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锦衣卫》。
“锦衣卫”,是某些记忆的触发点,一旦触及它,就会想起影视剧中的某些精彩场面,或者想起武侠小说的某些悲惨情节。在影视剧中,锦衣卫是明朝皇帝的一个特务机构,由东厂大都督指挥,他们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样貌帅气、威风凛凛。他们出现的地方,往往伴随着抄家、灭门和杀戮。然而,这些场面或情节虽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但却在不同程度中,影响了观众对锦衣卫的认识。那么,这是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吗?锦衣卫和宦官是什么关系?明代的锦衣卫是一直对东厂和西厂言听计从的吗?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上述问题,为您揭开明代锦衣卫的神秘面纱。那么,在开讲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书作者易强,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知名的历史作家。他致力于中西方的历史研究,著有《蒙古帝国》《晚清残录》等作品。《锦衣卫》延续了《蒙古帝国》的写作思路,以现存史料为基点,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在不颠覆历史的情况下,用诙谐幽默、细腻丰富的语言,展现和刻画了一个真实且不为人熟知的锦衣卫系统。
本书从两条线深度刻画了锦衣卫的全貌,第一条是锦衣卫从始至终的职能演变过程,第二条是锦衣卫及东西厂重要人物在历史事件的表现。通过这两条线索的交叉分析,解读出皇帝及皇亲国戚、朝臣、太监等人物的历史面貌。在作者看来,锦衣卫及东西厂不是国家机构,而是皇帝的专制资产。皇帝通过运营这些资产,试图收获可观的专制收益。
《锦衣卫》全书分为十三章,为了方便你的理解,我们从专制资产、专制收益、专制成本的角度,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明朝为什么要设置专制资产?第二部分:皇帝从专制资产中获得了哪些专制收益?第三部分:专制收益让明朝付出了怎样的专制成本?
接下来,我们先看第一部分,明朝为什么要设置专制资产?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朱元璋的发家史说起。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刘伯温说集庆有王者之气,朱元璋就将其改名为应天府,把应天作为大本营。他采纳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建议,不断壮大实力。到了1364年,打败陈友谅的朱元璋称吴王,提出“正纪纲”“立礼法”“定名分”“明号令”的基本国策。但问题是,这个时候,还有张士诚和元朝的外部势力存在,那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时候,去重视礼仪纲纪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礼仪为立国的根本。朱元璋说“礼法立,人心安定,上下稳定,则大事可成”。作为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领袖,在朱元璋看来,强大的元朝之所以天下大乱,是缺少教化和管制。当初天下群雄并起,很多主帅都不讲礼法,肆意妄为,也不约束部下,任由他们做出很多伤害百姓的事情,继而遭到百姓的反对。而自己领导的军队,从起兵那天起,就与将士们约法三章,并且明确号令,所有人需听从统一调遣,才能无往不前战无不胜。由此可见,国家如果没有礼法纲纪,君主如果弱小没有权威,法律和制度就不能有效推行,最终一定会使人心涣散,政权覆灭。
第二,扛起华夏旗号,赋予政权合法性。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因此,朱元璋伐元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把蒙古人赶回草原,恢复汉人对中原的统治。另外,礼仪是华夏文化的核心,最能代表华夏文明。朱元璋扛起华夏文明的大旗,赋予了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同时他号召北方汉人反元,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了自己的队伍。
第三,礼仪能重建社会秩序,稳定政权。朱元璋是被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兄弟推举为吴王的。在武装斗争初期,为团结队伍,振奋士气,大家都以兄弟相称。但政权建立后,双方关系和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兄弟变成了君臣。这个时候,有些人因为政权建立,就显示出过分激动或者兴奋,以至于忘记了上下尊卑;有些王侯将相,甚至认为自己获得的职位和自己所做的贡献不匹配,因而心中不平闹出纠纷和事故。这些事情都让朱元璋深感忧虑,他认识到必须赶快“正纲纪”“立礼法”,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政权的稳定。
