瑾
刘备伐吴,有人告诸葛瑾的黑状,说诸葛瑾已经暗中投靠刘备了。孙权不为所动,据《三国志 》记载:“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操,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翻译过来就是,我和诸葛瑾是生死之交,诸葛瑾不背叛我,就像我不能背叛他一样,可见二人相知之深!
孙权与陆逊
夷陵之战后,吴蜀通和,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每当和诸葛亮、刘禅有书信往来,都要给陆逊看一下,并且刻了一方自己的印信交给陆逊,让陆逊看后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不用请示,直接可以改动,就用这个印封签。试想一下,一个君主对臣下如此信任,臣下有不感知遇之恩而肝脑涂地的吗?后期,陆逊被人诬告,郁郁而终,孙权见到陆逊之子陆抗,边哭边道歉,《三国志》记载:“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意思是说,我之前听信谗言,和你父亲没有把君臣相知相任之情保持到底,以至于你父亲英年早逝,这是我对不起你呀。试想一下,以人主的身份,能够如此自悔其过,怎能不激励陆抗在三国后期独抗曹魏。换成曹操,早就”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而老羞成怒了!
纵观三国三主,曹操以权谋驭下,对待臣下没有什么真情实感,臣下对其亦然,所以在后期有很多大臣被戮,原也没有什么奇怪,可以评价为无始无终;刘备以“性情相契”驭下,终其一生,没有诛杀过一个和他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臣子,可以评价为全始全终;孙权以“意气相投”驭下,可惜功力差了点,在后期也诛杀过很多老臣,可以评价为有始无终。
南乡子中生死当如孙仲谋中的孙仲谋指谁?
南乡子中生死当如孙仲谋中的孙仲谋指三国的孙权。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
三国杀孙权制衡救援技能典故来源?
关于孙权的制衡:楼上说的很清楚了,三国双方战事最多的就是蜀汉和曹魏之间了,而孙权所作和所考虑的就是唇亡齿寒,互相制衡。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孙策死后,孙家就没有一个完全可以独立支撑大局的人(孙权执政为上,治军为下),军事大计基本上都要和大都督来商量,因此在东吴内部更要制衡各方力量。
关于孙权的救援:我与楼上有不同的看法。东吴孙权先后多次陷入困境,皆有奇人救援,因此才有救援这个技能的。孙权先有赤壁之危,后有合肥之败,后来又招惹了刘备,总之每次都有人来救他,周瑜解赤壁、周泰救主合肥、陆逊火烧联营退刘备、吕蒙白衣渡江袭荆州……因此才有东吴五都督,楼主好好体会!
帮孙尚香把孙权杀了?
修真人 作者: 中原帅哥 简介: 那时候正是国内气功热的年代,什么周大师,张天师的,整个社会传得是沸沸扬扬,再加上李连杰的片子,学武的热潮遍布神州大地,由于好奇,赵平也学了点功夫,先是报名参加了空手道,后来因为对日本的
三国杀名将传平民3将阵容?
1、关羽张飞组
推荐度:三星
上阵:主角、关羽、张飞、刘备、黄月英、魏延/徐庶
羁绊:诸葛亮、徐庶、关银屏、黄忠、张星彩、孟获、阿斗、庞统
好处:关羽张飞主力输出,三国杀名将传平民阵容对前排威胁大;黄月英全队免伤和回怒;魏延/徐庶提供控制。选择黄月英作为光环是因为黄月英保护性强,关羽张飞定点爆发高,可以很容易造成敌方减员,因此提供保护的收益比提供伤害光环的收益更大(伤害光环可能造成伤害溢出)。
2、黄忠姜维组
推荐度:三星半
上阵:主角、黄忠、姜维、魏延/徐庶、庞统、刘备
羁绊:关羽、赵云、关银屏、马超、诸葛亮、张飞、徐庶、孟获/阿斗
好处:输出比关羽张飞组高,光环将选择庞统舍弃黄月英,是因为庞统都是伤害性质的光环,对黄忠和姜维的输出收益更大(因为有追击),黄月英的光环偏向于保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