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迅雷LOL,昆仑三圣何足道的武功是什么水平?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昆仑三圣”何足道是《倚天屠龙记》开篇出现的人物,他受伊克西临终托付,从西域前往中原少林寺,带一句话给觉远禅师,但是西域少林寺在当地名声也很大,但是其弟子多好勇斗狠,他们听到何足道的名号非常不满意,觉得这人太狂,要和何足道比试武功,目的就是何足道把“昆仑三圣”的名号去掉,至少也要去掉“三圣”中的“剑圣”,因为少林寺也有剑法。
但是何足道是一代狂生,他虽然表示对着“三圣”也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并没有不用这个名号,他是宁愿改名字,也不愿意去掉这个“三圣”,所以他改名“何足道”,意思是自己叫做“三圣”,实在是不足挂齿的。
何足道考虑到西域少林源自中原少林,因此中原少林的武功应该要比西域少林高,因此他告诉西域少林三人,自己要去中原少林寺,你们要和我比武,那就去少林寺吧,到时候我一起领教你们中原少林和西域少林的武功,结果西域少林的三人气不过,就和何足道约好日期,也从西域前往中原,在少林寺切磋。
那么,昆仑三圣何足道的武功到底如何呢?
小哥从轻功、内功、招式、身法四方面详细分析。
昆仑三圣何足道的轻功何足道的轻功可谓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顶尖水平,在原著中有明确的描述。
参考《倚天屠龙记》小说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第二章《武当山顶松柏》。
无色道:“这事我们也想过了,可是决计不会。降龙罗汉的手指离地有三丈多高,平时扫除佛身上灰尘,必须搭起高架。有人能跃到这般高处,轻功之佳,实所罕有。寺中纵有叛徒,料来也不会有这样好的功夫。”
这段描述了何足道亲自将挑战书,放在了少林寺罗汉堂降龙罗汉神像的手掌上面,而罗汉堂每天有八名弟子轮值,也就是说,何足道在罗汉堂有弟子巡视看守的情况下施展绝顶轻功,将挑战书放在了降龙罗汉神像的手掌上面。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何足道右手一挥,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当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鸣掸师一揖到地,说道:“少林寺武功扬名千载,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开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实无虚士。佩服,佩服!”说着转过身来,足尖一点,已飘身在数丈之外。他停了脚步,回头对觉远道:“觉远大师,那人叫我转告一句话,说道‘经书是在油中’。”话声甫歇,他足尖连点数下,远远的去了,身法之快,实所罕见。
前面一段原文描写何足道轻功身法的轻和飞的高,这段描写何足道轻功的快,足尖一点,已飘身在数丈之外。
在《倚天屠龙记》中,杨逍的轻功也是非常好的,那么金庸先生如何描绘他的轻功呢?
左手仍是抱着杨不悔,伸右手拉起张无忌,也不见他提足抬腿,突然之间倒退丈余,一转身,已在数丈之外。
这一段描述非常精彩,因为杨逍不用任何动作就可以如僵尸一般后退丈余,而他一转身,必然是脚底下有了动作,然后就是“数丈之外”,但是我们看看何足道的轻功,他是足尖一点,就“飘”到了数丈之外,这份飘逸潇洒的身法是其他人万万不能及的, 同时要是他脚下发力,那么这个距离肯定要比“足尖一点”多的多。
所以说,何足道的轻功应该要比杨逍的轻功高。
昆仑三圣何足道的内功关于何足道内功的描述有很多文字,小哥就以何足道“显露内功”和“实战内功”两个方面来分析。
何足道显露内功
那三人见他压破亭顶而下,显非寻常,初时尚且忍耐,要瞧瞧这个白衣怪客到底是甚么来历。
