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袁绍最怕,三国里谁最胆小?
谢谢邀请!
谁都知道三国里东吴大夫,单刀赴会的鲁肃,被描写的胆子最小,请看草船借箭,身着道袍,手摇羽毛扇的孔明《胸有成竹》,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硬把鲁肃拉上船饮酒,这个鲁肃面如土色,酒杯也端不住,把酒洒了一地,就差尿裤子了,孔明更是声声冷笑,鲜明对比,高低立判,这鲁肃一副弱智的样子,孔明是猫,鲁肃就是一只老鼠,由诸葛戏弄,这在京剧舞台上是活龙活现的,看来罗先生的笔最利害,他说谁胆最小谁就胆最小。
如果袁绍真的把刘备杀了?
不可能。因为曹操曾经抢过关羽心爱的女人。从而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1.英雄爱美人。关羽曾经爱上过一个美丽的女人。
爱上别人,这不是关羽的错。主要是因为那是一个美女,诱惑性太大,很能撩人。
英雄爱美人,关羽也不例外。
吕布手下大将秦宜禄,他的夫人杜氏是一个著名的美女。关羽对杜夫人是一见钟情,非常爱慕。
曹操和刘备攻打吕布时,关羽向曹操请求,城池攻破后,把杜美女赏赐给自己做老婆。
据《三国志》记载: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
曹操心想:一个女人而已。他为了收买关羽的人心,满口答应。
关羽担心曹操反悔,杜氏毕竟是个著名的美女,是个抢手货,一旦她成为俘虏,事先不把话说好,说不定就被别人抢走了。
在下邳城将要被攻破的时候,关羽又屡次提醒曹操:城就要破了,杜美女那件事,明公答应我的,可别忘了。
《华阳国志》记载:
“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公许之。及至城门,复白”。
关羽为了得到杜氏,有一个很能摆上台面的理由:自己的老婆无子,所以自己很有必要再找一个老婆传宗接代。杜美女这样的人,正合适。
曹操一口答应。
由于有这么一个激励因素,在攻打下邳城时,关羽的表现非常积极勇敢。
2.曹操横刀夺爱。秦宜禄的老婆,太漂亮,名气太大。曹操本来光顾着指挥打仗,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但由于关羽那么迫切的想要得到她,曹操“公好人妻”的老毛病又犯了。勾起了曹操强烈的好奇心。
城破之后,曹操命令手下:先把杜氏带到自己跟前来看一下,究竟有多漂亮?
据《三国志》:
“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曹操一看,真的是个罕见的美人啊!
由于美女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显然,像这种美女,是可遇不可求的。
看到被俘虏的杜夫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曹操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赏给了关羽,自己就从此得不到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给关羽了。曹操就留下了,自己纳为妾。
杜氏就这么成了曹操的宠妾。
关羽想把杜氏娶回来生儿子,这个想法是对的,因为杜夫人确实很能生。
后来,杜夫人又为曹操生了两个儿子:曹林、曹衮,一个女儿:金乡公主。
杜氏原来和秦宜禄也生过儿子,名为秦朗,曹操收之为养子。
3.不共戴天之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这两种仇恨,都是无法化解的。
杜夫人虽然还没有成为关羽的老婆,但如果没有曹操强行夺爱,本来应该是的。
眼看就要到手的老婆,朝思暮想的女人 ,就这么被曹操说抢就抢走了。
关羽想不到曹操这个人如此无赖。从极度的失望,转而害怕被曹操打击报复,内心非常不安、紧张。
仇恨的种子在关羽心中发芽。关羽准备铤而走险,他要杀人了。
据 《华阳国志》记载:
“公疑其有色,自纳之。后先主与公猎,羽欲於猎中杀公。先主为天下惜,不听。故羽常怀惧”。
有一次几个人一起打猎。关羽准备趁机把曹操杀了。被刘备拦住了,刘备劝他说:不要太冲动,冲动是魔鬼。
《三国演义》中,也有关羽在打猎时,准备杀曹操的描写。只不过被美化成:关羽是为了天下。
关羽已经有了杀人的故意,属于一种杀人中止的行为,如果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也是死罪。所以关羽更害怕。
