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软语,曹操宠爱曹植多过曹丕?
曹丕,字子桓,史称魏文帝,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字子建,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后世称之为陈思王。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
就文学成就来说,曹植的历史低位极高。清朝名士王士祯在论“仙才”时称,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堪当“仙才”之名。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典故的由来。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将曹丕归于中品,而三曹父子中,将曹植奉为上品,曹操甚至归于下品。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曹植的诗歌都影响极大,世人对于曹植的文学评价都是非常之高。
曹操的诗歌雄浑大气,豪迈奔放,曹丕的诗歌婉约悱恻,多了几分儿女情长。相对于曹植的才思敏捷,曹丕又多了分深思熟虑。所以,三曹之中,曹丕就显得比较中庸,光茫自然要暗淡许多。如果说曹操的诗歌是“帝王之气”,曹植的诗歌是“仙气”,那么曹丕的诗歌就是“文人气”。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评价曹丕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兢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这里刘勰力排人们抑曹丕而扬曹植的偏见,给予了曹丕很高的评价,持论相当公允。不可否认,曹丕的学问非常好,文学造诣也很高。
所以,就单论文采而言,曹丕是要略逊于曹植的。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而且是一母所生,母亲为卞夫人。要说喜爱,曹操确实偏爱曹植多一点。
曹操文武全才,军事上东征西讨,有过无数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史书记载曹操育有25个儿子和6个女儿,曹操对子女的教育很严格,这些子女都多才多艺,有文有武,出类拔萃,而其中以曹丕和曹植的成就最高。
其实曹操也是很喜爱曹丕的,曹丕的弓马骑射都是他爹曹操手把手教出来的,而且很小就被带上战场,其他儿子却没有,曹丕少入军旅,屡立战功,所以曹操也一直悉心教导他。曹操长子曹昂死后,曹丕作为嫡长子,在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社会,曹丕身上无形中就有了未来曹操继承人的光环,加之身边也聚集起了一堆门阀士族势力。这对于曹操的权威无形中就是一种挑战。
曹操要在乱世中开创伟业,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自然有许多无奈,所以留给后人一个阴险奸诈的形象。而曹丕为了得到曹操的喜爱,也是处处隐忍,投其所好,处事风格几乎就是一个复刻版的曹操。其实曹操的完美继承人长子曹昂死后,作为潜在继承人的曹丕,自然会被拿来与曹昂进行比较,太像自己的曹丕反而不太能得到曹操的喜爱,曹操还是更喜欢诗文风格与自己更像的曹植多一点,从内心深处来讲,曹操可能更希望自己是个文人。
曹操小儿子被誉为神童的曹冲不幸夭折后,曹操就把所有的喜爱寄托在曹植的身上,看到曹植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曾经以自己二十三岁的经历勉励刚好二十三岁的曹植,而曹植自身确实也非常有才华。而为了扶持曹植,将世家大族崔琰的女儿嫁于曹植,挑选自己器重的大臣去辅佐曹植,希望曹植能堪大任,成大器。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曹植为人真诚,文采愤然,机敏过人,但是诗人他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在政治上又表现的过于天真,缺少城府,加之嗜酒放纵,最终失去了曹操的信任。
知子莫若父,曹植和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身上都有曹操的影子。曹丕基本上是全部继承了曹操所有“负面“性格,而曹植则继承了曹操的才情和赤诚。作为诗人,曹植的才华最像曹操,而作为继承人,曹丕在政治上显得更为成熟,虽然曹操更喜欢曹植,但是显然曹丕相对于曹植更为适合,所以曹操最终传位于曹丕,事实证明曹丕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红楼梦中为什么要写第5回中贾宝玉游太虚幻镜?
感谢悟空邀请回答:
《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五回的内容?贾宝玉梦游太空幻镜有何意义?且听以下分析:
第一、第五回内容是总领全局,是《红楼梦》全书的框架提纲,可以说是中心思想。也有学者认为第五回的内容是作者完成石头记后加上去的,为什么呢?
