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歧视图,为什么有的人以同情刘备的心态听三国演义?
到底为什么?我们从以下三点来看。
一 罗贯中的倾向我们看剧看小说,思路大多都会围着主人公的境遇去转。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也是把刘备当主流,当主角来刻画的,而曹操孙权则多有略贬。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三国志》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夸了刘备的优点,但也同曹操做了比较,指出刘备才略不及曹操。并且夸曹操是乱世中的英雄;但是众所周知,罗贯中就说曹操是“奸雄”,一字之差就已经道出了罗贯中的内心倾向!
我们欣赏一部作品,难免会跟着作者的思路去走!
二 刘备始终是最弱小的一方01出身
三国里看不起刘备的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织席贩履之徒”,而对一起打天下的张飞,那些人则称之为“屠猪贩狗之辈”,关羽则只不过是一个逃犯!
刘关张都是布衣出身,除了张飞条件相对普通人稍微好点,基本就是穷的叮当响。说白了就是“白手起家”。
再来看孙权,从他爹孙坚开始,孙氏一族就已经名震天下了,孙策也是一个雄主,孙权更不必说。曹操也曾有评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接着是曹操,尽管曹操出身于官宦家庭,但是曹氏是望族,无论是兄弟辈还是族子辈,出了一连串的名将,曹仁,曹洪,曹休,曹纯,曹真等等,这里要说一下,真实的曹真并不是《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饭桶”;还有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夏侯一族,以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为首。
这里一比,曹孙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刘备就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02 成就
汉末天下分13州,曹操雄踞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等9个州;孙权始终占着扬州,交州。
刘备的蜀汉政权最鼎盛的时候就是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占领汉中的时候,彼时蜀汉拥有荆州,益州以及汉中这个对抗曹魏的前沿站。
汉中之战是219年5月结束的,219年7月,关羽就率军北伐,一开始的确是水淹七军,气势如虹,结果东吴背后偷袭荆州,致使腹背受敌,当年12月即城丢人亡。
也就是鼎盛蜀汉,刚持续了7个月,荆州就被“浪”没了。随后221年7月刘备不顾劝谏,一意孤行,率军伐吴,著名的夷陵之战开始了,最终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惨败而归,刘备身死,张飞于战前就已身亡。幸亏有诸葛亮主持大局,恢复生产,平定叛乱,不然蜀国可能提前几十年就灭亡了。
想一想刘备的履历,创业之初,屡战屡败,欲哭无泪;得了诸葛亮确有明显好转,“借了”荆州,但是取个益州丢了个能左右局势的凤雏,刚刚强一点了,从关羽走麦城丢荆州开始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就迅速跌入谷底,丧失大好形势,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结局都让人有些悲怆不甘心!
三 正统思想欧阳修曰:“统天下而得其正,故系正焉。统而不得其正者,犹弗统乎尔。”
在古代儒者眼里,“正”比“统”重要。
曹操在《三国演义》里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朝政;孙权反正没有挟天子,老老实实的呆在江东,名义上还是汉廷之臣;刘备就不一样了,他一直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他姓刘,虽不是皇室宗亲,只是皇族远支之后,但起码跟皇族有关联,这就足够了。
大汉开国四百年,汉朝曾经的空前强盛极大的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汉人”这个身份的认同感!在局势动荡,民不聊生的汉末,士族黎民恐怕更加思念大汉政治清明的时期!
要说真实的刘备心里真的就只是想做匡扶汉室的股肱之臣?曹操的统治就一定比刘备差?也不尽然。毛主席都曾夸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一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显然,刘备就是比曹操的“名”顺!!奈何又没打败曹操实力,或者有那么一丝机会的时候又都给错过了。
徒留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悲情!
结语同情弱者,推崇悲剧英雄,正统思想,正是中华文化自古流传的这些特点,让潜移默化的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支持刘备“北伐中原,振兴汉室”!
在三国演义里面如果五虎上将联手能不能打得过战神吕布?
只要用马超或赵云替换下刘备,吕布就只有屁滚尿流的份!以他对战刘关张三英的表现,显然已经是极限,而刘备的加入战团,实际上不过只是凑数而已,参不参加,关、张二人都足可以打平吕布。三人联手,已是杀得吕布倒拖画戟苍惶而走,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压垮吕布也不过只需要最后一根、两根稻草而已,若再加上一份与关张同等之战力代替刘备,则吕布必败无疑,又何至于五虎将全出?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杀人犯?
