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斗地主地主跋扈,刘禅真的是地主家的铁憨憨吗?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嫡长子,是蜀汉的第二任,也是末代皇帝,史称蜀汉后主。
在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中,都有记载和描写刘禅在蜀汉亡国之后,在被迁居洛阳。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席间命人表演蜀地歌舞,以试探刘禅有无复国之心。而刘禅“此间乐,不思蜀也!”的回答,给后人留下了昏庸无能和地主家傻儿子的印象。有人强烈怀疑,是不是在长板坡“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时,给摔傻了?
纵观历史,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在征吴失败后,退居白帝城忧愤成疾在永安宫去世。刘备病逝前,于白帝城托孤,命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辅佐其子刘禅。同年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
刘禅即位后,对诸葛亮以相父事之,军国大事皆由诸葛亮决断。而诸葛亮也为蜀汉鞠躬尽瘁,时刻以克复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最终积劳成疾,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北伐军中的五丈原,这前后有十一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刘禅年纪尚轻,缺少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威望,所以军国大事倚重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感念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义”,尽心竭力的辅佐刘禅。这也是刘备临终前的所希望看到的。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开始独掌朝纲,至景耀六年(263年),蓸魏权臣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攻至成都城下,刘禅率众投降蜀汉灭亡,这又过去了二十九年。
刘禅执政时期,虽然也有宠信宦官黄皓,国势衰败,没有抵抗到底,最终投降等问题。但在三国纷争兼并中,能前后在位四十一年,独执掌蜀汉政权二十九年,也不是一个“地主家傻儿子”随便能做到的。
刘禅最终被曹魏封为安乐公,八年后得以善终,这在亡国之君中是不多见的。可见,刘禅一定不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一代君王,但也非地主家“铁憨憨”可比。聊到这,你是不是有点,刘禅也是天资聪颖、大智若愚的感觉了呢?
如何对待很有心机的同事?
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在我看来,在职场上不一定要提防有心计的同事。我们在职场当中要善于将精力进行管理,而提防本身会浪费我们的很多精力和时间,并不值得提倡。面对有心计的同事,与其提防,不如做到以下三方面:
首先,有心计的同事如果没有将心计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没必要设防。1.认知心计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心计作为一个名词,是计谋的意思,也可以指心里的打算。虽然多含贬义,但我们要明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有的人有心计,和他本身的成长环境以及内在心理有关。他有心计,但终究也不是十恶不赦。纵使让人心生反感,但也要坦然面对。
毕竟,吃百样米,养百样人,什么人都有,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自保的基础上正常面对有心计的人,而不是在偏见思维的引领下怯懦心悸甚至是如临大敌。
2. 如何对待有心计的人(1) 面对有心计的人,我们要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身姿态要放得正,不能因对方有心计,不讨喜,就冷言冷语或者表现得虎视眈眈,以此证明自己很强大,让对方注意点。这样做,反倒会让对方对我们产生敌对甚至仇视的心理,在工作上万一给我们设点阻力或者使个绊子,会让我们得不偿失。
(2) 该糊涂时就糊涂。有时候面对有心计的同事,我们不能事事都据理力争要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难得糊涂一下,既可以让对方麻痹,少对我们动心机,也可以让自己用更客观更清醒的态度去观察有心计者是怎么玩弄运用心计的。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对方并没有触及我们的根本利益。此时用糊涂大意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
