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族,一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清朝王爷光靠俸禄就别活了,养活那么一大家子人,俸禄只是王爷收入的一小部分。
北京有句老话,叫:“礼王府(代善系)的房,豫王府(多铎系)的墙,肃王府(豪格系)的银子用斗量”。
清代王爷的收入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清前期皇子诸王和功封铁帽子王旗权、庄田的收入占比很大,清朝中后期的诸王及恩封铁帽子王因为旗份儿和庄田被分割殆尽,所以他们的利用权利而得到的其他收入占比很大。
第一是田租、房产和生意亲王、郡王所在的旗(八旗),每旗都有宗室皇庄,分为大庄、半庄,每庄的田亩数目不一样。
顺治二年题准,赐给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大庄,每所地420亩至720亩(清亩)不等。半庄每所地二百四十亩至三百六十亩不等,
顺治五年,凡和硕亲王,赐园十所(后降至八所),每所有地一百八十亩,十所就是一千八百亩。
凡多罗郡王赐园七所(后降至五所),七所共计一千二百六十亩。
什么概念,1800亩合计约120公顷,紫禁城才占地72公顷。
即便是到了清中期的嘉庆年间,被革去王爵监禁的礼亲王昭梿,他被没收的田产也有960亩之多,当然这是礼王登记造册的分配的庄田,可能仅是礼王府地产的冰山一角。
因为清朝顺治在1644年、1645年、1647年三次颁布圈地令“跑马占地”后,大量的耕地被赐予宗室、功臣,登记造册的仅是分得的土地:
皇庄地亩核明坐落四至,其余某旗某王公官兵有地若干,坐落某县、村庄四至某处,造具清册二本,一送户部存案,一送直督照式造册钤印发各州县收贮,如有旗民互争田土,即据册察勘。
看似土地不多,但别忘了清朝耕地是能买卖的,顺治初年定:
第一等地每三十亩作价银四十八两,二等地作价银三十八两,三等地作价银二十八两,四等地作价银十八两,荒地作价银十二两。
房地产不仅是今天投资市场看重的,当年清朝王爷也做投资,大量的购买、兼并甚至霸占土地。
拿八个功封铁帽子王垫底的庄亲王(乾隆凑数封的)举例,庄王在功封王里旗权旗份儿最低,甚至不如克勤郡王(镶红旗头族)的地位,但丝毫不影响土地收入。
但经过历年的经营,清末庄亲王府长史桂斌在民国初年详细记载了庄亲王在各地的庄园数量,庄王在京畿庄王府有地七万八千余亩。在张家口、承德等处有地四千余亩,在独石口有地七万一千余亩,在山西省有马厂地三十二万四千余亩,在辽宁九县有地七万余亩,总计五十五万余亩,即五千多顷。
有人计算过(不确定),光绪十三年,全国赋田近九百一十二万顷,而庄亲王一府,就占地五千多顷。也就是说,庄亲王一个王府就占到赋田总数的近一千七百分之一,要知道当时两亩地就能养活四口人,可想庄王府五十五万亩能养活多少百姓。
属于王爷们的皇庄王田和耕地,极少一部分由内务府和王府包衣(奴才)管理,大部分则由佃户包租耕种,由庄头儿管理,大量的田租及农作物的收入归于王府。
另外,除了皇庄王田外,还有牧马场,顺治十二年覆准亲王牧场方二里(来去是梦),郡王牧场方一里,其次王府还有山林、淤地、房产、果园、别院、园林等,去世后还赏赐面积巨大的园寝。
王府的产业还包括大量的赌场、青楼、当铺、门店、古董、丝绸、药材、饭庄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雍正王朝》中没有爵位的皇十三子胤祥赏赐给包衣一处四合院跟闹着玩似的,但这的确是王府的九牛一毛。
其次,“规礼”银两和灰色收入“规礼”是下属对上司馈送的礼金,三节两寿的,(王爷和福晋的寿诞)府内府外的包衣自然少不了节礼、寿礼。
地方官员则要给手握实权、分管一司的王爷们奉上寒暑的冰炭银,除此之外其他无固定的各类“孝敬”更是不胜枚举。