失望,仇恨加上害怕,从此之后,关羽和曹操不共戴天,与老贼势不两立。
到了建安五年(200年),曹刘大战,关羽战败被擒,曹操对关羽非常优待,想收降他。
关羽尽封赏赐,留书告辞。给后人留下了“千里走单骑”的传说。
刘备活着,关羽不可能投降曹操。
如果没有杜氏这件事,刘备如果被杀,关羽必定会投降曹操。
由于有这么一段故事,关羽内心中对曹操已经痛恨到极点。因此,他宁愿投奔袁绍,都绝不可能效忠曹操。
即使勉强留在曹营,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在这件事上没做错。他想找个老婆传宗接代,这在当时是个很正常的要求。他的要求并不算过分。错的是曹操,简直就是出尔反尔。没见过像他这么当领导的。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的谋士郭嘉,就以“十胜十败”论为曹操鼓励信心,从后世看来,郭嘉的这十个方面对比,就很好的解释了官渡之战为何是以少胜多的结局。这十方面分别为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此十个方面如果放在官渡之战中对号入座,郭嘉的理论就是极为准确的预言。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这句话是讲袁绍注重形式主义,当然,这在古代是个通病,古人的礼仪讲究十分严苛,不按礼仪行事甚至会触犯法律,尤其是为人臣子不遵礼仪者,是不成体统的表现。袁绍是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熏陶出遵礼寻制的管理思想,所以袁绍在整场战争中的灵活性较差。反观阉宦之后的曹操,大小就是偷鸡摸狗之辈,长大反而成为一个灵活多变的管理者,他的团队更具有活力,实行的是扁平化管理。例如张颌投降一事,当时的曹营主帅为曹洪,可以先收降张颌,待曹操从乌巢回来后再行禀报,这种收降如果放在袁绍阵营,未得袁公同意,谁也不敢为之。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八月,前往洛阳接回落难得汉献帝,迎入自己辖区许昌,这就树立了天下正统的政治地位。至建安四年,袁绍已经拥有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四地,曹操便借天子的名义“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在政治上给其扣上不忠不义的罪名。袁绍吃了一个哑巴亏,后悔当年没有听取沮授建议迎接献帝,于是在壮大之后,开始向曹操集团发难,亦有夺回汉献帝之意。虽然袁绍以陈琳的“讨贼檄文”骂曹为贼,但不可否认的是袁绍此举更为心虚,仿佛是贼喊捉贼。此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强曹弱,应该休养生息,建立诸侯关系,以骚扰曹操为主,拖垮曹操集团。但现在看来,曹操在汉献帝的政治影响下发展迅速,例如吕布、刘备两个政治集团,皆在“朝廷”赐封下你攻我伐,袁术更是被定为天下共讨之对象,曹操皆成为坐收渔利的幕后玩家。如果战事再拖下去,曹操只会更加强大,袁绍否决此计是有理由的,因为曹操始终以汉帝为基础,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纪律严明是一个军队的隐形战斗力,袁绍的军队纪律涣散,最为明显的体现在文丑兵败延津一线。自曹操采纳荀攸声东击西之计,解了白马之围,袁绍主力吸引至延津一线,袁绍令文丑率领五千精骑追击曹操的五百诱饵。曹操自知不敌,令士卒将随身干粮钱财扔于途中,引起文丑追兵的哄抢,埋伏道旁的曹操及时杀出博得一胜,此役文丑战死,曹操则顺利逃回官渡。由此可见,所谓“河北四庭柱”之文丑,袁绍帐下名将,治军都这个德行,哪还谈得上军队纪律呢?曹操治军则极为严厉,削发代首的典故就是他树立军队纪律最好的佐证。再纵观文武官员,田丰因阻谏伐曹而被下狱,刘备绕往许昌一带,联合黄巾军残余刘辟搞破坏,被曹军全歼,回营之后居然未受任何处分,袁绍还同意他出走荆襄邀请刘表为援,管理相当混乱。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用人唯亲其实有些牵强,汉末本身就是士族门阀政治,联姻大族是各大诸侯通用手段,况且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在战乱与割据中,用人唯亲要比用人唯贤更安全,曹操鼎力北方之后也是以诸曹、夏侯为各战区统帅,这与袁绍分兵袁谭、袁熙为青、幽刺史没什么差别。