3. 自己也要有心计,这只是自保的手段都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面对有心计的同事也是如此。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在表面上真刀真枪地对着干,但是平时内心的警惕和心计也不能放松,要做到看起来糊涂大意,实际上心里装着一本账。
在做事之前,尽量不要全盘相信有心计同事的话,自己要在心里有个基本的衡量和尺度以及标准。能做好准备或者定好应对措施最好,以免被坑时措手不及。
前两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合伙人之前说好要一起执行新项目,结果朋友在热火朝天地准备,合伙人则在紧要关头说,自己打算放弃。原来合伙人早就做好撤出的准备,但朋友一直没有察觉。
事实上,合伙人本身就是很有心计的,他早就打算退出,但是又不舍得前期的投入,所以让朋友接着干,还营造出一起奋斗的气氛,实际上早就做好了另一手准备。在最后关头全部撤出,结结实实地坑了朋友一把。
而如果朋友能在早些时候,知道合伙人是个有心计的人时,面对重大决策,就要做好两手准备,不能将希望全都放在合伙人身上。
所以,我们可以不做有心计的人,但要有一定的心计来防小人,求自保。
其次,在职场上虽说是有利益纷争,但提升个人实力才是最好的防备。1. 吃透职场定律,做好自己的本分在职场上,工作能力和业绩永远是衡量一个人的硬性指标。所以,不管小人怎样有心计,怎样会算计,只要我们做好本分,不给这些人以可乘之机,就能很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2. 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不把精力浪费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我一直很注重目标这一概念。就是说不管我们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人,都要在不同的阶段给自己设立不同的长短期目标。
目标主要是指引我们前进,告诉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成就,获得什么样的业绩。在目标的带领下,我们将集中精力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而对于有心计的人,我们只要做到不全信,心有数就好,没必要太过于防备,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防备有心计的人身上。这样只能拉低我们的水准,降低我们的层次,对于个人提升毫无益处。
3. 心正无私,坦荡磊落,胜过小心思的提防职场上有个互惠关系定律。意思是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怎样对待他人,他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所以,我觉得就算是有心计的同事,没准他也是为了自保才会如此,而我们如果公正坦荡地和他相处,他内心也是有个尺度的,也不会对我们太用心计。
第三,看破不说破,是职场智慧的淋漓体现。1. 心里有数不说破,胜过吵吵闹闹争利益就算是真的被有心计的人算计了,很多时候也要做到看破不说破。否则当面子一旦被撕开,除非老死不相往来。在职场上低头不见抬头见,对工作也没有好处。
此时我觉得明智的做法是,一要做到心里有数,二要巧妙地将自己知道的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白,我们什么都知道,只不过给你个面子而已。如果下次依旧如此,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回击。
如果自己找到了对方的软肋,也要让对方明白,让他以后言行上都有所收敛。
2. 适当学会遗忘,可以更安心很多时候,当被算计之后,吸取教训就好,没必要时时记在心上,更无需想方设法还击。因为,这些并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如果让这些“垃圾”时刻占据我们的内心,对身心是不利的。职场上面对这种有心计的人,就像鲁迅所说的,“最大的蔑视是无言”,就最好了。
这种人和事没必要占用我们宝贵的心灵空间,永久删除就好。我们未来还是要在提升自我方面下功夫。该忘掉的果断忘掉,该吸取的教训牢记心上,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总之,职场上面对有心计的同事,心里知道就好,做好自保就可以,没必要如临大敌般时时提防甚至是处处设防,这样不仅让自己很累,更会加重对方的心计,将我们视为仇敌。
在职场打拼,少一个敌人,对我们是有利的。所以,与其提防,不如让自己更强大,让对方的心计无处可用。
如果您也有相关的看法,欢迎关注交流。
我是琦亭,爱生活的自律者,职场习惯养成达人。欢迎关注、讨论。
三国杀地主技能官方描述?
答案:地主两个技能:飞扬和跋扈。
扩展信息:地主会有两个地主专属技能:【飞扬】、【跋扈】。跋扈就是准备阶段额外摸一张牌,并且多出一张杀,前提是必须有准备阶段,像庞德公没有准备阶段也就没有了跋扈,飞扬可以2手牌跳自己的延时类锦囊。
斗地主模式中,地主选将最好选择爆发高,有强大过牌能力的武将。比如:界徐盛,神甘宁,留赞,许攸等。这样,能够迅速击杀一名农民,建立牌差,技能优势。
丑女有福是什么意思?
