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曹操如何获得诸葛亮,当时曹操已经颁发了纳贤令?
这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当年诸葛亮设局,让刘备哥仨历经半年跑了三回才见面,提高自己的身价是一方面,最终决定自己要投靠那个老板,最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不旷老山林,青史留名,搞几番调研比较,也是需要时间的。
历史已经定论,他投靠刘备集团,在创建三国之一的蜀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西蜀。他选择了不但能使自己青史留名,而且能改写历史的就业职场,或曰平台。他,选对了,不愧是历史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之星。
那么,在曹操和孙权两个大老板,刘备小老板之间,他为什么选择了小老板刘备?
一、自己所处的是什么年代(什么行业,什么市场,产品寿命)?格局如何,趋势如何?不管是谁,都必须做出正确判断。诸葛亮当年27岁,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一年),他第一次就业,如果选对了,会不断复制自己,会轻车熟路,事半功倍,容易成功。
其实,这已不是诸葛亮人生命运的第一个选择。人生命运的选择有三个,第一个是职业,其次是职场,第三个是职位。诸葛亮早已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是谋士。谋士,上可以当丞相,中可以当参军参将,最小可以当个县承。这在当时是文人墨客时兴的职业。
诸葛亮此时面对的天下是东汉末年,华夏大地由群雄争霸到曹操和孙权两大政治集团已经出现,只剩下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等东汉的残羹剩饭,虽然不饱,吃了也会不饿。所谓用武之地。乱世出英雄,已经出了几个大小英雄,自己能不能当个英雄,或曰当个老板,?诸葛亮绝对有自知之明,他没人没枪没地盘,顶多在徐元直,崔州平几个酸臭文人朋友堆里小有名气,自比管仲乐毅,茅庐未出,谁会买他的账。他又不能当将军,只能当个谋士。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在择业投档选择职场职位上绝对是必要的。聪明绝顶的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因为他知道,曹操手里谋士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徐庶等等,已经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并各有位置。孙权有张昭鲁肃吕蒙陆逊还有他哥诸葛瑾等等,不少他一个。他去那两个地方施展才华,首先遇到的是同行竞争内耗。
在看刘备这里,已经有关羽张飞赵云顶级战将,刘备集团虽说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但已经十几年打拼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力量。决战千里足够,只缺帷幄运筹。正好是他对号入座的职场和职位。其发展空间和其现实性,刘备不是没看到,但没有诸葛亮看的那么透彻。荆州刘表老迈,益州刘璋暗弱,凭刘备集团现有实力完全可以战胜他们。正是诸葛亮看透了这步棋,坚定了他出山投靠刘备的决心。
三、曹操的人品性格与诸葛亮的性格差异。诸葛亮看曹操性格多疑,又不忠不孝。曹操最信任的谋士是郭嘉,这时已经去世。火烧赤壁期间,程昱不止一次向曹操提出,不可把船链锁,一旦敌人火攻将毁于一炬。他拒不采纳程昱的建议。最让程昱难于接受的是,号称八十万曹军被大火烧的几乎全军覆灭,曹操等七人七骑败走华容,在严酷现实面前,曹操不但没有肯定程昱的建议,反而对着程昱说,要是郭奉孝还活着,我不会败呀!后来老谋士荀彧为曹操献计一生为什么自杀?诸葛亮不会对曹操的为人不知道吧。从忠和孝这两个层面上,有徐母自杀为证,诸葛亮也许宁可草堂春睡,终老山林,也不出山。
一个是‘’宁要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曹操,误杀吕伯奢家人,多疑之心,十分昭张,路上又明明白白杀了吕伯奢,为人不仁。陈宫因此弃他而去;讲仁讲义的诸葛亮,怎会与他同道同谋乎!
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其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不请自来!
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其中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回答只有一个“曹操”
为啥呢?
第一、按照历史朝代的年代划分:
1、东汉是从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以后,到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为止!
2、三国时期是以“魏”的开始和结束来界定历史上的时间段的!
3、魏220-266年,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开始到曹奂结束!随后开始计入西晋时代!
第二、按问题中这几个人的去世时间:
1、曹操,公元220年3月15日去世,死后曹丕继位称魏王!
2、刘备,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建魏后,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开国皇帝”。 223年6月10日去世,死后刘禅继位,
3、孙权,公元222年受封“吴王”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公元252年5月21日去世。
4、诸葛亮,于公元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第三、诸葛亮忽悠了人们!“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1、公元207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并开始宣扬“三分天下”!
2、人们可能意识中的“三国”是从刘备进川(公元211年张松献图)开始的!
3、刘备进川后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临时政权,这时的孙吴也是一样的,他们当时都还打着“汉朝”的旗号!嘴里都嚷嚷着自己是汉臣!
4、可是,实际上当时的刘备、孙权虽然号称听命于汉献帝,但是他们就没有给汉献帝纳过贡,交过税!还老找汉献帝要官当!
第四、被冤枉的好人曹操!
1、曹操自从出世以来都是打着汉朝的旗号给汉朝办事!陈留起兵、逐鹿中原、官渡之战、远征乌桓、平定北方、赤壁之战这些事情都是给朝廷干的事情!
2、曹操虽然被冠以“挟天子已令诸侯”的恶名,但是面对一个诸侯混战,天下纷乱的局面,谁有更好的办法?曹操依然找到并扶植了刘协做了汉朝最后一位皇帝,以此来安定天下,自己做丞相代不能成事的皇帝管理汉朝的天下!
3、曹操致死没有称帝!他儿子在他死后立即就称帝了!
