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袁绍鬼畜,三国时期最厉害的一句话是啥?
三国时期是个群雄奋起,豪杰辈出的年代,更兼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之添彩,往往引人入胜,令为止向往。他们手持长剑,挥斥方遒,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不乏有令人为之动容的名句。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吕布
三姓家奴吕奉先也有尽显英雄本色之时!
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司马懿
厚黑的司马懿,教你如何成为笑到最后的人生赢家!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亮
传说黄月英的小名叫“迟迟”。。。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
曹老板就是霸气,不服就来干!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我家大都督就是文采飞扬!
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 今日又看错了, 也许明日还是看错。 可是我, 仍然是我, 我从来不怕别人, 看错我。——曹操
世人皆不理解曹操,曹老板的心思又能有几人懂?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诸葛亮
鬼畜界鼻祖的开山名句。。。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姜维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最可怕的不是强大的敌人,而是孤独的自己!悲哉伯约!惜哉伯约!
汝妻子,吾自养之!——曹操
曹老板的压轴名句,不需要解释了吧。。。
还有更多,欢迎补充!
全面战争有哪位大咖玩过?
《全面战争:三国Total War: Three Kingdoms》是三国游戏新高度
这是擅长营造电影般刺激的战争大场面,全面战争第三次以亚洲人历史为背景的作品,前两作是同为日本战国时代的幕府将军1与幕府将军2,同时也是这系列作品第一次以华人历史为背景的作品。
会采用华人历史汉末三国时代为背景,正如官方早期自己所说的,因为三国有着很适合官方想呈现给玩家的特色。除了着重武将发展,把重心放在将领之外,还有那虽是历史,但是带着丝丝奇幻的桥段(三国演义)。三国也是官方将罗马、阿提拉等历史作品与奇幻作品战锤系列结合而成,既有浓厚历史感又有奇幻感的融合作品。
虽是历史作品,但在「演义模式中」武将有着决定胜负的重要性。为了顾及喜欢真实战争感的玩家,游戏也有「史实模式」的设定。在史实模式中,武将的能力则比较纯粹属于指挥官与精英卫队,并没有办法对小兵做出「割草」的操作。
在两个模式都实际游玩后,我个人认为演义模式的拿捏还不错,虽然部分传奇名将带着神装也能进行所谓的「割草」,但终究不是全部的武将都办得到,大多数的武将被围殴还是得死的。喜欢三国感的玩家倒是可以以演义模式为主,毕竟在演义的架构中,武将本来就是这样带点奇幻感的存在。当然如果想换个口味,感受一下更真切的真实古战场,那么史实模式就会是玩家的好选择。
两种模式,兼顾两种需求,我认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操作。
为了融入三国元素,更真切的说,是为了融入西方人传统上对华人的印象,游戏中有很多「华人文化」的展现,或者说意图呈现华人文化的设计,至于成功与否吗...只能说都有(笑。
诸如以金木水火土五型来设计的武将职业与内政建设,还有想呈现水墨画感觉的画面介面。不得不说整体而言,介面的设计真的不如以往作品,给人一种非常简陋的感觉,而且操作上确实也蛮不方便,这也几乎可以说是这游戏目前唯一的缺点。以一个受华人文化薰陶30年的美术系毕业学生来说,这介面只让我觉得不方便与简陋,并没有什么水墨意境的感受...。