但袁绍用人有些摸不清头绪,沮授在官渡之战前后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但无一被采纳,如白马之围袁绍选定颜良前往,沮授认为颜良有勇无谋,建议换将,袁绍不采纳,结果颜良被关羽斩杀,白马之围破灭;随后袁绍将十万大军开往延津,沮授建议保存实力,分兵一半向阳武推进,袁绍还是不采纳,致使十万大军有去无回;至阳武后,沮授认为曹操粮草不足,建议打持久战,袁绍不听,执意推进至官渡寻求决战;淳于琼押粮至乌巢,沮授建议增兵驻守粮仓周围加以警戒,袁绍还是不采纳,致使曹操的五千轻骑可以快速突袭至乌巢大仓。再包括对峙阶段,许攸建议分兵袭击兵力不足的许昌,袁绍也是不同意;乌巢被困,张颌建议先救淳于琼,袁绍执意攻打曹操官渡大营,结果是两头皆以失败告终。曹操则用人不疑,关键时候皆听取荀攸之计,对峙时期还写信向许昌的荀彧问计,这才是用人之道。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袁绍的多谋少决早就被郭嘉看出,当初在袁绍阵营中不得重用,于是他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评价到:“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而后就投奔了曹操,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就备在曹操攻打徐州时,就派人前往袁绍处,请其趁许昌空虚时抄曹操后路,袁绍却以小儿患病为由,失去此良机。再往前看,迎接献帝时,贾诩向李傕提出过“奉国家以征天下”;沮授向袁绍提出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毛玠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三个建议中,沮授所提算是最为赤裸裸的,而袁绍居然没有同意。曹操得到汉献帝后,不仅获得了董昭、钟繇等原汉室臣僚,而且赢得了大批士人的归心。经荀彧推荐,荀攸从荆州、郭嘉从袁绍处投到曹操麾下,避乱江南的杜袭、赵俨也于次年返归许昌,“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这样的人才基础使曹操能“任天下之智力”,是为霸业之基础。袁绍的多谋少决往往就成为全盘皆输的关键。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袁绍的身份比较好贵,家境显赫,他也确实因此得到了众多士族门阀的支持。但这种上层建筑带来的人才基础是虚无缥缈的,依附的人才溜须拍马者多,甚至还形成勾心斗角,争宠献媚的势力团体。审配与许攸之不睦,是造成许攸出走的关键,他所掌握的军事机密,又成为官渡之战的转折。郭图一味迎合袁绍,乌巢有失,则诟陷张颌,又造成张颌投降。当袁绍死后,他的人才基础动摇,开始各寻出路,如审配等人,起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袁氏兄弟相争,最终还是曹操渔翁得利。曹操则比较务实,不喜欢虚荣,是人才就真心对待,如许攸投奔时,曹操欣喜若狂,赤脚相迎,完全没有一个主公的样子,做臣下的,当然也愿意死心塌地的效忠,且直言不讳。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此处将袁绍说为妇人之仁,我个人觉得有些牵强,雄霸一方的诸侯,没有哪位是善茬,包括以仁义自居的刘备。袁绍确实宠溺儿子,这一点前文讲过,他以小儿患病措施偷袭许昌的良机。但疼爱儿子并不能说为妇人之仁,救治路上的饥民也是爱民的体现。曹操也曾为曹冲之死痛哭流涕,每逢佳节还要祭奠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对于国家内政的治理,曹操确实展现出“治世之能臣”的特点,一些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为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郭嘉将此看作是大仁,而将袁绍施舍穷人看做妇人之仁,带有吹捧曹操,贬低袁绍之意。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这一点说明了袁绍内部集团的派系争斗较为严重。在官渡之战中,袁绍阵营里出现了主持久战与主速战两派,沮授的持久战并未得到袁绍认可,故而主张速战的审配、郭图趁机向沮授发难。他们向袁绍提出建议,认为沮授监统内外兵众,威震三军,倘若他的势力逐渐加强,恐怕难以控制,并提出臣下必须服从主公才能昌盛,而主公若是服从臣下,就会本末倒置走向灭亡。