要说起古代历史上的杀人犯,那可就多了。杀人犯不仅古代有,现在也有。否则,就不会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样的说法了。
题主既然把这个问题这么隆重地推出来,那肯定不是指普通的杀人犯。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杀人犯,肯定不在题主说的范围之内;杀一个或杀少量的人肯定也不在题主说的范围之内;必须是成批量地杀人,才符合这个要求。按照这个思路,我说几个古代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杀人犯。
第一个:白起说起战国时代这个白起,那可了不起。他是战国时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他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对于秦国统一六国,那是一个战功赫赫的人物。
伊阙之战,他率领秦军大破魏、韩联军24万人马,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军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我们之所以认为他是杀人犯,不是因为他在战争中消灭了多少对方的军队,而是指对待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了的军卒。
1,第一次杀人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与赵将贾偃战,沈(沉)其卒二万人於河中。
2,第二次杀人
这件事,发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之后。
秦赵两军在长平决战,赵军由于粮食补给不够,急于结束战争,赵王用喜欢进攻但又喜欢“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擅于坚守的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被围投降。
白起担心赵军降兵反复无常,把赵国降兵40万全部坑杀了。只有240个赵军俘虏被放回赵国,让其回赵国报信,意图摧毁赵国人的意志。
这件事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详细描述: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这十哲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张良、韩信、李勣、诸葛亮、李靖 。
到北宋建立以后,白起因坑杀赵卒四十万,宋太祖赵匡胤认为他军事能力尽管超强,但人品有亏,不值得后人供奉,便把白起清出了武庙。
第二个:李广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关于李广成为本文所列举的杀人犯的原因,本人本来不愿意。因为他毕竟是民族英雄,不应该在这个名单中出现。不过,这是李广自述的,而且他对此非常懊悔。
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后自杀。司马迁评说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李广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封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汉朝攻匈奴以来,我没一次不参加,可各部队校尉以下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军功几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
王朔说:“将军回想一下,曾有过悔恨的事吗?”
李广说:“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一天把他们杀光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
这就是李广自己说的,杀了羌人降兵800多人。
第三个:项羽项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于世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
项羽被称为战神,一生杀人无数,无法确切统计。说起他的大规模杀人事迹,史书上至少记载过三次。
第一次,项羽派英布等人领兵趁夜袭击,并活埋章邯部下20多万人;
第二次,彭城之战带领众兵杀害30多万人。
另外,还有巨鹿、荥阳会战等重大战役,每场重大战役死伤人数都超过十万人,还有其他小规模战役、私下杀人等,其杀人数无法统计。
因为私下杀人数无法统计,暂且可以不提。战争嘛,总是要死人。
但是,第一次“活埋章邯部下20多万人”,都是投降的军卒。第二次彭城之战杀害30多万人。既然称作是“杀害”,那就说明他们本不该死。这两项加起来,就超过了五十万人。
第四个:曹操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他几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也杀了不少人。
在三国群雄中,他杀人之多,恐怕是为人所不及的。有些是政治原因,有些是出于猜忌。
1,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王服、种辑等受献帝密诏谋诛曹操,计划泄露,这些人都被杀,夷三族。董承的女儿是贵妃,当时已经有了身孕,献帝多次求曹操放过她,曹操也没答应。
2,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说曹操残逼之状。到建安十九年事发,曹操派华歆当着献帝的面,把藏在夹层壁中的伏皇后揪出来,活活打死。这次还杀了两个皇子和伏皇后的兄弟宗族一百多人。
3,建安二十三年,金德祎、耿纪、韦晃、吉本、吉邈、吉穆等谋反,二十四年,魏讽纠结徒党谋反。这两次谋反者都无一例外,全部被杀。
另外,只要是有损他的利益或者不能为他所用,曹操也毫不手软。包括荀彧那样的功臣也不能幸免。
4,徐州大屠杀