这段描述了何足道躺在休息的亭子顶上面,他看到西域少林三人(潘天耕、方天劳、卫天望)难为郭襄,而郭襄又是他一见钟情的女子,因此果断出手,用深厚的内力压塌了亭子,从上面掉了下来。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块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纵一道、横一道的画了起来,顷刻之间,画成了纵横各一十九道的一张大棋盘。经纬线笔直,犹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线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余。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铺成。坚硬如铁,数百年人来人往,亦无多少磨耗,他随手以一块尖石挥划,竟然深陷盈寸,这份内功实是世间罕有。
他这手划石为局的惊人绝技一露,天鸣、无色、无相以及心禅堂七老无不面面相觑,心下骇然。天鸣方丈知道此人这般浑雄的内力寺中无一人及得。
这段描述了何足道用一块尖尖的石子,在坚硬如铁的青石上面,非常快速的画了一个围棋棋盘,每道线都是非常笔直的(一气呵成),同时每道线都是深入大石半寸有余,为什么以石画棋盘能显示其高深内力呢?因为石子是小小的石子,之所以能花这么深,是因为何足道将内力灌注在手指和石子上面的缘故。
通过这两段描述,特别是何足道用小石子快速画了一副棋盘,我们可以看出来,何足道的内力是相当深厚的,少林寺众高僧都自认没有如此深厚的内力。
何足道内功实战表现
卫天望虽未受伤,但五脏翻动,全身骨骼如欲碎裂,一口气缓不过来,登时委顿不堪。那红脸矮子方天劳见师弟吃了这般大的苦头,暗自惊怒,脸上仍是笑嘻嘻的说道:“阁下掌力之强,真乃世所少见,佩服佩服。”
这一段描述昆仑三圣对战西域少林弟子卫天望,卫天望自付外功当世第一,但是和昆仑三圣硬碰硬三次,最后一次直接被打飞出了亭子,幸亏两个师兄同时出手,才化解了卫天望被打到重伤的危机。
何足道在和潘天耕比试的时候,他用极短的断剑一边为郭襄弹琴,一边对战潘天耕,抚琴的时候,更是用嘴里吹出的气来代替手指,因为另外一只手要拿短剑和蟠天耕对战。而潘天耕的实力是不输少林寺无色、无相等人。
何足道自肩上受了他一掌,早知道这少年的内力远在潘天耕等三人之上,但自忖十招之内定能将他击败。
说到武功家数,何足道比之张君宝何止胜过百倍?但一经比拚内力,张君宝曾自“九阳真经”学得心法,内力绵绵密密,浑厚充溢。顷刻之间,何足道便知并无胜他把握,当即纵身跃起,让张君宝的拳力尽皆落空,反掌在他背上轻轻一推。张君宝仆跌在地,一时站不起来。
何足道为人热血轻狂,是名副其实的一位“狂士”,他用石子画棋盘,被觉远大师借助装满水的铁桶重量,再施加深厚内力于双足,用脚搽去了深入青石半寸的棋盘,所以何足道认为觉远大师的内力高于自己,但是真实情况如何?其实也是觉远大师取巧罢了,但是后面觉远大师用两个铁桶夹住何足道的软剑,何足道抜不出来,则是实打实的内功比拼了。
何足道对战张君宝,很多人认为张君宝此时的武功虽然高,但是并不是一流高手,其实不然,张君宝此刻的武功俨然已经成为了一流高手,因为他的罗汉拳法度严谨,同时他的内力更在潘天耕等人之上,前面也说了,潘天耕的内力和无色、无相等差不多。
但是何足道面对张君宝,目的要在十招之内打败他,虽然后来证明何足道确实轻敌了,但不可否认,何足道的武功要比张君宝高很多,因为最后一式出计谋把张君宝推倒了,张君宝一时三刻竟然站不起来,要是两个人性命相搏,何足道早以用剑刺杀了张君宝,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何足道武功的招式、身法何足道的招式有多么厉害呢?从前面一只手为郭襄弹琴,一只手持短剑对战用剑高手潘天耕,最终击败潘天耕。
文中也说了,昆仑三圣何足道相当于出了一半的力就击败了西域少林三人,可见他剑法的高超,那么,他在和觉远对战的时候,全力施展的情况下,剑法如何呢?