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选择一个势力,进入西元190年的三国时代,扮演你所选择的角色争霸天下。
目前游戏可供游玩的势力选择分为五大类,依序是(讨董)联军、太守、匪徒、黄巾军、暴君等等。
联军可扮演的有曹操、刘备、公孙瓒、袁绍、袁术、孙坚等等当初发动联盟讨伐董卓的诸侯。
太守指的是那些当初并没有加入讨董的地方势力,例如刘表、孔融、马腾。
匪徒则是趁着汉末乱局乘势而起,雄踞一方的贼寇,例如鼎鼎大名的黑山贼张燕。
比较特别的是除了张燕之外的另一位匪徒可选势力,郑姜。
郑姜除了是个女角色外,他在史书中指被简单的提到一笔(以郑、姜为首的贼寇),CA都能把他挖出来做成一个独立模组独特势力,令人佩服。据我所知,目前似乎还没有其他三国游戏有将这股势力制作进自己的游戏中的,CA可称之为第一个。
黄巾军指的自然是汉末起义的太平道黄巾党人了,游戏起始年代190年太平道主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已经死到不能再死了,所以由也算的上是耳熟能祥的三个黄巾将领带表黄巾残余势力,分别是何仪、龚都、黄绍。附带一提,这真是我玩过这么多三国游戏以来,见过最帅最帅的何仪、龚都、黄绍了。
三个黄巾势力分别代表着在张角死后仍旧流窜于雍凉地带的黄巾势力(龚都),后来被曹操收编的青洲黄巾党(黄绍),与雄踞颖川一带直到197年才被曹操率众歼灭的颖川黄巾党(何仪)。
最后的可玩势力则是代表暴君的董卓,比较特别的是董卓势力一开始并不能游玩,必须先体验其他势力并打败董卓一次,才可以选择董卓为主角体验游戏内容。
开始游戏后,全面战争系列一直是以两大系统来架构游戏的,分别是策略回合制的内政/外交与即时制拟真大战场的战争场面。
在回合介面中,玩家要处里自己的城市、与其他势力间的外交横纵、臣属间的关系等等。
这次的城市建筑比之战锤,相对比较有内容比较没那么单一,但是比之阿提拉,也没有阿提拉的需要复杂、精密计算或者负面建筑效果。
其实严格来说,三国的城市建筑设计与战槌仍旧属于同一方式,就是无脑盖。只是类别多了点,刚接触可能会有点混乱,造成内政困难的假象。
建筑依照五行分成金木水火土,分别是对应土的行政类建筑,对应木的农耕类建筑,对应水的商贸类建筑、对应金的工业类建筑与对应火的军事类建筑。
每种建筑分成直接效益与加乘效益,也就是说有的建筑是+170的商业收入,而有的建筑则是增加100%的商业收入。也就是建设城镇时,依照城镇的特性去建设出农业郡、工业郡、商贸郡等等,才能将一个城市的效益最大化。例如一个产矿业(工业)的城镇,你硬是要发展商业/农业,那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效益就差了。更如果你建了一个农业+170的建筑物,却盖了商业100%的加成建筑,那这个加成建筑是完全0做用的。其实建设并不难,看好郡内的每个城镇是什么什么去做对应的建设,将郡县效益最大化便是。
科技跟建设一样,同分类为对应的金木水火土,个人习惯先研发少许重要的商业(水)后专心工业(土)研发,我觉得这边最有经济效益的还是工业,而创业之初实在是太缺钱了。
内政除了建设之外,本做导入了三国的特色元素,英雄辈出的年代自然必须有英雄(将领)的系统。每个英雄都有其透过游戏过程自然产生的人际网络,或友好甚至是义结金兰,也有竞争甚至是仇敌等等。
中央内阁成员常常会有谁跟谁比较好,谁跟谁比较不好的问题。目前看起来关系不好导致的问题并不大,只要不恶化到仇敌是可以无视。
游戏中虽然有着大量可以改变势力状况甚至版图的剧情,为了因应游戏自身架构,在剧情上有了一些修改与转变,并不完全按照史实或演义的走向。但是一些经典的如三顾茅庐之类仍旧原汁原味呈现给玩家。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老外似乎比许多东方人更在乎三国游戏中「三国」的呈现,当有一个势力称帝后,第二个第三势力就会以之为主要目标,甚至是加快跟著称帝的步伐。也就是说第一个国家出现后,短时间内就会快速出现第二、第三个国家,让游戏后期局面基调都维持在一个「三国鼎立」的状态。
聊完内政,来说说外交。