4、反看那刘备、孙权、诸葛亮老是骂人家曹操是汉贼,老是要讨伐自己的东家,借口清君侧!实际上他们才是汉朝的叛徒!一个是冒认皇亲,号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第N代玄孙,中山靖王儿子据说就有100多,历经十多代后刘备还有血统么?刘备也就是拿着个成为忽悠人混饭吃!孙权打他爹那时就造反了,抢了传国玉玺额相当皇帝!
赤壁之战诸葛亮为什么算准关羽不会杀曹操还要让关羽镇守华容道且放走曹操?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让关羽放走曹操的真正原因: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诸葛亮联合孙权于长江展开赤壁之战,大破曹操八十万大军,曹操落荒而逃。曹操逃到了华阳道,守在那里的关羽念曹操旧恩,放走了曹操。从此,魏蜀吴三国鼎立。
关羽如果不放走曹操,中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魏国,孙权虽有雄才却无大略,再加上东吴军队善于水上作战而疏于陆地战争,赤壁之战之后有志无才的刘备完全可以一统江山。可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曹操,却还是让关羽守华阳道。关羽放走曹操之后,诸葛亮只好哀叹:天不灭曹!诸葛亮为什么明知关羽会放曹操还让他守华阳道?窃以为,这是绝顶聪明的诸葛亮故意安排的——他不想立即结束战争让刘备很快独坐江山。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毫无二意,一心一意辅佐着刘备,从无生过意外之心。刘备在没有取得江山的时候,他总是伪装成大仁大义爱民如子体恤下属的贤明君子,但诸葛亮是识得人的,他深知,刘备一旦统一了江山做上了皇帝,会认为诸葛亮功高盖主,对诸葛亮这样的有功之臣必然放心不下,诸葛亮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诸葛亮辅佐刘备夺江山,只能像追赶月亮一样,看起来越来越近,却永远追不上。这样,他永远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刘备永远将他奉为座上贵宾。春秋吴越战争,勾践复国,立即来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导致文种被杀,范蠡出逃,西施沉湖。刘邦坐了天下,韩信被杀死在未央宫,其他开国功臣也死了不少。这些,都是鲜活活的例子,诸葛亮能不吸取教训吗?诸葛亮最高明之处,他既帮助刘备不断取得优势,又不让刘备立即实现统一大业,始终主动控制着局势,并且不露声色,毫无破绽,让人感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假如诸葛亮被曹操抓到?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之后,刘备应该不会变成一方霸主,可能会变成两国鼎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诸葛亮这个人并不是军师,他只是一个搞内政的。如果说谈治理国家这方面,诸葛亮是一把好手,但是如果你要让他带兵打仗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很多朋友都被三国演义误导了,所以他们觉得诸葛亮很强很强。其实诸葛亮只是在内政方面比较出色而已。
如果要论带兵打仗的话,关羽的军事才能还是要高于诸葛亮的。至于三国演义中所说的诸葛亮六出岐山,其实并没有这件事情。关羽的军事才能可以从他水淹七军,这件事情看出来。应该就是这件事,让蜀国成为三国鼎立的一角。但是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蜀国的内政还是一团糟。因此我觉得诸葛亮跟了曹操以后,刘备还是成为不了一方霸主。
然后就是曹操这边,曹操并不缺少那种内政高手。和诸葛亮比起来,虽然说荀彧有点差劲,但是郭嘉还是蛮强的。如果郭嘉要是死得比较慢的话,基本上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了。郭嘉是一个比较全能的人,不管是内政还是军事他都比较擅长。因此我觉得诸葛亮跟了曹操之后,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综上所述,诸葛亮只是一个内政高手,他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而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军师。蜀国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有着很多善战的将军,以及庞统作为军师的指导。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曹操比如何?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感谢雨兄的邀请,無月真是诚惶诚恐。
曹操和诸葛亮都是無月十分喜欢的人物,两位人物在军事上都是非常有才能的,让無月来分个高下,还真是不好取舍。
無月是左思右想,右思左想。
还真是想出一个答案来,这个答案还是曹操自己给的,怎么回事呢?请各位朋友往下看去。
败走华容道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见张郃,操令断后。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操心方定,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教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尚不息。忽然大雨倾盆,湿透衣甲。操与军士冒雨而行,诸军皆有饥色。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劫掠粮食,寻觅火种。方欲造饭,后面一军赶到。操心甚慌。原来却是李典、许褚保护着众谋士来到,操大喜,令军马且行,问:“前面是那里地面?”人报:“一边是南彝陵大路,一边是北彝陵山路。”操问:“那里投南郡江陵去近?”军士禀曰:“取北彝陵过葫芦口去最便。”操教走北彝陵。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操教前面暂歇。马上有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曰:“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惹出赵子龙来,又折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操曰:“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那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正行时,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路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遂勒兵走华容道。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纷不整: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
操见前军停马不进,问是何故。回报曰:“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众军只得都下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便斩之。此时军已饿乏,众皆倒地,操喝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操怒曰:“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操催速行。众将曰:“马尽乏矣,只好少歇。”操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以上为《三国演义》中原文,话说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無月要说阿瞒三笑将士慌。连续三次曹操取笑诸葛亮无能,结果三次出乎意料中伏。如此这般,孟德兄硬是要把自己的脸打的啪啪响,無月也是无可奈何啊。
因此,权作诸葛亮军事才能比曹操高的佐证吧。
各位朋友可还认可?
至于诸葛亮能进武庙十哲,看来在唐玄宗心中,或者说在当时的唐人心中,诸葛亮确有其才吧。我们这一代人,受《三国演义》影响太深,对诸葛亮有点神道化,也是不大客观的。
以上观点为無月个人观点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