(何足道)叫道:“大和尚,可小心了!”长剑颤处,前后左右,瞬息之间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但听得当当当当一十六下响过,何足道这一十六手“迅雷剑”竟尽数刺在铁桶之上。
何足道使劲回夺,哪里动得半毫?他应变奇速,右手撤剑,双手齐推,一股排山倒海的掌力,直扑觉远面门。这时觉远已分不出手去抵挡,眼见情势十分危急,张君宝师徒情深,纵身扑上,使出杨过昔年所教那招“四通八达”,挥掌斜击何足道肩头。便在此时,觉远的劲力已传到铁桶之中,两道水住从桶中飞出,也扑向何足道的面门。掌力和水柱一撞,水花四溅,泼得两人满身是水,何足道这双掌力便就此卸去。
通过这两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来,何足道的剑法确实非常高超,觉远大师凭借深厚的内力和硕大的大铁桶做挡箭牌,以静制动,致使何足道的剑招都被铁桶挡住,但是何足道立马弃剑,用双掌攻击觉远大师,“情势十分危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觉远和尚轻则受伤重则毙命,这个时候一流强高手张君宝及时出手,但是在张君宝偷袭(类似于偷袭)的情况下,何足道不过是向左退了三步而已。
通过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何足道的内功修为非常了得,最多稍逊觉远禅师(用铁桶夹薄剑,铁桶比较有优势),同时金庸先生描写一个人内力高深,用“排山倒海”四个字的并不是很多,其中就有乔峰、洪七公、欧阳锋和郭靖,在《倚天屠龙记》中,百岁张三丰曾推测张无忌的内力表现和觉远大师相近,而阳顶天的内力则比张无忌低了很明显的幅度,所以参考觉远禅师、张三丰、张无忌,何足道的内功要比阳顶天高,武功在《倚天屠龙记》中,早期基本上可以排第一(郭靖、杨过、周伯通等人不算),单挑少林寺这是阳顶天也做不到的事,后来昆仑三圣不再踏入江湖,也就不再做对比。
昆仑山螳螂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昆仑山螳螂人事件是怎么回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昆仑山的神秘,从上古的神话传说中就已经存在,古有西王母与不周山的传闻,今有《鬼吹灯》的《昆仑神宫》,当然这些事情也并非空穴来风,上世纪六十年代,还真出过一次关于昆仑山的传闻!
昆仑山螳螂人,真的存在?1961年10月份,昆仑山西北侧的武家村猎户进山狩猎,这是一年中最后的狩猎季,准备在过冬前囤积猎物以备冬季大雪封山过冬食用,半月后有猎户陆陆续续回来,但有几个猎户一直快到10月底都没回来,而暴风雪季节即将来临。
村民找到当地公安部门准备搜救,公安和驻军以及村民组成了救援队进山搜救,几天后突然有村民组成的搜救队狼狈跑回村里报告,发现了形似螳螂人的生物攻击,搜救队使用猎枪进行了还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很快11月份的大雪封山季开始了,搜救队无功而返,从昆仑山深处撤回,失踪的猎户没有找到,而螳螂人也毫无踪影。
12月份,一个12人的调查小组进驻武家村,但大雪封山季只能走访调查,结果却让调查小组非常震惊,因为不只是11月份的目击记录,还有很多村民都反映有神秘事件发生,感到事态严重的调查小组报告后,1962年积雪融化后,多个国家的联合考察队开始进驻调查。
其中一个考察队在昆仑山深处某溶洞内与一种不明生物狭路相逢,这种生物很像螳螂,但又是一种站立的生物,红黑的外壳,还有锯齿状的手臂等,所幸跑得快没有伤亡。但其他几个调查队就没那么好运了,多个探险队队员失踪,只能求助于驻军。
在上次发现“螳螂人”的溶洞内交火了,在军队交叉火力之下螳螂人根本就没有生存的机会,尸体被带回了基地,据看到螳螂人的队员称,螳螂人颈部以上和人没什么区别,但整个身体却形似昆虫,几丁质的外骨骼非常强壮,特别是像大刀一样的手臂更是令人恐惧。
但和昆虫有些不一样的是,手臂和腿部仍然有类似人的肌肉,只是长出了很多侧边“盔甲”,能挡住小口径枪弹的攻击,比如手枪对它们杀伤并不大,但却无法应付重型武器的攻击,比如突击步枪和穿甲弹的射击。
由于此事太过神秘,一直保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解密。
螳螂人,究竟是不是真的?