本作的外交功能是近几年全战作品中最完善的。许多以往曾经有过,但后来失去的功能纷纷回归,例如领土交易、各地赔款或者威逼小国开战等等。在外交判定上也直接让玩家清楚的看到数据化,以往全战的外交常常看不到电脑要的是什么,导致许多功能如同虚设。三国在外交上玩家可以清楚得知对方的胃口有多大,想要多少东西做交易,这个交易成不成功等等,一清二楚。系列作已经从罗马、中世纪2的外交如同虚设到罗马、战槌的外交已是游戏的一环。
到了三国这代,外交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了。一路走来,在外交上老玩家真的看得到改变。
说完外交,最后就是这系列的重头戏,战争了。
战争呈现上,依旧如同以往全战的特色,呈现出电影式拟真的状况战争场景为游戏特色。
比较不同的点在于三国的战争分为演义与史实模式。差异在于演义模式将领能力奇高,足有一当百之能,带点奇幻色彩,带点系列中的奇幻作品战槌系列的味道。史实模式将领身旁有将领卫队护卫,将领的个人战斗并没有超脱正常人范围,比较属于精锐与指挥官的角色,战争方式近似于传统的系列作品,如阿提拉、罗马、幕府将军等等。
只要两个军团在回合制的地图上对撞,就会进入战争地图。与传统的即时战略要一边战争一边建设产兵不同,两方只能就本身拥有的军力去做行军布阵,厮杀至一方全线溃败为止。
军队依照各自属性简单分城对应兵种,然后兵种之间有着简单的特色与相克。骑兵克制远程、弓手克制步兵、步兵克制骑兵。但这也只是主要的方向,这游戏战场精彩的在方在于如同真实战争般瞬息万变,亦没有完全死板固定的相克。例如弓手射击没举盾的步兵可以造成可观伤害,对没配盾的步兵而言更可以在几秒内造成灭绝性的伤害,但是对上摆阵的步兵,伤害效益则会大大降低,枪盾的龟甲阵甚至可以做到100%防备远程箭矢的效果。而骑兵虽然冲上弓兵后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造成弓兵毁灭性的伤亡,但是如果操作上的差异导致弓手快速而大量的集火,让骑兵无法快速的近身,那骑兵也很有可能在贴身前就被弓手毁灭掉。持枪步兵虽然在扛线防御上的表现略逊于剑盾型步兵,但能对骑兵造成有效打击等等。在三国的战场中,没有所谓的死板相克,瞬息万变的战场是游戏吸引人的主要元素。
100%防御远程伤害的龟甲阵,是弓箭手最无奈的对手。
圆阵除了可以提供各种属性的些微加成之外,也可以有效保护需要被保护的军师型将领。缺点是布阵后无法移动,比较偏向防御性的阵式。
除了城池、野战之外,没有城墙的小城镇依照其分类,不管是农业镇、矿镇、渔村等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地图风格,战场地图上的变化与用心是感受得到的。
比起以往作品,三国那千军万马的搏杀感更重了。那怕是演义模式,一个军团随随便便就能有3500人,防守时防守方无援军人数破5000人更非难事,战场上比以往更常看到上万人的两军搏杀。游戏推出时我还有点担心三国想走奇幻风,战场呈现上会走战槌那种两军人数(相对)稀少的战争路线,如果是那样我肯定会很失望,所幸不只没有,三国还呈现出了历代以来最庞大的战争(单一军团厮杀)。
以往战槌一个军团人数大约1000,特定势力一个军团不到1000人的更是家常便饭。而系列以往的历史作品人数虽然比战槌多得多,但一个军团极限大约也就在2000人左右,本作直接把军团人数的顶标拉高到3500人,令人赞叹!
游戏画面上的呈现本作拿捏在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上,特定画面细节其实不算优秀,拉进画面看兵模甚至会有点不清晰。但是整体看起来画面是优秀的,也对得起这个世代的。
兵模细节、场景物件的细节近看虽然甚至不如以往作品战槌2与阿提拉,但是优化相对起这两个前作来说好上太多了。牺牲了些许的画面近看细节,大大改善了游戏运行的流畅度。
阿提拉的优化已经蛮惨烈了,战槌2的优化更是没太大差别,体验战槌2的凡界帝国过回合时我会把画面缩小看美剧,因为每回合都要等上几分钟...。而在三国,你过回合只要几秒钟的时间,游戏运行非常流畅。
画面说差,真的不差。尤其战争时画面拉远,真的很有味道。
在战槌之后被拿掉的城镇燃烧、毁坏系统也终于回来了,城市建筑终于不再是投石车、大炮、巨龙任何攻击都永不毁坏的黑科技建造了。战争时城镇中会有百姓逃亡避难的贴心设定也回来了,这些在「阿提拉」中昙花一现,却是我认为极度重要不可舍弃的细节在三国通通都回归了!