还以黄石公《三略》为理论依据,声称统兵在外的将领不宜参知内政。就这样,袁绍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交给郭图和淳于琼。后乌巢被围,张颌力主救援淳于琼,而郭图力主攻打曹营,最终淳于琼战死,曹营也未攻下,郭图为了逃避责任,嫁祸张颌没有力战,致使张颌、高览皆向曹洪投降。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最后,郭嘉提出了曹操文武兼备,袁绍不知是非、不懂兵法,文武皆不如曹操。此处就是郭嘉为曹操歌功颂德,加油打气,但事实也是如此。曹操用他的文治武功证明了郭嘉之言,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亲率骑兵声东击西,自己做诱饵,成就了白马之围中的关羽,也阻碍了袁军从白马据点渡河,搓其锋芒;在延津,曹操再利用袁军纪律涣散的弱点,至文丑阵亡,再次折损袁军大将;到了官渡对峙,袁绍以塔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则制作抛石机将袁军塔楼一一摧毁,袁军欲挖地道通入曹营,曹操则在曹营周围先行挖出战壕,切断地道,临场应变能力极强。随着许攸献策、刘备出走、张颌投降,官渡之战发生转折,曹操则一鼓作气击溃袁军,并将七万俘虏坑杀殆尽。在取得官渡胜利以后,曹操在袁绍处搜查出众多曹营官员通敌密信,他的处理方式是烧毁所有信件,并未追查,这就是一个政治家的智慧。
综上,一场战役的成与败,往往在于指挥者的个人品性,也少不了运气的加成。郭嘉的理论总结是战前鼓励,“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这个言论也符合战争的走向。袁绍在整场战争中过于自信,以至于谋士建议多数流产。临场发挥上,曹操的应变能力也明显胜过袁本初,从理论到实践,曹操皆是完胜。
参考资料:《三国志》
袁谭为何联合曹操攻打自己亲弟弟?
这是他们老袁家的传统!
当初袁绍和袁术,并称袁氏双雄,一个据河北富庶之地,一个占江淮鱼米之乡,同为四世三公,何等强横?何等风光?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绍和袁术这对亲兄弟(同父异母),可不是这样。两人因为“庶嫡之分,政见不和”,一直不对付,乃至于兵戎相见。当年袁术称帝后,遭天下人声讨,袁绍这当哥哥可没少落井下石。
所以,兄弟不和,在他们老袁家乃是传统,袁谭几兄弟,只是有样学样!
只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起来袁绍之子袁谭与其弟袁尚之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一个继承权的问题。
也是后来袁谭不惜借兵曹操,引狼入室,自取灭亡这么愚蠢的行为发生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袁绍死后,按理说继承权是应该在长子袁谭的手里的,但是袁尚却更受父亲的喜爱,所以也被列为了接班人选之列。
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自古废长立幼都是要出事儿的啊!
更严重的是袁绍至死也没有给予袁尚一个明确的名分指定,由此就生出了两子相争的局面。
袁绍死后,袁尚得到了逢纪、审配的拥立,因此抢先自立为接班人。虽然说资历上还非常的不够格,但是名分已定,袁谭被阴了一次,吃了个哑巴亏。
虽说没有当场翻脸,但是他内心却是非常愤怒的,自称车骑将军,据守一方,与兄弟暗中计较。
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若是就此分家,也没啥,毕竟袁绍家大业大。
而建安八年,曹操来袭,让兄弟俩彻底反目,兵戎相见。
面对曹操这个父亲的老对手,袁家兄弟本该合力拒之。但因为之前的争储风波,兄弟俩早已离心离德。二人勾心斗角,将过去的矛盾无限放大化,再加上各自阵营里面的大臣都在彼此那里挑拨,袁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新仇旧恨一起算,发兵攻打袁尚。
最终袁谭实力不济,为袁尚所败。
令人没想到的是,输在自己亲弟手下的袁谭,竟然破天荒的想要去向曹操求援。当时很多人对这件事都是非常反对的。
这样的不择手段,虽然是打败了自己的弟弟,但是也是引起了整个袁氏集团的破灭。
袁谭在曹操帮助下击败弟弟袁尚之后,便立马背叛了曹操。曹操大怒,发兵讨之,最终袁谭兵败被杀!
而后,曹操又远征乌桓,灭掉了在那里避祸的袁尚与二兄袁熙,袁绍势力,就此全灭!