灰色收入这一块更是大头进项,王爷们也并不是一天到晚提笼架鸟闲的没事干,一般都在朝廷当差,除了负责宗室“业务”的,还有负责各旗旗务的,当然还有分管朝廷事务的,如工部、礼部、刑部三部,理藩院等差(成败皆空事的,更有管理内务府、领侍卫、步军衙门、军机处等总理王。
宗室讨爵位,旗人领禄米,巨贾要工程,洋人搞投资,官员求升迁,督抚怕弹劾,各行各业都需要渠道,你说哪个不愿巴结天潢贵胄、一手遮天的王爷,当时那怕市井小民能得着王府包衣的身份就能在大街上横着走,干好了立功说不定能抬旗,上三旗的包衣可是皇帝的“奴才”。
说到贪污纳贿的项目那就更多了,要说清中前期王爷们的“廉洁程度””还好一些的话,到了清中晚期就是“礼崩乐坏”了。
清朝最后一位授封的铁帽子王,和硕庆亲王奕劻是清末第一“贪”,他“雁过拔毛”的本领令人发指,荣禄去世后他大权在握,开始收受贿赂,榨取民财,发展到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公然卖官鬻爵,被当时的人们讥为“庆那公司”。
如段芝贵给奕劻送上白银10万两,买了黑龙江巡抚,盛宣怀用六十万两买了邮传部尚书。袁世凯就别提了,朝廷上上下下要到庆王府去“烧香、拜佛”。
虽然庆亲王奕劻没有分得那么多(来去是梦)的庄园土地(想分也没有了),但是他的收入却丝毫不比那些功封的铁帽子王少。
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史蒋式瑆奏劾他在英商汇丰银行存入一百二十万两私产。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奕劻七十诞辰,所收礼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据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奕劻最后在国外洋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
另外一位清末肃亲王善耆(女儿即汉奸川岛芳子)庚子年慈禧西逃,他奉懿旨回京和李鸿章及奕劻一起负责与八国联军“谈判”,结果一看肃王府都被烧干净了。
慈禧为了弥补他,让他用崇文门的税银重修肃亲王府,崇文门是北京九门中的“税门”,清末每年收个大几万两的银子还是有的,可是被善耆拒绝了。
因为肃亲王善耆是清末少有的改革吏治派之一,面对艰难的时局还算分得清轻重,二是礼王府本身也“不缺钱”,上文说的传说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就指的肃王府。
据说肃王府的银子多到怕发霉,每年都要晒银子,其实这是为了防盗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方法,是用整张刚剥下的鲜牛皮将银子包好,再用牛筋缝严,等牛皮风干后坚固无比,若想取出银子,必须用刀割破牛皮,历代肃亲王都使用它。
最后才是俸银:亲王年俸一万两,郡王年俸五千两,偶尔来个“赏亲王双俸”再得上一笔,算是惊喜。
以上是指一般的世袭罔替王爵或者皇子亲王,还不包括其他的王爷。比如清初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恭亲王奕䜣(成败皆空),和硕怡亲王胤祥,和硕宝亲王弘历,和硕和亲王弘昼这些监国摄政以及备受宠信的亲王,国家都是他们的,王府收入的钱对他们来说就没有感念了。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龙7神室町地下迷宫阵容?
郑鸣箫『老祖』
曹安『老怪物』
郓城 栾修佐『老怪物』
皇族 英王爷『老怪物』
皇族 端明王爷『老怪物』
皇族 方王爷『老怪物』
老皇族的两次亚军算不算rng的?
