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热点元宇宙,我们梳理了这一仅存在于概念中的产业链。总的来看,现阶段的元宇宙类似于90年代初期的互联网,没人知道他将来会是什么样,但大家都隐约感到——变革要来了。元宇宙概念诞生于小说,无论社会各界如何天马行空的热议,想要实现它,终究是要依靠产业链的建设而落地。
系列文章详细梳理了元宇宙概念相关的产业链,希望为元宇宙概念投资有所帮助。
METAVERSE
1.小说中的概念要如何落地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来源自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作者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的宇宙。元宇宙 (Metaverse )由 Meta(超越)+Universe(宇宙)两部分组成,通过系列技术为人们搭建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世界不仅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于现实之中,且其内部的完善的经济系统和社交系统与现实世界相连,能够互联互通,相互转换。
根据元宇宙第一股Roblox(RBLX.N)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元宇宙应具有的元素——Identity、Friends、Immersive、Anywhere、Low Friction、Variety of Content、Economy、Safety。
#Identity: 每个参与元宇宙的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特点鲜明的身份;
#Friends: 强社交属性,用户可通过社交系统结识世界范围内的朋友;
#Immersive: 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让用户难以区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
#Anywhere: 云集全球范围内任何地方的开发者、用户;
#Low Friction: 用户登入系统成本趋近于零,并免费享受大部分内容;
#Variety of Content: 海量内容呈现;
#Economy: 与现实经济系统相互映射的内生经济体系;
#Safety: 多系统、机制共同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基于以上定义,我们大概可以认为元宇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型数字社区,用户以独特的身份,可随时随地进入社区,创造和使用社区内任何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实经济系统相互映射。
概念炒得火热终究是镜花水月,若要概念落地,需产业链协同发展,需要相关公司找到新的盈利点。无论社会各界如何吹捧元宇宙,相关公司不能扩展新业务并从中获利,那么元宇宙始终是空中楼阁。对元宇宙的几个特点,我们认为不同的特点需要由不同的产业链去实现:
沉浸感由硬件设备负责实现。目前,我们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游戏主机等,这些设备传递的信息基本靠屏幕输出,即使用户通过屏幕看到的视频、游戏等场景里的画面呈现出三维立体效果,也是具有美术基础的专业人士通过专用软件将特定对象或图形数学化表达的结果。而元宇宙要求更贴近现实的用户沉浸感,这里需要用到混合现实、神经设备、全息影像等新技术。彼时,元宇宙发展相对成熟后,信息的传递将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因此,人机交互产业链是未来元宇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丰富多样的内容、与现实相互映射的经济系统、用户身份安全等特性需要软件方面发力。以传统游戏为例,其局限性在于硬件限制、开发成本高、场景限制、用户规模限制等,使得大量用户创作变得不现实。元宇宙若要通过UGC的方式去生成大量内容,必须要考虑如何在提高沉浸式体验的同时降低成本。另外,随着用户创作量的大幅提高,传统的版权模式将会受到冲击。因此,元宇宙需要发展的话,软件方面的NFT、AI、边缘计算等产业链需协同发展。
硬件和软件部分的链接需要网络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无论通过边缘计算还是网络云技术,算力的提升需要中间的传输网络搭建桥梁,任何网络延迟、丢包等因素都将大幅降低用户体验。因此以5G为代表的高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成,也是元宇宙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通过以上总结的元宇宙特点,从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对元宇宙产业链进行了梳理,A股中从事相关产业链的公司还是有不少的,要如何筛选标的,如何找出其中的潜力股,如何找到公司发展能高度契合元宇宙概念的相关公司?