袁绍估计没想到,一辈子留下的政治资产竟然是败在了兄弟相争的手里。自己这两个儿子,比起当年的自己和袁术,绝对是不遑多让,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啊。
当然,这个祸根还是袁绍自己留下了的。因为如果从本质上深究袁绍集团灭亡之原因,除了袁绍的废长立幼之外,还有一个“派系之争”的问题。
袁绍集团有两大派系,一个是袁绍老家带出来的“河南派”,以逢纪、许攸、郭图等人为首;一个则是河北本地的“河北派”,以沮授、田丰、审配这些人为首。两大派系一直不和,在袁绍时期就是明争暗斗,互相内耗,袁绍官渡之战败于曹操,就有他们的一口锅。而袁绍死后,两边更加的肆无忌惮,各自寻找代理人。河南派”找上了袁谭,而“河北派”则选择了袁尚。
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所这才有了后来的兄弟相争,自相残杀!
为什么打不过曹操的几万兵马?
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袁绍关键时刻掉链子
先回答问题,袁绍七十万兵马,为什么打不过曹操的几万兵马?我的回答是袁绍关键时刻掉链子,是官渡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袁绍以多打少,兵力明显占据优势,袁军士气也很高,将士也不可谓不用命,但结果却惨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
袁绍的失败,不得不归究于其本人在指挥上的严重失误,因为在整个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取胜的机会原本很多,即便有一两次失败,都不至于影响战争结局,可所有取胜的机会都被袁绍关键时刻掉了链子。看看他都错过哪些机会。
一是不听劝阻急于发动决战。
建安五年,基本统一了黄河以北四州的袁绍志得意满,决定主动发起对曹操的全面决战,对此其内部有一定分歧,以田丰、沮授为代表的本土派们表示反对,双方矛盾一度公开化。
田丰、沮授并不是一味反对袁绍用兵,而是认为时机不成熟,北方四州虽定,但时间尚短,应该再巩固一下,发展经济,进一步积蓄力量,把握更充足之后再战也不迟,但袁绍不想多等,他急于统一天下。
田丰反对的意志很坚决,袁绍一气之下将田丰下狱,对沮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沮授在袁绍手下以奋威将军的名义任监军,权力很大,在郭图等人的建议下袁绍将沮授监军之权一分为三,分别由沮授、郭图和老将淳于琼担任。《献帝传》说,袁绍出发前,沮授把本族的人招到一块,把家财分了分,对他们说:“势如果在则威无不加,势如果不在则不能保一身,悲哀呀!”他有一个族弟说:“曹操怎么能是袁公的对手,您何必担忧?”沮授说:“以曹操的明略,加以挟天子以为后盾,我们又刚刚打败公孙瓒,士兵疲弊,主将骄纵,成败已经很明显了。”
二是派颜良进攻白马。
建安五年,袁绍亲率大军由邺县南下,兵指黎阳,曹军无意在黎阳与袁绍作战,因为在这里自己的部队难以接续,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有被敌军全歼的危险,所以曹军未作抵抗,迅速撤到黄河以南。
袁绍占领黎阳后,派部将颜良为先遣部队渡河攻击南岸的军事要地白马,这项决定遭到了沮授的反对,沮授劝袁绍:“颜良这个人生性偏狭,虽然骁勇,但不能独立担当大任。”但是,袁绍不听。颜良的情况不详,却很有威名,当时在军中的地位和名望远远超过关羽、张飞等人。
袁绍曾经对沮授很倚重,几乎言听计从,但这次却不接受沮授的建议,大概与沮授之前反对出兵并四处散布“失败论”有关,然而事实证明沮授是正确的。4月,颜良率部渡过黄河,直指白马,曹操亲自北上解白马之围,双方发生激战,袁军大败,颜良被在此战中被关羽临阵斩杀。
三是急于寻找曹操复仇
曹操虽然解了白马之围,但自知袁绍的大军随后便到,于是决定从白马撤军。袁绍果然指挥主力渡河,对此沮授又表示了不同看法。《献帝传》记载,沮授建议不管白马,而拿下已经喘手可得的延津,凭借这里的渡口优势,将主力源源不断运过黄河,之后巩固延津,使其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进可以直取许县,退可以从容撤回黄河以北。
