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促进创客教育、跨学科教育(STEAM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
尽管STEAM教育备受重视,但从实践来看,部分园所、机构开展的只是“高级手工课”,存在机械模仿的误区,那么真正的STEAM课程应该如何开展?又可以使用哪些教玩具达到STEAM教育的目的呢?
一
STEAM教育≠手工课,开放式引导很重要
幼儿园STEAM教育通常以融合式的教育内容和项目式的教学方式来开展。
举个案例,一个大班幼儿的STEAM项目—动车座椅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孩子们从画思维导图,到设计各种各样的动车座椅图纸,再到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搭建座椅模型。
活动的设计看似非常丰富,但却缺少对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设计制作动车座椅”的引导。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前提,才可以引发幼儿思考、判断自己需要设计制作座椅的初衷,而不是简单的动车座椅知识学习、设计能力、动手物化能力等。
因此,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教师引导幼儿从乘坐动车的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当下座椅是否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进而思考如何让动车座椅满足更多人群的出行需求,提出“设计未来校车座椅”这一具体方向。
除了座椅的设计制作之外,幼儿还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评价自己建造的与其他小组建造的“未来动车座椅”的优劣,适应人群的不同,从而使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完成真正意义的深度学习。
由此可见,情景引导的方式让幼儿有效学习到整合性知识技能,有助于幼儿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为深度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如果只是强调动手制作,孩子们忙碌在各种材料的探究体验中,只是参与过程,没有问题指引,缺少对材料现象的思考和质疑,教师缺少对制作作品背后幼儿思维能力提升和核心概念建构的思考。
二
STEAM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生活出发的百种玩法及教案
通过案例,相信大家可以了解启发式教育目标的重要性。没有情景引导的STEAM教育则变成手工课,虽然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规划能力有所提升,但远远达不到培养思维启蒙、发展创新思维、解决创造性问题等能力的教育目的。
园所正确打开STEAM教育的方式应当是让幼儿从生活出发,找寻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项目,去想象、去设计、去体验了解基础的机械工程和编程知识、去分工协作解决问题。
Gigo智高的STEAM课程便着重与日常生活结合,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特点,针对幼儿园小、中、大班,循序渐进教导科学教育,包含8个大主题,96节课程,6个大型班级主题合作活动。多元化课程及配套的教师手册,提供了详细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以及延伸活动的课程建议。
Gigo智高的STEAM课程便着重与日常生活结合,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特点,针对幼儿园小、中、大班,循序渐进教导科学教育,包含8个大主题,96节课程,6个大型班级主题合作活动。多元化课程及配套的教师手册,提供了详细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以及延伸活动的课程建议。
1、以故事为导向进行情景式教学,激发孩子探索欲望
1)课程主题以故事为导向,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故事与课堂活动环环相扣,很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从儿童立场出发,营造情景化教学氛围,幼儿可根据个人爱好,自由搭建探索。
3)跨学科融入数学、音乐、绘画等多学科多维度知识。
2、适配各种年龄段,机械组、装饰组,激发幼儿无限潜力
1)内含大颗粒结构积木、一凸五凹积木、传动马达组、逻辑程式机器人、齿轮积木、轨道积木、装饰积木七大积木种类,能够建构超大模型,树立儿童自信心。
2)动力组包含16节趣味课程,帮助孩子从静态建构完美过渡至动态建构,陪孩子一起充分体验动态、科技趣味相结合奇妙设计。
3)一凸五凹积木和装饰性积木有效结合,帮助孩子搭建出大型智慧区角主题模型。
Gigo智高STEAM课程的开放式情景,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假设、推理、验证,深度学习贯穿了整个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结语:
幼儿园STEAM教育目标重在思维启蒙的培养,园所在实践中,应当着重进行情景引导式教学,鼓励儿童探究、培养问题意识,从而增强实践体验与合作学习、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创造性问题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