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冬日促销战地5,让你哭得最凶的一部影视剧是什么?
日本动画导演高畑勋执导《萤火虫之墓》。
高畑勋导演作为唯一一个在吉卜力工作室和宫崎骏平起平坐的导演,其艺术水平不弱于宫崎骏。和宫崎骏偏向于建构充满童真的幻想世界不同,高畑勋的整体风格更偏向于现实题材,和日常生活的情感故事,也更接地气,相关的作品还有《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岁月的童话》和《我的邻居山田君》等。
他执导《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时,宫崎骏是他手下的画面设计。或许是受宫崎骏的影像,他在自己的现实风格中融入了幻想风格,执导的作品主要有两部《百变狸猫》和《辉夜姬物语》,其中《辉夜姬物语》成为他最高的艺术成就。
2018年4月5日,高畑勋抛下了一生的挚友宫崎骏,离开了这个世界。
《萤火虫之墓》与吉卜力另一部知名的动画电影《龙猫》同期上映,《龙猫》对“生命”奇特解读和《萤火虫之墓》对“死亡”的关注,成为当年日本动画电影的双子星。
这部动画电影讲得是一对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兄妹不得不面对渐渐坠入死亡的黑暗世界,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哥哥为了妹妹,能够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所有悲伤和世间的冷漠,为妹妹撑起一片天空,妹妹则永远努力的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散发出一点点善良的光芒,就像萤火虫的光一样微弱却是夜空中最美丽的。
每一个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不会忘记在这个充满各种变数的世界里,曾经存在过那么两个如此美好的生命。也不会忘记他们的父亲高畑勋导演。
一个日本军队的山崎大队?
大队在旧日本军队序列中,通常被认为是营级编制。首先其指挥官的军衔通常为中佐,相当于中校,和一般营长的军衔刚好对应。
其次,一个普通步兵大队的满编人数,在1100人左右,规模稍大于同时期其他各国的营级编制。比如二战德军一个普通步兵营,满编也就700出头,而美军的一个满编步兵营也就接近九百人。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日军因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资源相对匮乏,更加没什么优势。
通常来讲,日军一个步兵大队除了常备的步枪手雷单兵装备,还能拥有36挺轻机枪和12挺重机枪这样的重火力;以及一个步兵炮小队,装备有两门92式步兵炮;此外还有大车和骡马作为运输队伍。
相较而言,像德军、美军的步兵营就要豪华不少了。德军一个步兵营,一般会装备有6门81毫米迫击炮和9门50毫米迫击炮,通用机枪52挺,以及一百余支冲锋枪作为突击火力。德军这些装备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还是有优势的。以机枪为例,德军通用机枪可比日军的好用多了,一个是是200发弹链供弹,另一个则是30发弹板供弹,火力持续上完全没法比。
所以虽然德军步兵营的规模不比日军大队,但火力强度却是要更胜一筹。
同样的还有美军,一个八百多人的步兵营,不仅装备有15门迫击炮,还有相应数量的火箭筒以及3门反坦克炮。而在自动火力方面,美军更是做到了单兵配给,人手一把五连发,其火力自然是要远超日军的。
所以,总体来讲,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虽然人数规模要比一般的营级单位大,但实际的火力水平,并没有什么优势。没办法,这就是工业实力的差距,如果有那个家底,谁不想人手一把加特林?满山都是榴弹炮?毕竟口径即正义,大炮即真理。
不过,这仅仅只是在与当时的世界主流军队作对比,如果是放在中国战场之上,那日军的优势可就大多了。从编制结构、到火力水平,日军可以做到全方位的碾压。
首先就人数规模而言,当时中国各方军队的营级编制规模普遍在500人以下。即便是编制结构最为合理的整理师,也就是咱们常讲的德械师。一个步兵营的满编人数,也就650人左右。
当然了,因为统一战线,当时许多地方军阀,甚至于是咱们的八路军等部队,其实在编制上都差不多是走的整理师这一套。但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即便是给了编制,往往很多都处于缺额状态。所以一个营能拉出来五百人,那基本都算是主力作战部队了。
像《亮剑》里面李云龙的独立团,其开始也就一千多人,一个营不过三百多人。虽说是团级编制,但实际规模也就和日军一个大队差不多。
