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起这段话,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呢?读过《钻石与铁锈》,我可以说,就像琼·贝兹这样的人。
我不是一个乐迷,对民谣知之甚少,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并不了解琼·贝兹这位民谣女皇。我听说过鲍勃·迪伦,听说过马丁·路德·金,听说过史蒂夫·乔布斯。但是,我不知道贝兹与迪伦亦师亦友;不知道金博士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那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22岁的琼·贝兹作为金的朋友,正站在他的身边抱着吉他,带领数十万“为工作和自由游行”的人们,一起唱南方黑人教会传唱的圣歌《我们一定会胜利》;不知道乔布斯奉琼·贝兹为自己的女神。
然而,琼·贝兹并不是由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定义的。她独立、自由,她和他们都不一样。
“我(琼·贝兹)觉得我能改变一些事,他(鲍勃·迪伦)却觉得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什么。”
琼·贝兹与鲍勃·迪伦
在一次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琼·贝兹谈到了自己与金的不同,她认为社会的不公永远存在,跟肤色和职业无关。少年时的贝兹曾在日记里写道,“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在于他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人”!
在这一点上,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知识分子托马斯·索维尔与琼·贝兹持有相似的立场——黑人的出路是通过黑人的自立,而不是政策倾斜。
琼·贝兹的观点可能来自她的直觉,却与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托马斯·索维尔暗合。
琼·贝兹拥有会唱歌的好嗓音,在自传《钻石与铁锈》的开篇,她说:“我生来就有天赋。谈及天赋,我几乎毫不谦虚,但极为感恩。”
书摘|钻石与铁锈 序言
同时,她在自传的后记写道:“仅仅做音乐对我来说是不够的。如果我的生命中不是行动和音乐并行,那么那些声音再动听,也与这个世纪唯一、真正的问题毫不相干。”
她的生命已经是民谣的一部分,时代的一部分,当之无愧的民谣女王,社会行动家。同时,这些又仅仅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是她绚丽人生的某个章节,某个音符。
她抱着吉他,
站在那里。
自由放歌,
声音仿佛天上来。
她悲伤,
她喜悦,
她感受着世间的悲伤与喜悦。
无需前簇后拥,
她抱着吉他,
站在那里,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半亩方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