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百科阅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你若抄袭,维权到底!
聊聊那个小学生发现的《西游记》中的“大漏洞”。
《西游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唐朝和尚玄奘为原型,讲述了他从中土大唐前往西域求取佛经的故事,作者赋予了小说佛、儒、道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奇思异想创作了这部经典著作。
曾经有主流媒体报道了杭州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发现了《西游记》里的一个“大漏洞”,这个漏洞是: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很多菜相似。
文章列举了很多回中宴会上的菜名,认为从东土大唐到西域这么远的地方,竟然都有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这些食物,她认为不符合事实。
首先对于小学生这种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的方法值得肯定,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这一点值得鼓励,但是最终得出的结论则并不可取。
不可取的地方在于这部小说是幻想出来的故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了玄奘一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之外,其他的妖魔鬼怪和途径的各种国界都是虚构的,本身就是虚构的事情,你却要用认真的态度去硬掰,这就没有意义了。
这一点我觉得吴承恩先生已经非常求实求真了,他没有给你像今天的各种玄幻修真仙侠小说给你弄些什么“清蒸凤眼珍珠汤、红烧青蟒黑龙骨”之类让你更加无从考证的食物要好得多。
如果吴承恩先生就这么写这些你根本看不懂的东西,东土大唐吃的是我们平时的菜,西域全是吃这种你闻所未闻的东西,你能说吴承恩先生写得有错吗?你还能去较真吗?古代和现在同一种东西的叫法都改变了,你怎么知道吴承恩先生写的就是你认为的呢?东土大唐和西域难道就没有名字都一样,但是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菜吗?你怎么知道吴承恩先生说的就是一样的菜呢?
《西游记》本就是幻想出来的内容,为什么要在这些没有意义的细节上去较真?为什么不去对作者所表达的佛、儒、道中的思想观念较真呢?
如果这位小学生对故事中的佛、儒、道的思想观念来一个大漏洞的研究,我一定会为这位小学生的聪明叫好!而这种研究本就不存在的虚构出来的菜品视为大漏洞,我只认为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
看看老外是如何读《西游记》这部经典的吧,他们的视角远远超出我们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
老外认为孙悟空拔猴毛变出一堆猴子并不是简单的变戏法,他们认为这是生物克隆技术思想的雏形。
老外认为故事中说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也不是简单的天地差距,他们认为这其中含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思想。
看看老外是怎么研究我们这部名著的,他们从中看到的是更高深的思想,与我们自己研究发现的菜品漏洞相比,谁的思想和见解更高呢?
小学生喜欢研究固然是好事,但是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则毫无意义。
如果这个小学生对《西游记》中的佛、儒、道的研究发现了大漏洞,比如书中佛教和道家的人物弄错了,故事前后的逻辑关系混乱,其中表达的禅机有问题,这样的富有思想内涵的大漏洞,主流媒体完全可以大加报道,这是真正地鼓励学生去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但是发现一个认为东土大唐的菜品和西域的差不多,就视为漏洞,还视为大漏洞,一些主流媒体则大肆宣传,我认为这就把文化导向带偏了。
主流媒体就没有起到真正的文化导向的作用和意义,反而鼓励了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发现,没有担负起主流媒体真正应该关注国计民生的责任。
最后我认为鼓励小学生读名著是值得提倡的,鼓励他们去发现去研究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请不要肆意拔高。
《西游记》本身就是幻想出来的故事,其中的菜品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为何要在这上面较真?这样的发现本就没有意义。
这种报道最多就是娱乐媒体报道一下就够了,不应该由主流媒体来报道,难道主流媒体真的到了没有什么可报道而只能以这样的事件充数的地步了吗?
我是百科阅览,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