这个也有点道理,提炼出中心思想,就要读完一本书,作者能铺下如此大的网,必然是有了鱼才下的网,也就是只有把整个书写完了,对整个结局和人物都有了总结,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炼完美的语句来,反过来想想,如果把所有的结果都写出来了,后续的故事也不具备了诱惑性,还是言归正传,回答问题。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第五回的内容,然后再通过分析了解第五回在书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得出作者为何要写宝玉梦游太空幻镜。
……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从原著来看,平日里很和好的两个人,这一天突然有些口角,而此时贾宝玉已经心里很懊悔,不该如此言语,惹林黛玉流眼泪,这种心态和当时的环境下,贾宝玉就突然困了?显然有些不合逻辑,但是这个时候作者就这么写了,然后又描述了另外一个环境,给了另外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和自悔的心情完全是两个样。
作者写第五回内容的原因是为了体现作品的双重性和书中人物的曲折和离奇。作品的双重性就是喜剧和悲情的结合
整个《红楼梦》其实不光是悲剧,更多的是喜中之悲,简单举一个例子,就尤三姐吧,多好的事,偏偏到了关键时刻,喜中生悲,自刎而亡……
人物的曲折和离奇就是真真假假,虚幻缥缈,红楼梦一开始就一个真一个贾,聊了一些真真假假的事,一个进入了虚幻境界,一个步入现实生活,就说贾宝玉吧,对林黛玉是有感情的,纯洁的友情中有不切实际的遐想,是爱情还是恋爱,是婚姻还是缘分,是报恩还是曾经拥有,是似曾相识还是日久生情,有时候催人泪下,有时候也是移情别恋,真假难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尤其是和薛宝衩,金玉良缘,真情假意,犹如这第五回中翩翩起舞的仙子,还有那一曲曲美妙的仙乐……
《红楼梦》第五回内容贾宝玉的这次偶遇,更多是为了表明一个总的观点,那就是有些东西看似美好,且是虚幻的,飘渺的,世间万物荣华富贵、良辰美景如同梦一样,醒来时一切都是记忆。整个红楼梦诉说了大家族的衰落,把家族中关键人物的个人修养,仕途功名,贪图享乐、生活琐事写的淋淋尽致,以爱情为主线,折射事物变迁,历史发展,时代命运,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不完善性,第五回通过对主要人物结局的陈述,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表达主要思想和见解,起到了总领全局的作用。
贾宝玉是贾府的希望,是红楼梦的主人公,作者让他经历这样一次太空之旅,更多的是引出很多人的人生之旅,出场无几人,一游众人出。
第五回给了红楼梦一个结局,也给了所有的人一个梦。同时为了更好的体现文学艺术色彩。第五回判词、金曲飞扬,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 、喜冤家……给了整个《红楼梦》一个悲情,同时给了人物一个结局。写了一个梦,且装满了故事,然后把梦展开,写成了一本书。
当然如果没看完红楼梦,自然也看不懂第五回的内容,如果看懂了第五回的内容,也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所以这中文学悬念的体现很独特,给了读者结局,且无法领会,即使看完了,仔细对照还是有区别的,吸引读者往后看,又要和前面的内容对比,所以看《红楼梦》的时候,老觉得第五回始终都在,未曾离开……
所以说红楼梦永远是没有定局的书,总有些不解的迷,贾宝玉梦游太空幻镜,有何意义?意义在于第五回就是“警幻”仙子,带世人红楼一梦,不解之时,再读第五回……
你认为哪一首最具有哲理性?
在苏轼的诗词中,最富有哲理的是: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图为证:
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同样,看似很安全的地方往往就最危险!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貌似最难过的有女儿国啊,狮驼岭啊,金兜洞啊,其实不然,最难过的一关,恰恰是看似很简单的荆棘岭。
一、
关于荆棘岭这里,在央视西游记中几乎一带而过,唐僧也没遇到什么危险,也就是跟树精们喝喝酒,跟杏仙吟吟诗罢了,整个场面也异常融洽。
其实,看似和谐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一场酒会就是鸿门宴,只是很多人没有察觉到而已,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说荆棘岭这一关,最难过?
唐僧师徒要想遇到树精们,是需要经过荆棘岭的,这也是西去唯一的路:
“三藏勒马观看,那岭上荆棘丫叉,薜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
这条路很难走,若不是猪八戒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猪,还真不一定能通开:
“这一日未曾住手,行有百十里,将次天晚,见有一块空阔之处,当路上有一通石碣,上有三个大字,乃“荆棘岭”。”
由此可见,荆棘岭所在的地方并不大,但是由于这么多年被荆棘随意蔓延,导致很多不是荆棘岭的地方也成了荆棘岭,也导致标注地名的石碑被吞没了。
不仅如此,这块石碣下面还有两行小字:
“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
显然,荆棘已经不止八百里了,原来的石碑只能说明是从石碑往后,荆棘有八百里。事实上,从看到石碑开始,猪八戒又往前拱了一天一夜的路,才到了古庙那里。
二、
有庙的地方,就证明以前曾经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可是,为什么这座古庙会衰落,会被荆棘覆盖呢?