上文就是流传于天涯、猫扑和知乎等各个平台关于螳螂人的综合版,有一些细节差异,不过大致上有几个关键节点是一致的:
猎户进山失踪搜救队遭遇螳螂人多国考察队进山考察时遭遇螳螂人军队击毙螳螂人,然后保密至今我们先不论螳螂人是否存在,1961~1962年的多国联合考察队进驻昆仑山就非常可疑,因为当时正是中苏交恶时刻,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16日突然单方面决定撤回苏联专家,当时两国关系非常微妙。
而此时的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尚未走到铁哥们这个程度,中巴关系缓和要到1969年后,而真正的巴铁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才能算得上铁。而中国和印度则在1962年6月还因为印度蚕食中国领土发生了中印自卫反击战。
而且国际联合考察队,短短几个月内就组建,还是当年1961~1962年的非常时刻,基本上不可能,单纯的国内考察倒是有可能,那么真有可能存在螳螂人吗?
根据描述,这是一种外骨骼体型的类人物种,螳螂是昆虫类,属于: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目下的物种
而人类则属于: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族下的物种。
两者的差异不是一般的大,都不在同一个门,想要杂交是不可能的,除非用转基因的方式将两者强行结合,理论上确实能折腾出这个物种,但转基因至少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事情,所以同样不可能是人造物种,当然到现在也不可能有如此大手笔,毕竟这已经不是属于简单的转基因,而是再造一个物种。
地球上存在这种类型的物种吗?
相信有很多朋友会怀疑会出于保密等因素而不公开这类发现,但对于一个新物种,为什么要保密?特别是这种高等生命的发现,是科学界一件无上的荣誉,对这个物种身体结构的研究,能发上千篇SCI论文,能带起N个科学团队!
另外一个关键则是,这个物种和地球上任何物种似乎都没有交集,或者说是两个最不可能的物种的交集,假如真的存在,最可能的方向是来自地外,也许和人类是完全不同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物种。
相信很多朋友认为这种生物存在的可能性,一棍子打死似乎有些太武断,比如往往会有“流言往往包含真相,实话往往藏有隐瞒”来搪塞反驳者的口,但却没有任何来由和证据,可能会更武断。
真相到底是什么?
有兴趣的朋友去翻天涯或者猫扑帖子的话,相信应该会看到类似《民调局异闻录》的小说,开头写的是传闻,后面则是第一人称写的亲历纪录,所以昆仑山的螳螂人,都是小说中延伸出来的,比如《听雷: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内容绝对要比笔者干巴巴的叙述要精彩得多!
但对于这类小说,看过也就算数,千万不要将其带入生活,要不然你会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世界。
五十岁了该干点什么?
我70年的,企业退了两年了,工资不高,两千多,够自己?了。
年轻的时候很辛苦,也很努力,混到现在不好也不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退休后,我没有继续工作,自己做过大手术,也不能再劳累了,也没有选择扎堆的老年人的活动,广场舞,合唱团,驴友团的,我喜欢花花草草,猫猫狗狗的,自己养了上百盆的花草,四只猫咪,着实很充实,很快乐!
都这个年龄了,人生早已分出了输赢,一切看淡些吧,多和美好的事物打交道,要有独自享受孤独的能力,尽量学会取悦自己,每天多接触一些赏心悦目的事情,如此养护花草,养花草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修行,修耐心,修爱心,修静心,这个过程就是赏心悦目的,在花草生长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醒悟…
踏江河湖海如履平地?
