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许靖算不算废将了,难道一开始自己就是别人的主公吗?
孙权是孙坚的儿子,是孙策的弟弟。孙坚死后,孙策一直寄人篱下,曾经跟随他父亲的部将,在他父亲死后四散而去。后来孙策一直在袁术的手下干活,他的朋友周瑜来找他,两个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孙策变用孙坚得到的玉玺,换了袁术的兵马,重新召回自己父亲的旧部。两人带兵回江东大下了自己的天下,可是孙策被人刺杀,深受重伤不治身亡。他死后孙权继承了他的一切,成为江东之主。所以他的主公应该是他的父亲和哥哥。刘备吗起兵前是买草鞋的,起兵后也多次寄人篱下。他投过几天袁绍,也投过曹操。但是我觉得他的主公应该是皇帝,因为他以汉室皇叔自居,打着幸福汉室的牌子在招兵买马,至于曹操吗他的主子也应该是皇帝,因为曹操本性夏侯,他的曾祖和爷爷都是宦官,他的父亲是抱养的。曹操一直在走仕途,因为是宦官之后,一直不得志。他也曾带兵剿灭黄巾军,可是还是受到排挤。直到他行刺董卓失败才是他的人生转折点。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取代汉室,达到人生巅峰,所以他的主子是皇帝。
刘备托孤时跟孔明说儿若有不才汝当成都之主?
永安托孤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一桩疑案,它没有魏延案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吉本案的暗流涌动,可它却是足足影响了蜀汉未来四十年的政治走向,同时也是评论两极分化最严重的一桩。
《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上面这段原文,有人看出了君臣相知,有人看出了暗藏刀斧,三国演义就说得更直白了:
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那刘备的永安托孤,到底是哪一种,或者说是偏向于哪一种呢?
三国演义里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和赵云,而正史中记载,刘备其实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蜀汉章武二年,刘备在夷陵战败后意志消沉,蜗居在鱼复县,在荆州丢失后,此地则升级为为蜀汉和东吴的前线阵地,刘备此举既是为了防备陆逊的追兵,也是因为他实在没脸回成都了。不久后,刘备患上了痢疾,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他在次年春天就把远在成都的丞相诸葛亮召来了永安,托付临终大事。
奇怪的是,李严传里明确地表明:在这场托孤大戏中,李严是比诸葛亮还要早就召到永安的,诸葛亮在章武三年春天才来,可李严却是章武二年,也就是刘备兵败那一年就来到了永安,并升迁为尚书令。东汉末年,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位在三公之上,蜀汉的第一任尚书令是法正,第二任就是李严了,可见在法正去世后,刘备其实最看重的其实是李严,而不是诸葛亮。
刘备托孤后,又破格提升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诸军事,这两个职位是武将的最高职位,刘备的托孤安排应该是:诸葛亮为丞相,负责政事,李严为中都护,负责征伐,其职责和张昭、周瑜一样。
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可是从李严受命领军以来,他就一直被闲置在永安之地,美其名曰镇守蜀吴前线,可实际上是完全被架空了,诸葛亮南征北伐似乎都没有得到过李严的同意,也没和他商量过,为此还被李严恶心了几次:
第一次北伐时,李严在给孟达的书信里就话里话外地说不满诸葛亮;曹真征蜀的时候,李严被诸葛亮调动前去汉中驻防,李严却公开和诸葛亮要官,要儿子李丰做了江州都督后才带兵去汉中;以及我们所熟知的第四次北伐,李严故意以军粮不足让诸葛亮退兵,不过这一次李严玩脱了,被诸葛亮以延误战机的罪名罢掉官职,贬为庶人,去梓潼种田。很明显,刘备的托孤失败了,诸葛亮通过各种手段把李严这个托孤大臣给排挤出了权力中心,实现了自己一家独大的“野心”。
刘备为什么选择托孤诸葛亮,而不是直接托孤李严?自建立蜀汉政权以来,刘备就一直在极力平衡荆州和东州两大派系的势力,而在关羽北伐失败,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后,整个蜀汉政权就全部挤在益州一地,荆州、东州、益州三大派系全部都要来争益州这块大蛋糕,这一切刘备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本来他最看重的人是东州派系的领导法正,《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是内事外事的一把手。无奈法正死得太早,东州势力出现了空窗期,所以刘备火速提拔才能、功绩都不在法正之下的李严,让他取代法正领导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平衡发展。
可刘备虽然看重李严,但他也不能让他作为第一托孤大臣,而是把他安排做了诸葛亮副手,原因无他,就是刘备要保证刘禅能够顺利登基,坐稳他的皇位:我们知道,刘备是有三个儿子一个养子的,为了让刘禅能够顺理成章登基,刘备不惜和诸葛亮唱了一出“斩刘封”的大戏,把拦在刘禅前面的拦路虎给铲除了。
而剩下来的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虽然他们在刘备去世时,一个九岁,一个才十岁,可是他们背后的实力却不简单:他们都是吴皇后所生,而刘禅只是妾室甘夫人所生,刘永和刘理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而且他们的舅舅吴懿,乃蜀汉车骑将军,县侯,掌握着军队。
吴懿本来是刘禅的亲家,在刘备入蜀之前就和李严是同事关系,比诸葛亮要亲近多,同时也是东州派系的主心骨之一。如果刘备把李严安排做了第一托孤大臣,以他掌管内外军事的权力,加上吴懿的势力,两人联手很容易就把诸葛亮给排挤掉,到时他们或许架空刘禅,或许另立刘永,这对本来就不安稳的蜀汉来说无疑是自取灭亡。