元宇宙生态是对目前互联网生态的一次升级,参考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定义互联网,能够自称其正在构建互联网的根基,从而起到推动互联网发展,因此未来我们将看到的,或者说我们想象中的元宇宙,是多个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结果。短期看,元宇宙硬件基础发展不完善,公司靠元宇宙带起的新商业模式起家,难度很大。长期看,元宇宙生态需与基础设施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因此,我们决定按照以下两点去筛选元宇宙相关概念股:
1、 公司原有商业模式已发展相对成熟,在元宇宙生态与基础设施相互促进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这类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去投入研发,从而将公司发展与元宇宙生态发展绑到一起;
2、 公司对市面上现有的商业模式进行改进,创造出新的盈利点,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对新兴概念的追捧融到发展所需资金,将公司自身的发展紧贴元宇宙生态。
2.VR/AR——二维到三维提升的关键
在互联网前两次“跃迁”后,信息传输从一维的数字演变成二维的图像,再到后来视频的传播,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更新迭代,互联网击败了传统媒体,让信息传输媒介数字化,人们可以通过一块屏幕详尽天下事。目前,互联网的第三次跃迁近在眼前,此后互联网将会是三维立体的,人们不再是透过显示屏浏览各式各样的内容,而是穿梭在互联网宇宙中。VR、AR等新技术的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VR通过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立体显示观看、实时交互等技术,生成仿真现实的三维模拟环境,能够构造视觉、听觉等方面高度主观真实的人体感官感受。用户借助交互设备与虚拟场景中的对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沉浸其中,获得等同亲临客观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AR是在VR 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MR是VR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的《5G高新视频——VR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中的描述,VR的发展大致要经过5个阶段,分别是无沉浸、初级沉浸、部分沉浸、深度沉浸、完全沉浸。目前,VR的发展处在部分沉浸阶段,生态尚未成型。VR技术发展需要聚焦于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计算与内容制作五大核心技术的成长。以此为据,我们大致画出了VR产业链。
就目前国内VR产业链发展来看,中游产品端厂商中,歌尔股份(002241.SZ)独居一档,PICO(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国际环境中,Meta(原为Facebook)于2014年收购Oculus,目前与索尼处于竞争第一梯队。
2020年10月,Facebook发布了其VR头戴设备Oculus Quest 2。以超高性价比,获得20年Q4单季度销售超百万台的亮眼成绩,映维网预测该产品在21年销量将突破800万台,成为行业绝对爆款。随着VR硬件销量的持续增加,也带动了整个VR软件生态,Steam平台上每月连接的VR玩家占比持续提升。据Steam平台数据,Oculus Quest 2自2021年2月起连续问鼎VR头显市占第一,9月市占环比提升1.04pt至33.19%。
字节跳动收购国内VR硬件厂商Pico,持续加码VR赛道。顺带讲,歌尔也是PICO大股东之一。2020年Pico硬件销量位居中国VR市场份额第一,Pico于今年5月发布新一代VR一体机Neo 3,售价2499元,开售24小时销售额便破千万。Pico被收购后,将被并入字节的VR相关业务,同时,Pico将继续作为头部客户与歌尔保持深度合作。(国信证券)
全球VR头显出货量未来五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0%。根据IDC数据预测,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同比增长52.4%,Oculus Quest 2及HTC Vive Focus等VR一体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发货量,本季度市场份额为82.7%,高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50.5%。根据VR陀螺数据显示,2021年预计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突破980万台,预计到2026年全球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达到4000万台,每年复合增速32%。(国信证券)
中国VR市场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千亿。行业数据显示,中国VR产业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413.5亿元人民币,2023年预计将达到1051.6亿元。(国信证券)
在出货量方面,Meta、索尼和HTC位于前三名,Meta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过50%,Pico与前三名的差距还不小。作为A股二级市场投资者,唯一能够投的只剩歌尔一家。
从基本面上看,歌尔符合我们前文所述筛选条件1,公司原有业务成熟,造血能力强,可为公司长期发展持续提供动力,这样一来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参与到元宇宙的发展过程中。
歌尔21年中报显示,营收供给302.88亿元,其中智能声学整机(苹果“代工”)贡献123.92亿元,占比41.25%;智能硬件贡献112.10亿元(VR整机等),占比37.01%。21年三季报显示,歌尔共计投入研发24.9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4.7%,2020年全年投入研发34.2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5.93%。
针对歌尔的原有“代工”商业模式的研究详见我们的公众号文章《声学MEMS大佬变身打工人?》。我们当时在对歌尔进行基本面研究时,向读者说明过歌尔在VR设备方面的布局,但当时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对歌尔的认识尚停留在“果链”打工人,受到当时苹果TWS耳机销量问题的影响,股价开始下跌;随后,叠加年初A股震荡下跌、基本面改善冲淡估值等影响因素,歌尔股价于2021年3月31日来到27.41元/股,对应PE(TTM)估值为32.9996,落入我们在文末给出的预测区间。
目前来看,歌尔凭借在VR领域的布局,以及该部分业务的持续放量。连续三年,歌尔的VR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持续上升的同时,该部分业务对毛利的贡献持续增加。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伴随VR爆款应用不断涌现,高速发展的元宇宙生态将支持歌尔VR整机业务持续放量。
本篇小结:硬件设备的发展是元宇宙搭建生态的关键一环,没有硬件支撑,内容平台没有运营的土壤。此外,元宇宙需要大量的用户自生产内容去充实元宇宙沉浸体验,这一点单靠公司内部的力能不能完成,如何让用户活跃起来,并提高用户粘性是摆在当下的主要问题。相关A股公司的分析,我们将在下篇文章为您呈现。
敬请期待元宇宙系列文章二,三!
(以上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于网络)
分类:上市公司
声明:本文仅作交流和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依据或投资建议。本文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文头注明出处:"华紫研究"公众号。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或不妥,请联系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别忘了给个三连喔~
欢迎关注“华紫研究”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本市场专业解读!
(End)
往期回顾:
硅料系列文章 (二)丨谁才是真正的硅料王者?(11月18日)
光伏赛道之通威/协鑫/大全/新特与疯狂的硅料(一)(11月05日)
智飞生物 | 估值错杀,黄金坑浮现(11月4日)
“光热发电”会是首航高科下一张王牌吗?(10月28日)
流动性监测框架| 央行的说与做(10月26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