这件事《三国志.魏书.武帝传》、《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都有记载。只是年代稍有差异,所杀害的人数相差较大。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太祖从徐州返回兖州。当初,太祖的父亲曹嵩解职归隐到谯县,因发生董卓之乱,到琅笽(láng mǐn)避难,结果被陶谦部下杀害,所以太祖立志讨伐陶谦,以报父仇。这年夏天,太祖派自己领军征讨陶谦,接连攻克五座城池,夺取了直至东海郡的大片地盘,收兵经过郯县时,陶谦的部将曹豹和刘备截击太祖,被太祖击败,太祖又乘胜攻下襄贲县,所经之处,大多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载:徐州大屠杀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之一。徐州大屠杀发生在公元193年,是魏武帝曹操因为其父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手下杀害,产生了报复的行为。在攻下徐州之后,对徐州百姓大肆屠杀。
根据后汉书记载,曹操攻打陶谦,攻下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区),陶谦退守郯城,曹操也再攻打郯城(今山东郯城县),暂时攻不下,然后,曹操一连攻下了取虑(今安徽灵璧县)、雎陵(今江苏徐州睢宁县)、夏丘(今安徽泗县)。开始了大规模对百姓的屠杀。数十万人,甚至连鸡犬也不剩下,而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得太多,都流不动了。”
对于徐州大屠杀,《三国志》只有:“所过多所残戮”六个字。
另外,《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
三国志里说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只有几万人,而《后汉书》说的是几十万人。
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是多少?究竟是几万人,还是几十万人?《三国志》和《后汉书》有很大差异。究竟是《三国志》可靠,还是《后汉书》正确,一直以来争议较大。
5,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五月,曹军毁去土山和地道,绕邺城挖了一圈大壕沟,挖开漳水河淹灌邺城;城中的人饿死了一大半。
另外,曹操杀人的记录还有: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10月,征吕布,屠彭城。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说八万)。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袁尚,屠邺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征乌丸,屠柳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
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这些屠杀行为,尽管不全是曹操亲自领兵干的,但如果没有曹操下令或者默许,那些部将应该不会杀那么多人,至少不会屠城。
第五个:张献忠张献忠,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今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曾经跟着父亲做过小生意、做过捕快、当过边兵。他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攻克武昌后,自称大西王。带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于成都,年号大顺。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局势越来越紧张,而张献忠却自命不凡,不以为然。10月20日,部队到达西充县与盐亭县交界处凤凰山坡时,张献忠中箭身亡。
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张献忠义军号称60万大军。因为看到李自成兵败,清兵气势如虹,张献忠自感大势已去,绝望之下,在四川进行了空前的烧杀破坏。
他以开科取士为名,杀知识分子于青羊宫,又坑成都民众,杀各卫军98万;遣四将军分屠各县,将亿万宝物掷入锦江,决水放流,自谓“无为后人有也”,残忍变态至极。
据记载,张献忠以杀人为游戏,方法也是花样百出。一次,他已积起了一大堆的妇女的小脚,带着他的爱妾去观赏。看了一阵,觉得那山一般的小脚堆上还缺少两只出色的小脚做顶尖,就把他爱妾的脚割下来放上去了。
每到一处,张献忠照例杀一大批人以后,还要把这些人的人头、手、脚分别堆积起来,清点数目,然后刻石碑记载。
一天晚上,他把他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杀了。第二天起来很懊悔,问从人为什么不劝阻他。从人回答说不敢劝。他一怒之下,把身边这些从人都杀了。
张献忠很尊重一个中了状元的读书人,只是因为钦佩至极,他想弄明白这个状元为什么能够如此多才多艺,就把那状元的肚子剖开来看。
据《蜀碧》记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川出现了“千里无烟,空如大漠”《荒书》的惨状,有些地方出现大规模人吃人的事件。
当然,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剧减,也不能全都赖在张献忠一人身上。这是许多军事集团连年混战,再加上天灾、瘟疫、饥饿等各种因素的汇合,使得原先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
故此,到了清朝初年,朝廷只能执行“湖广填四川”的方法,从全国各地大规模移民四川。
这些事实,大多出自《清史稿》的记载。
不过,也有人认为《清史稿》大多数所述是事实,也可能有夸大之嫌疑。但是,不管怎么说,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很多人,这肯定是事实。
第六个:李鸿章李鸿章,晚清名臣。在晚清时期,无论是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还是和洋人卑躬屈膝也好,据理力争也罢,都和这位充满争议的人物脱不了干系。
公元1863年,太平军起内讧,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所杀,洪秀全不满意北王韦昌辉杀人太多,又命令翼王石达开除灭了北王韦昌辉,但又猜忌石达开,逼走石达开。以至于太平军实力锐减,李鸿章带着他的淮军接连拿下太仓、常熟、昆山、吴江、江阴等地,然后集中兵力进攻苏州。
太平军苏州守军主将谭绍光,尽管处境艰难,但仍然带领部队打退了李鸿章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但让谭绍光没有料到的是,内讧又一次在苏州城内上演了。