OMG就是OMG,一直都是。皇族RNG战队(Royal NeverGiveup),royal就是之前
皇族两次打进世界总决赛都是亚军 RNG可以算是皇族战队也可以不算。因为皇族其实现在还没有解散。SH
原SHR战队在16年也正式改成RYL,也是最初的皇族战队。RNG和Royal的关联就是同属与一家俱乐
RNG是电子竞技俱乐部,成立于2012年5月,现拥有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求生、dota2、QQ飞
royal皇族是RNG的前身。 royal皇族在2015年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春季赛上以积分不足,在保级
S5赛季,皇族战队状态欠佳,跌入LSPL,队中的几名队员通过购买名额转会等一系列操作,全员转入了Ki
king战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可以和你简单说一下,如果想要全部了解你可以去b站搜 执笔画虹丶
皇族一直是RNG,OMG则是OMG电子竞技俱乐部。 RNG(皇族)电子竞技俱乐部成立于2012年5月
其实真正的皇族SH已经掉到lspl联赛了,(现名pyl吧,不太记得了)现在是rng是买的lpl的一个
他们都是属于皇族电竞俱乐部的。 SHR就是开始的皇族战队 小狗那个 后来战绩太差掉lspl了。
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唐开元二十三年,寿王李瑁与杨玉环结婚。5年后,唐玄宗到骊山泡温泉,看到了美人出浴的杨玉环,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儿媳妇。同一年,唐玄宗突然下令,让杨玉环出家为道,为太后逝世五十周年祈福,并让高力士去了寿王府坦露心迹:皇帝看上了寿王妃。李瑁不敢违令,杨玉环也只能乖乖就范。
唐玄宗在几年前就见过杨玉环,那时她是盛装打扮的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唐玄宗到骊山泡温泉,偶然间看到刚刚出浴的杨玉环,他一瞬间就被吸引住了。
此时的寿王妃与盛装打扮时,完全是两种风情。美人出浴,肤如凝脂,唐玄宗从此对杨玉环心心念念,不能自拨。
如白居易《长恨歌》里记载的那般: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那时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已经去世三年,武惠妃病逝以后,唐玄宗一直郁郁寡欢,食不甘味。
直到他见到儿媳妇杨玉环,一下子就被击中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眼前这个美人。我已经为大唐缔造了一个盛世,晚年享受一下不过分吧?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已经56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是个老人了。而杨玉环那年才22岁,正当青春芳华。
唐玄宗自恃年老,再不及时行乐,怕是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但是那个女人是他儿媳妇,这有违伦理纲常啊。侍奉他多年的高力士也一直在劝谏,希望陛下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唐玄宗哪能听得进去呢,他搬出了唐太宗娶弟妻杨氏、唐高宗娶太宗嫔妃武氏的先例,伦理纲常根本束缚不住他们李家的帝王们。
但毕竟还是一国之君,刚开始唐玄宗还没有那么明目张胆,他利用了一些手段,以太后逝世五十周年忌祈福为由,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姑。
他又听信了奸相李林甫的建议,在宫中修建太真观,明面上是让杨玉环在此修行,实际上是方便他们二人来往。
就这样偷偷搞了大半年的地下情,唐玄宗终于失去了耐心,老子堂堂一国之君,谈个恋爱还得偷偷摸摸的?于是唐玄宗直接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将其揽入寝宫。
从杨玉环到杨贵妃,这个年轻的女子得到了大唐皇帝的全部宠爱。她不仅天生丽质,而且善歌舞,通音律。而唐玄宗也恰恰是音乐高手,他们在一起抚琴跳舞,编排了令后世惊叹的《霓裳羽衣曲》,他们不仅是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为了哄杨玉环开心,唐玄宗在华清池为她开建温泉浴场,为她制作锦绣,为她从千里之外采摘新鲜的荔枝……
