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后座回复速度
第一阶段:0.0015 适用于1-10发 第二阶段:0.0008 适用于11-35发
小评:除了子弹最终节点数不同,完全等于M4A1.这个之前我们讲解过,早期的CF没有加子弹设定,所以子弹的最后一个节点一般就是最大弹容量,比如M4的弹道数据最后一个节点就全是30发,M14EBR原版的就全写到35发,这个影响对于实战是有的,但微乎其微,所以本评测之后关于最终节点的子弹数问题的不同便不再赘述。
横向后座衰减速度:第一阶段:0.0063 适用于第1-第10发 第二阶段:0.015 适用于第11-35发,小评:这个也完全等于M4A1。纵向后座回复速度 第一阶段:0.0026适用于第1发,第二阶段:0.0016 适用于第2-第3发第三阶段:0.0022 适用于第4-第8发 第四阶段:0 适用于第9-第35发 小评:完全等于M4A1。
纵向后座衰减速度:第一阶段:0.0263,适用于第1发 ,第二阶段:0.0543,适用于第2-第3发,第三阶段:0.0743适用于第4-第8发,第四阶段:0.03 适用于第9-第35发 小评:完全等于M4A1。
准星精准尺度与幅度大小,0.274 0.00065 0.0118 0.00305 0.14 (按顺序依次为站立,蹲下,站立移动,蹲下移动,空中)小评:完全等于M4A1。
极限横向后座
站立静止:-0.038,蹲姿静止:-0.036,站立移动:-0.068,蹲姿移动:-0.039,跳跃:-0.068,小评:完全等于M4A1。
极限纵向后座
站立静止:-0.071,蹲姿静止:-0.07,站立移动:-0.105,蹲姿移动:-0.095,跳跃:-0.115,小评:完全等于M4A1。
射击视角抖动幅度系数
第一阶段:横向纵向均为0.85 适用于第1-第4发,第二阶段:横向纵向均为0.5 适用于第5-第7发,第三阶段:横向0.6纵向0.5 适用于第8-第35发,小评:完全等于M4A1。
受弹抖动幅度:-0.01
小评:完全等于M4A1,且等于大多数步枪。
单发横向后座完全回复间隔:站立静止:0.0723,蹲姿静止:0.072,站立移动:0.13,蹲姿移动:0.073,跳跃:0.2,小评:完全等于M4A1。
单发纵向后座完全回复间隔:站立静止:0.13,蹲姿静止:0.117,站立移动:0.22,蹲姿移动:0.16,跳跃:0.35,小评:完全等于M4A1。
子弹落点间隔
站立静止:0.968,蹲姿静止:0.97,站立移动:0.93,蹲姿移动:0.94,跳跃:0.9,小评:完全等于M4A1。
手持武器的准星大小比例:站立静止:1.1,蹲姿静止:0.81,站立移动:1,蹲姿移动:1,跳跃:1,小评:蹲姿准星比例有所减小,这算是正面提升,其他等于M4A1。
弹道图展示
该图是评测团完成数据破解之前,为了测试M14EBR弹道而打出来的千组弹道叠加图。很显然,在破解数据后,这种千组弹道叠加图已经不需要了,但是正好M14EBR是我们破解前的时候着重研究的武器之一,也是“有幸被我们打了上千次”测试的武器之一,所以就把这老图发出来了。
总体来说,M14EBR不考虑最终节点子弹数问题,蹲姿相关数据相比M4A1(包括英雄级)进行了全面强化。其他姿势和M4A1系列完全相同。所以,M14EBR是一個強化了蹲姿彈道,其他姿勢全部照搬M4A1的武器。所以,那些說M14EBR比M4A1飄的都是些什麼人呢?想想后我明白了:和說雷神点黑龙扫的神论党是一波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