原来,苏州城内当时的四大王(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比王伍贵文)、四天将(张大洲、汪花班、汪有为、范启发)早就被清军吓破了胆。在纳王郜永宽带领下,这八个人背着苏州主将谭绍光,私下和清军谈判、讲和。为了清除谈判障碍,他们杀害了谭绍光,打开城门,迎接清军进城。
李鸿章高高兴兴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然后设下鸿门宴,杀了这八个人,又杀害了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太平军士兵20000多人。
第七个:曾国藩曾国藩,晚清名臣。
现在的网络上,提到曾国藩,似乎一片叫好声。好像历史上的曾国藩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完人。诚然,对于清王朝来说,曾国藩毫无疑问是大功臣,但在历史上,他就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好人了。
那么,历史上的曾国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有一个历史数据,或许可以证明曾国藩的为人。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最高峰时,据说南京城人口有一百多万人。到了光绪皇帝转正上位后,有人专门对南京城人口做过统计,结论是,南京人口不到50万。
也就是说,不算太平军军队人数,光是南京城人口,就消失了至少五十万人以上。而造成南京城人口大锐减的原因,就是这位被现在很多人公认的“完人”曾国藩造成的。
近些年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公开资料对曾国藩不利的信息统统消失了。但根据我过去看过一些史料的记忆,曾国藩这个人不仅是除灭太平军的主力军,而且也是剿灭捻军、义和团的主力干将。
好不容易查到一条消息: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正月,攻克钟山,合围天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至于说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究竟杀害了多少人,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详细数据了。只能以“非常多”来说明。别的暂且不说,就以他对待南京无辜市民来说,无论是太平军、捻军,还是义和团,不管是对待战场上的“敌人”,还是放下武器投降的普通士兵,他采取的政策就是一个字:杀。
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撰文考证,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就是一个屠夫。
第八个:骆秉章骆秉章(1793年—1867年),广东广州府花县华岭村(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 。晚清的中兴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书法家,湘军的统帅之一 。他和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李鸿章并称为“晚清八大名臣”。同时也是一位清官。
同治二年(1863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公历5月14日),三四万太平军经冕宁小路进抵紫打地,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
但是由骆秉章策划,由川军、湘军和土司的“夷兵”组成的大网正撒在大渡河两岸。农历四月四日,石达开太平军乘筏渡河,骆秉章率大军等待石达开大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用枪炮连环袭击太平军,石达开损失惨重。
农历四月十二日(公历5月29日),清军劫取马鞍山,太平军粮道尽失,陷入死地。最后激战至农历六月十三到二十七日,骆秉章命人竖起投诚免死的大旗。
为了保全部下,石达开写信给骆秉章,表示愿意以个人生死来换取部下的生命安全。骆秉章乘机派杨应刚赴紫打地石达开大营游说,力劝石达开解甲归田。
石达开与骆秉章订盟。不料骆秉璋却中途变卦,将石达开抓住。石达开的部下缴械投诚后,骆秉章发路票遣散四千多人,尚有二千人安置在大树堡寺庙,骆秉章把他们全部杀害了。
为什么有的人讨厌司马懿?
首先谢谢悟空邀请。
之所以讨厌司马懿,是因为两晋得国不正,正统中原王朝里,最无能,最腐败,而引发五胡乱华的朝代,大一统王朝里统一时间最短,不过五十余年,而司马懿之所有能够给后世子孙打下统一天下的基础,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活的时间长而已,如果曹丕和曹睿有一个多活十年也不会有政归司马氏,三国归晋一说。生于不义,死于不耻说的就是司马氏。
司马懿,生于179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谋略深广,属于儒家学派、在曹操在位后期出仕。因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胜。得曹丕重用,曹叡在位的时候是辅政大臣。曹芳继位后,司马懿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最大胜算是活的久,司马懿和曹操都是篡位登基(实际上曹丕),对于篡位登基无需职指责。但在胸襟上司马懿一族远远不如曹操一族。曹爽让司马懿,回家养老。对司马师司马昭。也依旧是官禄一样领。你也可以说曹爽在政治上的幼稚,可司马懿呢?对天起誓不会加害曹爽一族。结果呢?目的一旦达到曹爽三族尽数诛杀。夏侯霸有点眼力孤身一人(都快60了),逃亡去蜀汉。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位魏国重臣起兵造反。而曹操和袁绍之间,斗的你死我活,曹操也把袁绍的孙子保护的好好的。和曹操相比比差的太远。再拿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政治操守更是差的太远。诸葛亮依法行事罢黜同为辅政大臣的李严。仅惩罚他一人,依旧重用他的儿子李丰。司马懿如何处理辅政大臣的曹爽,司马懿对曹爽,先是许诺平安,然而出尔反尔,屠灭曹爽三族。诸葛亮去世时,接班的是蒋宛费祎。司马懿死的时候,掌控权力是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是为家族着想。诸葛亮家族为国家鞠躬尽瘁,司马懿家族,篡位登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的没必须再多说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道德之下。司马懿确实缺德混蛋。