朱元璋作为一个非常重视纲常礼仪制度的皇帝。大明王朝政权建立之初,“正纪纲”“立礼法”“定名分”“明号令”等礼仪事项,被朱元璋视为第一要务,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这么重要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有“再世萧何”之称的李善长身上,朱元璋同时还命令他,快速建立一套礼仪制度。
所谓术业有专攻,关于礼仪,就是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原本可以让外朝衙门管理此事,但疑神疑鬼的朱元璋不愿意交给外朝官员,因为那样不方便自己的管理和发号施令。明朝皇帝,特别是朱元璋,是最不信任外朝官僚体系的人,不是怕他们干不好,就是怕他们不好好干,当然,最大的担心,是他们的权利太大,然后成为反臣。于是,朱元璋先后设置了锦衣卫的两个前身,一个叫拱卫司,一个叫仪鸾司。
先说拱卫司。拱卫司隶属大都督府,从一品机构,职能是统领军务。第一任大都督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陈设仪仗是拱卫司的主要职能之一,也就是负责皇家大型活动的流程和章程。1367年,朱元璋先后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1368年初,已经夺取半壁江山的朱元璋,在南京南郊祭祀天地,正式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场明朝第一次“登基大典”就是由拱卫司组织筹办的。
仪鸾司主要负责皇帝仪仗队、军乐团、舞蹈表演、车辆服务、交通安全、治安保卫等事宜。但,与我们想的不同,仪鸾司的主管官员并非是礼官,而是被封为“天武将军”的武官,天武将军的选拔,与我们现代招募仪仗兵的要求很相似,都是要求身材高大、长相气质均佳,然后没有体臭,勇敢会武艺等。
那么,随着机构设置的增多和功能的重叠,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拱卫司和仪鸾司,整合为从三品锦衣卫。从此,锦衣卫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说到锦衣卫的初始职能,其实有三项,一是守卫皇宫和皇城,二是监查大臣,为皇帝做情报工作,三是逮捕审查政治犯。在明初很多谋反案中,就多亏了锦衣卫的调查,如果没有锦衣卫,是不可能将罪名编制的清晰明了,将所有涉案高官都记录在内。
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在明朝的地位,是其它部门不能比的。自然,成为锦衣卫,也是很多明朝军人的梦想。那锦衣卫的组成架构是什么样子的呢?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它是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将军从军队中选取样貌帅气、高大威猛、武功高强的人担任。校尉和力士挑选自民间,均是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由此看来,有案底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没有前途的。平时没有朝会活动时,锦衣卫分别守卫皇城和皇宫。每当节日、祭祀、典礼等朝会,锦衣卫就要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承担朝会侍卫和仪仗队的职责。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以明朝为背景的武侠影视剧里,提及锦衣卫,必是身穿飞鱼服,手握绣春刀,以飞鱼服为锦衣卫的日常官服,以绣春刀为常用武器。但这样的描述,与历史究竟是否相符呢?据万历时期收藏家孙承泽记载:“绣春刀极小,非上赐则不敢佩戴”。也就是说,绣春刀不是随意佩戴和使用的常用武器,极小应该战斗力也不高,佩戴它的时间和场合非常讲究。飞鱼服和绣春刀一样,也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有资格穿,有资格穿的将军,也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穿。如果放在今天,绣春刀其实是代表业绩的奖章,是颁给有能力的高管;而飞鱼服则是高级工装,只给董事长的司机和保镖配,只能在公司大会上穿。这样一说,大家是否就明白了,影视剧里的片段与历史有哪些出入了吧?
讲回历史,在朱元璋时期,锦衣卫的职能由起初的仪仗和侍卫快速扩大,人员编制和下属机构也逐渐膨胀。朱元璋设置锦衣卫的时候,并没有把锦衣卫看成是国家公器,而是作为皇家的私人资产。但随着皇帝的更替,锦衣卫慢慢走到大明舞台的中央,并逐渐参与到重大事务中去。
从书中的描绘我们看到,锦衣卫及东厂等相关机构是极具明朝特色的专制资产,通过运用这些资产,皇帝试图收获可观的专制收益,这里需要说明的,专制收益并不仅仅局限于维护政权稳定等政治需求,也包括皇帝的个人欲望和作为普通人的生理、心理等情感需求。
朱元璋当皇帝后,犯了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样的毛病,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总担心他的老部下、老兄弟会造反,也许他们不想当皇帝,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的部下不想当开国元勋呢?退一步来说,他在世的时候,功臣元老有所忌惮,不敢有不臣之心,但等他百年之后,子孙继位,这些功臣会不会仗着自己位高权重,萌生当皇帝的想法呢?