唐玄宗每天都与杨玉环如胶似漆,还哪有空顾及他的江山?如《长恨歌》所写: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随着杨玉环的得宠,整个杨家也跟着得势。杨玉环的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领十万钱粉黛费。
她的兄弟均获赠高官,就连远房兄弟,原是市井无赖的杨国忠,也飞黄腾达,身兼四十余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从此不可一世,平步青云,嚣张跋扈。尤其是杨国忠,最终他官至宰相,与安禄山相互倾轧,水火不容,亲自点燃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晚年的唐玄宗沉溺于美人,早就抛弃了他的江山,注定了大唐的衰落。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叛乱,哥舒翰率领20万大军前往潼关迎战。
次年,唐玄宗听了杨国忠的谗言,催促哥舒翰出潼关,结果潼关失守,叛军离大唐都城长安近在咫尺。
此时杨国忠再次跳了出来,他给唐玄宗想好了后路,他劝皇上赶紧离开长安,去蜀地避避风头。
这一年,唐玄宗已经71岁,他再一次听信了杨国忠的话,他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准备了900匹战马。
几天后,天还没亮玄宗便带着杨贵妃、太子李亨、宰相杨国忠、宦官高力士,以及他的嫔妃、皇子、公主等人,悄悄离开了长安城。
临近中午时,他们到达了咸阳望贤宫,这里原是皇家离宫,由于安史叛军来势汹汹,这里的人早就跑路了。
一行人奔波了一上午已经饥肠辘辘,没有食物他们只能停在原地。杨国忠从怀里掏出几个胡饼递给了唐玄宗,让老皇上先垫垫肚子。
皇室的车马吸引了沿途的百姓,他们纷纷出来围观。玄宗也放下了身段,问他们:“你们家有饭吗?不管粗细,只管拿来。”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希望皇上能够尽快平定叛乱,他们也能过上太平日子。于是百姓纷纷从家中拿出吃的,这些皇室成员也饥不择食,争相吃了起来。
唐玄宗一路也听了不少百姓民声,其中一个叫郭从谨的老头更是直言痛诉玄宗皇帝任用奸臣,才导致如今的天下叛乱四起。
身为一国之君竟流落到如此地步,是何等的落魄狼狈。要是再年轻些,唐玄宗一定会亲自披挂上阵,讨伐乱臣。可如今他已经是个老人了,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劲头,此刻只能追悔莫及。
他们一路向西走,来到了马嵬驿。
此时有些禁军将士心态有些不稳,他们抛家舍口陪皇上远走蜀地,而制造这一切祸端的不正是宰相杨国忠吗?为什么他还能在皇帝身边?
这种消极情绪瞬间传染了整个禁军,他们恨不得马上杀了杨国忠泄愤。
禁军主帅陈玄礼深知一旦将士们哗变,后果将不堪设想。陈玄礼决定召集将士,给杨国忠安上“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以安抚将士们的情绪。
据《安禄山事迹》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众将士才一拥而上。杨国忠的儿子、杨贵妃的两个姐姐均死于乱兵之中。
但杀红眼的将士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将杨国忠的首级悬挂在驿站门前,并且要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老皇帝拄着拐杖赶紧出来安抚将士,劝他们各自归队。可将士们却齐声大喊:“贼本尚在。”
陈玄礼向玄宗解释:“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意思就是劝皇上杀了杨贵妃,以斩草除根。
唐玄宗直接愣住了,没想到他们想要杀了他的爱妃,那他哪能舍得,他跟陈玄宗推诿了几句。
可是将士们依旧不依不饶,此时大臣韦谔见玄宗犹犹豫豫,他直接跪下磕了几个头,血流满面说:“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
唐玄宗还是不忍心,对他们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此时是讽唐玄宗多年的高力士,见情况不妙,他赶紧对玄宗说:“贵妃诚无罪,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若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老皇帝听完这句话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要是不杀杨贵妃,将士们就不会放过你。
唐玄宗当即下令赐死杨贵妃,他命人用白绫将爱妃缢死在了佛堂前。
自此,唐玄宗失去了他的杨贵妃,他曾深爱过这个女人,但在此刻皇位和性命显然比爱情更重要。