因为这里啊,充满着杀气,看得出以前这里肯定遭遇了某场劫难,连孙悟空都感觉到了:
“此地少吉多凶,不宜久坐。”
之所以说这里多凶,是因为连真正的土地都没了,出现的还是假扮土地公的荆棘岭十八公,而且他还认识孙悟空:
“大圣,小神乃荆棘岭土地,知大圣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老师父,各请一餐。”
但是孙悟空看出来了,这是假土地,举棒子就要打,结果这个假土地一溜烟跑了,顺带着还把唐僧给抓走了。要知道整部西游记中,能在孙悟空眼皮子底下将唐僧带走,还是在他有所防备的前提下,只此一家哦。
这个树精未免太胆大了吧,明明是树精,最依赖土地,却敢假扮土地公,还不怕报复。明明知道面前的是孙悟空,还要弄走唐僧,能说他们是善茬吗?
况且,树精,是无法移动的,也是西游记中唯一一批植物成精的妖怪。他们大概率是目睹了古庙的修建,昌盛,乃至衰落,而且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竟然学会了诗词歌赋,你说奇怪不奇怪?
三、
按理说,树精能学习到文化知识,应该从古庙那里学的,可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又都透露出道家的精神。
而环顾四周,并没有道观的影子:
“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忘本参禅,妄求佛果……”
由此可知,这群树精是在用自己的方法破坏唐僧的佛家理论,强行灌输道家理论,并阻止西天取经。
再结合荆棘岭出现的地方,在它的东边是祭赛国,唐僧师徒到达的时候祭赛国王正在想方设法折磨和尚呢。西边是小雷音寺,再往西是七绝山的稀柿衕,也是死死地挡住了西去道路,而且也是挡了千年之久:
“三藏心诚神力拥,悟空法显怪魔衰。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胡同此日开。”
由此可见,这群树精的来历必然不寻常,他们或许是受道家高人指使,莫名其妙将古庙给搞荒废了,随后又弄出了荆棘岭,阻碍唐僧取经。
当然,他们实力实在是弱,武力值几乎为零,貌似对唐僧师徒构不成威胁。而且,我们小时候看电视剧,也觉得他们是善良的妖怪啊,为什么却成了最难过的一关呢?
四、
其实啊,我们都被他们的外表给骗了,他们一点都不善良,而是坏得很!
他们的坏跟西游记中其他的妖怪不同,人家别的妖怪目的性很强,要么就是为了吃唐僧肉,要么就是为了要唐僧的元阳,要么呢就是祸害国家,吃小孩,偷佛宝,抢娘娘……都是表现在明面上的。
而这群树精的坏却是循序渐进式的,而且是步步为营,计划地相当缜密,而且就差那么一点点,他们就成功了。
我们下面来看看他们的高超手段:
其实要想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其弱点,然后有针对性的突破,这一招屡试不爽,这群树精显然也学会了。
在他们抓到唐僧之后,立马给松绑,还以礼相待,一再强调自己不是坏人,是因为仰望高僧的德高望重,想跟他切磋一下,结果唐僧就放松了警惕,并接连破戒。
大家应该知道猪八戒为什么要八戒吧,就因为他要遵守八条戒律:
“一戒偷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食也。”
当然,猪八戒嘛,不知道破戒多少次了……
而在荆棘岭,唐僧就破戒了,先是破了正午过后不吃饭:
“忽见那赤身鬼使,捧一盆茯苓膏……三藏却才吃了两块……”
随后在树精们一声声的恭维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开始口出妄语了:
“禅心似月迥无尘……吟怀潇洒满腔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像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五、
唐僧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树精们在刻意引导的,他们都把自己吹成花了,唐僧无意识中就走进了死胡同:
“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元日迎春曾献寿,老来寄傲在山场……凌云势盖婆娑影,不在群芳艳丽场……亘古留名翰墨场……”
等到后来,唐僧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了,猛得醒悟过来,自己确实吹过头了。从刚开始的“禅心似月迥无尘”,到最后吹到极乐世界开道场了,等他意识到后,开始想逃,可惜根本逃不掉。
因为紧接着最大的诱惑出现了,她就是杏仙,而且同样打着以诗会友的名号,对唐僧极尽恭维:
“知有佳客在此赓酬,特来相访,敢求一见。”
这个时候,杏仙就开始一股脑地给唐僧洗脑了,打着吟诗的名义,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
那群围观的树精们自然不能闲着,他们也继续蛊惑唐僧,说难得遇到知己,人之常情嘛:
“杏仙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
甚至,还要撮合他们俩成一对:
“果是杏仙有意,可教拂云叟与十八公做媒,我与凌空子保亲,成此姻眷,何不美哉!”