当然了,最牛的还是《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陈大雷的六分区。按照剧中的设定,这个六分区至少也是团级编制。因为人家一分区的刘强,同样是军分区司令员,当初小黄庄战斗的时候,就直接带了一个团来支援陈大雷。
事实上,陈大雷的级别甚至还可能更高一点。因为按照剧中的设定,六分区乃是江淮军区下属的二级军区。在新四军的序列里面,二级军区一般都是旅一级单位。
但是,不管陈大雷的级别有多高,其手中的兵力却非常有限。按照他自己所汇报的那样,现在手里虽说有着三个营的编制。但一营和二营都还只是停留在建设阶段,能用的就一个三营,所以当时陈大雷手下就只看到一个三营长,至于一营长和二营长,则是连提都没提过。
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是三营,那也存在水分。其中一连和一营二营一样,依然是有名无实。二连则是拉出来了一个架子,一点新兵在训练。真正的作战不多,也就一个三连。满打满算,整个六分区,也就一百来号人。
在了解到六分区的实际规模之后,再来看小黄庄战斗中,六分区差点被一个日军中队所全歼,其实就很合理了。毕竟人家日军一个中队有接近二百人,本身规模就相当于一个加强连。再加上人家装备更好,单兵素质更高,打不过很正常。
当然了,相比于人数上的差距,日军更大的优势在于武器装备。如果按照正常德械师的编制,日军的装备优势并不大。当时一个德械师步兵营标配有30挺轻机枪,6挺水冷重机枪,还有八门迫击炮,这个火力水平可不算低了。要知道人家一个步兵营只有650人。
但问题是,当时中国能够达到如此装备水平的军队,实在少之又少。即便是所谓的德械师,很多都还做不到标配,更不要说其他的地方部队了。
尤其是像八路军、新四军这种武器基本依靠缴获的部队。能人手一把中正式,那就已经属于主力部队了。如果要是能来两挺重机枪,还有迫击炮,那都算是土财主了。如果是像李云龙这种,能拉出来一门意大利炮,嘿嘿,那可就厉害了,怎么也该打个县城玩玩儿。
没办法,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很多武器装备都只能靠进口。而军阀混战,只顾敛财,对于军队的发展建设又不上心,所以军队缺编是常态。
所以,当年的抗战是真的难。但因为一些影视剧的误导,加上对于那段历史的不熟悉,许多人并不觉得抗战有多难。估计是为了迎合国人,许多抗战剧都会有意识的弱化日军。即便是大家公认的经典《亮剑》,里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的桥段。比如李家坡之战,李云龙独立团打山崎大队,其实就有些夸大了。
李家坡之战算是《亮剑》里面的重头戏,其规模虽然不算大,但对于李云龙和独立团而言,却是非常重要。
当时独立团因为杨村一战的失利,被总部首长批成了发面团,不仅连老团长孔捷被撤了,连番号都差点没了,全团官兵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这边听说要打仗了,全团上下都憋着一口气,他们急需一场胜利,来为自己洗刷屈辱。对于李云龙而言,这是他接手独立团的第一仗,同样不容有失。
这就是为何独立团没得到主攻任务,李云龙会大发雷霆,叫嚣着要赵刚去和旅长打一架。后来772团进攻不利,独立团被拉来担任主攻,全团上下自然是兴奋异常。
当然了,兴奋归兴奋,但是这仗可不能乱打,光有勇气可不行,还得有脑子。日军指挥官山崎虽然长得不咋样,罗圈腿、矮个子、粗脖子,像颗大号的猎枪子弹。但人家在战术指挥上,确实还算有两把刷子。
他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李家坡的台形高地,构筑了一个环形的野战工事。整个工事居高临下,角度刁钻,这对于缺乏曲射火力的八路军来说,绝对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是正面进攻,那完全就是给日军当靶子,772团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损失惨重,最后被撤了下来。
李云龙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带着独立团上来之后,并没有急着强攻。而是派人带上工具开始挖战壕,他准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拉进双方阵地的距离,从而减少冲锋的时间。此外,他还将全团的手榴弹集中起来,等到部队冲锋的时候,统一投掷。同时机枪也被集中起来,统一火力掩护。
最终,李云龙成功打上李家坡,消灭掉了山崎大队。
其实从整体的战场设定来看,李家坡之战的问题并不算太大。其无论是之前土工作业的战术,还是后续手榴弹集中投掷的安排,都是比较合理的。尤其是扔手榴弹这一招,其主要的作用并不是杀伤,而是掩护,要为大部队冲上李家坡争取时机。
因为李家坡之战,从始至终的困难都不是如何与日军厮杀,而是如何冲上那个环形工事。许多观众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便有了3600颗手榴弹消灭山崎大队的说法。所以,手榴弹并不是李家坡之战的漏洞。
