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名将录武将技能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将领?
1、陈连升(1775—1841)
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近代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1839年1月,陈连升随同湖广总督南下广州禁烟,时常出海缉拿烟贩,并与英军交火,击沉敌船一艘。
1840年8月,陈连升率5艘战船、3000水兵与英军交战,再次获胜。1841年1月,英军进犯虎门,由于琦善拒绝派出援兵,陈连升阵亡,其子陈长鹏身受重伤而投海捐躯。
英军恨陈连升坚守不屈,脔割其尸,并将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其马悲愤不已,遥望大陆绝世而死,时人称之为“节马”。
2、关天培(1781—1841)
字仲因,江苏淮安人,出身武职世家,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提督广东期间,全力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时常派遣军舰出海缉私,缴获鸦片。
1841年,英军出动战舰10艘、汽船3艘,并配有登陆部队,进犯虎门炮台,遭到关天培反击。虎门炮台即将陷落之时,英军司令向其发出最后通牒,令他放弃虎门,遭到拒绝。
英军攻入炮台时,身受10余处伤的关天培依然坐镇指挥部队还击,后被枪弹击中,以身殉职。
3、葛云飞(1789—1841)
字鹏起,浙江萧山县人,武举出身,历任游击、参将,官至定海总兵。1840年底,英国远东军队进犯定海、宁波、镇海。
葛云飞辞别母亲,奔赴前线,主张“先守后战”。1841年9月,英国撕毁条约,再次进犯定海,遭到葛云飞奋力还击,被击毁军舰两艘。
弹尽粮绝之际,葛云飞手握战刀,率亲兵200人与敌人肉搏;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
4、郑国鸿(1777—1841)
字雪堂,湖南凤凰县人,世袭军功出身,官至浙江处州镇总兵 。1841年9月,英军出动2万兵力、29艘军舰进攻定海,并分出部分兵力进攻郑国鸿驻守的竹山炮台,但被击退。
10月,英军兵分三路再次进攻,由于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且腹背受敌,英军得以登陆。
在关键时刻,郑国鸿将将印交给部下,单枪匹马冲入英军阵营,血染沙场,随从1200余人几乎全部牺牲。
5、王锡朋(1786—1841)
字樵慵,天津市人,早年追随杨遇春出兵新疆,平定准格尔叛乱,官至安徽寿春镇总兵。1840年4月,英军进犯吴淞要塞,攻陷舟山,兵锋直指定海,但遭到王锡朋反击,大败而归。
1841年3月,英军再次进犯定海,连陷炮台十几座,清军伤亡惨重。面对强敌来攻,王锡朋身先士卒,左冲右突,杀敌无数;随后不久,英军大部队登陆并向其发起猛攻,王锡朋力战而死。
道光帝亲自为之写祭文,并赐御碑,谥号“刚节”。
器灵2莫明吻重黎的饰演者?
器灵2莫明吻重黎的饰演者孙雪宁。
孙雪宁,1993年8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演绎经历:2015年6月,主演的古装剧《仙剑客栈》在优酷播出,随后正式进入影视圈。10月22日,她与王燕阳、赵晖合作主演的都市喜剧《百思不得姐》播出。2016年11月,主演的都市科幻剧《器灵》播出。
2017年6月,主演的《旋风辣妹》在爱奇艺视频上映;11月,主演的古装武侠剧《拜见宫主大人》播出。2019年3月,主演的古装武侠剧《拜见宫主大人Ⅱ》播出。2020年1月,出演的仙侠剧《三生三世枕上书》在腾讯视频播出。2021年,孙雪宁主演的古装剧《锦心似玉》播出。2022年,主演的古装探案剧《唐朝诡事录》播出。
扩展:《器灵Ⅱ》是由搜狐视频和亿奇娱乐联合出品,彭昱畅、孙雪宁、李诺、刘骐、伊丹爱莉主演,陈静、童可可、李兴华、易扬、王关彭等出演的都市英雄幻想网络剧。
该剧讲述了因抵抗九卿而痛失亲人与器灵的莫明,为了唤醒被器灵反噬的哥哥与母亲、修复器灵“炎枪重黎”与“凰木凝雨”,走上与九卿殊死一战的道路。
五马分尸和车裂是一回事吗?