缘起‘美女和丑女的结局’
农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流传下通俗易懂的俗语,它们带着一点点玄幻的色彩,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学会很多人生道理。
今天小编来说说对俗语:“红颜薄命,丑女有福”的理解。
"红颜薄命"的解读“红颜薄命”,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怜红颜薄命;遭此强横。”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红颜”是指:姑娘有美丽的容颜及不俗的才华;“薄命”则是多指:命途多舛、短命守寡等。
小编总结几个自己认为的原因:1、漂亮或有才华的女人是比较容易受到同性女人的嫉妒,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就会遇到很多意外的障碍。
古代,漂亮的女人,大概率的会被选秀入宫。而在后宫勾心斗角太厉害,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甄嬛传》这部宫斗剧,宫中嫔妃之间的争斗就说明了一切。红颜美人的坎坷命运可见一斑。
“伴君如伴虎”,就算绑上了皇帝的大腿,没点强硬的后台和能力,还是会被人陷害,皇帝一不开心就死了。
就算是没有被选入宫,也会招蜂引蝶,被世家贵族等居心不良的人所觊觎,一样的勾心斗角,一样的无妄之灾。
2、古代,女人的地位低下,漂亮的女人很多时候都是被男人所摆布,甚至用来招待客人都是数见不鲜。甚至国破家亡后还被指责是“红颜祸水败家破国”,烽火戏诸侯的“褒姒”,殷商时期的“妲己”,三国时期的“貂蝉”,唐代的“杨玉环”等等
3、漂亮有才的女人,因为平时经常被人恭维,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自我优越感。一般都是嫁给王公贵族或者是商贾巨富。婚前可能是会对“红颜”很好,但是婚后很可能因为男人的喜新厌旧,和“红颜”的自我优越感,失去了男人的宠爱,最终郁郁寡欢,早早的告别这个世界。
"丑女有福"的解读“丑女有福”,小编查了下也没找到具体的出处。大家听到的不多也是正常的。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红颜上。
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1、 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是:貂蝉 王昭君 杨贵妃 西施 ,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四大丑女:嫫母、钟离春、孟光、阮氏女
人们往往对赏心悦目的美女关注的更多,而丑女常常被人所忽略。美女的死去被人叹息、感伤、记录。丑女即使上演同样的悲剧,又有多少人关注?所以不是说丑女有福,只是丑女薄命也没人关注与记载。
但是“有福的丑女”,活的时间长,见到的人多了,自然被人所记起。不是说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吗? 司马懿不是靠活的久,熬死了诸葛亮、曹操、曹丕等,才最终统一了三国嘛?
所以说,活的久终会见彩虹的。哈哈哈
2、丑女本身因为没有漂亮的外表,所以只能在性格、才能等方面努力了。温柔娴淑、勤劳持家、知足长乐等优良品质就是她们安身立命之本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及品质,所以她们更容易感到生活幸福和长寿。
3、丑女没有“渣男”惦记,很少会死于无妄之灾。丑女因为选择少,所以嫁的人大多是一些实在的容易满足的老实人,这样家庭容易满足,所以会有幸福感。
结束语小编觉得:“红颜薄命,丑女有福”这句话没有实际的依据,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 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美人长寿善终的。比如:长孙皇后、余太君、花木兰、武则天、穆桂英、柳如是等。
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司马昭的嚣张不在于他真有多厉害,而在于他运气好,司马家族作为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世族大家,最终能代魏立晋,并非半路横空出世,而是有着浑厚的家族底蕴。说起来,出身于宦官之家的曹操,其身份也远不能与司马氏相比。
那么司马氏为何如此厉害?先从司马氏祖先说起。