奇骏产西域,赤龙下九云。
仰首高九尺,纵驰冠三分。
凌霄踏飞燕,逐风不染尘。
奕奕蹈江海,耿耿托死生。
奔雷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在汉末三分这个纷纭的乱世中书写着一段段瑰丽的传奇,不仅仅限于枭雄诸侯,谋士猛将,甚至还包括那些在沙场上飞驰的骏马,赤兔马就是这样一个传奇。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三国时期,吕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猛将,在武力排名榜上独占鳌头,而赤兔马则是当时的天下第一神骏,日行千里,如风驰电掣,速度和耐力所向无敌。
赤兔马的首次亮相是在董卓进京那一回中。大家都知道,这个董卓当过西凉刺史,在他任职期间,就从西域购得一批汗血宝马,其中就有这匹赤兔火龙驹。这种汉血宝马,原产于西域大宛国,高大神骏,但通常只在本地能够生存,离开了大宛国,往往就水土不服而死。但神奇的是,这匹赤兔火龙驹克服了种种困难,活了下来,可见其自身基因之强大。
大将军何进召集天下英雄进京勤王清君侧,欲诛杀阉宦。董卓就乘此机会率领西凉铁骑进入长安。进京后,董卓独揽大权,残害忠良,还擅自废立皇帝,激起了朝中忠直之士的义愤。并州刺史丁原就与董卓当面发生激烈的冲突,刀兵相向,双方在长安城外大打出手,丁原的义子吕布英勇无敌,“纵马挺戟”杀出阵来,无人能当,把西凉军打得溃不成军。
为了收服吕布,董卓就派部下李儒暗中去找到吕布,献上“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最珍贵的则是这匹赤兔火龙驹。
在原著中是这样描述赤兔马的,说它“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毛色赤红;还非常高大:“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威风凛凛,神采奕奕:“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速度与耐力兼备:“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
根据汉朝对战马严格的法律制度,未成年的马匹是决不允许骑乘和上战场的,必须要成长到一定高度。像赤兔马要生长到“从蹄至项高八尺”的程度,最起码也得五年时间。根据董卓进京(公元189年)的时间推算,赤兔马应出生于公元184年。
从那时起,赤兔马就跟随着它的第一代主人――吕布纵横疆场,战虎牢,乱长安,行冀州,夺兖州,战濮阳,至徐州,斗袁术,行遍了万水千山,将它的青葱岁月附于了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共同创造了一段壮丽的传奇,立下不朽的功绩。
建安三年的十二月(公元199年2月),穷途末路的吕布白门楼被擒殒命,赤兔马也被俘。吕布的离世限宣告了赤兔马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
建安四年(公元200年),曹操击败刘备、张飞,兄弟俩各自逃散,留下关羽独守下邳城。关羽出城迎战,却中了埋伏,被曹军重重包围困于土山。关羽“降汉不降曹”,归附了曹操帐下。曹操为了收服关羽为己所用,对他百般拉拢,金银美女锦袍绸缎所赐无数,但关羽始终不为所动,曹操就将这匹赤兔马赠予了关羽。此时的赤兔马16岁了,对于战马来说,已经进入了壮年时代。从此后,这匹天下第一神骏就开启了“关羽时代”。
关羽高大威猛,膂力超群,武艺绝伦,但他“贱躯颇重”,手中的兵刃――青龙偃月刀更是重达八十二斤,寻常战马驼起来是颇为费力,但对于神骏的赤兔马来说,这是很轻松的。而关羽因有赤兔马之助,如虎添翼,武艺、力量、速度得以完美融合,武力值也因此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关羽戎马生涯中,明确提到赤兔马以速度优势帮助关羽在战场上建立奇功的共有三处:
一、白马坡斩颜良冀州袁绍麾下猛将颜良率十万兵马征讨曹操,双方在白马坡摆开阵势,颜良出阵搦战,“战不三合”斩杀宋宪,“照头一刀”力劈魏续,曹军猛将徐晃抡斧出战,“二十合”败归本阵,曹军诸将“栗然”,无人再敢出战。
关羽受调来到军前,遥望敌阵,视颜良如“插标卖首”,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策马直冲彼阵,河北兵马如“波开浪裂”,麾盖下的颜良“正欲问时”,关羽“赤兔马快”,瞬息之间已冲到近前,颜良来不及抵挡,被关羽“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二、延津渡诛文丑河北名将文丑自告奋勇,向袁绍请命出战,欲为颜良复仇,率大军来至延津渡。曹操趁着文丑军队抢劫战利品,军阵混乱之际,下令全军发起进攻,曹军猛将张辽、徐晃双双出马,来战文丑。文丑第一箭射掉张辽的盔缨,再一箭又射倒其战马。徐晃“急抡大斧,截住厮杀”,文丑后军到来,徐晃“料敌不过”,拔马回阵。