所以,以农民起义领袖起家的朱元璋,非常明白官僚体系对皇权的威胁,这些人有造反的能力,也有造反的想法,一旦有造反的机会,那他们老朱家的天下就要拱手让人了。依靠国家监察部门,去监管百官他是不放心的,百官本来就是一体的,他们难免不串通一气,相互隐瞒。在朱元璋心中,组建属于皇帝私人的组织,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因此,朱元璋设置锦衣卫的第一要求就是监督群臣,让它成为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在太祖一朝,凡是犯了罪的人,无论官民,都交由三法司审理,朱元璋只会命令锦衣卫审理一些重罪犯。作为朱明王朝开创者的朱元璋,深知锦衣卫权利过大,如果他们和外部势力联合,势必会造成君主无法控制的局面。一开始他不想让锦衣卫过多的干预司法,但一个人改变了朱元璋的看法和中国官僚体系结构,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他很有才华,运气也很好,做官的道路非常顺利。洪武三年,被任命为中书省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洪武四年,中书省左丞相、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辞官回家养老,胡惟庸就被提拔为中书省左丞相。洪武六年,又被升为中书省右丞相。由于胡惟庸前期还是为朝廷和皇帝做了很多好事,所以深得皇帝的喜爱和赏识。当了右丞相后,胡惟庸开始膨胀,他凭借自己的地位和皇帝的赏识为所欲为,常常侵犯别人的利益。在任职丞相期间,遇到生杀予夺的大事,他有时候会在不告知朱元璋的情况下,自己就擅作主张,私下处理了。百官的奏章他也是有选择性的上报,扣下或驳回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同时在官员任命上,也是选用自己人,卖官鬻爵时有发生。胡惟庸把官僚体系变成自己拉帮结派的工具,这种行为严重威胁了皇权,触碰了皇帝的红线,这是朱元璋绝对不能允许的。为了削弱胡惟庸的势力,防患于未然,朱元璋也采取过一些措施。比如:洪武十年,朱元璋将中书省的“胡党”官员全部调走。洪武十一年,又命令六部所属诸司“奏事毋关白中书省”,意思就是说,百官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汇报,可以不用通过中书省,直接报给皇帝即可。从根本上切断了中书省与六部诸司以及地方官员之间的联系,使中书省成了一个空架子,也大大削弱了胡惟庸中书省丞相的权力。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家中的井里涌出醴泉,在古人看来这是祥瑞,史书记载,秦始皇唐太宗时期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于是胡惟庸邀请朱元璋来他们家观赏。快走到丞相府时,突然一个太监拦住了皇帝的马车,不让朱元璋前去,在太监的暗示下,朱元璋也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大对,因此,他没有去胡惟庸家里,而是掉头回宫。回到皇宫的城门上,朱元璋便看到胡惟庸的家中尘土飞扬,于是,就马上命锦衣卫逮捕了胡惟庸,并判处死刑。
胡惟庸是不是真的想要谋反,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也不得而知,也许这只是皇帝给他安的罪名也说不定。可以肯定的是,他喜欢拉帮结派、独揽大权、越俎代庖的行为,严重挑衅了朱元璋的权威,因此,造成十分凄惨的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但是,由他引发的“胡惟庸案”牵连而出的死者却高达三万多人,这让京城顿时变得血流成河。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职位,还明文规定不准提复立丞相的事情,如果有人提出,那他就是有不轨之心。我们知道,秦始皇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丞相选用百官、执行赏罚、参与军国大政,是为了巩固皇权。但谁能想到,随着时间的发展,丞相却威胁了皇帝的权威,这也印证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和中国制度的一大转折点,影响了五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央集权也因此一步步走向了巅峰,也再没有能制约皇权的势力存在了。