唐玄宗也很无奈,如今他落魄到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证了,更别说去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了。
正如《长恨歌》里所写: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离开马威以后,他们继续向蜀地的方向前进。沿途的百姓曾劝这位大唐皇帝回都城平复叛军,可老皇帝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百姓的期许,他唯有沉默和叹息。
后来百姓又将李亨围住,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向东破贼,直取长安。
面对百姓的挽留,李亨也拿不定主意。就在此时,李亨的儿子李俶和宦官李辅国劝说太子,与其将河山拱手让与他人,不如到西北调兵,讨伐逆贼,收复两京。
于是,李亨便不再推辞,决定顺应天意民心去讨伐叛军。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唐玄宗也终于到达了四川剑阁。这下他总算安全了,不用再担心追兵了。
平定下来之后,唐玄宗终于想起来要平定叛军的事了。他消失了一个月,朝野内外都已经陷入了慌乱。
他发布的第一道制书先是检讨自己,“伊朕博德,不能守厥位。贻祸海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己责躬。”
然后他又宣布让太子李亨任兵马元帅,领兵收复两京。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亨在他下诏的三天前,就已经得到了朔方军的拥护,在灵武称帝,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这下就尴尬了,本想着自己出来避避难,没想到却丢了皇位。
没有哪个帝王会想放弃自己的权力,除非迫不得已。唐玄宗年轻时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夺得了皇位,他在位四十多年,权力早已成了他血液中的一部分。
可是如今他别无他法,唯有放下皇位,也是放下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唯一令他欣慰的是,皇位还在他们李家,而没有旁落到乱臣贼子的手里。
在无尽的失落与无奈中,唐玄宗在成都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承认李亨为皇帝,这也意味着唐玄宗正式结束了他的统治生涯。
此后唐玄宗又在蜀地待了两年,这两年里他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他回想起当年帮他开创盛世的宰相姚崇,说:“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
他也想起了他的最后一任贤相张九龄,当年张九龄断定安禄山必为后患,建议玄宗将他处死,但玄宗没听。如今想到这里他唯有悔恨,他还专门派人去曲江祭奠了张九龄。
当然他也想到了他的奸相李林甫,他评价这位口蜜腹剑的宰相时说:“妒贤嫉能,亦无敌也。”
他最思念的还是他的贵妃杨玉环,每当想起马嵬坡时的场景,他都痛心疾首。他写了一曲《雨霖铃》,命乐师张野狐吹奏,以寄托对杨贵妃的哀思。
这两年唐肃宗李亨,也已经收复了都城长安,这让他既欣慰又纠结。
他欣慰的是李唐的江山保住了,纠结的是他是否该回长安与儿子相聚。
就在此时唐肃宗上表,请父亲还京。李亨在表中说,让玄宗回长安继续当皇帝,他继续当太子,言辞恳切。
玄宗虽然老但他并不傻,当年李亨刚到灵武三天,位置都还没坐稳,就擅自称帝,如今他收复了长安,反倒要把皇位还回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唐玄宗当然不能答应儿子的这个请求,如果答应了,那岂不是要回去跟儿子争夺皇位吗?他此时可不敢,坚决不能答应。
他派人给儿子写了一封回信,说想在四川养老,想让儿子把剑南道划拨给他,他再也不回去了。
这样回复他也很紧张,他赖在四川不走,唐肃宗可能会认为他想另立政权搞割据。
所以玄宗左右为难,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寝食难安。
幸好没过几天长安又来了一封贺表,这封贺表是肃宗的心腹重臣李泌以群臣的名义写的,一共27个字: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今圣上思恋陈婚,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收到这封贺表之后,玄宗就下定了回京的决心。这封短短的贺表,为什么威力这么大呢?它主要表达出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在马嵬坡太子被百姓挽留,在灵武群臣劝他称帝,不是不尊重玄宗,这都是太子不得已而为之。这层意思算是弥合了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裂痕,给了玄宗一个面子;