正在此时,关羽杀到,“战不三合”,杀得文丑“心怯绕河而走”,文丑是想拉开一段距离,以弓箭取胜,但“关公马快”,没给他拉开射程的机会,关羽凭借赤兔马的速度优势很快就追上了文丑,“脑后一刀”,把他切掉了。
三、洛阳关杀孟坦关羽得到刘备的讯息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保护着两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兄长刘备,在至洛阳关下遭到守将韩福和孟坦的阻截。
洛阳关守将韩福和牙将孟坦定下诈败诱敌之计,欲以暗箭射害关羽。由孟坦出阵诱敌,“战不三合”孟坦诈败而走,关公随后追来,孟坦没计划到赤兔马的速度,“关公马快”,孟坦没跑出多远就被关羽追上了,一刀斩于马下。
但英雄终有老去的一天,赤兔马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刘关张三兄弟到达荆州以后,赤兔马也渐渐进入老年时代,不复当年之神速。
四、长沙城战黄忠赤壁之战以后,荆南地区陷入权力真空状态,刘备集团乘机扩张,拿下零陵。随后赵云取桂阳,张飞下武陵,关羽主动请命,率五百校刀手去前去攻打长沙城,长沙老将黄忠出城迎战。
这时已进入建安十三年(公元209年),赤兔马已经25岁了,而在这次战斗中,赤兔马的表现开始就有些力不从心。
关羽初战黄忠,“百余合不分胜负”,次日再战,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放其一命。两将第三次对战,三十余合后,黄忠诈败而走,屡屡虚拽弓弦,关羽策马穷追,却没能追上,被黄忠在吊桥从容开弓发箭,正中盔缨。如果在白马坡时代,赤兔马早就追上了,关羽将能够“脑后一刀”切掉老黄忠的白头。
五、樊城战庞德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率荆州兵马北征襄樊,曹军猛将庞德抬棺而来,与关羽大战。初次交锋,“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高下。次日再战,“斗至五十余合”,庞德诈败而走,“虚作拖刀势”,却悄悄“暗拽雕弓”,当关公追来,庞德趁机暗箭射伤了关羽左臂。
此时的赤兔马年已35岁,对于一匹驰骋沙场的战马来说,可以说是已经苍老不堪,给了庞德能从容张弓搭箭的机会。如果在青壮年时代,根本不会让庞德有机会做这样的小动作,早就追上他“脑后一刀”将其挥为两段了。
六、南山岗战蒋钦东吴偷袭荆州得手,关羽弃下樊城,回兵来救,路遇东吴大将蒋钦拦阻,关羽挥青龙偃月刀迎战,“战不三合”,蒋钦不敌,回马败走,关公一路追杀“二十余里”。
追了二十多里都没有能够追上蒋钦,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的赤兔马已经老迈到了连一匹普通的战马都跑不过了。
虽然赤兔马已经垂垂老迈至如此不堪一战的地步,但关羽却仍然骑着它到处奔走战斗,这份不舍的执念导致了他最终失败遭擒。
七、麦城突围战公元220年初,关羽率残部困守麦城,派廖化突围向上庸的刘封求助,援兵却迟迟不至,关羽无奈之下,只得趁夜出城突围。
行至临沮,小路上在草丛中隐藏的一根绊马索,终止了36岁的赤兔马传奇的脚步,也终止了关羽辉煌而壮丽的戎马一生。关羽父子不屈被害,赤兔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就算是老迈不堪,就算是穷途末路,赤兔马也不肯被马忠骑乘。它的一生是属于英雄的,而绝不是属于“鼠辈”的。此时赤兔马已经36岁,相当于人类的百岁老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使是作为一匹战马,也当与英雄相随,一同倒下在漫长的征途中,岂能忍辱偷生,苟活于鼠辈胯下?马尚如此,人复何为。
“当与英雄平天下,不与鼠辈共偷生”!
霎时间和他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什么?
霎时间是夸张地形容时间过得非常非常快。与它的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瞬时间,一瞬间,一霎那,片刻间,霎那间,眨眼间,一眨眼,弹指间,一挥间,闪电般。还有:少顷,顷刻,顿时,瞬息,疾速,飞速,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之间,迅雷不及掩耳,飞驰而过,等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