三国古城市的呈现也比去年的宣传图更贴近时代的氛围了。还记得第一张城镇宣传图出现时,那城镇建设满满的明清风格,让许多人华人玩家感到无言,所以那些「清朝」的特色标志,在正式版中都拿掉了。
而且游戏画面呈现上是有战争迷雾的,与隔壁棚经典老字号系列不同,战争迷雾真的是战略游戏不可或缺的...。
总结来说,三国的发售几乎没有任何灾情,游戏中也没有什么大缺点,第一手就已经是非常优秀。完全符合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不用等什么更新、什么BUG修正,现在的三国状态就非常好了,没有大BUG、没有严重设定瑕疵,喜欢的朋友别再考虑,赶紧入手早享受啰!
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惨的人是谁?
诸葛亮成千年一出的人物或许真要感谢《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的影响应该说仅次于《西游记》,可以这么说,正是《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影响,让短短几十年的三国历史成为中国老百姓最熟知的一段历史。然而,读完《三国演义》再读《三国志》,你会发现《三国演义》在许多地方歪曲了历史,《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拔高诸葛亮、关羽、刘备等人,不惜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甚至故意贬低他人,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只要有诸葛亮、关羽、刘备等出现的地方,相应的对方就被黑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影响我们正确评价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因为总有人会拿《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说事,可以这么说,关羽之所以最终成神,诸葛亮之所以最终被认为是中国千年才出一个的人物,《三国演义》功不可没。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又是相当成功的,成功到以至于能够混淆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助关羽成神。
如果以《三国志》为正确蓝本,对比《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许多人物可以说被黑得惨不忍睹,那么,哪些三国英雄人物被黑得很惨,仔细对比,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些被黑的英雄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以笔者个人的理解,以下十大英雄人物应该是黑得最惨的。
黄巾军才是真正被《三国演义》黑得最惨的英雄。
第一位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就是黄巾军。他们是生活在东汉末年最底层的老百姓,在走投无路之际,他们为了生存,奋起抗争,最终瓦解了东汉政权,然而,无论是在正史《三国志》中,还是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他们就是一群土匪,成为成就各大英雄的对象,因为各大英雄纷纷以所谓的国家为己任,以剿灭黄巾军为政绩,但这些剿灭黄巾军的所谓英雄,最终都与东汉政权为敌,没有哪一个英雄真正去匡扶汉室,但都打着匡扶汉室的幌子,然而,历史正是由黄巾军所推动,如果没有黄巾军的起义,东汉腐朽政权会依然存在下去。所以,如果要问被《三国演义》黑得最厉害的英雄是谁,那只能是黄巾军这个集体。
曹操奸雄的形象正是出自《三国演义》。
第二位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以奸雄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其奸雄的最大证据。然而,纵观曹操这一生,对比同时代的英雄,可以说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无可替代,屯田制虽然是为了自己称霸天下,但客观上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而且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政权林立的局面,开拓西域,并且大力发展生产,让曹魏成为三国最强大的政权,尤其是一生为臣,并未取代汉献帝,说曹操是军阀,恐怕还缺乏证据,特别是曹操还是推动中国文学向前发展的关键人物,文韬伟略,在当时的三国,似乎无人可比,忠勇双全,当与诸葛亮不分伯仲。
周瑜的雄才伟略或许不是诸葛亮能够相比。
第三位是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气度相当小的人,最终被诸葛亮气死。其实,真实的周瑜,不但帅气,而且度量很大,相比诸葛亮,其度量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其文韬伟略,在三国之中似乎少有,为东吴作出的贡献应该首推第一,是孙权时代的第一位大都督,孙策死后,尽心辅佐孙权,最终除掉东吴心腹大患黄祖,然后在赤壁之战中,率三万人马大败曹操率领的几十万大军,曹操手下所谓传奇的谋臣武将,在周瑜面前那是集体失声,而且赤壁之战的胜利根本与诸葛亮无关,一举奠定三国鼎立之基础,开启了三国序幕。接着与曹仁战南郡,最终获得南郡。而且为孙权发现并培养了鲁肃、吕蒙和陆逊等人才,而这三人都是东吴最顶尖人才,成为东吴存在的脊梁。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蜀汉政权最终存在与否值得怀疑,因为在周瑜的天下大计中只有二分天下之谋略,似乎比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更进一步。
孙权是唯一既打败曹操又打败刘备的英雄。