李家坡之战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出在实力的不对等上。如果说李云龙拉上全旅来打这一仗,那完全没问题。但他只有一个独立团,要知道当时的独立团可还不是土财主,别说意大利炮了,迫击炮估计都没用。虽说独立团全员出击,连炊事班的伙夫都上了,但那也就一千多号人,而他们的对面却是据险而守的山崎大队。
这种情况下,进攻方本来就很吃亏,再加上对面各方面战斗实力都占据优势。独立团最终即便是能够冲上环形工事,那也占不到多大便宜,更遑论全歼日军了。
如果歼灭山崎大队仅仅只是挖点堑壕,扔几颗手榴弹那么容易,当初的关家垴战斗,就不会打得那么艰难了。
关家垴战斗应该算是李家坡之战的历史原型,同样是一支日军大队,孤军深入到八路军根据地扫荡。这支部队虽然是大队编制,但却是临时拼凑组建,兵力仅500多人,差不多就半个大队,带队长官名为冈崎谦长。
冈崎大队带着部下,在根据地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还焚毁了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决定消灭掉冈崎。
由于战场是在根据地腹地,所以八路军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不算那些阻击打援的部队,仅仅是参与直接进攻的部队,就有八个团共一万余人,基本全是当时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甚至还包括总部直属炮兵团的一个山炮连。指挥员更是一个比一个顶,最后还有彭老总坐镇。这个阵容,可比李云龙打平安格勒要豪华。要知道这可不是打百团大战,而是对付一只仅500多人的日军孤军。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场很轻松的战斗。
然而,最终的战果却是非常令人意外。在关家垴,八路军一万多人,面对500多日军,打了整整两天两夜,伤亡了两千多人,却依然未能全歼日军。最终,因为日军的大部队增援赶到,我军主动撤退。虽然日军的损失也很惨重,伤亡近四百人,但是人家好歹是守住了。而且是在兵力绝对劣势,被四面合围的情况下,
说一句许多人可能不太爱听的话,单从战斗结果来看,关家垴战斗,确实是咱们输了,而且输得还挺惨。虽然这里面有着日军了关家垴高地地利的原因,但日军强悍的作战能力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当时八路军在与日军正面作战时的欠缺。
所以不夸张的讲,一个日军大队放在国际上,顶多是一个间于营团之间的作战单位。但是来到中国战场,一两个团估计都不够他吃的,即便是师一级的作战单位,也很难吃得下。
当然了,我不是想要证明八路军的实力有多弱,而是想要告诉大家,当年那场战争真的很难。没办法,我们的实力就是和人家有差距,单兵素质,战术协同,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等,几乎是全方面被碾压。
最后给大家列个数据,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被中方所消灭的军队数量为130余万人,其中死亡人数为44万。而中方的军队伤亡人数则是380余万,其中阵亡人数高达150万。这里面还不包括因为失踪、病亡、以及其他意外身亡的士兵数量。至于平民损失,那更是天文数字。
单就从战损来看,就足以说明当时中方和日本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而且有一点千万不要忽略,那就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我们凭借庞大的战争潜力以及盟军的支持,其军事实力其实是在不断增长的。而日军在战争后期,因为盟军的封锁和其他战场的消耗,则是在走下坡路。所以在战争前期,中方的军队想要和日军正面对抗,往往要付出五六倍的代价。
不夸张的讲,抗日战争的胜利,那完全都是在用人命去拼,一个人打不过,就来两个,两个人打不过,就来三个。所以,像那些一扫一大片的抗日神剧,完全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于先烈们的付出视而不见,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存在,会误导那些不了解历史的年轻人,让他们觉得抗战就该是那样的,这就属于误人子弟了,自然是应该受到谴责。
你们看过哪几部关于狗的电影?
巧了,这几天出不了门在家找剧,正好看了一部关于狗狗的,感觉很棒,推荐给大家:《多哥》。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聚焦1925年雪橇手和雪橇犬齐心协力为拯救阿拉斯加州诺姆市孩子的性命而奔波于血清接力路上的事件。1924年年底,阿拉斯加州诺姆市爆发了一场白喉(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好多孩子都住进了医院,有几个不幸离世。当时有一种疫苗能够用来对付白喉,然后诺姆市的疫苗全部过期,新疫苗在港口关闭前却未能送达,来年6月波罗的海才会解冻,也没有公路直通诺姆市、没有飞机,唯一运输货物的通道是邮路,然而冬天只有雪橇犬能够通行。