第二层意思是,“及今成功”这4个字表达了肃宗称帝的合法性,如今能还都长安,就是靠李亨带领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所以他理应称帝;
第三层意思是,肃宗日夜思念父亲,想让父亲回京颐养天年,这算是打亲情牌。
玄宗看到这份贺表后,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收拾行李东归长安。此时距离他离世还有5年时间,这五年他过了三年好日子,两年苦日子。
玄宗一行人马到达扶风,肃宗就派了3000精兵前来迎驾。这三千精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缴了玄宗600禁军的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押送,但玄宗有苦不能言。
而唐肃宗也早在望贤宫等候父亲了,望贤宫是玄宗出逃的第一站,当年如此狼狈,而如今却大不相同。
肃宗在这里开始了他的表演,他请玄宗登上望贤宫南楼,自己脱下黄袍,穿上臣子的紫袍,在楼下对着玄宗一阵手舞足蹈,这种舞蹈叫拜舞,是一种高级朝拜礼节。
玄宗赶紧下楼给儿子披上黄袍,肃宗却常跪不起,反复推辞。玄宗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肃宗这才勉强穿上黄袍。
此后肃宗大摆宴席,并在回长安的路上为玄宗牵马。
此时玄宗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玄宗没心没肺,不知悔改,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其实这是玄宗在对他儿子示弱,他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退了位的皇帝,即便是太上皇,也要看人脸色生活。
回到长安后,玄宗住进了兴庆宫。兴庆宫是玄宗当藩王时的旧宅改建,位于坊市之中,最南面的长庆楼就紧挨着大街。
宫中有内侍、宫女和梨园子弟,除了玄宗的亲信高力士和陈玄礼之外,他还曾设宴招待过将军郭英乂、王铣等人。
有时候玄宗站在长庆楼上,街上的百姓看见他还会高呼万岁。玄宗高兴了,甚至会在宫中摆下宴席,请百姓喝酒吃饭。
兴庆宫的生活看上去比较惬意,但玄宗还是时常苦闷。结束了流离生活,回到了熟悉的环境,玄宗就倍感思念杨贵妃。他看见荷花,看见柳树,看见眼前的一切,好像都有杨贵妃的影子。唐玄宗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杨玉环,每每想起马嵬驿的事,他就痛苦不已。
唐玄宗还曾向儿子提出要厚葬杨贵妃,但遭到了拒绝。玄宗不得已只能派宦官去重葬杨贵妃,这名宦官回来后告诉他,当年贵妃埋的浅尸体早已腐烂,只剩下了一个香囊。看着这个香囊,唐玄宗更是痛彻心扉。
正如《长恨歌》里写的: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但玄宗在兴庆宫内整日与外人来往,还是引起了肃宗的注意,你已经是退休的皇帝了,还整日与外界接触,到底是什么意图?
当然这事肃宗不好意思直说,但肃宗身边的宦官李辅国站出来替肃宗解忧。这位李辅国本来就与玄宗有过节,当年他是高力士的手下,因为长相奇丑,不得重用,被打发到了太子宫。
如今玄宗落魄,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于是他向肃宗进言,说太上皇结交外人,陈玄礼、高力士更是日夜图谋不轨,对陛下不利,不可不防啊。他建议将玄宗请到太极宫,那里是深宫大院,戒备森严,可以杜绝小人蛊惑。
史书上记载,肃宗听完这些的反应是:“上不听”。
李辅国在宫中多年,他非常会揣摩皇帝的意思,上不听,也没有反对,那就是默许了。
于是李辅国将兴庆宫的300匹战马,牵走了290匹,只给玄宗留下了10匹。
上元元年(760年),李辅国派人传话说肃宗请玄宗到太极宫游玩。玄宗和侍从刚到睿武门,就被500名带刀侍卫给拦住了。
当时玄宗吓的差点从马上摔下来,此时李辅国大摇大摆出来说:“皇上认为兴庆宫地势低洼狭窄,请太上皇迁居太极宫。”
此时幸好有见过世面的高力士在场稳住了局面,他呵斥李辅国:“五十年太平天子在上,李辅国何得无礼!”转而又安慰了500将士。
太上皇的余威尚在,将士们纷纷收刀,李辅国也很不情愿的去给玄宗牵马,护送玄宗进入了太极宫。
至此,玄宗被软禁了深宫大院,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也彻底失去了自由。
曾经陪伴在他身边多年的旧臣,也被肃宗尽数清退。禁军首领陈宣礼被勒令退休,侍奉他多年的高力士被贬巫州。