“车裂”又称“五马分尸”,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鞅就是被施以极刑“车裂”。
车裂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民间称为五马分尸。人们认为,此刑的执行方法,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
“车裂”的由来古人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极为看中,很多罪孽深重之人得知自己将被处死,都会祈求留个全尸。
“车裂”这酷刑就是为此诞生的,此酷刑让人“身首异处”,连四肢都各在一方,难怪一些罪犯想起这一刑名,都会不寒而栗,因为这酷刑不仅让死者其受身体分裂之苦,还要让其精神崩溃。
此等酷刑它专用于谋反、篡逆等大逆不道之人。
在汉朝之前,此酷刑只叫“车裂”,那么“五马分尸”之说从何而来呢?有人指出,自汉景帝改革刑法后,景帝以前一些死刑的真相慢慢使人淡忘,最终失传。
一些古书几经后人妄改,如《 南燕录》中有“车裂嵩于东门之外”一句,在《太平御览》中已被改为“五车裂之”,中华书局的影印本中又成了“以五车裂之”,读者以今视古,难免产生种种误解。
此外,民间文学、古典小说对这一刑罚的描绘,起了直接传播作用,如《东周列国志》说商鞅被“五牛分尸”,这是五马分尸俗说的近源,什么时候五牛被五马取代更不可考。
但至少在近代,“五马说”已广为流传,以至于洪秀全将“五马分尸”刑当作太平天国正式刑名颁于天下,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独一无二之例。
古代哪些名人被“车裂”致死1.商鞅
商鞅原名卫鞅,只因为秦国数次立下大功,被秦孝公嬴渠梁分封到商地,故又名商鞅,封地百姓亲切称呼商鞅为商君。商鞅为了让秦国富强起来,在政治、军事、经济、农耕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商鞅变法”。
在嬴驷还是太子的时候,一度触犯了禁条。商鞅说对秦孝公说,国君真要实行法治就要从太子开始。太子若不能受墨刑就让太子的师傅处罚他的师傅公子虔,这样一来,法令便畅行无阻。
商鞅也因此得罪了太子嬴驷。秦孝公去世后,太子登位立马就找商鞅治罪。商鞅被迫逃往魏国,魏人不愿意收留他,无奈只能会秦国发动兵变,但战败而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极刑,当时是用牛拉的车,所以又称“五牛分尸”。
2.嫪毐
嫪毐如果老老实实地做一个“魏丑夫”,他的人生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但因为其为吕不韦表演了一项特长,被吕不韦所利用,将其献给了嬴政生母赵姬,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后来还生了两个孩子。
秦始皇起初对这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毕竟在赵国时赵姬和他两个人经过了千辛万苦才能活下来,秦始皇在心里对这个母亲就算有万般不满,还是有一定的情分的。
只要赵姬和嫪毐不要做的太过分,他都不会对他们有太多干涉,可是后来嫪毐越来越膨胀,嫪毐后来在人前说他是秦始皇的假父,甚至还说,等到秦始皇驾崩后,就让自己的孩子继位,这正应了那句话,不作不死。
公元前238年,嫪毐趁秦王住在雍城,盗取了秦王和太后玉玺,调用了军兵进行叛乱。秦王派相国昌平君平息叛乱,后来嫪毐被抓,被处以“车裂”极刑。
3.赵高
众所周知,秦朝的覆灭,和赵高的篡权夺位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名垂千古与遗臭万年,赵高选择了后者,成功地让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成为一个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
赵高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宦官,任职中车府令。时常陪伴于秦始皇的身侧。秦始皇在巡视的中途病逝,被赵高隐藏真相,并逼迫丞相李斯篡改始皇帝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逼死始皇帝长子扶苏自尽,逼死与扶苏关系莫逆的秦国大将蒙恬。胡亥继位以后,赵高气焰嚣张,满朝文武都要看他的眼色。
赵高用“指鹿为马”的招数大肆排除异己,在害死李斯以后,取代了李斯的位置做了丞相,并想更进一步当皇帝。于是逼死胡亥,选了看似傻子的子婴为王,却被韬光养晦的子婴设计杀死。
在赵高死后,子婴命人将其尸体行以“车裂”极刑!