虽然曹操和司马懿都是篡位,但曹操人家有底气,是自己打天下有实力,而司马懿依靠皇帝给的权力直接篡权。历史评价司马懿是鹰视狼顾,心狠手辣,又能隐忍(这是最关键的),在曹操面前当孙子,在曹丕面前当能臣,在曹睿面前当权臣,在曹芳面前就篡位了,一位皇帝面前一副面孔。这样的臣子是非常可怕的,无论那个皇帝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君臣关系。再就是二是两晋近160年没出过一个像样的皇帝。历史上公认的两个傻子皇帝东西二晋一朝一个很平均,丧失了话语权,没有机会“篡改”历史。而两晋前后的朝代呢。汉有文景, 隋有开皇, 唐有贞观 开元 两宋宋仁宗 明有仁宣,两晋没有,开局就是下滑。没有任何开创性的革新和改变。大概存在就是一个耻辱。在《魏晋世语》里,魏明帝曹睿曾与大臣陈矫有这样一段对话。曹叡问:“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陈矫说:“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陈矫的意思就是司马懿有点像魏武帝,五胡乱华的时候,灭了西晋的石勒的话就是:“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真是掷地有声。豪气冲天。
但也必须承认的是,废除曹爽地位,是曹魏贵戚的集体行为。关键是曹爽太做,能力欠缺。诛杀曹爽三族,是司马懿的试探,但是他赢了,后来随着野心的膨胀也就自然了,但曹魏贵戚希望司马懿治病,但司马懿却让曹魏送了命。司马懿肯定是奸臣。曹操是权臣,当然不是忠臣,但曹操绝对是无愧于汉朝,司马懿和曹操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换句话说,三国里得国最正的就是曹魏,而历朝历代得国最不正的就是两晋。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中国历史上简直是正反相对存在。两人互为对手、也互为知己,二人的在本朝都是权臣。而千秋万代之后,二人的历史形象却判若云泥,诸葛亮是忠臣的代表,而司马懿,连自己的子孙都羞愧难当。可以说,历史是相对公正的,千秋之下自有公论。但我们也无需过度指责司马懿,曹芳一旦亲政,司马家族会如何?政治家自私的,追求现实利益是每一个权臣的的义务。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刘备一定要杀了刘封?
刘封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所收的义子,他原名寇封,是汉朝罗侯的后代。刘备看中了刘封的气度才华,恰当其时,刘备还没有儿子,就收了寇封为养子,改名刘封。
刘封在跟随刘备之后,在战争中表现了自己的武勇和才华。在史书中记载,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在刘备取西川的时候,刘封率领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刘封是年轻一辈武将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取得西川的时候,刘封才年仅二十多岁。在刘备的培养下,刘封已经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后,让他率领孟达镇守上庸。
但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将领,却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人手中。最后,刘备赐死刘封,让他自裁。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刘封之死,离不开一个三国时期有名的人物孟达。孟达这个人也是一个智计出众,才能超人的人物。可是,孟达这个人是三国时期公认的小人,大家对于他两面三刀,反复无常,轻于去就的性格十分厌弃。可是,刘封却恰恰和他在上庸做了搭档。
孟达在攻打上庸的时候,刘备怕孟达不能独立拿下上庸,就专门派刘封率军协同孟达作战。在拿下上庸后,就让刘封为主将,和孟达留守上庸。刘备派刘封镇守上庸是有他的用意的,上庸地形险要,又有汉水沟通汉中和襄阳,地理形势十分重要。刘备派刘封在此驻守,退可守卫汉中,进可攻打襄阳。可是,年轻的刘封却把一切都搞砸了。
在史书上记载,刘封在上庸的所有问题,就出在和孟达的关系不和上。我们可以想象,像刘封这样一位刘备的养子,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有了显赫的战功和地位,当然盛气凌人。而孟达其人,性格狡猾多诈,怎么可能对刘封服气。而且,年轻单纯的刘封,在计谋上也不是孟达的对手。在救援关羽的时候,这一切矛盾就全暴露了出来。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屡次向刘封求援。但是,当刘封和孟达商议的时候,孟达当然不会听从刘封的安排。他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的理由拒不执行关羽的命令。从这一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刘封的能力欠缺。孟达作为副将,刘封都指挥不动他。自己又不能亲自去救援关羽,只有眼睁睁看着关羽覆亡。在后来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刘封夺了孟达的鼓吹,两个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孟达趁势投降了曹魏,临走还给刘备写了封信,显示自己是如何如何的无辜,暗中摆了刘封一道。接下来,孟达引贼入室,带领曹军夺取了上庸。同样,孟达也假惺惺的给刘封写了一封信劝降,被刘封拒绝了。
刘封兵败回到成都,被刘备责备不救关羽,与孟达不和,逼走孟达,丢失上庸的罪责。最后,在诸葛亮的进言下,刘备最终赐死了刘封。
我们看刘封之死的整个过程,对这个本来前途无量的年轻将领的死感到惋惜。刘封作为年轻一代将领的代表,本来应该在将来蜀汉的历史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可是,却这么糊里糊涂的死掉了。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的呢?