诺姆市曾经是出产金矿的地方,好多淘金者慕名而来。赛斐拉(威廉达福饰)曾经也是众多淘金者中的一员,而今,金矿淘尽,淘金者都走了。赛斐拉留了下来,取了比利时女孩康斯坦丝,成了一名赶雪橇高手(曾赢得3次全阿拉斯加锦标赛)。
多哥TOGO是赛斐拉家一只体弱多病的小二哈,先天的不占优,导致刚出生就被赛斐拉判了“无法成为雪橇犬”的“命运”,甚至不顾康斯坦丝的喜爱,两度把多哥送给了别人,不过多哥TOGO“生性一根筋”只认准赛斐拉一家,机敏过“狗”,不仅两次回到赛斐拉和康斯坦丝的身边,而且经过多次和赛斐拉“相爱相杀”,终究成了赛斐拉的一只领头犬。(相关回忆片段很精彩,在此就不细叙)
回到开头影片开头:诺姆市大雪纷飞,医院人满为患生命危机,但根据赛斐拉的判断,当时窘境可谓诺姆市百年一遇,连身经百战的他都对用雪橇去运送疫苗的事望而却步。
按照康斯坦丝的理解,此次冒险应该有涉及白喉的孩子父母去,可赛斐拉始终放不下,几经纠结,和在医生和市长等人的请求下,他还是决定参与任务。
彼时,最近的疫苗所在地为南纳,距离诺姆市1085公里,一般情况下狗拉雪橇需要费时25日。卫生局决定使用两组雪橇犬接力运输,20个雪橇手和150只雪橇犬,必须日夜兼程,经过河流,跨过平原,穿过森林,穿越冰冻的阿拉斯加邮路。
最终,他们5天半就完成了任务,拯救了多名孩子的性命。其中,赛斐拉被委任传送这场接力中最危险的一段,在零下30度、七级以上强风的环境下,从诺姆到奴拉托接收那批免疫血清,斐拉和多哥TOGO两次穿越结冰的海峡,缩短运送距离,最终跑了264英里(其它19只队伍平均运送31英里)。
电影远比文字来得精彩,篇幅所限,也没有过多展开,斐拉和多哥TOGO一路奔袭,窃以为,最精彩为四个片段:
其一,刚出发不久,雪橇在从山顶往山谷奔袭中,差点掉下悬崖,最终在多哥的带领下,转危为安,不过多哥也因此受轻伤,下面直接上图:
其二,去时穿越刚结冰的海峡(平时都不走,为了缩短时间,赛斐拉选择直接穿越结冰海峡),穿越时四周冰块断裂,一路颠簸,赛斐拉高吟(改编自)亨利五世的阵前演说,“我们不愿跟那样的狗死在一起……那些躺在床上的诺福的狗,将会埋怨命运,认为它们无缘在此是受了诅咒……”,那场面,不亚于任何一支士气满满冲锋的队伍。
其三,回程时再次穿越海峡,此时海峡冰面已融化成浮冰,更加不稳定,几次险境,最后都靠多哥TOGO力挽狂澜:
其四,最后由于雪太大,赛斐拉直接看不见,只能有多哥TOGO拼死带着它去找老乔:
与《忠犬八公》大多在城市去取景拍摄不同,《多哥》的背景都是粗狂广袤或凌厉高耸的雪山,故事简单,但情节扣人心弦,画面更是美得一塌糊涂,随手截几张,都是桌面背景的料:
当然,电影远比我写的丰富,为了不做更多剧透,很多细节都没有说,该剧豆瓣评分8.8,IMDM8.1,真心值得推荐,特别是爱狗人士,更是值得一看,难说看完此剧,你会原谅天天拆家的二哈,祝大家春节快乐~
你们在新兵连发生过哪些搞笑的糗事?
本人没有当过兵,但是上学军训过!直接去部队军训的!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儿给大家分享下我那会上的中专,3年制的刚开始去学校报道有家长陪同,安顿好被褥,见了班主任,在食堂吃了饭之后家长就都回去了。好像是上课一个星期的的课,完了就直接拉到部队军训的的,刚去人生地不熟的,身上就带个几块钱,那会学校都是饭卡打饭,家长给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去部队的第一天,因为有学校领导陪同,拿伙食杠杠的,全是硬菜,有鸡鸭鱼肉,米饭管够,馒头管够,记忆最深的就是鸡蛋汤里的鸡蛋有好多!第一天完了愉快的过去了,第二天噩梦就开始了,早上五点半起来跑步,走正步,反正就是各种锻炼,到7点食堂门口集合,先来个团结就是力量,那会力量是啥也不知道了就是饿!接着就是吃饭了,进食堂有序排队打饭,就是稀饭馒头,但是馒头已经不是管够了,这个得看你的收和嘴的速度才能决定你的温饱,更不用说什么硬菜了!那会已经学会了抽烟!在宿舍抽烟的时候让连长逮住了,我们4个人抽的烟,直接给了我们一包软红塔山,规定5分钟之内抽完,我们几个一人点了3跟开始抽,还必须是过肺的,没抽几口整个人都头晕恶心,总之那个难受,抽烟的应该知道的!最后就是离别的伤感!不管你在部队呆了几天,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在离别的时候最舍不得,也是最伤感的,这就是部队情
来展示你的家乡或城市?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升中湖。享誉世界钓鱼城的美名。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我家乡。民风淳朴,人心善良是我家乡。升中湖的野生鱼,跑山鸡,旱地拔葱鸭…让你垂涎三尺,流连忘返。升中湖是你来了就不想走,你走了一定还会来的地方!
忘记说了,升中湖的小伙子打谷子凶的批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