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理财堂,历史上有哪些著名文学家诗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一首《水调歌头》瞬间把人的思维拉到了大宋,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朝代。这首诗歌的创作者是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可以说集众多艺术细胞于一身。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他不单单在文学艺术上成就非凡,在美食上的造诣也是无人能及的。
1.苏轼的生平遭遇苏轼的父亲苏洵,一个结后婚后才开始发奋的文豪,但就是这样人家仍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大文豪。
平日苏洵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可以说是要求严格,苏轼能把80万字的《汉书》倒背如流跌多亏了他父亲苏洵。
苏轼21岁那年,父亲苏洵决定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弟弟苏辙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进考场的时候几个人的心情都是很不好的,因为就在不久前苏轼的母亲程氏去世,对一家人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轼仍然金榜题名,以第二名的好成绩名震京师,成功晋级官场。
苏轼在官场的道路是坎坷的,其遭遇不能不称得上是悲哀。
28岁妻子亡故,30岁父亲离世,连续的打击让苏轼痛苦了好久。 然而刚刚走出家庭的阴影就又遭遇官场的不幸。38岁被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贬谪,43岁因乌台案遭受牢狱之灾。后来在一帮好友的解救下才得以保住性命,不过被贬到了更远的地方。
48岁已经中年的苏轼痛失爱子,又一次被家庭的阴影所笼罩。好在没多久神宗驾崩,高太后掌握实权。高太后欣赏苏轼的才华,因此53岁的方才返京。但不久后高太后离世,新皇帝上台后不满苏轼的政治观念,可怜的苏轼再次遭贬。57岁时第二任妻离世,65岁在返京的路上,苏轼也走完了崎岖的一生。
二.美食上的造诣学过苏轼的文章都会知道一个词,乐观。苏轼确实氏一个这样的人,一直被贬,但是自己又能在被贬中自娱自乐,创造新大陆。
苏轼是一个文豪,但同样也是一个非常有讲究并且非常会吃的吃货,现在我们经常吃的几道名菜还是出自他的手中。
1.东坡肉
元丰三年,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被贬到这个地方可以说是物资匮乏,没有粮食苏轼就自己开荒种地,并且还学起了陶渊明,自号“东坡居士”。 在黄州牛肉受官方保护不让吃,而羊肉又非常贵,唯独猪肉很便宜。(猪肉便宜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人不会做猪肉。)
苏轼便在猪肉上下起了功夫。经过他多天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猪肉的精髓: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是苏轼诗中的几句话,当时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
但是苏轼在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直到苏轼任命杭州太守时“东坡肉”才被流传开来。
他初任杭州时西湖已被水草湮没了大半。水草的疯狂增长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并且还造成了主要干道的堵塞。 苏轼深知其中的利弊,上任后组织民工铲除水草,疏通湖巷,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容貌。
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
这么多猪肉苏轼一顿肯定吃不完,于是苏轼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通西湖的民工。
大家吃后,称赞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2.东坡鱼
据说苏东坡平生最爱吃鱼,只要是鱼类,他几乎来者不拒,吃过鱼的种类不计其数,甚至连剧毒的河豚也敢吃,被河豚毒的嘴皮发麻仍高呼:“这才是人间美味。”
苏轼对鱼类的喜爱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长期的下厨让他对烧鱼也有了一套技巧。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这是苏轼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被贬了还一心向吃,并且还能把制作方法写成诗,不得不称其为吃货。
黄州这个地方培养了苏轼这个吃货,在这里他不仅吃出了猪肉的奥妙,更是把鱼肉吃出了精髓。 苏轼曾写过《煮鱼法》,这篇文章介绍他在黄州作鱼的方法
以鲜鲫或鲤鱼治斫,冷水下。入盐于堂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片,乃食。这种鱼也被后人称之为东坡鱼,现在饭店里的各种“东坡鱼”的做法,应该还是在苏东坡的时候创造的。
总结苏轼创造的美食除了东坡肉,东坡鱼外还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等等。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豪,同时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食家和吃货。文韬食略,北宋第一。这样的称号也就苏轼能与之匹配。
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
林黛玉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充满灵性的仙子,一颦一笑,你见犹怜。那种才情,那种楚楚可怜的柔弱,最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正所谓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说明什么,女性的柔弱美太有杀伤力。君不见雄性动物都喜欢秀肌肉,展示力量吗!哪个男人不想霸道总裁上身,呵护如花美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过是为博美人一笑,一笑倾国啊!