而且刘永年少,大权很容易就落入外戚手里,这是刘备最不愿见到的,他对东汉末年的外戚干政情况痛恨着呢!所以刘备在托孤临终前,特意把刘禅最大的威胁:鲁王刘永召到床前,要他和弟弟刘理一起,以父事诸葛亮,和丞相一起处理国事。这即是安慰刘永和刘理,又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他们:不要有什么不臣之心。
也就是因为这样,刘备才会把第一托孤大臣选为诸葛亮,留给李严副手的位置,因为诸葛亮需要依托刘禅才能生存,可李严却不需要,他的选择可比诸葛亮要多上一倍。
最后,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君可自取”,是真心话还是试探话?可以肯定的是,刘备是不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国家交给诸葛亮的:
这是人之常情,即使唯一的后代是个傻子,家主也不可能把偌大的家财交给管家,最多是给管家一点好处,让他好好辅佐少主人;前面说过,刘备最器重的人始终是法正、李严之流,就连被刘备多讨厌的许靖、刘巴,他们的地位也在诸葛亮之上。在荆州丢失之前,诸葛亮一直都是后勤部长,负责提供军粮和武器的,真的在前头立功的是庞统、法正等人,即使是到了汉中之战时,诸葛亮依旧留守后方,“足兵足食”,他的地位是刘备提拔的,一旦离开了刘备的支持,诸葛亮在益州是站不住脚的;就算交给诸葛亮他也坐不长,汉高祖刘邦曾立下盟誓:“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两汉四百多年,唯一一个异姓称王没事的只有曹操,不过他也被骂得体无完肤,诸葛亮一个这么注重名声的人,他是做不到抛下荣誉来“取而代之”的,同时他也没这个力量,李严就是一个监视诸葛亮的最好人选;刘禅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愚蠢,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只是为了拔高诸葛亮的地位而已。所以刘备的那句话,名为托孤,实为试探,他既然害怕东州会乘机夺权,自然也害怕荆州派系尾大不掉,所以他才能假意“让蜀汉”,将以前刘表试他的那一套用在诸葛亮身上,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样的反应,果不其然,一向以忠臣自诩的诸葛亮立刻眼泪鼻涕一块来,向刘备一再保证自己的忠诚,刘备才能安心地闭上眼。
可惜的是刘备最后还是失算了,东州自李严被废后就逐渐式微,荆州派系还是坐大了,连最后连救国之战这样的大战,也只能交给毫无军事经验的诸葛瞻去办,把蜀汉最后的家底给打空了。总结:刘备是不可能甘心让出国家给诸葛亮的,一切都只是这位枭雄最后的试探,要为儿子刘禅的帝位寻求一个最可靠、最安全的解决方法而已,而诸葛亮虽然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做千古名臣,而不是千古罪人,这一点就注定了他会学曹操大权独揽,可却不会学曹操夺权乱政。
不过诸葛亮事必躬亲,什么都亲力亲为,这事遇到一个小领导那是美德和才干,比如刚做了耒阳县令的庞统,可诸葛亮是大领导,就算是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连续二十四个小时开工也处理不了,而他所任命的人也多是“萧规曹随”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而把益州派系和东州派排挤在外,到最后甚至连姜维、王平、夏侯霸这样的降将都能领军出征,怪不得陈寿也说他“识治之才可媲美管萧,可应变将略却非其所长”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诸葛亮和张良哪个更厉害?
人们谈论起三国时期,第一反应往往想到被称为卧龙先生的诸葛,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后来还将刘备从一个三流小军阀辅佐至三分天下的君王,即使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也不为过了。
但民间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又是何许人也?这句话是否属实呢?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
建安元年得荀彧引荐,成为曹操参谋军事之官,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不仅个人出山经历相似,郭嘉和诸葛亮也同样深得主上器重。
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曹操则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而曹操对郭嘉,也曾“欲以后事属之”。
那么两人到底谁更胜一筹呢?郭嘉在历史上有记载的是《十胜十败论》,从十个方面说曹操可以打败袁绍,后来曹操也确实打败了袁绍。但郭嘉这篇文章并没有涉及到实际的计谋,只是提出了曹操的十个胜点,而到了真正官渡大战的决战时期,《三国志》描写郭嘉只有四个字:从破袁绍。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则详细的规划了每一步应该怎么走,刘备照着诸葛亮的战略走,果真三分天下。如此对比来看,《十胜十败论》更像时战前的训话,以增强军心罢了。
当然,只是从一篇著作上是无法断定谁更有才能的。历史上,郭嘉虽然职位不高,但曹操几乎每次出征,都会带上郭嘉为军事参谋。并且郭嘉行军时能与曹操并肩而行,议事时也和曹操同席而坐,足以可见其深受曹操器重,没有点本事的人又怎么会得曹操重视呢?而且,每逢军国大事议论纷纷时,郭嘉的计策总是正确的,且他的策略从无失算。
让人惋惜的是献策曹操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后,返回途中气候恶劣,郭嘉便因水土不服,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患病去世,享年38岁。
因为英年早逝,郭嘉的才华也没有机会完全展现,比起后来在辅助刘备过程中大放异彩的诸葛亮来说,确实稍逊一筹。
喜欢的朋友欢迎评论和转发点赞你的支持我的动力!非常感谢!