第四位是孙权。在《三国演义》中,三国鼎立的三大关键英雄人物之中,相比曹操和刘备,孙权似乎最无能,但是,仔细阅读《三国志》,我们不难发现,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其中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都与孙权有关,而且两战最终都是孙权取得彻底的胜利,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局,曹操不得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可以说,孙权在与曹操和刘备的对抗中,是唯一都取得胜利的英雄。所以,无论《三国演义》如何黑孙权,但最终无法改变刘备最终被孙权所败的历史,而且刘备最终就因此而气死在白帝城,蜀汉政权从此不得不依附于东吴而存在。
鲁肃被孙权称为邓禹。
第五位是鲁肃。鲁肃在《三国演义》中,那只不过是只会附和诸葛亮的老好人,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雄才伟略,然而,真实的鲁肃,那同样是东吴难得的顶尖人才,献计孙权那是二分天下,赤壁之战,正是鲁肃力荐孙权而主战,才有周瑜后来的战果,周瑜死后,代替周瑜成为东吴第二任都督,被孙权称为邓禹(二十八云台将之一),为收复荆州,单刀赴会关羽,说得关羽哑口无言,最终逼迫刘备同意以湘水为界,重新划分荆州。鲁肃是东吴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东吴在鲁肃统帅时期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顺利推进到吕蒙时期。
陆逊是三国百战百胜的英雄。
第六位是陆逊。在《三国演义》中,陆逊被诸葛亮的八卦阵围困出来不得,这当然是戏说,真实的陆逊,那是东吴中期不可逾越的长城,设计俘杀关羽是他,夷陵之战大败刘备是他,石亭战役大败曹休最终气死曹休是他,四次北伐无一失利是他,东吴唯一的上大都督是他,而且最终被孙权任命为丞相的是他,在《三国志》中,只有两人单独立传,一人是诸葛亮,另一人就是他。可以说三国中期,三颗最耀眼的英雄就包括陆逊,另外两颗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东吴,他或许是唯一可以比肩周瑜的英雄。且不说陆逊的执政本领相比诸葛亮和司马懿要强,如果比军事方面的才能,在三国所有英雄中,似乎只有陆逊没有输过。
司马懿耗死诸葛亮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第七位是司马懿。诸葛亮的“空城计”那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说的就是司马懿率领大军围攻诸葛亮,诸葛亮在守城无兵的前提下,突生一计,坐在城墙上抚琴,大摆空城计,司马懿生疑,害怕中计,最终撤军。这当然是虚构的情节,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相比诸葛亮应该丝毫不逊色,而且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第四次和第五次相遇司马懿,而且两次都是诸葛亮主动出击,但司马懿就是不出兵,最终于公元234年在五丈原耗死了诸葛亮。而且司马懿的用兵之道非诸葛亮能够相比,其远征辽东之战堪称经典,其谋略更非寻常,当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震惊华夏,曹操因此想迁都,司马懿一计坐山观虎斗,最终让孙权俘杀了关羽,曹魏政权最终平安度过危险。
魏延头上长反骨那是传说。
第八位是魏延。说起魏延,相信绝大部分的读者第一印象就是头上长反骨,被诸葛亮发现,所以,诸葛亮认定他将来必定反蜀汉,诸葛亮因此死后也要带走他。真实的魏延,关于头上长反骨的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魏延那也是文武双全,刘备西进取代刘璋,魏延是不离左右,汉中之战,刘备特别欣赏他,镇守汉中,刘备最终力排众议任命他为汉中太守,在其镇守汉中十余年中,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或是发展经济,都无可替代。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魏延那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子午谷奇谋”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在三国的历史中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诸葛亮死后,魏延想挑起北伐的重任,但最终被杨仪设计所杀,而且是以反叛的理由,但事实是杨仪贼喊捉贼。魏延如果不死,蜀汉或许不至衰弱得如此之快。
王朗是经学大家,诸葛亮骂死王朗那是虚构。
第九位是王朗。说起王朗,大家最大的印象或许就是诸葛亮骂死王朗,这当然又是《三国演义》为了拔高诸葛亮故意设的桥段。历史上真实的王朗学识渊博,是三国时期的经学大家,在任会稽太守时深受百姓拥戴,后被孙策所败逃亡被迫投降,后来被曹操征召,回归朝廷,是曹操手下治理国政的名臣,在曹丕时期,力荐曹丕减轻刑狱,休养生息,并且举荐大量贤才,在曹叡时期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于公元228年去世,而且王朗自回归朝廷之后没有统帅过军队。
蒋干成名得感谢《三国演义》,可惜是污名。
第十位是蒋干。蒋干在三国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名气,如果没有《三国演义》,那或许没有几人会认识蒋干。正是因为有《三国演义》对蒋干的刻意描写,才让我们知道三国有蒋干这样一个人。然而,真实的蒋干绝非周瑜戏弄的小丑对象,也不是猥亵之人,历史上真实的蒋干既风度翩翩,而且也是学富五车,与周瑜当年是同窗好友,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能够前来拜访周瑜,说明他是很勇敢的人,而且也是深得曹操信任的人。他来作说客,但相对干练,并且很注意分寸,最终回复曹操是周瑜雅量非言语所能形容。
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是什么?