4.李存孝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在战乱年代曾经有过很多故事,也有过很多英雄人物,颇负盛名的就是“十三太保“。
最早的“十三太保”就是唐末藩镇割据将领李克用的十三个力大无比的养子们。
其中最为出门的当数李存孝,此人是一个与西楚霸王齐名的人,有人说:“将不过李,王不过霸”,说的就说李存孝的能力。
此人打仗从来没有败过,他手下有五百飞虎军,让敌人闻风丧胆,飞虎军一出现心理上就摧毁了对方。
致其死亡的就是他的赫赫战功,功高盖主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件好事。李克用利用儿子们的嫌隙,设计陷害他,扣上罪名,采用极刑“五马分尸”赐死。
但李存孝天生神力,以一人之力拉回了正在奔跑的五匹马,连续十来次都是这样。李存信上前劝道:“十三弟,你这样挣扎又有什么用呢?你是必死无疑的,放弃吧,我也好去交差。”
李存孝也是爽直之人,说这样杀不死他,除非先挑断自己的手筋、脚筋,行刑之人照做,才终于杀死了他。
结语:五马分尸,也就是车裂,这种刑罚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刑罚就更加普遍。
除去一些谋反、篡逆等大逆不道之人,还有不少死于车裂的都是名人,他们大多都是生前扶摇直上,建功立业,但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到这样的待遇,这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
“五马分尸”间接性地反映了古时候残酷的酷刑。各位能够想象,那时候的剥削阶级是多么的惨忍,并且古时候的酷刑是远远不及这种。
不由感叹,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幸福!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性名将?
自古男儿多豪杰,战场虽然大多以男子为主导,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仍然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将领。受文艺作品的影响,很多巾帼英雄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同时也虚构了不少女性将领,例如穆桂英等杨门女将。那么,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著名女将,大家又认识几位呢?
1、商朝妇好:史载第一位女将。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原配王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卦表明,妇好曾多次奉命征战沙场。甲骨文记载,某年夏天,商朝北方发生战争,双方僵持不下,妇好便主动请缨率军出征,最终获得大胜。此后,武丁便经常让其挂帅出征,先后战败周边二十多个方国。甲骨文有“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的记载,而这也是妇好出兵最多的一次,以当时的生产能力和人口数量,妇好率军一万三千出征,这在当时已经是规模极大的一场战争了。虽然妇好年仅三十多岁便不幸去世,但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出现频率却相当高,在仅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她的名字便出现了200余次。
2、晋朝荀灌:12岁率军突围求援。荀灌是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曹魏名臣荀彧的五世孙女。荀灌虽为女子,但却自幼喜欢舞枪弄剑,常常跟随在父亲身边行军作战、东奔西跑。在名师指导下,荀灌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尤善枪法。建兴三年(315年),时值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杜曾率军一万围攻宛城,宛城守将荀崧眼看城中粮食即将耗尽,便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年仅12岁的荀灌遂主动请缨,率领十几个勇士突破重围,并顺利向南中郎将周访求来援军,击退杜曾军队。
3、前秦毛皇后:率军力战不退被俘而死。毛皇后乃前秦将领毛兴之女,出身将门的她自幼习武,成年后嫁给前秦高帝苻登,并被立为皇后。毛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因其善于骑射,又极为悍勇,因而在苻姚之战中,毛皇后也随军出征并统军一万,负责驻守辎重粮草所在的大界营。后来,后秦姚苌因战局不利,派儿子姚崇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毛皇后则和苻登两面夹击,斩杀后秦两万余人。然而,取胜的苻登却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姚苌探知后亲率三万精锐骑兵偷袭大界营,毛皇后率领女侍卫和军队力战不退,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力竭被擒,姚苌见其美貌出众又武艺高强,便想纳其为妃,被拒后遂将其斩首示众,年仅21岁。
