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闪退,房屋模型无法加载成功;
游戏频繁卡顿,延迟,服务器屡屡爆炸;
职业俱乐部解散,职业选手转行;
自瞄,辅助,压枪宏,透视,穿墙杀人,无后座;
汽车飞天,人物高速奔跑,硕大的手榴弹;
“China No.1”;
“我XXX没有开挂”;
... ...
回顾过去的三年多时间,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绝地求生:大逃杀》应该凉掉的理由。最起码在《绝地求生》上线后的第二年,就已有“《绝地求生》是不是要凉了”的问题出现在知乎等社区之中。
有一说一,《绝地求生》从游戏到厂商,再从职业联赛到玩家群体,都存在着非常多迟迟没有解决的顽疾。换作其他任何网游,我们也都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其距离彻底凉透已经不远了。
但是数据又告诉我们,“半凉不凉”的《绝地求生》在外界的广泛批评中相对安稳得度过了两年时光。
据SteamDB数据显示,在经历2018年初326万玩家的峰值在线数据之后,《绝地求生》的玩家在线数据一路走低。但即使到了今天,《绝地求生》依旧较为扎实得位居Steam全平台在线人数的前三名。
另据Twitch数据显示,《绝地求生》专区的直播观众数早已不在网游前列,落后于《黎明杀机》、《APEX英雄》等游戏。可在国内,情况截然不同。虽然直播热度受许多游戏以外因素的影响,但斗鱼《绝地求生》专区长期维持热度第二,依旧可以证明《绝地求生》在国内的热度较为稳定。
《绝地求生》Twitch观众数在一万左右,甚至够不到头部英雄联盟的零头。
在斗鱼,《绝地求生》却稳居第二。
这引出了一个奇妙的问题。
18年横空出世的《堡垒之夜》抢走了《绝地求生》在海外的不少玩家。
19年的《APEX英雄》,又吸引了一群大逃杀游戏爱好者的“跳槽”。
20年初,《使命召唤:战区》的出现,更是吸引到全球总计超过5000万的玩家涌入。
可即便竞争者“一年一爆款”,《绝地求生》还是没“凉透”?
为什么大家都在骂,它还是活得好好的?
积累(chi lao ben)
以国内而言,《绝地求生》在各方面资源的积累是其他Steam游戏无法企及的。
最初,《绝地求生》的差劲优化倒逼着玩家及网吧们纷纷升级电脑配置,甚至直接引发了一段时间显卡、内存条等硬件的价格上涨。时至今日,“能否吃鸡”依旧是许多电脑小白选购电脑时最关心的问题。能够流畅吃鸡,差不多就是国内网吧硬件配置的门槛。
在淘宝上搜索“电脑 吃鸡”,就会看到大量电脑店铺的商品描述里都包含着“吃鸡”关键词。
顺便说一嘴,这个价位吃鸡就算了吧。
我们暂且不讨论《绝地求生》为啥会火,单就其引发的硬件升级潮而言,《绝地求生》创造了硬件标准,反过头来也助力了游戏热度的维持:如果你当初为了吃鸡而升级了电脑配置,那现在不吃鸡不是浪费了吗?
另外,《绝地求生》的玩家群体也极其庞大。不同于《CS:GO》、《彩虹六号》等FPS网游的是,《绝地求生》的玩家群体里不仅包含了FPS游戏爱好者,也包含了有社交需求的更多休闲玩家。以国内而言,《绝地求生》的出现甚至是Steam平台中国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大量从未接触过Steam的玩家因为《绝地求生》才创建了自己的Steam账号,亦或者真正开始频繁使用Steam。
16年11月时,Steam简体中文玩家只占到全部玩家的8.6%。
17年的11月,Steam简中玩家比例达到了64.35%。
这同样也是《绝地求生》的资源积累。如果你的Steam好友都是当初吃鸡时认识的,那么《绝地求生》在你游戏世界中的地位也自然更高——社交需求,提升了《绝地求生》的用户粘性。即便你对《绝地求生》兴趣不再,在朋友的邀请下,也会偶尔来上一两把。
在直播平台方面,资源积累的意义也是同理。三年多以来,《绝地求生》凭借不俗的游戏直播效果积累了一大批知名游戏主播,早一些的比如CODOL前职业选手A+,英雄联盟前职业选手GODV,晚一些的也有XDD,17兽等职业选手。他们的存在同样助力着《绝地求生》维持其热度,也时常引起玩家的回流。
打开直播,看到了《绝地求生》直播专区的火热;
打开APP,有不少《绝地求生》资讯;
来到网吧,看到的是“本网吧可流畅吃鸡”的宣传词;
作为当前主流网游中配置需求最高的游戏之一(非褒义),《绝地求生》成为了不少网吧的宣传词和装修主题。
回到家里,朋友邀请你玩《绝地求生》。
《绝地求生》的资源积累,让它在国内玩家群体中具备着很高的地位,并一直维持在玩家视线之中。甚至于之后大逃杀手游的火热,也会让PC端的吃鸡不时被人想起。哪怕只有10%的玩家还在玩《绝地求生》,那也会达到几十万的量级。
学习成本
如果拿最近大热的《战区》作对比,《绝地求生》的弱点比比皆是:优化没人家好,画面没人家丰富精致,地图建筑没人家细节多,射击手感没有可比性,游戏节奏不够紧凑...