首先,杀死刘封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孟达。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孟达,刘封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孟达这个人野心很大,他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和法正一起奉刘璋的命令来迎接刘备。可是,刘备只选择了法正一起入川,而让孟达留在荆州。在这里,我们就能够感到刘备对孟达的微妙的看法。
在孟达攻打上庸的时候,刘备派刘封帮助孟达,这其实是刘备的一个措施。孟达攻打上庸,根本就不需要外界的帮助就可以。刘备实际上是让刘封来管辖孟达。我们可以想象,孟达怎么可能服从在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刘封的指挥。而且孟达内心险恶,怎么可能甘心屈服。
这才是孟达和刘封之间的根本矛盾。即便刘封不欺凌孟达,孟达也要用手段制服刘封。所以在各个环节上,孟达都跟刘封作对。在救援关羽这件事上,孟达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他就是给刘封挖坑才坚持不去救援关羽的。在关羽覆亡后,他见势不妙就跑了,还给刘备留了一封信,把责任全推到刘封身上。可以说,刘封之死,最大的推手就是孟达。
第二个原因是在刘封自己身上。刘封作为刘备培养的将领,在很多地方都很出色。但是,在独当一面上,刘封由于年轻,经验欠缺。刘备让他镇守上庸,也有锻炼他的意图。
但是,刘封在遇到老奸巨猾的孟达,完全失败了。他由于经验不足,被孟达玩弄于股掌之上。在最关键的援救关羽的问题上,刘封又没有主见,丧失了立场,犯了原则性的错误。他的这种情况不能怨别人,只能怨自己的能力差。
第三个原因是在刘备是身上。不管怎么说,最后置刘封于死地的还是刘备。刘备收刘封做养子的时候,还没有亲生儿子。刘备在一开始是为了以防万一,把刘封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可是,当刘备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他的心思又变了。虽然刘备带领刘封四处征战,但是对他的培养就不上心了。
刘备把刘封派到上庸,也有让刘封离开成都的统治中心的意味。而且,刘备对孟达的品行有着自己的判断,派能力不足的刘封去统帅孟达不能说不是刘备的失误。
而最后让刘备下决心杀掉刘封的原因,还是诸葛亮的劝说,触动了刘备的心事。刘备当时已经立刘禅为太子,而刘禅的能力和刘封相比实在太差。诸葛亮当时已经为下一步蜀汉的政局做谋划,所以,刚猛难制的刘封就成为了诸葛亮的一块心病。因此,诸葛亮劝说刘备借机除掉刘封。
而刘封公然藐视关羽假节钺的权威,这种举动也使得刘备心生疑忌,于是,他下令让刘封自裁。可是,当刘备得知孟达给刘封的信件劝降遭拒后,明白了刘封的一片忠心。但是,这个时候刘封已死,刘备就是后悔得痛哭流涕也无济于事了。
结语:
刘封的死是由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的。在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是孟达的陷害,也有刘封自身能力的不足,性格的缺陷。最后,还有刘备和诸葛亮为将来刘禅继位后的蜀汉政局稳定的考虑。
刘封是蜀汉年轻一代将领里的代表,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如果他不死的话,蜀汉后期的军事形势会有所不同。可惜,由于内部的倾轧,刘封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刘封的命运,也预示了蜀汉未来的命运。到最后,蜀汉陷入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境地,这也和诸葛亮的人才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