4、南北朝、隋朝冼英:被尊称为“岭南圣母”。冼英是南梁、南陈、隋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后因率领汉、俚各族百姓归附隋朝而被封为谯国夫人。冼英本为广东茂名人,后嫁给北燕后裔、高凉太守冯宝为妻,婚后两人共同主政,隋朝攻灭南陈时,她以岭南的粤西、桂南、海南之地归顺隋朝,而在此后的岭南反隋运动中,她在年老体衰的情况下仍然协助朝廷平定岭南。冼夫人不仅在协助梁、陈及隋三朝治理岭南方面业绩辉煌,而且她还是一位杰出的女将军,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冼夫人先后被陈朝、隋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别追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则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5、北魏花木兰:替父从军。作为最著名的巾帼英雄,一直以来关于她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过,史书对于其姓氏、籍贯、生卒年分等信息均无记载,不过祖冲之的《述异记》和李亢的《异志》均提到木兰姓花,因此明清以后广泛采纳了“花”姓。彼时,由于北方柔然经常南下侵扰,于是朝廷规定每家抽一男丁上前线,花木兰家中因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弟弟又太过年幼,于是花木兰便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军旅生涯。凯旋归来之后,念其功绩较大,再加上孝心可嘉,皇帝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甚至有提拔重用之意,但花木兰却因家中有老父需要照顾,最终婉拒返回家中。
6、唐朝平阳公主:第一位以军礼安葬的女性。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和嫡妻窦皇后的爱女,成年后嫁隋末武将薛绍为妻,迁居长安。李渊起兵之时,薛绍返回李渊身边,平阳公主则留守关中李氏庄园,散尽家财聚集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后又凭借胆色收编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仅三月便扩军数万,并引军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因其军队军纪严明,平阳公主被当地百姓称为“李娘子”,其军队则被称为“娘子军”。李渊兵进关中时,平阳公主麾下军队已达七万,并攻占了大片地盘,后与李世民合力攻克长安。李渊称帝后将其封为“平阳公主”,奉命前往山西驻守李家大本营,其驻兵之初因此被命名为“娘子关”。武德六年(623年)二月初,平阳公主突然去世,李渊念其军功,以军礼安葬之,而平阳公主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性。
7、唐朝樊梨花:极富传奇色彩的女性将领。与花木兰一样,樊梨花身上的戏说成分同样很多,且史料并未提到关于她的记载,她的事迹大多出自于各地史志稗史。樊梨花乃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物,其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梨花后嫁于薛丁山为妻,大唐贞观年间,以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并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甚至以武力与唐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派薛仁贵前去征讨,而樊梨花则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其事迹也基本发生在这一时期。至于其他的故事,则大多为文学作品虚构。
8、北宋折太君:出身“折家将”的“杨门女将”。杨门女将虽然大多为虚构,但折太君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其乃府州折氏之女,其父折德扆,两位兄长折御卿和折御勋皆为一时名将。生于武将世家的折太君,青年时便已经熟读兵法、文武双全,经常协助父兄抵御外敌。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结盟,折太君遂嫁给杨业为妻,后随杨业侍奉北汉,夫君在外征战,她便组织杨府的男女仆人丫环习武。北汉被灭后杨业归宋,折太君又随之迁居开封,杨业在“雍熙北伐”中阵亡后,折太君据理力争,上书陈述杨业战死缘由,最终使得潘美官降三级,监军王侁和刘文裕则被削职为民。折太君除早年有征战记载外,嫁给杨业之后并没有带兵记载,但杨家之所以能成为北宋名将世家,与折太君的贡献却是分不开的。
9、南宋梁红玉:从妓女成长为抗金名将。梁红玉出身武将世家,自幼随父兄练就一身武艺,后祖父和父亲因平定方腊叛乱失败而被处死,梁家就此衰落,梁红玉则沦为京口营妓。方腊起义被平定后,童贯班师回朝后召营妓侑酒,梁红玉因此与韩世忠相识并嫁给对方,并在其妻白氏去世后成为继室。南宋建立之后,梁红玉在建炎三年(1129年)因平定苗傅叛乱立功,获封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此后,梁红玉多次随韩世忠出征,并在建炎四年(1130年)的“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1135年),梁红玉随韩世忠出镇楚州,最终于同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年仅33岁。
10、南宋杨招讨:山部杨招讨女将军。南宋末年,蒙古南下攻打南宋,蜀地百姓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而在史书中的将士牺牲录上,其中有“名山部杨招讨女将军”的记载,不过关于其事迹,却并未有过多的记载。根据有限记载,基本可以推测出,杨招讨应该率领的是四川名山县的团练兵,充分利用四川多山洼盆地的地形特点,大胆创新采用堡垒协防体系的灵活战术对抗蒙军铁骑,可惜却无力回天,最终英勇就义。