古代骂人方式有的文言委婉,有的则是粗鄙白话,言语中都混杂了各种有趣词汇,类比动物的、民族歧视的、人格侮辱的等等,各有千秋。秦汉时期,人们知识水平差距很大,而多数骂人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量,所以文人开骂都是温和的,就算语言再直接也会让人感觉不疼不痒。
相信大家都知道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故事,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军师范增的劝告,犹豫间放走了刘邦,惹得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着急的范增破口大骂:“竖子不足与谋”,意思是:我不想和你这个呆子一块儿处了。
子曰:“六老而不死,是为贼也”意思是:这么老了还不死,社会的大祸害啊!想想子曰无数,而这一句直接颠倒了我们对孔子的认识,孔孟之道的杰出代表,骂人也是更有冲击力,视觉感也是更为强烈。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一位大才子名叫陈琳,乃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奉袁绍之命写《讨贼缴文》直怼曹操,骂的曹阿瞒是七窍生烟,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假若曹操的祖宗地下有知,也便会不得安宁。
《讨贼檄文》:“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父嵩,乞匄(丐)携养,因赃假位…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意思是骂曹操之父是妖孽,太监,而曹操入赘太监之家,本无德行等等。
直到了唐宋元时期,骂人的词汇才开始更加丰富,今天看来意境也更加取乐。《资治通鉴》中记载,唐朝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曾怒其仙芝军,怪其捷报早传,上奏请功,直言:“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骂的高仙芝是“虽立奇功,今将忧死”,意思是吃狗屎吧,高丽奴才(棒子)。
千古一帝唐祖和宋祖也是未免脱俗。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被敢于直言的魏征进谏的气炸连肝肺,回头大骂:“会需杀此田舍翁”,意思是:有一天会杀了你这个乡巴佬的。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在早朝上提及皇宫大殿需要屋顶修缮,文武大臣中有一人直言:截取一根粗大树木做房梁就好了。感觉自己聪明至极,不料太祖怒意满满,朝堂之上大骂:“截你爷头,截你娘头”,直接怼上了他的父母。
其实说到骂人最爽的就要属《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做人敢于做自己,骂人更是不委婉,例如:
郑屠挣不起来,把那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智深在外面大叫道:“直娘的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把火来,烧了这个鸟寺。”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到了明清,像你这贼、你这厮、你这鸟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国家颁布法律,骂人者是要受到律法严惩的,不过谁人生气不骂人,还是有不少更加粗鄙的骂人言语。明朝大文豪王世贞就曾评论过别人诗词,言语中漏出不屑,充满讥讽,“此等语,何不以溺自照”,意思是:写的什么玩意,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
四大名著《红楼梦》里有一段是狠狠的骂,那便是平儿大骂贾雨村: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说到骂人最狠、最直接、也是最解气的就要属清代《醒世姻缘传》里的话了。
“放你家那臭私窠子淫妇歪拉骨接万人的大开门驴子狗臭屁!”简直了,一个人说话被形容的千万般的狗屁都不是,我服了。你呢?
其实古人骂人如同今人一样,也是大多充满了冒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细细品读起来,字字诛心同时又那么的诙谐、搞笑,经典而又趣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