但实际上,我并不认为战区会是击溃《绝地求生》热度,或者夺走《绝地求生》玩家的可怕对手。
自《绝地求生》以后,几乎每款爆款大逃杀都在《绝地求生》之外做出了游戏性上的独特尝试。
《堡垒之夜》添加了建造系统,直接改变了整个游戏的玩法重心;
《APEX英雄》将题材改成未来,又以更丰富的细节,更集中的资源散布及复活机制等元素改变了游戏节奏和游戏体验;
到了《战区》这里,“使命召唤”味的大逃杀节奏快到空前,古拉格监狱又降低了运气成分对游戏对局的影响。
但《绝地求生》一直没有被赶超的,就是低学习成本。
资源方面,没有人比《绝地求生》做得更简单直白:
蓝色的罐子是饮料,红色的罐子是止痛药,绿色的方块是绷带,红色的大包是医疗包。常见的子弹共有五种,也都拥有很明显的外观特征。防具的初始颜色和大小,也能直接看出其质量。
足够鲜明的辨识度,让《绝地求生》的资源非常容易被玩家理解和识别。相较之下,同样可以通过颜色区别资源品质的三款游戏(APEX,堡垒之夜,战区)却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直白。
枪械系统上也是如此。身为背景定位接近于现实的写实大逃杀,《绝地求生》里任何一把步枪都基于现实,拥有“你看过就知道是谁”的辨识度。当你捡起一把AK-47时,你就知道这枪一定不弱(FPS玩家心里都有数)。
在所有军事写实,或者背景在现代的射击游戏里,AK-47的潜台词就是“威力”。
但在《APEX英雄》这种未来题材的,或者《堡垒之夜》这种美漫风格的游戏里,枪械道具的长相与现实认知总有着不少区别,甚至完全没关联。
另外,《绝地求生》稍显重复和缺少细节的地图也反过来创造了低学习成本。一张地图里的所有建筑加起来也不过十几种,当你掌握了几种主要建筑的内部结构后,就有把握在地图其他地方的类似建筑里进行攻防。反观战区,细节极其丰富的地图也使得玩家初次接触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
低学习成本,是《绝地求生》当初大火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玩家粘性的来源。
同样是大逃杀,别人要么是漫画风要么是未来风,枪械威力和手感得一个个试,地图特别丰富也难以迅速了解。初期体验受挫的话,还是会回头游玩自己早就摸透了地图每一个角落的《绝地求生》。
刚好的时间点,造就了辉煌
如果单单是凭借吃老本,《绝地求生》也没有《穿越火线》的玩家群体更深厚,毕竟三亿鼠标的枪战梦想嘛。
如果是学习成本问题,那《绝地求生》在国外式微,在国内依旧火热的理由也不充分。
但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独特性,这或许会是一个答案。
在《绝地求生》出现以前,中国玩家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射击游戏空白。
《使命召唤》系列对大陆锁区,取而代之的是用着2007年《使命召唤4》引擎的《使命召唤Online》。
老字号CS,在大陆则是世纪天成代理的《反恐精英online》,《反恐精英online2》。
而这些产品,最后都因实力不济、氪金影响平衡等因素而失败,无法吸引广大玩家的注意。像《战地》这样的作品,还可能因为平台优化太烂、网络不好等因素无法爆火。至于不久前才刚达到在线人数巅峰的《CS:GO》,也是经历了多年迭代才成长为今天的模样。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FPS品类在中国的扛把子还是2007年上线的《穿越火线》。
直到《绝地求生》出现,中国玩家才终于盼到了一款靠着加速器能玩,画面和手感不错,玩法很独特的射击网游。
再加上同一时期国内的游戏直播、自媒体都正处在兴起阶段,《绝地求生》拥有了非常丰沃的土壤得以生根发芽。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绝地求生》成为了《穿越火线》之后第一款火遍全国网吧的射击游戏。等到拥有了如此庞大的玩家群体后,即便外挂肆虐、优化稀烂,想彻底凉下去都难。
绝地求生还有未来吗?
《使命召唤:战区》的爆火告诉我们,大厂老年货做出的大逃杀游戏究竟拥有多么可怕的品质,和多么强势的玩家号召力。
相比之下,“小作坊”蓝洞面对泛滥的外挂和游戏Bug,是否有心不太清楚,无力是一定的。
身为Steam在中国普及的功臣,《绝地求生》的爆火,还引发了大逃杀玩法热潮,网吧和个人电脑配置升级热潮,手游战术竞技游戏的热潮。可以说,《绝地求生》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未来,我们也一定会体验到更多出色的射击游戏和大逃杀游戏。而《绝地求生》,就像一个性格古怪的老朋友,你看到了他身上的许多优点,又会嫌弃他各种奇葩毛病屡次再犯。放弃这个朋友觉得可惜,和他相处又气不打一处来。
但不论如何,你都会记得和他度过的美好时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