六、
为什么说树精们的手段很高明呢?
大家要是看过前几年特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后,大约就能想明白了,还记得高育良是怎么落马的吗?
高育良,饱读诗书,也算一个相当正直的法学教授,况且还是祁同伟、侯亮平以及陈海的恩师,汉东大学政法系主任,有知识有信仰。
他这个人表面上看还是相当廉洁的,不收钱,连字面古董都不要,也不怕强权,谁的面子也不卖,一开始看剧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觉得这种人会沦陷,可是他偏偏就沦陷了,为什么?
很简单,他中了别人的计,进了圈套了,因为他跟知书达理又善解人意的高小凤玩了一场偶遇。在高小凤满脸的崇拜之下,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之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高育良确实不收贿赂,但高小凤收啊,俩人还结婚了,最终高育良被拉下水。
道理很简单,幕后策划者就跟西游记中的这群树精一样,他们也是一步步拉唐僧下马。大家想一下,他们一个劲地夸杏仙多么多么好,杏树成仙,大家可想而知,能好到哪里去,不出墙就不错了。
只要你在狐朋狗友的怂恿下,进了夜总会,也遇到了个女子,那么,你基本就上钩了。
如果你不想从了他们,那好啊,揍你一顿,灌你酒,甚至灌你药,再不行就玩硬的:
“你这和尚,我们好言好语,你不听从,若是我们发起村野之性,还把你摄了去,教你和尚不得做,老婆不得娶,却不枉为人一世也?”
树精们跟社会上的某些坏人是一样的:
既然你喜欢古董,那太好了,我们家啊,刚好有一个老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留下的宝碗,据说还是康熙皇帝送他的呢,反正也没用,就送你给研究研究吧。你爱钓鱼,那太好了,我知道一处地方,钓鱼可好了,回头我就跟马丽一样,穿上潜水服专门给你鱼钩上挂鱼。你爱写诗,那更好了,我也爱啊,我还是大美女呢,没事咱们一起去写诗吧。你爱学英语,那更好了,咱们去学英语……
你看这张图,唐僧都乐成一朵花了,足可见诱惑力之大。
他们理由也很充分啊:
老师这么帮我,我感激涕零,请老师吃个饭不犯法吧?
老师跟我这么投缘,我没别的,就请老师喝个酒,没错吧?
老师跟我喝得痛快,我再请老师去跳个舞没错吧,他又这么会跳?
你看,老师跟我跳出了一身汗,去带他洗个澡是不是很应该?
你看,给老师捏脚的那个女服务生正好懂《万历十五年》,还能跟老师聊得来,人家找个知己容易吗?
……
就这样即使再坚定的老师也会被拉下水,高育良当年不就是这样沦陷的?
难怪最后高育良被抓的时候对原配吴惠芬说:
“还是你好!”
所以,荆棘岭的那群树精们坏得很,在孙悟空和猪八戒救出唐僧后,猪八戒也不顾师父阻拦,硬是将这群树精连带杏仙给筑死了。
因为,这群树精的坏是刻在骨子里的,一般人发现不了,自然也就成了取经路上最难过的一关……
哪些诗词比较好?
诗词国之瑰宝,上千年下来,历朝历代大诗频出,各领风骚几十年,好诗好词擞不胜数。每个人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喜欢的诗词风格也不一样。我推荐十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诗词与诸君共品之。
苏轼 1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杜甫3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李白4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白居易6长恨歌
这首太长就不录了,有一首 红线毯 大家可以读一下,非常不错。
李贺7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辛稼轩8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清照9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结尾第十首我选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各位高人,你最喜欢谁的诗欢迎互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