超级豪华大族:司马氏据《晋书》说法,司马氏的祖先了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在虞、夏、商时世代沿袭,到了周代,夏官又为司马一职,司马大概是主要负责战争和田猎的最高武装长官。
到了周宣王时,因有战功而授予“司马”为姓,世世相袭。在楚汉战争时,高祖司马卬是赵国大将,后八世有司马钧,其中司马懿就是出自司马钧这一脉。
在东汉末年乱世中,司马懿委身于曹操门下,但从内心却瞧不上曹操。《晋书·宣帝纪》说:“不欲屈节曹氏”。曹操兼治国和文才于一身,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
所以,曹操对司马懿的策略是欲擒故纵,让他出来做官,但是就是不让他碰政治。司马懿在经济方面的建言,曹操认可较多,但是在对待吴、蜀这些政治问题上,司马懿的建言大多被否了。
公元220年,这是一个充满变故的年份。曹操病死,东汉王朝覆灭,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国,司马氏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司马懿不受曹操待见,但是却深受曹丕的重用。曹丕改变了曹操的用人路线和执政方案,他就是要建立士人政权,就是要让世家大族掌控政权。
这个改变就是出自“朝中四友”之手,据《晋书·宣帝纪》载,当时的朝中四友:陈群、吴质、朱铄和司马懿,四人“每与大谋,则出奇策,为太子所信重”。
曹丕继位后,司马懿的地位步步高升,从尚书、督军、御史中丞,到抚军将军,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很快地积聚了自身的力量。
曹丕死前,招来三个人:司马懿、曹真和陈群,对太子说:“有间于此三公者,慎勿疑之。”,这个事件足以说明,当时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已经成长为可以与反士族的曹氏相抗衡的实力派。
曹丕死后,魏明帝继位,魏国就衰落了,随着曹姓将领,如曹真、曹休等这些掌控军事实权派们的死去,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突出了。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讨伐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后,更是加大了他的威望。
魏明帝死后,仅有八岁的曹芳继位,司马懿又和曹爽扛上了。二人一直斗争了十年,最后政治谋略上占上风的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一举解决了曹爽,史称“高平陵之变”。从此,司马氏开启了一家专政的局面,魏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三国最有权势的人:司马师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登上了历史舞台。司马师,字子元,既是曹魏权臣,也是西晋的奠基人。他是司马家族最辣手无情难以捉摸的人。
他在41岁时,与父亲司马懿一起参与了高平陵之变。说起这次政变,其政治基础自然是司马懿及其老同事们的威望,但武力基础却是司马师豢养的三千死士。
在曹魏帝国的首都洛阳,在曹氏亲贵的眼皮底下,能秘密组织一个三千人的私人武装,而不被发现且没有人告密,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见,司马师的组织能力和保密能力相当厉害。
在政变前夜,司马懿发现,司马昭害怕得睡不着觉,而司马师则睡得还要打呼噜,可见其城府之深。政成功后,司马师出任卫将军,掌管了全部禁军。
话说司马师在年轻时,与曹爽集团的不少人交往甚密,在曹爽得势时这些人也没少帮他的忙,但是司马师在诛杀曹爽集团势力时,丝毫没对这些人手软。可见他的狠辣之性。
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升任抚军大将军,执掌朝政,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首先,司马懿是魏明帝的托孤大臣,掌权名正言顺,而司马师掌权只是因为他是司马懿的儿子,这一身份缺乏合法性。
其次,他还面临着朝政大臣们的挑战,不敢反抗司马懿,并不等于不敢反抗司马师,一些曹魏忠臣也有想取司马氏而代之的野心。
所以司马师要想保持他的威慑力,就必须拿出他的实力让众人看看。于是当吴国大帝孙权驾崩后,司马师认为,他的机会来了,于是令其弟司马昭率军与吴国太傅诸葛恪大战于东关,史称东关之战,但没想到的是,司马昭溃败而归。一年后,司马师二击诸葛恪才扳回了颜面。