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看到了锦衣卫发展的全部过程,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设置之初,它只负责皇帝的仪仗和侍卫。在某些特殊时刻,也被朱元璋授予协助治理诏狱的权利。后期,朱元璋也有意不让锦衣卫干涉司法,避免锦衣卫权利过大。可是,这种政治安排被“靖难之役”打破。
明太祖朱元璋一定想不到,在他离开人世四年后,他的政治安排就被打破了。建文四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五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当皇帝后,废除了建文帝的年号和皇位,把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称帝后的朱棣,面临内有不服的士大夫,外有在逃建文帝的困境。为了继位的合法性,朱棣开始完善锦衣卫建制,设立北镇抚司治理诏狱。而锦衣卫执法权的制度化,也预示着皇帝可以无所顾忌的干预司法和朝政。
关于诏狱,我想大家对它也不会陌生。它是属于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按照皇帝的圣旨,它可以直接对官员进行拘押刑讯,刑部、大理寺、督察院等国家司法机构,均无权过问,明代沈德符曾记录:锦衣卫遇到大型案件,经过简单的审讯,是可以直接送到三法司定罪的,从来不会提供案件卷宗。锦衣卫制度严重破坏了国家司法体系,这也揭示着,皇帝对国家司法行政体制的干预,可见一斑。
那么,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锦衣卫到底是个怎样的角色呢?从文中我们看到,基于外交与政治上的需要,锦衣卫又被授予受降、出使、安顿外宾等职权;基于缉奸弭盗的需要,明宪宗又正式授予锦衣卫,官员提督五城兵马司的权力。而明太祖后期,锦衣卫也曾作为皇帝的特使,前往西北接待来自阿拉伯和突厥帝国的使者。太祖也曾把辽东押送京城的朝鲜间谍,交给锦衣卫审理。
除了接待工作,锦衣卫也作为皇家特使,出使外国。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在庞大的队伍中,就有四名正四品锦衣卫。据有些野史记载,他们跟随郑和远航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出使外国也是这次出行的职责之一。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多个部落,其中有一支叫瓦剌,就是在“土木堡之战”中打败明朝,俘虏明英宗的那个蒙古分支。瓦剌俘获明英宗后,因为锦衣卫中有懂蒙古语的少数民族,因此,他们被派遣出使瓦剌,代表朝廷与瓦剌谈判。事实上,这段时间锦衣卫的外交活动特别活跃,是明朝外交集团的一支重要力量。
景泰八年,锦衣卫指挥佥事曹钦,以及刘聚、蒋成、叶成等人,因拥立英宗复辟有功,被授予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从此,锦衣卫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就越来越大了。
而到了正德时期,皇帝喜欢玩打仗、打猎、游玩、野兽等。锦衣卫就经常陪着皇帝玩打仗,他们找几个人扮成蒙古人,然后让皇帝率领大军把这些人杀死,标榜皇帝能征善战,勇武不凡。正德皇帝喜欢野生动物,他在京城西苑建了一个动物园,叫豹房,饲养豹子、老虎、大象等奇珍异兽,锦衣卫就投其所好,帮皇帝从全国,甚至越南等附属国中搜寻奇珍异兽,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政。
嘉靖时期呢?君臣关系很紧张,以都督府左都督陆炳为首的锦衣卫,经常作为皇帝的打手,处理不听话的大臣,陆炳也因为帮嘉靖杀掉内阁首辅夏言、大将军仇鸾,深得嘉靖宠信,成为嘉靖朝权倾一时的大人物,东厂大太监见了他都俯首帖耳。
到万历时期,皇帝因废立太子的事情和群臣决裂,罢工二十多年不上朝,也不处理国家大事,敛财成为他的唯一爱好,锦衣卫就为皇帝从天下搜刮财富,把原本属于国库的收入,都装入皇帝个人的口袋,致使明朝财政体系瘫痪。