太极宫中,只剩下了玄宗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和负责洒扫的宫女以及老弱残兵负责护卫。
一向直言的颜真卿代表百官上表,询问太上皇的生活起居情况,却被肃宗撤去刑部侍郎,贬为彭州长史。
这位曾开创盛世的皇帝,在这一刻,彻底失去了自由和尊严。偌大的宫殿里空荡荡,唯有孤独伴他左右。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初五,被软禁在太极宫一年零十个月后,78岁的唐玄宗离开人世。
临终前他痴迷道教的辟谷,不食五谷,坚持绝食。
玄宗去世13天后,肃宗也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玄宗去世那年,被贬巫州的高力士亲闻这个消息,面向北方跪地嚎啕大哭,吐血而亡。
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那盛唐却再也回不去了。
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
在清宫剧中常可以看到皇帝将犯人流放到宁古塔,犯人听说自己被流放宁古塔后,都会瑟瑟发抖仿佛比死刑还可怕。历史上真实的宁古塔要比影视剧中更恐怖,很多犯人听说自己被流放宁古塔,立马选择自杀,宁古塔真有那么恐怖吗?恐怖之处又在哪里?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宁古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
有的人甚至听说自己被流放宁古塔在流放之前就自杀,宁古塔真有这么恐怖吗?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并不会像坐牢一样被完全限制自由,流放到宁古塔只不过是搬了一次家,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换了一个环境生活而已,为什么被流放的犯人会如此恐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很多犯人根本就到不了宁古塔,在路上就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死掉了。看起来没什么,但是细品之下并不是这样,这也是宁古塔第一恐怖,因为还没到宁古塔,在路上死掉的犯人绝不在少数,身子骨不够硬的,基本熬不过去。再加上被皇帝流放宁古塔的人全部都是朝廷命官以及其家眷,身子普遍比较弱。还有一些身体扎实的犯人扛过了长途跋涉的考验,结果却无法抵挡宁古塔恶劣的环境,这也是宁古塔被称为“人间地狱”真正的原因。那为什么要将犯人发配到宁古塔,到底是为了惩罚犯人还是另有目的?宁古塔是满人的故地,入关前满人就生活在宁古塔附近,可以说是满人的家乡,也可以说是大清的龙脉所在。所以清朝时期将犯人流放宁古塔,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宁古塔是满洲人的发源地,环境非常恶劣,让犯人去宁古塔既可以达到忆苦思甜的目的,让犯人反省一下,当初满人先祖们是如何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夺取天下的,不得不说宁古塔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思过的地方。第二个原因,如果有朝一日大清被汉人赶回关外,那么回到故地当然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过部落式的生活,所以对于家乡的建设是必须的,正好让这些犯了错误的犯人去建设宁古塔何乐而不为?也算是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满人这样做也有人说是效仿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做法。朱元璋得天下后,他的老家凤阳县被定为中都。不光如此穷人出身的老朱,深知钱的重要性,将江南富户15万户迁至凤阳,目的很明显,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发一个朋友圈这么简单。满人之所以没有把富户迁至自己的家乡,实在是因为宁古塔的环境情况太过恶劣,迁富户过去肯定行不通,也就只能把一些犯错的犯人发配过去,能被皇帝亲自下旨发配的想必也不会是普通人,他们为了活下去,只能被迫帮满人建设家乡。在清朝时,犯人一听说自己要被发配到宁古塔,很多都会选择提自杀,觉得死了比受活罪强,这就坐实了宁古塔人间地狱的称号。距离从北京到黑龙江距离远,现在两地的直线距离只有一千多公里,现在有车,还有高速公路,来回跑一趟倒是没什么。