正是因为男性的此种审美标准,导致从古至今出现了一系列的审美案例。
1、东施效颦,因为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我想一定是男人们觉得好看,才有东施效颦这件事发生。如果西施蹙眉不够美,那么吴王夫差也不会国破家亡……
2、汉宫飞燕,据说可以鼓面跳舞!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3、到了唐朝你可能觉得以丰满为美,对不起,一厢情愿!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是李白给杨贵妃写的诗,把杨贵妃与赵飞燕对比,你觉得有闭月羞花之貌的美女应该是啥样啊!同是唐朝的白居易给出答案,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一审美标准一直流行到现在,害人不浅啊!
4、三寸金莲,为了凸现女性柔软美,从南唐一直流行到清末,典型的女为悦己者容,男性喜欢什么类型的美女,社会就流行哪种。看看李沁的金莲脚,美不美?根本就穿不住鞋!
现在大家公认的美人,瓜子脸,A4腰,都是走什么类型的路线大家自己说吧!
另外,87版红楼梦,陈晓旭把林妹妹演活了。陈晓旭说自己像林黛玉、也欣赏林黛玉,是因为“从头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没有被污染,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种世间的贪欲或者想得到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真心本性”。真是颜杀啊,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
薛宝钗,没有黛玉的诗情。却是一个全才,戏曲、文艺无不精通。为人大度,乐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识大体,有容人之量,却又不为难自己。生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气质雍容华贵,有牡丹之资,自带亲和力,是上天眷顾之人,若娶回家门,当富贵临门,鸾凤和鸣!
但是不适合做红颜知己!你们觉得呢?
曾国藩有什么功劳?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虽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又因他忠于晚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褒贬不一。
曾国藩28岁那年到京城会试,赐同进士出身。他的朝考成绩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从此开始了他12年的京师为官生涯。从1840年的翰林院检讨,到1849年的礼部右侍郎,十年跃升十级,成为二品大员,是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权臣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其实曾国藩想做一名忠臣,他看不惯官场的暗流涌动和腐朽,屡次上书想要提醒皇帝改革制度做出改变。但他的建议根本得不到重视,反而使自己在朝堂上越来越失势。
在穆彰阿被罢黜不久后,朝廷令曾国藩到江西主持乡试,他被迫离京。途中又获悉老母故去,他便只好回家奔丧。在他奔丧的几个月间,太平军声势愈盛,接连击败了朝廷的八旗军和绿营军,朝廷只好将目光投向地方武装力量,因此不断授予团练的职位以期遏制住太平军。这种情况下,天下大势又给了曾国藩走上政治舞台的机会。
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当时湖南许多不满地方官员压迫和地主豪强剥削的农民趁机起义,曾国藩断然采取铁腕高压政策,稳定了当地的局势。
之后的十余年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军大大小小数百余战,获胜或负,最终于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但因湘军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南京人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
1868年,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他考量当时局势,没有与法国开战。于是遵从法国的要求下,坚持决定处死为首的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46万两白银并派崇厚道歉。这个交涉结果引起了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的极大不满。曾国藩背负骂名,不久病情加重去世。
曾国藩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所处的年代,正是国家由盛转衰,动荡不安的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晚清一度呈现出同治中兴的盛况,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内涵极丰,集显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积极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曾国藩治军把选将作为第一要务。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并把德放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曾国藩在治军方略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用忠义理智信去陶冶官兵,维系军心。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其后的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军事家对曾国藩治军方略也推崇备至。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还说凡领军者都应该效法曾国藩。
曾国藩在儒学上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他认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家应取其同避其异,兼收并蓄,这样才能推进儒学的发展。
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极大地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就是此中的杰出者。
他的持家教子之术 也堪称是非常成功的。比如他的次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于1881年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曾国藩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邻里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是有可学习参考的价值。
曾国藩在书法上也取得突出成就。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褒亦贬,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提出乾坤大源书法本源说。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他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由继承古典到创新并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楷书劲健刚拔,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成为当代典范。
他算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但也有屠城勾结洋人的历史污点。曾国藩的好与坏很难去评判,我们只能客观公正地展现他的功和过来诠释他的一生。想必他也觉得这种身后事,就教与世人说去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
《中国近代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