那天启年间呢,大太监魏忠贤被尊为九千岁,在他家中,锦衣卫高官要跪地听他训话,武艺高强的锦衣卫,经常被他吓得脸色苍白、汗如雨下、浑身颤抖。这个时期,锦衣卫成为宦官集团与东林党斗争的工具,也甘为宦官的鹰犬。
最后是明朝中后期,作为皇帝的专制资产,锦衣卫成为官宦子弟的仕途跳板,这也是他们被授予越来越多的权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专制资产,在明朝后期严重阻碍国家制度的正常运转,虽然为皇帝谋求了很多专制收益,但国家为此也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价和成本。这代价主要是因为锦衣卫编制不断增加,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同时,锦衣卫严重破坏了大明王朝的司法体系。而皇亲国戚和官宦子弟通过锦衣卫体系升迁,打开仕途,也破坏了国家的人事制度。
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专制资产,是皇帝在现有国家体系之外,重新组建的一个机构,名义上是皇帝为他们发放俸禄,但我们知道,中国是家国一体的结构,所以,最终还是要转嫁到国家财政。相比于其他军人,锦衣卫的俸禄更高,比相同级别的卫所军官收入要高出一倍,加上人员的扩张,这也导致了较大的财政负担。
据资料显示,锦衣卫在设置初期,编制和人数,其实只有一千多人,到了洪武二十四年,锦衣卫的人数迅速壮大,人数增加到六千多人,而到明朝中后期,锦衣卫遍布全国各地,据说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十万人。明朝是军民分开的户籍制度,军户通常免去田赋,或者租金减半。也就是说,每增加一名锦衣卫,就多一个领工资的人,少了一个交税的人,由此一来,财政负担怎么可能会不大呢。
从另一方面来讲,因为每天都陪伴在皇帝左右,锦衣卫得到的升迁机会也比较多。1424年九月,明成祖朱棣死了,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他登基后,一次性提拔128位锦衣卫为百户。根据嘉靖朝霍韬的记录:“从锦衣卫成立的1382年到1529年,一百五十年间,锦衣卫军官从两百多人增加到一千七百多人”,也就是增加了8倍,而国家税收从八百万减少到四百万,这也难怪,国家的财政还不够发工资的?
除了日常的工资,户部还要拿出大量经费给锦衣卫发奖金,哪怕他们只是立下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功劳,比如抓了一两个小毛贼。而作为皇帝的亲信,凡是国家的大型工程,锦衣卫都会被授予奉旨监工,在监工期间,他们往往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巨额贿赂,除此之外,在工程完美竣工的时候,如果皇上高兴,还会对监工的锦衣卫加官晋爵。比如:嘉靖二十四年,重新装修的太庙顺利竣工,皇帝就把监工陆炳从二品提拔为正二品。
除了财政负担,锦衣卫作为皇亲国戚的跳板,也破坏着明朝的人事制度。
从明朝第四个皇帝仁宗开始,锦衣卫就逐渐成为官宦子弟的供养所。仁宗刚登基,就提拔徐达的孙子徐景璜、徐景瑜等人,为南京锦衣卫的世袭指挥使。仁宗的母亲是徐皇后,徐景璜、徐景瑜的亲姑姑,他们和仁宗是表兄弟。你看,就连皇帝都安排自己的亲戚进锦衣卫,其他人安排亲戚、幕僚,那就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关于锦衣卫的选拔,在太祖成祖时期,锦衣卫还有严格的选拔标准,仁宗朝之后,选拔标准只是表面文章,更多是依靠裙带关系,到了嘉靖时期,锦衣卫甚至取消了五年一次的考核制度。这样下去的结果,锦衣卫冗官严重、干涉司法、贪污腐败,也进一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财政崩溃。
关于财政的亏空,完全违背了,朱元璋让锦衣卫监察百官的两个主要目的,即:一时防止他们造反,稳定政权,二是惩治吏治,防止官员贪污,不好好干活。第一个目的还有一定的效果,但第二个目的完全南辕北辙。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永乐时期,有一个叫纪纲的锦衣卫,他因擅长揣摩朱棣的喜好,并很会投其所好,于是,深得朱棣的赏识。朱棣继位后,提拔他为都指挥使,让他统领锦衣卫,治理诏狱。纪纲用雷厉风行的手段,清除了许多建文朝的旧臣,为稳固皇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无论什么时候,人性中的贪婪和骄横是不变的。纪纲犯了和胡惟庸一样的错误,开始有点膨胀,凭借自己的功劳,经常做一些出格和超出皇帝底线的事,谋取私利、公报私仇、徇私枉法、拉帮结派等等。