11、明朝瓦氏夫人:明朝第一抗倭女将。瓦氏夫人本名岑花,其父岑璋是归顺直隶州土官,自幼便文武双全,不仅饱读诗书,且精通兵法武艺,成年后嫁给田州土官岑猛,改称“瓦氏”。因屡屡侵犯临州,岑猛及其子岑邦彦在朝廷的围剿下兵败身死,之后瓦氏夫人先后抚育岑芝及其子岑大寿、岑大禄两代人,并代掌州内政务。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由于倭患严重,瓦氏夫人奉命率兵前往浙江前线抗倭,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军衔,隶属于总兵俞大猷指挥。次年四月初五,瓦氏奉令到漕泾镇截击倭寇,因敌众我寡,被敌重重围困,战斗激烈,头目钟富、黄维等十四人阵亡,瓦氏极为愤怒,亲自披发舞刀,往来突阵中,所乘马尾鬃为倭拔几尽,浴血奋战而出。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倭寇由平望奔王江泾(在嘉兴县北州里),瓦氏参加对倭寇进行追击围剿,全线斩贼首和溺死者约三千多人。五月初五,敌经金山卫,又被瓦氏击溃。六月,在陆泾坝(今江苏苏州境)战役中,瓦氏夫人率兵斩获倭首三百余级,烧毁海盗船只三十余艘。由于瓦氏抗倭有功,被朝廷封为“二品夫人”,而这也是“瓦氏夫人”这个称呼的来源。后因主战的总督张经被严嵩陷害入狱,瓦氏悲愤之下告老还乡,不久之后病逝,享年59岁。
12、明朝秦良玉:唯一位列王朝名将的女性。秦良玉出身明朝忠州,自幼文武双全,后嫁汉朝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杨应龙叛乱,马千乘奉命率军平叛,秦良玉则率兵五百押运粮草,后夫妻二人均立下大功,秦良玉更是位列南川路战功第一。丈夫马千乘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因得罪监军太监邱乘云被囚禁致死后,因儿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遂代领夫职。明末天下大乱,秦良玉与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历朝历代在修史时,即使要为女性名人列传,往往也只会将其列入列女传中,而秦良玉则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作为王朝名将而单独列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13、明朝葛嫩娘:将门虎女抵抗清军。葛嫩娘出身将门之家,其父葛挺昱是一员镇守边关的武将,身为独女的葛嫩娘于十岁左右开始缠着父亲学武和统兵之道。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其父率军抵抗,最终全军覆没,葛嫩娘则趁乱逃走,后流落于南京秦淮河,成为了名噪一时的诗妓。后来,葛嫩娘结识了世家子弟孙克咸,并与其一起应福州守将杨俊之请前往福州,面对清军南下,葛嫩娘动员全城妇女,对她们进行编排和紧急训练,面对清军围攻,葛嫩娘又趁夜突围向郑芝龙求援,可惜郑芝龙不为所动,无奈返回福州。后清军破城,葛嫩娘与清军展开巷战,结果力竭被擒,清兵见葛嫩娘貌甚美,欲逞兽欲,葛嫩娘绝望之下咬舌自尽。
14、太平天国苏三娘:天地会出身的女将。苏三娘本姓杨,原为江湖卖艺女子,擅长使用飞镖,后嫁灵山天地会首领之一苏三为妻,而苏三手下则有一支农民起义队伍,苏三娘于是便常跟随丈夫外出作战。苏三后因叛徒出卖被杀,苏三娘为丈夫报仇后,遂率两千余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加入太平军,参加金田起义。此后,苏三娘跟随洪秀全转战各地,先后参与守永安、围桂林、打长沙、攻武汉、破南京等战役,入南京之后获封女营副总管,负责协助洪宣娇管理女营。咸丰三年(1853年),苏三娘奉命与罗大纲各率男女军攻打镇江,战斗中她冲锋陷阵,飞身登城,其英雄事迹不胫而走。之后,苏三娘奉命镇守镇江,曾指挥女军多次粉碎了官兵的反扑。不过,从咸丰四年(1854年)后,苏三娘的事迹便不再见于史料。
以上便是本人所知的十四位巾帼女将,她们虽为女子,却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由于个人知识有限,其中或许有所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三国时期天下13州曹魏占据9州?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首先分析魏国的情况,因为曹操死后,曹氏家族的继承人无论是执政能力还是在朝廷中的威信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曹氏已经逐渐衰落,而司马氏从司马懿当上魏国的征西大都督,掌握了魏国的军权,在军队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笼络了大批的人心,魏国后期,司马懿的权势达到顶峰,军队甚至出现了认大都督不认曹氏皇族的情况,所以后来司马氏以武力为后盾夺取了魏国的江山。然后再来看看蜀国和吴国的情况。与魏国类似,这两个国家后继者无能,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力,使得朝中奸臣当道,再加上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特别是吴国最严重,达到皇室互相残杀的程度,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实力,使得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吴蜀两国国力更加衰弱,根本不像上一代人赤壁之战时期联合抗曹那样的雄心壮志以及超凡能力了,而且三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是北方黄河流域人口众多,而南方人口稀少,从兵力上南方两国本来就严重不足,遇到统治者无能,统治集团内讧那国家基本上就完蛋了。所以,只要司马氏取得了魏国的权力颠覆了魏国,转向强攻吴蜀两国,南方两国基本只有挨打被消灭的份儿。总之,三国都是毁灭在不争气的二代三代主手里,最后新崛起的司马家族统一了天下,他们把国号定为晋,那就是晋朝统一中国了。历史上称为西晋,与后来的东晋相互对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