在清朝时期两地相距接近是现在的四倍,4000里路犯人要在差役的押送下日夜兼程,假如每天走50里路,要走上80天,如果每一步以0.5米来计算,那么每天要走上50000步,大家不妨打开手机上的各种运动数据,每天能都走到50000步的好汉屈指可数,而且犯人要连续走上80天以上,如果只是这样大部分人倒是可以坚持下来。如果再加上重重的枷锁,枷锁的重量在20-40斤,扛着这么重的枷锁每天走50里路,持续三个月,可想而知有多难受,这一趟走下来想不得颈椎病都很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路不好走,去流放之地可不是压马路,哪怕是拎着40斤的物品压50里的马路,一般人估计也虚脱了。可以想象到就光走到宁古塔估计就要人的命了。扛着40斤的枷锁,穿着破鞋走山路,会出现什么情况?在特种兵题材的影视剧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想成为特种兵的兵王穿着军用靴在山上穿行多日,也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脚底板和鞋底粘在一起的情况,再在床上躺几个月,等脚底的皮重新长好后才能下床,还有人因此而不得不选择退伍。可以想象被流放的犯人这一路走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家里有钱的犯人还能活动一下,碰到那种被抄家的犯人,不但不会得到差役的照顾,可能还会刻意刁难,比如差役会把自己的包裹挂在犯人脖子上,反正只要对方有意刁难,那这一路上肯定会更加精彩。古人的脑洞并不比现代人差,只要对方想整你,一定可以让你生不如死。天气除了距离上的困难,更让人恐惧的是恶劣的天气,周围的原始森林让宁古塔显得更加的寒冷,可以看一下《闯关东》的照片,有犯人在路上被冻死也是很正常的事。就算底子好,能活着走到宁古塔,估计最多也就只剩下半条命,宁古塔四处都是茂密的山林,物产也非常丰富,因为没人愿意来这边生活,所以自然风光大好,绝对属于旅游的胜地。如果放到现在,大把人花钱也要去当时的宁古塔见识一番,在当时犯人就算倾家荡产也不愿意身临其境享受这自然的风光。听说在宁古塔很容易就能挖到人参,树上的野果随处可见,常都可以看到猎物在面前跑来跑去。“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得就是这种情况嘛!不过除了这些黑熊、野猪同样也是随处可见,再加上东北虎和狼群,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威胁有多大,也可以自行脑补一下。所以,虽然物产丰富,危险也是随处可见,说不定哪天熊瞎子就顺着窗户爬进屋里,当看到自己家里进了一头黑熊,试问房中的人心里阴影面积会有多大?选择来了,是拿起棍子跟它干,还是躺在床上接着装睡?劳动就算这些都扛过去了,那就开始在天寒地冻的宁古塔开始做苦力吧,被发配到这里的可不是来疗养的,而是来做事的,干得大部分是戍边、开荒、开山的苦活。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不但要做苦力还要为奴。影视剧中常听到这样的台词,“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披甲人看起来牛哄哄的样子,其实只不过是为旗人服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旗人的劳务派遣工。披甲人常年生活在东北地区,这里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不管是出于江山稳固,还是守住龙脉和祖坟,对发源之地的保护和发展都是必须的,哪怕以后被汉人赶出中原,满人还能有个家,有路可以退。而披甲人就是帮助大清担当守家的责任,所以披甲人喜欢耀武扬威,常认为自己身份尊贵,毕竟是为皇族干事,有些膨胀也是很正常的。就像富人家的狗,每天吃得都比别人家的狗好,它会认为自己高出其他狗一头也是很正常的事,实际上在主人眼里它只不过是宠物而已,之所以让它吃好喝好,是为了让它好好取悦自己,为自己带来快乐。清朝时没有像元朝那样把人分为几等,但在他们心目中还是有类似的划分的,旗人肯定是最高贵的民族,其次是蒙古和回族之类的少数民族,清朝倒不是觉得少数民族的身份比汉人更高贵,只不过是因为想要加强对汉人的统治而已,旗人人数终究抵不过汉人,所以才想出联合其他的少数民族,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披甲人到底是有什么人组成的?其实就是各民族的战俘以及他们的后代,可想而知给俘虏做奴隶,借用一句网上说的那句流行术语,“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综上所述,说宁古塔是“人间地狱”丝毫不为过,有犯人听说自己被流放宁古塔果断自杀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