为何会让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
刘备白帝城托孤,选择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诸葛亮作为首席托孤重臣,当时也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但是为什么选择李严当副手还委以军事长官,主要是李严的经历比较特殊,是刘备军事集团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人物。刘备这么做,无疑是让诸葛亮和李严所属的派系相互牵制,防止诸葛亮独大的举措。不过刘备对李严后来的蜕变是没有料到的,任用李严当托孤大臣也可以说是个错误。
李严出身荆州,原本是刘表手下的县令,曹操攻打荆州时跑到益州投靠刘璋,因为办事能力强而得到重用。李严既不属于跟随刘备起家的荆州集团,(刘备的荆州集团也只是一个大体上的表示,像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早在到荆州前就追随左右)也不属于在益州土生土长的益州豪强,李严属于在益州的统治集团,东洲士人集团,东洲集团是第一任益州牧刘焉所依靠的士人集团。刘焉向汉灵帝建议设立州牧,并经过活动以后被任命为益州牧,和刘表一样是单枪匹马来上任,受到地方豪强世家的挟制。刘表通过和荆州豪强蔡瑁家族联姻,取得当地豪强支持坐稳了荆州州牧。刘焉刚到益州时也和当地豪强有一定合作,但为了不被益州豪强所控制,刘焉大力引进北方三辅之地的流民到益州,并建立了东洲军。官员方面开始打压益州当地豪强,任用北方逃亡来的士族,形成了东洲派。东洲士人集团以许靖为首,下面骨干有吴懿(妹妹是刘备的皇后)、法正、李严、孟达,这些人率领东洲军在后来帮助刘焉父子镇压益州豪强的叛变起到关键作用。
李严来自荆州,和刘备最重要的荆州集团的谋士们是旧识,又是东洲士人集团中流砥柱的存在。而且李严到益州时间较晚,没有参与镇压益州豪强的叛乱,任成都县令时以能干著称,也能被益州士族所接受。(益州豪强属于第三阶层,上面有荆州集团和东洲集团压制,所以益州士族的谯周等人会怂恿刘禅投降)李严在刘备占领益州以后表现非常突出,刘备在汉中与曹操作战时,益州发生叛乱,李严不待援兵就镇压了叛乱,地方太守任上更是成绩非凡。作为一个能被各方认可的人物,刘备任命李严为托孤大臣也无不妥之处。只是刘备死后,李严为自身利益,劝诸葛亮加九锡,后来又在巴中设五郡,搞半独立活动,说明刘备最后也是识人不明。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大臣上表的名篇?
一、《谏逐客书》:李斯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始皇上的一个奏章:
秦王赢政十年,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倡言凿渠溉田,这原本是有利于国家的好事,但韩国也并不是真心为了秦国好,是想借机耗费秦国人力物力,使之无力再攻伐韩国,这就是所谓的“疲秦计划”。
秦国识破这一阴谋后。秦王嬴政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怒而下令驱逐一切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李斯上书《谏逐客书》,从秦国的历史谈起,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二、《论积贮疏》:贾谊
《论积贮疏》是年轻气盛的贾谊23岁时给汉文帝刘恒的写的一篇奏章。
西汉开国之初,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据《汉书·食货志》记载,那时候物资匮乏,米价贵如珠,连天子出行都弄不到四匹同色的马驾车,只能乘牛车。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位后,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与民修休养生息。到汉文帝时,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但土地兼并仍非常严重,广大农业因失去土地破产,而纷纷流入城市,成为城市佣工或无业的游民,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的积贮,很不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同时北方匈奴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式,贾谊向文帝上了这份奏疏,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贮 。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三、《陈情表》:李密《陈情表》是中国历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秦章。
晋武帝登位以后,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所以,以孝而名重天下的李密屡被征召。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感谢朝庭的知遇之恩,并委婉的表达了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整篇秦章写得言辞恳切,真情流露。据说晋武帝览此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祖母。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四、出师表:诸葛亮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疏后主。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并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五、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提介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边防稳固,内合外安,唐太宗开始骄奢忘本起来,魏征对此极为忧虑,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
《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将这篇文章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凡人视角,文史俚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