沮授的话袁绍特别不爱听,在袁绍看来此行压根没有战败撤回可能。同时,首战即在白马挫败让袁绍失了面子,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袁绍非拿下白马找回面子不可。沮授闻知,站在黄河边上叹息说:“黄河啊黄河,我知道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于是以身体原因请辞,袁绍很生气,把沮授所部交由郭图来统率。
曹操料定袁绍会命主力来攻白马,他下令白马军民全部随军撤离,向延津方向运动,文丑率军紧追不舍,结果被曹操在延津打败,文丑又“壮烈牺牲”了。
四是否决分兵进攻的作战方案
这时许攸提出一个分兵进攻的作战方案,具体是:以主力的一部在正面吸引曹军主力,然后分另一部主力悄悄绕到曹军背后直接进攻许县,把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中,奉迎天子反过来讨伐曹操,曹操即使不溃败,也会首尾难顾。
类似的方案沮授也曾给袁绍说过,袁绍曾进行过一个小规模尝试,派出韩猛绕行南下,但由于兵力有限,所以没有成功,但袁绍认为此路不通,就不再提了,许攸提出类似的方案,袁绍想都没想,直接否决。
其实许攸的建议有很大价值,袁绍应该认真考虑,曹操将精锐都压在了官渡正面,背后及两翼是软肋,应该继续在曹军薄弱的地方攻击,但袁绍过于自信,认为正面战场足以战胜曹操,不必多此一举。
许攸的合理化意见被否决,心里大概挺不痛快,恰在此时许攸家里出了点事,审配又一直在找机会收拾许攸,许攸又气又怕,干脆叛逃到了曹营。
五是不全力救援乌巢
许攸叛逃到曹操那里,提供了乌巢有袁军大批军粮的情报。正苦于找不到突破口的曹操抓住机会,亲自率兵攻击乌巢。负责防守乌巢的淳于琼很有经验,加上袁军的总人数是曹军的一倍以上,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迅速组织反击,双方展开激战,淳于琼同时派人向大本营求救。
乌巢距袁绍在官渡前线的大本营只有40多里路,骑快马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到达,袁绍得报后立即召集儿子袁谭以及审配、沮授、张郃等人商议对策。袁绍认为,曹操攻击乌巢,他的大营必然空虚,此时不如置乌巢于不顾,直接进攻官渡正面的曹军,让曹操有出无回。
但张郃却认为不妥:“曹操敢攻乌巢,率领的必然都是精兵,淳于琼将军肯定会被攻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大势已去了,不如先去救他。”然而郭图支持袁绍的想法,认为应该先攻曹营,张郃还想坚持:“曹营很坚固,之前已经打了很久也没有攻破,现在仓促之间能不能拿下实在没有把握。而淳于琼将军如果被曹操俘虏,我们也都得当俘虏啊。”
这时,如果袁绍头脑很冷静,他仍然不至于失败,因为从总体实力上看他仍旧比曹操强大。但袁绍思维已乱,又急于一战定胜负,所以坚持已见,仅以少部分轻骑驰援乌巢,结果可想而知,乌巢被曹操最终攻破。
六是派张郃进攻曹军大营
乌巢丢了,但这还不是压垮十万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到了这时袁绍仍有翻盘的机会,他应该迅速收缩防线,由进攻转为防御,同时急调后方军粮来前线,稳定下来后再与曹操决战。即便这样做有一定难度,最差的也可以向后撤退,退至黄河以北,休养一两年,待元气恢复后再来,从双方综合实力比较看,曹操仍不如他。
但袁绍慌乱之中又走出一步昏招:下令由张郃、高览率所部对曹军大营发起攻击。这道命令太有问题了,因为作为主将的张郃思想与自己很不统一,虽然“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但由于不理解,执行效率就大打折扣,再加上曹军准备充足,其大营果然短时间内无法攻破。
面对这种情况张郃非常忧虑,他知道自己这位领导一向疑心很重,害怕事后被追究,干脆来了个“战场起义”,这一下子袁军才彻底崩溃。
官渡之战,袁绍有很多可以战胜曹操的机会,比如田丰、沮授的建议,比如士兵补给等等,可他最后还是输给了曹操,这归根结底还是袁绍为人,关键时刻不能定位准确,是我们常说的关键时刻掉链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