46岁时,司马师又废掉了傀儡皇帝曹芳,将曹鬃推上了傀儡帝位,这是司马师一生犯下的最大错误,曹鬃成为司马家族永远无法消除的遗恨。
如果司马师能像父亲司马懿那样长寿,他能取得的成就应该是难以估量的。但是他却在47岁时病亡,说起死因,也甚是奇葩,眼疾复发,眼珠震落,最后活活疼死。他曾是三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却也是三国人物中死状最难看的一个。
司马师死后,他的政治遗产全部由其弟弟司马昭继承,那么司马昭又带来哪些惊喜呢?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字子上,是司马家族运气最好,最不会撒谎的人。
司马昭28岁时,靠着拼爹被封为新城乡候。29岁出任洛阳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后又转任散骑常侍(相当于高级顾问)。
33岁时,假惺惺地跟随曹爽伐蜀,兵败回京后贬为议郎(中级顾问)。38岁,跟着老爹和哥哥参与了高平陵之变。40岁,司马懿去世后,由于司马师没有儿子,他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哥哥。
44岁,在王牌谋士傅嘏的相助下,顺利继承了司马师的政治遗产。由于兄弟之间没有芥蒂,所以司马昭继位并没有爆发三国时代常见的夺位之争。
司马昭是突然接班,素无功勋,威望也不足。在他46岁时,诸葛诞造反,他亲率在大军,并挟持太后、皇亲,一起御驾亲征,二十六万大军围攻寿春城。
司马昭亲征意味着势在必得,利用一场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威望,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最终,诸葛诞死于司马氏之手。至此,中央和地方的曹魏势力大都被剪除。
但是作为傀儡皇帝的曹鬃还在英勇奋战。在曹鬃19岁时,司马昭谋划着晋封公爵的消息不胫而走。自曹操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剑履上殿--晋封公爵--晋封王爵--篡位称帝,这是一个篡位人物的标准化流程。
曹鬃继位五年来,步步为营,为团结一切右以团结的力量耗费了大量心思,眼看着司马昭重新走上曹氏篡位的道路,他不得不豁出去拼死一战。
曹鬃对三人心腹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中有两个心腹就跑去告诉了司马昭。曹鬃知道自己被出卖后,亲率几百名禁卫军和老弱仆人组成的队伍去讨伐司马昭。
在以卵击石的战斗中,曹鬃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司马昭的部下当场刺穿,这便是震惊三国的“曹鬃惨案”。曹鬃的遭遇在当时和后世都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公开弑君的巨大污点成了笼罩在司马家族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司马昭的篡国大计也被迫停止。
曹鬃死后,他又逼着太后将曹鬃贬为庶人,并且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但史官并不买账。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于曹鬃所表现出的节操,使用春秋笔法给予了正面肯定。
司马昭好不容易在平定诸葛诞之乱积攒了一点威望,又在曹鬃被弑后跌回谷底。为了挽回声誉,司马昭又准备伐蜀了。
朝中几乎没人支持司马昭伐蜀,除了一个叫钟会的人。于是,他就叫钟会做主帅伐蜀。谁也不想到,那个曹魏几代将星都难以撼动的第三帝国,最后居然投降了。
对于司马昭而言,犹如中了五百万的彩票大奖,他以灭蜀之功将相国、晋王,加九锡,都拿到了手上,具备了篡位的一切条件,皇位似乎就在前方向他招手。
但是正当他准备开国称帝时,晋王司马昭突然中风,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谁也始料未及的。
综上所述,司马昭的上位,一是凭借着祖宗的积累,特别是父亲司马懿和哥哥司马师所打下的政治基础,同时他们司马师又短命,致使他轻而易举地接管了巨大的权力。
第二,就是他执政后的偶然因素太多,也可以说他的运气实在太好,诛杀诸葛诞也好,伐蜀也好,都是“心想事成”,为他的称帝之路增添了砝码。
因此说,司马昭的厉害,主要是命好运气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