一次,朱棣命令纪纲用“弃市”的刑罚处死一名宦官,就是把大家都叫到市场,看着宦官被杀。在处死这个宦官之前,纪纲私下见了他,告诉他只要愿意把钱交出来,就能为他在皇帝面前求情,让皇帝赦免他的罪行。但当这个宦官把钱交给纪纲后,最终还是没逃过被纪纲处死的命运。
除了在京城作威作福,纪纲还让锦衣卫以捉拿罪犯为名,到全国各地收受贿赂。有一次,纪纲派了两个千户去浙江收受贿赂,被浙江按察使周新逮捕治罪。周新因此得罪纪纲,于是,纪纲就诬告周新有罪,朱棣听信谗言,便让纪纲派锦衣卫把周新押回京城,然后处死。
这段时间,朱棣对纪纲的信任可以说是无以复加,常把一些油水很大的案子交给他处理,如:让纪纲负责查抄吴王和晋王的家。能受宠到这个地步,纪纲恃宠而骄似乎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久而久之,他身上穿的衣服,居家使用的物品,都是皇帝才能享用的东西了。此外,纪纲伪诏、矫诏,这些事情在古代都是诛九族的大罪,纪纲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在谋反专业户朱棣面前,纪纲根本没有机会成功,最终的结局还是被皇帝处决了。
虽然朱棣的政权没有动摇,但这件事情拉开了朱棣和锦衣卫的距离,让他们之间产生了不信任。锦衣卫毕竟是军事机构,权利太小,不方便做事,权利太大,又太难控制,与文官相比,这群人容易起谋反之心。在这样的困境下,朱棣又设置了中国历史中最独特的机构,那就是东厂,专门用来监督和制衡锦衣卫。
为了监查百官,明太祖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为了监查锦衣卫,明成祖朱棣设置东厂,为了监查东厂,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又设置了西厂;然后,为了监查东西厂,明朝第十个皇帝明武宗又设立出内厂。大明王朝就是在这种循环中,用设立新机构的方法,去制衡老机构,国家结构越来越臃肿,行政效率也越来越低下,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吏治腐败、财政崩溃、军队没有战斗力,而明朝,最终也灭亡在,李自成和八旗军队的炮火中。
至此,我们本期要讲的核心内容,就为大家讲解完毕,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从以上内容中,我们知道了锦衣卫,以及相关机构,东西厂作为皇帝的专制资产,帮助老朱家统治了两百多年。而专制收益和专制成本孰高孰低,并不取决于制度,真正起到决定因素的是皇帝的个人价值观。但,无论皇帝是为了国家,还是个人,对于专制资产,他们有两个相同点:一是权利的核心层都是他们的亲信,二是决不姑息谋逆行为,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对方有何种背景,或者立下何种功劳。
值得一说的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制度下,任人唯亲都是人的本性。专制制度下,统治者需要为任人唯亲的个人行为,付出巨大的专制成本。以锦衣卫为例,皇帝任命自己的亲信当大都督,大都督又任命自己的亲信当指挥使,最后指挥使再任命自己的亲信当副指挥使,以此类推,直到任命一名普通的锦衣卫。整个系统从上到下由一条信任链组成,同时也是一条猜疑链,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皇帝的命令不能好好执行。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机构,往往会因为信任的加成,出现肆无忌惮地徇私枉法,纪纲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明末史家沈起曾说过:“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而明思宗朱由检也曾说“诸臣误朕”!由此, 我们得出结论:朱明王朝两百多年的糊涂账,并不是一两句就能说的清的。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